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层门防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35208发布日期:2021-10-24 06:1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层门防脱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梯层门防脱结构。


背景技术:

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3.目前的电梯层门普遍采用了上端动力装置,下端设置地坎的结构,在电梯使用过程中,电梯门板在受到冲击时,挂轮容易脱离导轨造成门板脱落,导致电梯层门受外力脱落,造成人员伤亡,进而引发重大事故,存在安全隐,而且现有的电梯层门的滚轮不具有调节结构,适用性较差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梯层门防脱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层门防脱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电梯层门防脱结构,包括电梯层门上梁、电梯层门下梁、电梯层门、第三凹槽和第一固定块,所述电梯层门上梁内部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外部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固定杆两端下部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固定杆两端下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滚轮固定板,所述两个第一滚轮固定板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二固定杆中部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电梯层门上梁下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接触式感应器,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梯层门,所述电梯层门上部内侧固定安装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下方固定安装有报警器,所述电梯层门下方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凸起,所述电梯层门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异形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下方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块下方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滚轮固定板,所述两个第二滚轮固定板内侧固定有第二转轴,所
述第二转轴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梯层门下方活动连接有电梯层门下梁,所述电梯层门下梁上部固定安装有地坎,所述地坎内部活动连接有凸起,所述电梯层门右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梯层门三角钥匙孔,所述电梯层门右部固定安装有电梯按钮。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外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室。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室外部开设有第三凹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滑块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二滑槽。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均与外部电源与外部单片机电性连接,且外部单片机的型号为stm32。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电梯层门下部固定安装有电梯层门下梁,电梯层门下梁内部安装有电机室,电机室内部安装有电机,电机带动电机轴连同第二转轴一起转动,使得第二滚轮进行转动,带动电梯层门进行左右运动,达到开关门的作用。
15.2.第一固定块左右均固定安装有异形固定块,防止电梯层门在受到碰撞后脱落,起到保护电梯层门的作用。
16.3.电梯层门上部固定安装有警示灯和报警器,电梯层门上梁下部固定安装有接触式感应器,当电梯层门脱落后接触到接触式感应器时,会触发警示灯和报警器,达到报警和警示的作用。
17.4.电梯层门上梁内部安装有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滑槽,第二固定杆下部安装有第一滚轮,当下部电机工作时,可以带动上部第一滚轮在电梯层门上梁内部进行运动,可以减轻电梯门开关时的阻力。
附图说明
18.图1为一种电梯层门防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一种电梯层门防脱结构中电梯层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一种电梯层门防脱结构中电梯层门下梁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一种电梯层门防脱结构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

第一固定杆、2

第二固定杆、3

第一滑块、4

第一滑槽、5

第一滚轮固定板、6

第一滚轮、7

接触式感应器、8

警示灯、9

报警器、10

地坎、11

异形固定块、12

第一固定块、13

凸起、14

电梯层门、15

第一凹槽、16

第一转轴、17

电梯层门上梁、18

电梯层门三角钥匙孔、19

电梯按钮、20

电梯层门下梁、21

凹槽内壁、22

第二凹槽、23

第二转轴、24

第二滚轮、25

第二滚轮固定板、26

第三固定杆、27

第三凹槽、28

电机室、29

电机、30

第二滑块、31

第二滑槽、32

电机轴。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梯层门防脱结构,包括电梯层门上梁17、电梯层门下梁20、电梯层门14、第三凹槽27和第一固定块12,所述电梯层门上梁17内部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所述第二固定杆2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3,所述第一滑块3外部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二固定杆2两端下部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5,所述第二固定杆2两端下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滚轮固定板5,所述两个第一滚轮固定板5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16,所述第一转轴16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滚轮6,所述第二固定杆2中部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1,所述电梯层门上梁17下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接触式感应器7,所述第一固定杆1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梯层门14,所述电梯层门14上部内侧固定安装有警示灯8,所述警示灯8下方固定安装有报警器9,所述电梯层门14下方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凸起13,所述电梯层门14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12,所述第一固定块12上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异形固定块11,所述第一固定块12下方开设有第二凹槽22,所述第一固定块12下方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滚轮固定板25,所述两个第二滚轮固定板25内侧固定有第二转轴23,所述第二转轴23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轴32,所述电机轴32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29,所述电梯层门14下方活动连接有电梯层门下梁20,所述电梯层门下梁20上部固定安装有地坎10,所述地坎10内部活动连接有凸起13,所述电梯层门14右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梯层门三角钥匙孔18,所述电梯层门14右部固定安装有电梯按钮19。
25.所述电机29外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室28。
26.所述电机室28外部开设有第三凹槽27。
27.所述电机29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30。
28.所述第二滑块30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二滑槽31。
29.所述电机29均与外部电源与外部单片机电性连接,且外部单片机的型号为stm32。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电梯层门14下部固定安装有电梯层门下梁20,电梯层门下梁20内部安装有电机室28,电机室28内部安装有电机29,电机29带动电机轴32连同第二转轴23一起转动,使得第二滚轮24进行转动,带动电梯层门14进行左右运动,达到开关门的作用,第一固定块12左右均固定安装有异形固定块11,防止电梯层门14在受到碰撞后脱落,起到保护电梯层门14的作用,电梯层门14上部固定安装有警示灯8和报警器9,电梯层门上梁17下部固定安装有接触式感应器7,当电梯层门14脱落后接触到接触式感应器7时,会触发警示灯8和报警器9,达到报警和警示的作用,电梯层门上梁17内部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第一固定杆1和第一滑块3,第一滑块3外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滑槽4,第二固定杆2下部安装有第一滚轮6,当下部电机29工作时,可以带动上部第一滚轮6在电梯层门上梁17内部进行运动,可以减轻电梯门开关时的阻力。
31.图中:1

第一固定杆、2

第二固定杆、3

第一滑块、4

第一滑槽、5

第一滚轮固定板、6

第一滚轮、7

接触式感应器、8

警示灯、9

报警器、10

地坎、11

异形固定块、12

第一固定块、13

凸起、14

电梯层门、15

第一凹槽、16

第一转轴、17

电梯层门上梁、18

电梯层门三角钥匙孔、19

电梯按钮、20

电梯层门下梁、21

凹槽内壁、22

第二凹槽、23

第二转轴、24

第二滚轮、25

第二滚轮固定板、26

第三固定杆、27

第三凹槽、28

电机室、29

电机、30

第二滑块、31

第二滑槽、32

电机轴。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