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识别货品的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3501发布日期:2021-11-25 10:42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识别货品的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货品装卸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识别货品的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车辆运输中,装卸货品是其中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中往往需要多个工人进行搬运,费事费力。目前,现有的具有自动识别货品的装卸装置,在识别出不符合现场需求的货品时,不能够及时将其与所需的货品进行分离,从而导致多种货品混在一起,不利于后续的装卸工作,其次,在对货品进行装卸时,装卸装置的整体倾斜角度不便于调节,从而影响装卸的效率。因此,发明一种具有自动识别货品的装卸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识别货品的装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识别货品的装卸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条码扫描仪,所述箱体一侧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框,所述箱体的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箱体内腔的一侧设置有皮带输送机,所述皮带输送机的传送皮带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条形板,所述箱体内腔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水平分布的活动辊,所述活动辊的转轴的两端分别与隔板的一侧面和箱体的另一侧内壁活动插接,所述隔板的一端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外框的内腔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外框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面粘接连接有橡胶垫,所述箱体一侧内壁的一端贯穿开设有连通口,所述外框的内腔与箱体的内腔之间通过连通口连通。
5.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撑板,所述箱体两侧面的另一端通过转轴分别与两个侧撑板活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箱体下表面一端的两侧均贴合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中部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之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7.优选的,位于所述支撑板下表面的一个连接杆的下端通过销轴与底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位于所述支撑板下表面的另一个连接杆的下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位于两个限位滑槽的内腔并与限位滑槽相适配。
8.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槽的内腔的一端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滑块的一侧面和限位滑槽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另一端面开设有两个开口,所述箱体另一端的两个开口处均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侧盖板,所述侧盖板两侧面的一端均粘接连接有橡胶凸起,所述箱体
两侧内壁的另一端和隔板两侧面的另一端均开设有与橡胶凸起相适配的定位槽。
10.优选的,所述箱体一端面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箱体一端面的出料口的上端内壁粘接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纺织布条。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的内腔中部设置有隔板,隔板的一端开设有通槽,外框的内腔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当条码扫描仪检测出不需要现场需要的货品时,电动推杆工作伸长并带动推板移动,进而能够将该货品推离皮带输送机的上表面,从而实现货品的分离,以此能够避免多种货品混合在一起;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的下表面的一端贴合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连接杆,限位滑槽的内腔设置有滑块,限位滑槽的内腔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工作时带动滑块在限位滑槽的内腔滑动,再通过连接杆的连接作用推动支撑板移动,进而能够对箱体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从而保证箱体的出料口始终与装卸平台齐平,因此能够有效提高装卸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结构立体俯剖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剖剖视示意图。
17.图中:1、箱体;2、条码扫描仪;3、外框;4、隔板;5、皮带输送机;6、条形板;7、活动辊;8、通槽;9、电动推杆;10、推板;11、连通口;12、底板;13、侧撑板;14、支撑板;15、连接杆;16、滑块;17、限位滑槽;18、液压缸;19、侧盖板;20、橡胶凸起;21、定位槽;22、纺织布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一种具有自动识别货品的装卸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倾斜设置,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条码扫描仪2,条码扫描仪2的检测端贯穿箱体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箱体1的内腔,箱体1一侧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框3,箱体1的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4,箱体1内腔的一侧设置有皮带输送机5,皮带输送机5的传送皮带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条形板6,皮带输送机5用于对货品进行输送,并且条码扫描仪2位于皮带输送机5的正上方,能够对皮带输送机5上输送的货品进行扫描识别,条形板6的设置能够避免货品在皮带输送机5的上表面打滑而导致无法输送,箱体1内腔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水平分布的活动辊7,活动辊7的转轴的两端分别与隔板4的一侧面和箱体1的另一侧内壁活动插接,隔板4的一端贯穿开设有通槽8,活动辊7能够对不符合现场需要的活动进行逆向输送,从而将这些货品送出箱体1的内腔。
20.其次,在外框3的内腔设置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的一端与外框3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电动推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0,推板10的一侧面粘接连接有橡胶垫,橡胶
垫的设置能够减小推板10对货品产生的冲击力,从而避免对货品造成损伤,箱体1一侧内壁的一端贯穿开设有连通口11,外框3的内腔与箱体1的内腔之间通过连通口11连通,电动推杆9的一侧还设置有控制器,并且电动推杆9、控制器与条码扫描仪2三者之间通过导线依次电性连接,条码扫描仪2识别出不符合现场需求的货品后将信息传递到控制器上,控制器通过控制电动推杆9的伸缩来带动推板10移动,进而将不符合现场需求的货品经通槽8推离皮带输送机5的上表面,并在重力作用下被多个活动辊7输送出箱体1的内腔。
21.其次,在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12,底板12上表面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撑板13,箱体1两侧面的另一端通过转轴分别与两个侧撑板13活动连接,因此箱体1能够转动,以此能够调节箱体1的倾斜角度,箱体1下表面一端的两侧均贴合连接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用于对箱体1进行支撑,两个支撑板14的下表面中部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15,相邻的两个连接杆15的上端之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因此连接杆15能够转动。
22.具体的,位于支撑板14下表面的一个连接杆15的下端通过销轴与底板12的上表面活动连接,位于支撑板14下表面的另一个连接杆15的下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滑块16,底板12的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17,两个滑块16分别位于两个限位滑槽17的内腔并与限位滑槽17相适配,因此滑块16能够在限位滑槽17的内腔进行滑动,限位滑槽17的内腔的一端设置有液压缸18,液压缸18的两端分别与滑块16的一侧面和限位滑槽17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液压缸18工作时能够带动滑块16在限位滑槽17的内腔滑动,进而推动支撑板14进行移动,并以此来提高支撑板14的高度位置,进而能够调节箱体1的整体倾斜角度。
23.进一步的,在箱体1的另一端面开设有两个开口,箱体1另一端的两个开口处均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侧盖板19,侧盖板19两侧面的一端均粘接连接有橡胶凸起20,箱体1两侧内壁的另一端和隔板4两侧面的另一端均开设有与橡胶凸起20相适配的定位槽21,侧盖板19能够转动,将侧盖板19转动并搭在地面上,从而便于向箱体1的内腔进行上货,同时,能够减小货品被限位滑槽17输送出箱体1的内腔时猛然掉落在地面上而导致货品受损,转动侧盖板19将箱体1另一端的开口闭合后,橡胶凸起20卡进定位槽21的内腔能够避免侧盖板19轻易发生转动,此时能够避免外界灰尘进入箱体1的内腔而导致箱体1内腔的设备受损,箱体1一端面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箱体1一端面的出料口的上端内壁粘接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纺织布条22,纺织布条22的设置在能够不影响货品输送的情况下有效避免外界灰尘进行箱体1的内腔。
24.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25.本装置使用时,首先启动液压缸18,液压缸18伸长带动滑块16在限位滑槽17的内腔滑动,再通过连接杆15的连接作用来推动支撑板14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箱体1整体进行转动,以此能够对箱体1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根据现场需要将箱体1调节至合适的倾斜角度,以保证箱体1一端的出料口与装货平台齐平。
26.接着将地面上的货品沿着一个侧盖板19推进箱体1的内腔并落在皮带输送机5的上表面,皮带输送机5能够对货品进行输送,当货品输送至条码扫描仪2的正下方时,条码扫描仪2对货品的条形码进行扫面检测,并将检测信息传递到外框3内的控制器上,当出现不符合现场需求的货品时,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9伸长并带动推板10移动,进而能够将该货品经通槽8推离皮带输送机5的上表面,并落在多个活动辊7的上表面,由于箱体1整体倾斜设置,因此货品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被多个活动辊7输送出箱体1的内腔,从而实现了将货品分
离的功能。
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