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背包功能的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01901发布日期:2021-09-18 02:5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具备背包功能的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品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具备背包功能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包装盒,尤其是传统的化妆品的包装盒,通常仅具备包装化妆品等被包装物的功能。化妆品等被包装物通过包装盒包装后,被物流运输到使用人处后,通常被使用人抛弃。
3.综上,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4.第一,不能重复利用,较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或者缓解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手段为,具备背包功能的包装盒,包括外壳及与外壳可拆连接的、且具备柔性的背带;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及与第一外壳活动连接的第二外壳;第二外壳内设置有内嵌件,内嵌件开设有背带槽及容纳腔,背带槽的侧壁具备弹性;背带槽的宽度小于背带的宽度。
7.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效果为,具备背包及包装盒的功能的同时,便有背带的收纳及取出。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俯视时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均整体为圆形,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均设置有铰接面,第一外壳、第二外壳通过设置在铰接面的铰接件铰接。
9.能够最大化外壳的容积的同时,便于具备背包功能的包装盒的使用,防止第一外壳、第二外壳之间分离而被人遗失。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铰接面设置有从铰接件超出的垫脚。
11.能够防止因铰接件和/或延边件的凸起,导致外壳无法通过铰接面立放,便于使用。
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外壳和/或第二外壳内沿周边设置有硬质的定型箍。
13.能够提高外壳的抗压性,防止具备背包功能的包装盒在运输途中损坏。
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外壳的侧壁边缘固定设置有硬质的延边件。
15.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第二外壳的强度,防止具备背包功能的包装盒在运输途中损坏。
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内嵌件具备弹性,延边件的断面整体为u形,内嵌件设置有与延边件相抵的防脱台。
17.能够防止第二外壳开口向下时内嵌件掉落的同时,还便于组装内嵌件。
1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外壳设置有侧壁,第一外壳的内腔设置有具备弹性的支撑网,俯视时支撑网与容纳腔存在重叠的部分,支撑网的边缘与第一外壳的侧壁固定连接。
19.能够防止被包装物在运输途中来回撞击第一外壳、第二外壳而磨损。
2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支撑网的边缘与第一外壳的侧壁之间设置有支撑网缺口。
21.能够使得支撑网与第一外壳形成可用于容纳物品的空间,便于使用。
2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外壳、第二外壳之间设置有连接扣。
2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外壳和/或第二外壳设置有背带连接环,背带的两端均设置有背带扣,背带扣穿过背带连接环。
24.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25.1)具备背包及包装盒的功能的同时,便有背带的收纳及取出。
26.2)能够防止因铰接件和/或延边件的凸起,导致外壳无法通过铰接面立放,便于使用。
27.3)能够防止第二外壳开口向下时内嵌件掉落的同时,还便于组装内嵌件。
附图说明
2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具备背包功能的包装盒的立体示意图。
29.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具备背包功能的包装盒的立体示意图。
3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具备背包功能的包装盒的半剖示意图。
31.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内嵌件4的立体示意图。
32.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支撑网21的立体示意图。
33.外壳1;第一外壳2;支撑网21;第二外壳3;延边件31;内嵌件4;防脱台41;容纳腔42;背带槽43;定型箍5;铰接件6;铰接面61;垫脚69;连接扣8;背带9;背带扣91;背带连接环92。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35.作为具体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具备背包功能的包装盒,其包括外壳1及与外壳1可拆连接的、且具备柔性的背带9。
36.外壳1包括第一外壳2及与第一外壳2活动连接的第二外壳3。第一外壳2可以与第二外壳3通过设置在两者的边缘的拉链实现活动连接(拉链拉开后,两者可以相互拆分开),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可拆连接。
37.通常,第一外壳2和/或第二外壳3设置有背带连接环92,背带9的两端均设置有背带扣91,背带扣91穿过背带连接环92,使得背带9与外壳1可拆连接。背带扣91为常规的背带扣,通常可以通过拨动其上的拨动件(通常由弹簧抵持而能够自动复位)使得背带扣91产生缺口,背带连接环92穿过该缺口实现,使得背带扣91能够与背带连接环92。反之,能够将背带扣91与背带连接环92连接。
38.第二外壳3内设置有内嵌件4,内嵌件4开设有背带槽43及容纳腔42,背带槽43的侧壁具备弹性。通常,容纳腔42用于容纳被包装物(附图未画出,可以但不限于化妆品等)。
39.背带槽43的宽度小于背带9的宽度。
40.工作原理为,需要运输被包装物(附图未画出)等情形时,将背带9与外壳1拆分开,后将背带9卡入背带槽43。背带槽43的侧壁提供的弹力使得背带9能够保持在背带槽43内。
41.当被包装物被运输到目的地后等情形时,将背带9从背带槽43取出后,将背带9与
外壳1连接,即可使得外壳1具备背包的功能。
42.即,具备背包功能的包装盒,具备背包及包装盒的功能的同时,便有背带9的收纳及取出。
43.优选的,俯视时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均整体为圆形,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均设置有铰接面61,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通过设置在铰接面61的铰接件6铰接,从而使得第一外壳2及与第一外壳2活动连接。能够最大化外壳1的容积的同时,便于具备背包功能的包装盒的使用,防止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之间分离而被人遗失。
44.进一步的,铰接面61设置有从铰接件6超出的垫脚69。能够防止因铰接件6和/或延边件31的凸起,导致外壳1无法通过铰接面61立放,便于使用。
45.进一步的,第一外壳2和/或第二外壳3内沿周边设置有硬质的定型箍5。通常,定型箍5为不锈钢丝折弯制成的环形零件,通过第一外壳2和/或第二外壳3的表皮或者内部材料相抵实现内嵌。能够提高外壳1的抗压性,防止具备背包功能的包装盒在运输途中损坏。
46.进一步的,第二外壳3的侧壁边缘固定设置有硬质的延边件31。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第二外壳3的强度,防止具备背包功能的包装盒在运输途中损坏。
47.优选的,内嵌件4具备弹性,延边件31的断面整体为u形,内嵌件4设置有与延边件31相抵的防脱台41。内嵌件4可以但不限于pp泡沫等制成。能够防止第二外壳3开口向下时内嵌件4掉落的同时,还便于组装内嵌件4。
48.进一步的,第一外壳2设置有侧壁,第一外壳2的内腔设置有具备弹性的支撑网21,俯视时支撑网21与容纳腔42存在重叠的部分,支撑网21的边缘与第一外壳2的侧壁固定连接。支撑网21提供的弹力抵持容纳腔42内的被包装物,能够防止被包装物在运输途中来回撞击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而磨损。
49.进一步的,支撑网21的边缘与第一外壳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支撑网缺口(附图未标出)。能够使得支撑网21与第一外壳2形成可用于容纳物品的空间,便于使用。
50.通常,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之间设置有连接扣8。连接扣8可以但不限于为锁扣。
51.如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用语:第一、第二等,不表示任何顺序、量或重要性,仅是用于区分。
52.如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用语:一个、一种等,不表示数量的限制,而是表示至少一个提到的对象的存在。
53.如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指示方位或位置的用语:顶部、底部、侧部、纵向、横向、中间、中心、外、内、水平、竖直、左、右、上方、下方等,意指反映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
54.如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用语:大致、整体、近似、相近等,是为了指出存在特征但允许一定偏差的限定用语。允许一定偏差的量可取决于特定背景而变化;例如,针对尺寸的偏差、可取决于的特定背景包括但不限于尺寸公差的国家标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