一种换热器自动排管排带设备及换热器排管排带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18554发布日期:2022-04-13 12:3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器自动排管排带设备及换热器排管排带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换热器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自动排管排带设备及换热器排管排带工艺。


背景技术:

2.现有车用换热器一般采用换热带和换热管交替布设,通过钎焊组成一整体,通过冷却流体在换热管之间实现热交换,在使用时为用户提供热或冷空气供应。但是该热交换器在生产时,由于通过人工进行排版,排版过程需要将换热带和换热管交替分布,但是还需要保证换热带的方向均处于同一方向,即全部处于正向布设,或者全部处于反向布设,人工操作返工率高,且效率低,生产成本也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故此提出一种换热器自动排管排带设备及换热器排管排带工艺。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换热器自动排管排带设备,包括操作平台,该操作平台的一侧安装有排管机构,另一侧有排带机构,排带机构包括安装在操作平台上的伺服电机一、伺服电机二以及竖向设置的排管导轨,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一,旋转轴一贯穿在排管导轨的底部,旋转轴一上安装有排带单元,伺服电机二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二,旋转轴二上安装有换向器,换向器安装在排带单元上,换向器的输出端均连接有蜗杆输送器。
6.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该排管导轨横向分布有两组,且均套装在旋转轴一上,排管导轨包括固定部和限位部,固定部安装在操作平台上,固定部上设置有导向区域一,限位部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部上。
7.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该排带单元包括两组安装在旋转轴一上的安装座,安装座和换向器固定安装,安装座上设置有与导向区域一位置对应的导向区域二,导向区域一和导向区域二围设成排管导向区域,两组安装座上均等间距周向安装有多个输送爪。
8.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该输送爪的顶部设置有斜坡面作为隔挡部。利用顶部的隔挡部能对排带管在状态转换输送时,进行有效地支撑。
9.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该输送爪的顶部设置有伸缩结构,伸缩结构包括与安装座连接的固定部,和与固定部转动安装的旋转部,连接在旋转部和固定部之间的复位部。
10.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位于两个安装座之间的该旋转轴一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支撑盘。换热管在上一输送爪和当前输送爪之间输送的区域进行导向和支撑。
11.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该排带机构包括横向安装在操作平台上的排带导轨,以及安装在排带导轨右侧的排带挡板,排带导轨的左侧底部设置有向内倾斜的导向部,排带挡板为远离排带导轨一端向下弯曲的弧形结构。
12.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该排带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排带挡板前侧的筛选单元,筛选单元包括安装在操作平台的筛选电机,安装在筛选电机输出端且与排带挡板相匹配的转换板,以及安装在转换板上的检测传感器,该检测传感器与筛选电机电性连接。
13.该设备制作换热器的生产工艺,工艺步骤如下:
14.步骤一:将安装座和换向器分别沿旋转轴一和旋转轴二进行间距调节,间距符合换热管的输送条件,间距符合换热管的输送条件,即间距为换热管宽度的0.8-0.9倍,将整组的换热管安装在排管导轨的限位部的上半部分的导向区域一内;
15.步骤二:启动伺服电机一和伺服电机二,通过伺服电机一和伺服电机二分别带动排管单元和蜗杆输送器进行转动,排管单元的输送爪将每次拨动一个换热管沿排管导向区域向前侧输送,进入到蜗杆输送器输送区间内,再由蜗杆输送器向前输送;
16.步骤三:当换热管输送至排带挡板的下方时,短暂停留,停留时间足以换热带完全进入两个换热管中间区域,左侧换热带在制作完成后,经筛选单元筛选后,再经排带导轨的左侧部分进行由水平转至竖直状态调整,后经过右侧部分精准导向,并在排带挡板的作用下按照统一顺序导入至位于蜗杆输送器上的两个换热管之间;
17.步骤四:伺服电机一和伺服电机二继续输送换热管以及将排放完成的换热带和换热管向前侧输送,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完成所有的换热管和换热带的排放工作。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通过设置排管机构和排带机构,通过排管机构将换热管进行定量定向且有续的输送,同时通过排带机构将换热带输送至两个换热管之间,完成排管排带功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以及生产成本,同时还能有效控制成品率。
20.2.排管机构包括换向器、排管导轨、伺服电机二和伺服电机一,通过伺服电机二和伺服电机一分别带动排管单元和换向器进行转动,换向器转动带动蜗杆输送器旋转,进而将排管单元所排的换热管进行等间距向前侧输送,相邻两个换热管之间预留有足够的间隙用于换热带的安放以及组合,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有效控制成品率。
21.3.排带机构包括排带导轨和排带挡板,排带导轨的左侧底部设置有向内倾斜的导向部,通过导向部将原本水平输送的换热带转至竖向状态,随后通过排带挡板统一导至位于蜗杆输送器上的两个换热管之间,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错误率。
22.4.输送单元包括两组安装在旋转轴一上的安装座,通过安装座上分布的输送爪,利用输送爪将换热管进行定向定量的向前侧输送,且输送爪的顶部设置的隔挡部用于承托下一输送爪输送的换热管,两个安装座之间的支撑盘用于承托较长的换热管,防止出现弯曲状态造成跑偏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24.图2为本发明的排带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的排管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的排管单元的安装座和输送爪的连接关系平面图;
27.图5为本发明的排管单元和排管导轨的连接关系图;
28.图6为本发明的排管单元和排管导轨的连接关系平面图;
29.图7为本发明的旋转轴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发明另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本发明又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操作平台;2、伺服电机一;3、伺服电机二;4、排管导轨;41、固定部;42、限位部;43、排管导向区域;5、旋转轴一;6、换向器;7、蜗杆输送器;8、安装座;9、输送爪;91、隔挡部;92、固定部;93、旋转部;94、复位部;10、支撑盘;11、排带导轨;12、排带挡板;13、旋转轴二;14、转换板;15、检测传感器;16、筛选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5.实施例1: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换热器自动排管排带设备,包括操作平台1,操作平台1的中部后侧安装有排管机构,排带机构包括安装在操作平台1上的伺服电机一2、伺服电机二3以及竖向设置的排管导轨4。
36.伺服电机一2固定安装在操作平台1上,伺服电机一2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一5,旋转轴一5贯穿在排管导轨4的底部,旋转轴一5上安装有排带单元,排带单元包括两组通过螺栓安装在旋转轴一5上的安装座8,也可以通过螺栓实现安装座8的横向间距的调节,两组安装座8上均等间距周向安装有六个输送爪9,输送爪9的顶部设置有斜坡面作为隔挡部91,通过隔挡部91可以将下一输送爪9输送的换热管进行承托并向前输送,防止当前一组与下一组输送爪9输送的换热管在排管导向区域43处堵塞。
37.伺服电机二3安装在操作平台1上,伺服电机二3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二13,旋转轴二13上安装有换向器6,换向器6固定安装在安装座8上,且位于排带导轨4的后侧,换向器6的输出端均连接有蜗杆输送器7,且为前后设置,伺服电机二3带动旋转轴二13转动,进而实现两个蜗杆输送器7同步向前输送动作。在两个蜗杆输送器7将换热管向前侧稳定地输送过程中,输送过程中由下述的排带机构进行换热带填充分布工作。
38.排管导轨4竖直设置且为横向分布有两组,且均安装在旋转轴一5上,排管导轨4包括固定部41和限位部42,固定部41通过螺栓安装在操作平台1上,固定部41的底侧中部设置有导向区域一,该旋转轴一5也转动安装在固定部41上,限位部42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部41上,该排管导向区域43用于将输送爪9输送的换热管转移至两个蜗杆输送器7上蜗旋区域围设的输送区域。
39.安装座8上设置有与导向区域一位置对应的导向区域二,导向区域一和导向区域二围设成排管导向区域43。
40.在操作平台1的左侧安装有排带机构,排带机构包括横向安装在操作平台1上的排带导轨11,以及安装在排带导轨11右侧的排带挡板12,排带导轨11包括左右两部分,排带导轨11的左侧部分底部设置有向内倾斜的导向部,通过导向部可以将换热带由水平状态调整
至竖直状态,进而消除人工操作带来反向安装的返工操作,右侧部分为保证换热带呈竖直设置的调整部分,由图2所示,其右侧部分可以前后调节两个导轨之间的间距,进而控制导向的换热带厚度以及换热带输送的精准度,排带挡板12为远离排带导轨11一端向下弯曲的弧形结构,通过弧形结构的排带挡板12可以将换热带高效地倒入至两个换热管之间。
41.上述的两个安装座8通过螺栓可以实现在旋转轴一5上的横向间距调节,换向器7也可以实现在旋转轴二13上的横向间距调节。
42.上述方案在具体实施时,可以这样实现:首先将安装座8和换向器7分别沿旋转轴一5和旋转轴二13进行间距调节,间距符合换热管的输送工作,将整组的换热管安装在排管导轨4的限位部42的上半部分内,随后启动伺服电机一2和伺服电机二3,通过伺服电机一2和伺服电机二3分别带动排管单元和蜗杆输送器7进行转动,排管单元的输送爪9将每次拨动一个换热管沿排管导向区域向前侧输送,进入到两个蜗杆输送器7之间,移动至排带挡板12的下方时,短暂停留,左侧换热带在制作完成后,经排带导轨11的左侧部分进行状态调整(水平转至竖直状态),后经过右侧部分精准导向,在排带挡板12的作用下按照统一顺序导入至位于蜗杆输送器7上的两个换热管之间,随后伺服电机一2和伺服电机二3继续输送换热管以及将排放完成的换热带和换热管向前侧输送,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完成所有的换热管和换热带的排放工作。
43.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作出如下改进,如图8所示,该输送爪9的顶部设置有伸缩结构,伸缩结构包括与安装座8连接的固定部92,和与固定部92转动安装的旋转部93,连接在旋转部93和固定部92之间的复位部94,优选为弹簧。在使用时,当换热管在排带管的内部出现卡挡现象时,通过旋转部93将复位部94拉伸,将其从导向区域运行至蜗杆输送器7上,使得设备运行更为顺利。
44.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换热管的无障碍输送,在两个安装座8之间的旋转轴一5上安装有支撑盘10,换热管在上一输送爪9和当前输送爪9之间输送的区域进行导向和支撑。
45.实施例4: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作出如下改进,如图9所示,该排带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排带挡板12前侧的筛选单元,筛选单元包括安装在操作平台1且位于下表面上的筛选电机16,安装在筛选电机16输出端且与排带挡板12相匹配的转换板14,以及安装在转换板14上的检测传感器15,该检测传感器15与筛选电机15电性连接。通过检测传感器15将制作完成的换热带在该处检测,如果检测符合标准,将进入到排带挡板12进行输送状态的转换,当检测不符合标准,筛选电机15会启动带动转换板1发生旋转,将残次品脱离操作平台1,进而有效保障排带质量。
46.采用该设备的换热器排管排带工艺,工艺步骤如下:
47.步骤一:将安装座8和换向器7分别沿旋转轴一5和旋转轴二13进行间距调节,间距符合换热管的输送条件,即间距为换热管宽度的0.8-0.9倍,将整组的换热管安装在排管导轨4的限位部42的上半部分的导向区域一内;
48.步骤二:启动伺服电机一2和伺服电机二3,通过伺服电机一2和伺服电机二3分别带动排管单元和蜗杆输送器7进行转动,排管单元的输送爪9将每次拨动一个换热管沿排管导向区域43向前侧输送,进入到两个蜗杆输送器7之间,再由两个蜗杆输送器7向前输送;
49.步骤三:当换热管输送至排带挡板12的下方时,短暂停留,停留时间足以换热带完
全进入两个换热管中间区域,左侧换热带在制作完成后,经筛选单元筛选后,再经排带导轨11的左侧部分进行由水平转至竖直状态调整,后经过右侧部分精准导向,并在排带挡板12的作用下按照统一顺序导入至位于蜗杆输送器7上的两个换热管之间;
50.步骤四:伺服电机一2和伺服电机二3继续输送换热管以及将排放完成的换热带和换热管向前侧输送,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完成所有的换热管和换热带的排放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