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输送线的从动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95532发布日期:2021-10-19 21:3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输送线的从动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输送线的从动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2.输送装置是用于对物料进行输送的装置,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自动化生产加工、物流等,能够极大提高作业效率。
3.相关技术的输送带通过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配合传动,而当输送带长期输送较重物料时,易导致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的轴线不平行,从而易导致链条脱离链轮的情况发生,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减少链条脱离从动链轮的情况发生,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输送线的从动传动机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化输送线的从动传动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自动化输送线的从动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件和设于所述固定件的从动链轮,所述固定件设有固定轴,所述从动链轮同轴固定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与所述固定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轴承设为两个。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套筒与固定轴的转动配合,可以实现从动链轮与固定件的相对转动设置,以便于带动链条输送,而通过设置双轴承,一来,能够增加固定轴与转动套筒之间的受力传递的面积,以增加固定轴对从动链轮的支承效果,减少从动链轮与固定轴的轴线不平行的情况发生;二来,当从动链轮受到来自链条的偏心力时,其中一个轴承产生偏心磨损,另一轴承还能对从动链轮进行同轴支承,从而减少了从动链轮与固定轴的轴线不平行的情况发生。
8.可选的,将其中一个轴承命名为第一轴承,另一个轴承命名为第二轴承;所述固定轴的外周面凸出构造有第一挡肩,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挡肩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二轴承相对所述第一轴承位于远离所述第一挡肩的一侧;所述固定轴套设固定有止脱件,所述止脱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轴承沿所述固定轴的轴向位移。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挡肩和止脱件的配合,能够对双轴承进行轴向限位,从而提高轴承的位置稳定性,以减少因轴承轴向位移而导致从动链轮沿轴向偏移的情况发生,从而减少链条从从动链轮上脱离的情况发生。
10.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设有滑块,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沿输送带输送方向与所述固定框滑移设置;所述固定框还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沿输送带输送方向设置,所述丝杆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动丝杆,可以带动滑块的移动,从而对从动链轮进行位置调节,以实现对链条的张紧,从而减少因链条过松而脱离从动链轮的情况发生。
12.可选的,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体,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第二限
位体,所述第一限位体和所述第二限位体分别抵接于所述固定框的两相对外壁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滑块位置时,可旋松第二限位体,然后旋动丝杆,当滑块移动至适当位置时,旋紧第二限位体,使得第二限位体和第一限位体同时抵接于固定框的相对外壁上,以限制丝杆相对固定框的滑动,从而确保从动链轮位置调节后的稳定性,以确保对链条的张紧效果。
14.可选的,所述丝杆套设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固定框内壁,所述压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滑块侧壁。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簧能够对滑块施加沿丝杆长度方向的作用力,使得滑块与丝杆之间的螺纹配合更加紧密,即减少二者螺纹配合的间隙,从而提高滑块位置的精度;同时压簧还具有缓冲减震的效果,能够对从动链轮传递至丝杆上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减少螺纹损伤,从而提高滑块与丝杆之间的螺纹的寿命和精度。
16.可选的,所述固定框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通过蜗轮蜗杆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丝杆的自动旋动操作,提高便捷性;并且,蜗轮蜗杆配合具有自锁效果,能够减少丝杆自旋的情况发生。
18.可选的,所述固定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固定框一侧的竖直板、固定于所述竖直板的远离所述固定框的侧面的水平板,其中水平板用于固定于输送带机架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水平板,能够提高输送带机架对于固定框的水平承载能力,即从动链轮所受的来自物料的压力能够较好地传递至输送带机架上,从而减少从动链轮因受压力过大而偏位的情况发生。
20.可选的,所述竖直板与所述水平板之间设有加强肋板。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固定件的结构强度,从而确保了从动链轮的位置稳定性,确保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轮之间的位置精度。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通过设置双轴承,不仅能够增加固定轴对从动链轮的支承效果,而且还能够提高支承寿命,以减少从动链轮与固定轴的轴线不平行的情况发生;
24.通过第一挡肩和止脱件的配合,以提高轴承的位置稳定性,从而减少因轴承轴向位移而导致从动链轮沿轴向偏移的情况发生;
25.通过设置丝杆和滑块,能对从动链轮进行位置调节,以实现对链条的张紧,从而减少因链条过松而脱离从动链轮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26.图1是实施例1的输送带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实施例1的从动传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实施例1的从动传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29.图4是实施例1的用于体现从动链轮与固定轴连接关系的爆炸图。
30.图5是实施例1的用于体现从动链轮与固定轴连接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31.图6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件;2、固定轴;3、从动链轮;4、滑块;5、止脱件;10、输送带机架;101、主动链轮;102、从动传动机构;11、竖直板;12、水平板;121、加强肋板;13、固定框;131、水平条;132、竖直条;21、第一轴承;22、第二轴承;23、第一挡肩;31、转动套筒;32、第二挡肩;40、穿孔;41、丝杆;42、第一限位体;43、第二限位体;44、凸起;45、滑槽;46、定位销;51、卡簧;52、止动垫圈;53、止脱环;61、伺服电机;62、蜗轮;63、蜗杆;64、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

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1公开一种自动化输送线的从动传动机构,如图1所示,其安装于输送带机架10上,且从动传动机构102与输送带机架10上的主动链轮101配合,以带动链条运动,从而带动输送带运行。
36.如图2所示,自动化输送线的从动传动机构102包括固定件1和从动链轮3,其中固定件1与输送带机架10固定连接,固定件1上设有固定轴2,从动链轮3与固定轴2转动连接,即固定件1用于支撑从动链轮3。
37.如图2、图3所示,固定件1包括固定框13、竖直板11和水平板12,其中固定框13与固定轴2连接,竖直板11位于固定框13远离固定轴2的一侧,且竖直板11通过螺栓螺母与固定框13固定连接;水平板12的下表面与输送带机架10固定连接,水平板12的一侧边与固定板的远离固定框13的侧面焊接固定,即水平板12起到中间连接作用,以将从动链轮3与输送带机架10进行连接,并且,水平板12上表面与竖直板11的侧面之间设有加强肋板121,以加强固定件1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对从动链轮3的制成效果。
38.如图2所示,固定框13包括两个沿输送带长度方向设置的水平条131和两个垂直于水平条131的竖直条132,竖直条132和水平条131相互固定组成方形框架;固定框13内设有滑块4,滑块4与固定轴2固定连接。
39.如图3所示,滑块4的上下侧均设有凸起44,水平条131的内侧设有与凸起44配合的滑槽45,通过凸起44与滑槽45的配合,可实现滑块4与水平条131沿输送带方向滑移连接,从而能够对从动链轮3的位置进行调整,以实现对链条的张紧,从而减少因链条过松而脱离从动链轮3的情况发生。
40.如图3所示,两个竖直条132共同穿设有丝杆41,丝杆41沿滑块4滑移方向设置,且滑块4内设有供丝杆41穿过的穿孔40,穿孔40的一端内壁具有与丝杆41配合的螺纹,穿孔40的另一端内壁为光面;即通过旋动丝杆41,能够带动滑块4移动,从而对从动链轮3的位置进行调节。
41.如图2、图3所示,丝杆4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体42,丝杆4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体43,第二限位体43为螺母结构;当需要调节滑块4位置时,可旋松第二限位体43,然后通过操作第一限位体42以旋动丝杆41,当滑块4移动至适当位置时,固定第一限位体42以固定丝杆41,然后旋紧第二限位体43,使得第二限位体43和第一限位体42分别抵接于竖直条132的相背侧面上,以限制丝杆41相对固定框13的滑动,从而确保从动链轮3位置调节后的稳定性,以确保对链条的张紧效果。
42.更进一步,丝杆41设有第一配合孔,第二限位体43设有第二配合孔,当第二限位体43和第一限位体42分别抵接于竖直条132的相背侧面上时,沿丝杆41径向方向往第一配合
孔和第二配合孔内同时嵌入定位销46,以阻止第二限位体43与丝杆41的相对转动,确保丝杆41的位置稳定性。
43.如图4、图5所示,从动链轮3同轴固定有转动套筒31,转动套筒31套设于固定轴2上,且转动套筒31与固定轴2之间通过两个轴承转动连接,将其中一个轴承命名为第一轴承21,将另一个轴承命名为第二轴承22。
44.如图4、图5所示,转动套筒31的内周面靠近固定框13的一侧凸出构造有第二挡肩32,固定轴2的外周面靠近固定框13的一侧凸出构造有第一挡肩23,第一轴承21的外圈的一侧面与第二挡肩32侧面相抵接,第一轴承21的另一侧面与第二轴承22的外圈侧面相抵接,第一轴承21的内圈的一侧面与第一挡肩23侧面相抵接。
45.通过设置第一轴承21和第二轴承22,能够增加固定轴2与转动套筒31之间的受力传递的面积,以增加固定轴2对从动链轮3的支承效果,减少从动链轮3与固定轴2的轴线不平行的情况发生;并且当从动链轮3受到来自链条的偏心力时,其中一个轴承产生偏心磨损,另一轴承还能对从动链轮3进行同轴支承,从而减少了从动链轮3与固定轴2的轴线不平行的情况发生。
46.更进一步,固定轴2套设固定有止脱件5,止脱件5用于限制第二轴承22沿固定轴2的轴向位移;止脱件5包括套设于固定轴2上的卡簧51、止动垫圈52和止脱环53,其中卡簧51与固定轴2固接,卡簧51的侧面抵接于第二轴承22的内圈的远离第一轴承21的侧面上,止动垫圈52与固定轴2止动连接,止动垫圈52的侧面抵接于卡簧51的远离第二轴承22的侧面上;止脱环53与固定轴2螺纹连接,止动垫圈52与止脱环53止动连接,且止脱环53的侧面抵接于止动垫圈52的远离卡簧51的侧面上。
47.通过设置止脱件5,能够对双轴承进行轴向限位,从而提高轴承的位置稳定性,以减少因轴承轴向位移而导致从动链轮3沿轴向偏移的情况发生,从而减少链条从从动链轮3上脱离的情况发生。
48.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丝杆41与固定框13转动连接,固定框13固定有伺服电机61,伺服电机61的输出轴通过蜗轮62蜗杆63与丝杆41连接,即伺服电机61可以驱动丝杆41转动,从而能够对从动链轮3的位置进行快捷方便地调整。
49.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丝杆41套设有一个压簧64,压簧64的一端抵接于滑块4的背离主动链轮101的侧面,压簧64的另一端抵接于竖直条132的侧面,即压簧64能够对滑块4施加沿丝杆41长度方向的作用力,使得滑块4与丝杆41之间的螺纹配合更加紧密,即减少二者螺纹配合的间隙,从而提高滑块4位置的精度。
5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