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物翻转上料排料认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66730发布日期:2022-04-02 03:35阅读:96来源:国知局
管状物翻转上料排料认标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状物翻转上料排料认标机构。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手工冲压生产线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人为因素多、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及人工成本逐年增长等问题,从而使国内从手工线转向自动化生产设备。自动化管状注肩生产设备主要由注塑成型机、模具与管状注肩组成。目前,全部是由人工操作进行生产,通过自动化代替人工搬运管状物料,从而避免因单调、频繁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而导致的人身安全问题。
3.专利号zl201920254177.2的软管上料排料装置,已实现翻转整排上料,然而为了用户方便了解产品的功能和特性等内容,软管类的产品,其成分、功效介绍等内容都是印刷在软管的圆周面上或者椭圆管子的两个对称面商,为了便于消费者或使用者查阅,需要保证已经印刷好文字的软管与其上的盖子或色标相对应。这对软管注肩的螺纹的位置具有比较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准确识别管材的色标位置,并同一方向排列的管状物翻转上料排料认标机构。
5.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状物翻转上料排料认标机构,具有输送机构和推料排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设有推料排料机构;所述推料排料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两侧的推送机构和翻转排料机构;所述翻转排料机构包括升降机构、翻转机构和安装于翻转机构上方的定位柱安装板;所述定位柱安装板上安装有若干定位柱,每个定位柱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传感器,且每个定位柱的下端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翻转机构的下端相连。
6.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柱安装板由n块安装板、中间过渡工装和变距机构组成;所述安装板成排排列设置,且通过变距机构相连;所述变距机构与驱动装置相连,且滑动设置于中间过渡工装上的导轨内。
7.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变距机构包括n-2个铰接在一起的剪式连杆以及设置于两端的连接片;所述剪式连杆对应非端部的安装板设置,且剪式连杆中部的铰接位置的铰接轴与对应的安装板固定连接,端部的安装板上通过铰接轴连接有两呈v形设置的连接片,两连接片的自由端与相邻的安装板上的剪式连杆的自由端铰接。
8.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或油缸,驱动装置的一端与限位座相连,另一端与变距机构相连。
9.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柱安装板的平行于导轨的两侧设有对称的走线槽;所述走线槽通过连接板与中间过渡工装固定相连。
10.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料工装和推板;所述推料工装固定于连接在机
架上的固定板,且其活动端与推板相连。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定位柱的下端与驱动电机相连接,且每个定位柱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传感器,可以准确识别管材的色标位置,并同一方向排列。
13.(2)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成排排列设置,且通过变距机构相连,可以根据不同软管尺寸的需求,同时调整定位柱的间距以及输送机构上的间距,从而适应多种规格的产品使用,无需增加额外的设备。
14.(3)本实用新型的变距机构包括n-2个铰接在一起的剪式连杆以及设置于两端的连接片,可以实现整体同时变距,且剪式连杆的设计,实现定位板同时等间距变距。
附图说明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实施例1)
20.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输送机构1和推料排料机构;输送机构1的输出端设有推料排料机构;推料排料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输送机构1的输出端两侧的推送机构2和翻转排料机构;翻转排料机构包括升降机构19、翻转机构3和安装于翻转机构3上方的定位柱安装板4;定位柱安装板4上安装有若干定位柱5,每个定位柱5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传感器6,且每个定位柱5的下端与驱动电机相连接;升降机构19与翻转机构3的下端相连。
21.驱动装置为气缸或油缸,驱动装置的一端与限位座13相连,另一端与变距机构9相连。
22.定位柱安装板4的平行于导轨的两侧设有对称的走线槽14;走线槽14通过连接板与中间过渡工装8固定相连。
23.推送机构2包括推料工装16和推板17;推料工装16固定于连接在机架上的固定板18,且其活动端与推板17相连。
24.(实施例2)
2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特征在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定位柱安装板4由6块安装板7、中间过渡工装8和变距机构9组成;安装板7成排排列设置,且通过变距机构9相连;变距机构9与驱动装置相连,且滑动设置于中间过渡工装8上的导轨10内。
26.变距机构包括4个铰接在一起的剪式连杆11以及设置于两端的连接片12;剪式连杆11对应非端部的安装板7设置,且剪式连杆11中部的铰接位置的铰接轴与对应的安装板7固定连接,端部的安装板7上通过铰接轴连接有两呈v形设置的连接片12,两连接片12的自由端与相邻的安装板7上的剪式连杆11的自由端铰接。
27.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
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管状物翻转上料排料认标机构,具有输送机构(1)和推料排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1)的输出端设有推料排料机构;所述推料排料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输送机构(1)的输出端两侧的推送机构(2)和翻转排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排料机构包括升降机构(19)、翻转机构(3)和安装于翻转机构(3)上方的定位柱安装板(4);所述定位柱安装板(4)上安装有若干定位柱(5),每个定位柱(5)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传感器(6),且每个定位柱(5)的下端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19)与翻转机构(3)的下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物翻转上料排料认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安装板(4)由n块安装板(7)、中间过渡工装(8)和变距机构(9)组成;所述安装板(7)成排排列设置,且通过变距机构(9)相连;所述变距机构(9)与驱动装置相连,且滑动设置于中间过渡工装(8)上的导轨(10)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物翻转上料排料认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机构包括n-2个铰接在一起的剪式连杆(11)以及设置于两端的连接片(12);所述剪式连杆(11)对应非端部的安装板(7)设置,且剪式连杆(11)中部的铰接位置的铰接轴与对应的安装板(7)固定连接,端部的安装板(7)上通过铰接轴连接有两呈v形设置的连接片(12),两连接片(12)的自由端与相邻的安装板(7)上的剪式连杆(11)的自由端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管状物翻转上料排料认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或油缸,驱动装置的一端与限位座(13)相连,另一端与变距机构(9)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状物翻转上料排料认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安装板(4)的平行于导轨的两侧设有对称的走线槽(14);所述走线槽(14)通过连接板与中间过渡工装(8)固定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管状物翻转上料排料认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2)包括推料工装(16)和推板(17);所述推料工装(16)固定于连接在机架上的固定板(18),且其活动端与推板(17)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状物翻转上料排料认标机构,具有输送机构和推料排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设有推料排料机构;所述推料排料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两侧的推送机构和翻转排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排料机构包括升降机构、翻转机构和安装于翻转机构上方的定位柱安装板;所述定位柱安装板上安装有若干定位柱,每个定位柱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传感器,且每个定位柱的下端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翻转机构的下端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准确识别管材的色标位置,并同一方向排列。并同一方向排列。并同一方向排列。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军 张金海 付代新 周志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泓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9
技术公布日:2022/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