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上料的摇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2835发布日期:2021-09-25 10:4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上料的摇床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炉渣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上料的摇床。


背景技术:

2.炉渣是生活垃圾焚烧后的残余物质,经高温焚烧后的水冷炉渣是一种密实和无菌的化学性质稳定的残渣,主要是二氧化硅和硅酸盐以及钙的化合物质,化学成分非常稳定。炉渣中的重金属物质、灰粉、石块等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常用处理方法是对炉渣进行破碎、分拣、筛选,重金属物质售出,剩下的灰粉、石块等制作为环保砂供给建材商生产建筑材料。其中,在对炉渣筛选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摇床。
3.目前,公告号为cn21058534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细微粒选矿摇床,包括主体组件、注水组件、收集组件以及限位组件,主体组件包括床体和支座,注水组件安装于床体的上表面一侧,收集组件安装于床体的一侧下方,限位组件安装于收集组件上;注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床体上表面一侧的注水槽、开设于注水槽一侧的第一通槽、固定连接于注水槽内侧壁上的进料盒体、安装于进料盒体内的第一过滤网板以及连通于注水槽前表面的注水管,进料盒体与注水槽连通。使用时,通过注水管向注水槽内注入水源,将物料放入进料盒体并落入注水槽内,受水源的冲击作用,物料通过第一通槽进入床体上,进行选矿工作。但是,上述方案需要人工抬升物料并放入进料盒体内,无法进行自动上料,导致使用不便,且耗费人力。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无法自动上料导致使用不便、耗费人力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实现摇床的自动上料,以方便使用并节省人力,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上料的摇床。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上料的摇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便于上料的摇床,包括床体,床体上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盒体,所述床体外设有储料斗与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架,进料架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及第二转辊,并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辊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辊与所述第二转辊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辊设于所述进料架的较低端,并位于所述储料斗的下侧;所述第二转辊设于所述进料架的较高端,并位于所述进料盒体的上侧,所述第一转辊与所述第二转辊上绕设有输送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存储于储料斗内,工作时,打开储料斗使物料落于输送带上,然后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辊,第一转辊通过输送带带动第二转辊转动,以此对物料进行输送及提升,直至物料经过第二转辊即可落入进料盒体内,实现摇床的自动进料,具有使用方便、节省人力的效果。
9.可选的,所述储料斗包括支撑架、液压缸、围框以及底板,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
所述围框固定连接,所述围框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底板可封堵所述围框的底面,且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围框远离所述床体的一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并滑移配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底板封堵围框时,物料储存于围框与底板形成的储存空间内;当需向输送带上卸料时,启动液压缸,液压缸推动围框于支撑架上向上移动,围框带动底板与其铰接的一端上移,底板的另一端沿进料架滑移,此时底板打开,物料即可由围框的底部落至输送带上。
11.可选的,所述围框的侧壁上安装有振动电机。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卸料时,启动振动电机使围框发生振动,有利于围框内的物料均匀快速的卸出,并降低了物料粘附在围框内壁上的可能性,起到促进卸料的作用。
13.可选的,所述围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切入板,所述切入板靠近所述底板的边缘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卸料时,启动液压缸使其带动围框下移,围框带动切入板下移,此时切入板切断正在流出的物料内,并对未卸出的物料进行阻挡,切入板的尖端有效地减小物料对围框的阻力,有利于储料斗闭合。
15.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下部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围框的支撑条。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底板封堵围框时,围框置于支撑条上,以此对围框形成支撑,有效地减轻了围框及存储其中的物料对液压缸的压力负荷,从而起到保护液压缸的作用。
17.可选的,所述进料架包括水平段与倾斜段,水平段固定设置倾斜段的较低端,水平段与倾斜段的连接位置转动设置有侧压轮与转向辊,所述侧压轮压紧于所述输送带的上表面,并设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所述转向辊压紧于所述输送带的内顶面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料斗打开时,难免发生物料堆积的情况,若物料直接落于输送带的斜面上,堆积的物料极易沿斜面洒落,而将进料架设为水平段与倾斜段,物料卸落在水平段,至其到达倾斜段较低端时,堆积的物料得以分散,再由倾斜段向上输送,有效地降低了物料洒落的可能性,以此提高物料的输送效率;侧压轮与转向辊使输送带保持紧绷状态,确保了进料装置的输送效果。
19.可选的,所述输送带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料板及设于所述挡料板两侧的蛇形挡边,所述挡料板的边缘与所述蛇形挡边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进料架的下部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开口向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转辊设于的下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带提升输送物料的过程中,易有物料沿输送带向下滑落,此时挡料板对物料形成遮挡,降低物料滑落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进料装置的输送效果;且在物料随挡料板上移的过程中,物料中携带的水由挡料板的两端流出,并经蛇形挡边向下导流,直至进入集水槽,有效地防止了水直接流在地面上影响工作环境。
21.可选的,所述进料盒体内倾斜设置并铰接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与所述进料盒体之间设有扭簧,且所述刮料板的较高端与所述输送带的外表面抵触。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输送带将物料输送至进料盒体内后,输送带上难免粘附有物料,此时设置的刮料板将粘附的物料刮去,以此保持输送带的洁净;当挡料板与刮料板接触时,刮料板发生转动,此时扭簧发生弹性形变,至挡料板通过后,扭簧的弹力作用使
刮料板复位,以此确保挡料板的刮料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物料存储于储料斗内,工作时,打开储料斗使物料落于输送带上,然后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第一转辊及第二转辊使输送带转动,以此对物料进行输送及提升,直至物料落入进料盒体内,即可实现摇床的自动进料,具有使用方便、节省人力的效果;
25.2.当底板封堵围框时,物料存储于储料斗内;当需向输送带上卸料时,启动液压缸使围框上移,底板的一端随围框上移,另一端沿进料架滑移,此时底板打开,物料即可落至输送带上;
26.3.卸料时,物料落在水平段,至其到达倾斜段较低端时,堆积的物料得以分散,再由倾斜段向上输送,有效地降低了物料洒落的可能性,以此提高物料的输送效率;侧压轮使输送带保持紧绷状态,确保了进料装置的输送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申请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0.图4中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床体;11、注水槽;12、进料盒体;121、刮料板;122、扭簧;2、进料装置;21、进料架;211、侧压轮;212、转向辊;22、第一转辊;23、第二转辊;24、输送带;241、挡料板;242、蛇形挡边;25、驱动电机;26、集水槽;3、储料斗;31、支撑架;311、横杆;312、滑槽;313、支撑条;32、围框;321、振动电机;322、切入板;33、液压缸;34、底板;341、滑移柱。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上料的摇床。参照图1,摇床包括床体1、进料盒体12、进料装置2以及储料斗3。床体1呈矩形,其水平设置,且其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支座。支座为长方体形,其设于床体1的两端,以对床体1形成支撑。床体1上表面的一侧边缘固定连接有注水槽11,注水槽11的开口向上,且其长度方向与床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进料盒体12固定连接与为长方体形,其内部中空且开口向上,进料盒体12固定安装于注水槽11内,且其底部与注水槽11连通。
34.参照图1,进料装置2包括进料架21、第一转辊22、第二转辊23、输送带24以及驱动电机25。进料架21包括水平段与倾斜段,水平段与倾斜段的较低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辊22与第二转辊23的长度方向均与进料架21的宽度方向一致,并均与进料架21转动连接。第一转辊22设于进料架21水平段远离床体1的一端,第二转辊23设于进料架21倾斜段的较高端,并位于进料盒体12的上侧。
35.参照图2,输送带24绕设于第一转辊22与第二转辊23上,进料架21水平段与倾斜段的连接位置设有侧压轮211与转向辊212,侧压轮211及转向辊212均与进料架21转动连接,且侧压轮211设于转向辊212的上侧。侧压轮211设有两个,并分别设于输送带24的两侧,且侧压轮211压紧于输送带24的上表面上。转向辊212压紧于输送带24的内顶面上,侧压轮211
与转向辊212的共同作用将输送带24绷紧。驱动电机25安装于进料架21的侧壁上,且其输出轴与第一转辊22固定连接。
36.参照图2,储料斗3包括支撑架31、围框32、液压缸33以及底板34。支撑架31为矩形的框架,其固定设置于进料架21水平段的一侧,并设于第一转辊22的上侧。围框32滑动设置于支撑架31上,其横截面为矩形框,且其顶部及底部均开口,并与外界连通。液压缸33安装于支撑架31上,其活塞杆竖直向上,并与围框32的侧壁固定连接。液压缸33设有两个,并分别设于围框32的两侧。结合图3所示,底板34为矩形的板状,其面积大于围框32底部开口的面积,底板34的一端与围框32远离床体1一侧的底面铰接,另一端的固定连接有滑移柱341。滑移柱341为圆柱体形,其长度方向与储料斗3的宽度方向一致。
37.参照图2,储料斗3下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311,横杆311的横截面呈矩形,两个横杆311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312。滑槽312的开口呈矩形,其长度方向与横杆311的长度方向一致,滑移柱341的两端均转动设置于滑槽312内,并与滑槽312滑移配合。当底板34封堵围框32时,物料存储于储料斗3内;当需向输送带24上卸料时,启动液压缸33使围框32上移,底板34的一端随围框32上移,另一端沿通过滑移柱341沿横杆311滑动,此时底板34打开,物料落至进料架21水平段的输送带24上;然后启动驱动电机25,驱动电机25通过第一转辊22及第二转辊23使输送带24转动,以此对物料进行输送及提升,直至物料落入进料盒体12内,即可实现摇床的自动进料,使用方便、节省人力。
38.参照图2,围框32的侧壁上安装有振动电机321,卸料时,启动振动电机321使其振打围框32,有利于物料均匀快速的卸出,并降低了物料粘附在围框32内壁上的可能性。结合图3所示,围框32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切入板322,切入板322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其尖端向下,且其底板34的边缘设置。切入板322设有三个,三个切入板322分别设于围框32底部开口的两侧及靠近机床的一侧。当围框32下移时,切入板322随围框32下移,其尖端切断正在卸出的物料,以此减小物料对围框32的阻力,有利于底板34闭合。支撑架31下部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条313为矩形的框状,其设于横杆311的内侧。当底板34为闭合状态时,围框32置于支撑条313上,支撑条313的支撑减轻了围框32及物料对液压缸33的压力负荷,以此保护液压缸33。
39.参照图2,输送带24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料板241与两个蛇形挡边242,挡料板241与蛇形挡边242均由弹性材料制成。挡料板241为矩形的板状,其长度方向与输送带24的宽度方向一致。当输送带24于进料架21的倾斜段对物料进行输送及提升时,挡料板241对物料形成遮挡,降低了物料滑落的可能性。蛇形挡边242设于挡料板241的两侧,并与挡料板241的边缘留有间隙。进料架21的水平段的下部设有集水槽26,集水槽26呈矩形,其开口向上,且其位于第一转辊22的下侧。物料随挡料板241上移的过程中,物料中携带的水由挡料板241的两端流出,并经蛇形挡边242向下导流进入集水槽26,防止水直接流在地面上影响工作环境。
40.参照图2,进料盒体12内倾斜设置有刮料板121,刮料板121为矩形的板状,其较低端与进料盒体12的内底面铰接,且其较高端与输送带24的外表面抵触。当输送带24将物料输送至进料盒体12内后,刮料板121将输送带24上粘附的物料刮去,并导流进入进料盒体12内。结合图4所示,刮料板121的较低端与进料盒体12之间设有扭簧122,扭簧122的一端与刮料板1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进料盒体12固定连接。当挡料板241与刮料板121接触时,刮料
板121转动,挡料板241通过后,扭簧122使刮料板121复位,确保挡料板241的刮料效果。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便于上料的摇床的实施原理为:当底板34封堵围框32时,物料存储于储料斗3内;当需向输送带24上卸料时,启动液压缸33使围框32上移,底板34的一端随围框32上移,另一端沿通过滑移柱341沿横杆311滑动,此时底板34打开,物料落至进料架21水平段的输送带24上;然后启动驱动电机25,驱动电机25通过第一转辊22及第二转辊23使输送带24转动,以此对物料进行输送及提升,直至物料落入进料盒体12内,即可实现摇床的自动进料,使用方便、节省人力。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