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气压双功能自调压张力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6674发布日期:2021-12-01 12:28阅读:67来源:国知局
模拟气压双功能自调压张力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张力调节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模拟气压双功能自调压张力架。


背景技术:

2.染整生产线张力控制保证染整连续生产加工过程正常进行,保证被加工材料在连续生产线的各部位上秒流量相等,从而达到既不堆布也不拉断的要求。目前染整前处理及其它平幅生产线使用的张力架多为机械式气压控制,检测反馈信号只用于各动力单元的同步、恒张力控制,主要为单幅进出布染整前处理加工设备服务。近来,随着双幅多幅布同时进出布、同步加工的染整设备流水线开始形成,上述张力架对于张力的控制已不能够适应生产,各幅布之间张力出现偏差时不能及时调整,各幅布不能共进共出且同步,导致各幅布之间易出现皱褶,布面不平整,生产中易出现存布、断布、设备电器故障、误操作不能及时自停,影响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各幅布共进共出且同步、各幅布之间张力可及时自动调节、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模拟气压双功能自调压张力架。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模拟气压双功能自调压张力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安装座,两所述安装座的外侧分别设置有转轴,两所述转轴同轴心设置,两所述安装座之间转动设置有至少一张力架导辊,所述张力架导辊中心线位于两所述转轴轴心的外侧,所述转轴外端连接有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气动旋转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有旋转控制装置,所述旋转控制装置连接控制所述气动旋转装置。
5.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两所述安装座之间转动设置有两张力架导辊,两所述张力架导辊位于所述转轴的两侧,且两所述张力架导辊相互平行设置。
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动旋转装置包括所述转轴外端安装的杠杆臂,所述杠杆臂连接有调节气缸。
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转轴外端部的角位仪,所述角位仪连接有放大控制器,所述放大控制器连接有电气比例阀,所述电气比例阀连接控制所述调节气缸。
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角位仪内设置有上极限位开关和下极限位开关,所述上极限位开关和下极限位开关连接有电器控制器。
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张力架还包括支架,两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1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架上安装有进布导辊或轧辊机构,所述进布导辊或轧辊机构平行于所述张力架导辊。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模拟气压双功能自调压张力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安
装座,两所述安装座的外侧分别设置有转轴,两所述转轴同轴心设置,两所述安装座之间转动设置有至少一张力架导辊,所述张力架导辊中心线位于两所述转轴轴心的外侧,所述转轴外端连接有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气动旋转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有旋转控制装置,所述旋转控制装置连接控制所述气动旋转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布对张力架导辊的压力使其摆动带动安装座和转轴摆动旋转,检测装置通过检测转轴旋转角位移并输出信号,旋转控制装置接受信号并控制气动旋转装置工作推动转轴摆动旋转,从而带动安装座和张力架导辊摆动,张力架导辊摆动形成了弧形前后位移,形成推动布进行张力调整的动力。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1、保证连续生产加工过程能正常进行,即保证被加工材料在连续生产线的各部位上秒流量相等,从而达到防堆料、防拉断、防皱褶、防误操作、防机械电器故障的要求;2、保证被加工产品的质量,如厚度、宽度、截面形状等尺寸精度,平直度,卷绕松紧,外形以及材质性能等达到标准要求;3、可以在一台单元机内部使用,也可以在一条生产线的的单元机之间使用,既可以纵向串联,还可以并联使用;4、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多幅布在染整设备中同步运行,极大的提高了染整行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节约了能源,节省劳动力,节省设备占用场地,提高布料周转效率,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12.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示意图。
15.图中:1

轧辊机构;2

张力架导辊;3

转轴;4

杠杆臂;5

调节气缸;6

气缸杆;7

角位仪;8

放大控制器;9

电气比例阀;10

布;11

气管;12

支架;13

轧辊气缸;14

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结构以及功能基本相同的组成部分,并且为了使说明书更加简明,省略了关于基本上相同的组成部分的冗余描述。
17.如图1和图2所示,模拟气压双功能自调压张力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安装座14,两所述安装座14的外侧分别设置有转轴3,两所述转轴3同轴心设置,两所述安装座14之间转动设置有至少一张力架导辊2,所述张力架导辊2中心线位于两所述转轴3轴心的外侧,所述转轴3外端连接有驱动所述转轴3旋转的气动旋转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有旋转控制装置,所述旋转控制装置连接控制所述气动旋转装置。两所述安装座14之间转动设置有两张力架导辊2,两所述张力架导辊2位于所述转轴3的两侧,且两所述张力架导辊2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张力架还包括支架12,两所述转轴3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12上。所述支架12上安装有进布导辊或轧辊机构1,其中公知的常规轧辊机构1中主动辊传动连接伺服电机等动力机构、而轧辊连接有轧辊气缸13,所述进布导辊或轧辊机构1平行于所述张力架导辊2。张力架导辊2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安装座14上,转轴3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12。使用时支架12可以单设,也可以依附所服务的染整设备,以染整设备的机架作为支架12;
18.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气动旋转装置包括所述转轴3外端安装的杠杆臂4,所述杠
杆臂4连接有调节气缸5,可采用调节气缸5的气缸杆6与杠杆臂4铰接。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转轴3外端部的角位仪7,角位仪7为角位移传感器,所述角位仪7连接有放大控制器8,所述放大控制器8连接有电气比例阀9,所述电气比例阀9连接控制所述调节气缸5,所述电气比例阀9还连接有外接提供高压气源的气管11,电气比例阀9可采用电子压缩空气电控电气自动增减压比例阀。所述角位仪7内设置有上极限位开关和下极限位开关,所述上极限位开关和下极限位开关连接有电器控制器。角位仪7输出的信号经放大控制器8输出信号驱动电气比例阀9,使电气比例阀9输出0.05mpa
‑‑
0.3mpa压缩空气,控制调节气缸5推动杠杆臂4,通过转轴3、安装座14、张力架导辊2作用于布10上,实现模拟气压双功能自调功能。放大控制器8输出信号有dc4
‑‑
20ma或dc0
‑‑
20ma或dc0
‑‑
5v或dc0
‑‑
10v可选,电气比例阀9压力范围据生产布的组织、工艺及设备状况自行设定。本自调压张力架纵向与染整设备用的进布导辊或轧辊机构1等导布系统平行设置,除常规的导布功能外,本自调压张力架可以在180度范围内绕转轴3进行调节张力旋转,张力架导辊2随该转轴3的旋转而形成了弧形前后位移,位移产生的张力架导辊2移动形成布张力调整的动力。在机械故障或存布、布面张力过大时,布断裂时张力架会旋转到0度或180度之间限位位置,角位仪7内设置的上极限位开关和下极限位开关工作,输出故障信号到电器控制器,实现故障报警或停机。
19.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控制多幅布同步运行消除皱褶装置的张力自动控制装置。因多幅布在同一动力下,设备或布的原因造成的彼此伸缩不一致容昜产生皱褶,经本张力架角位仪7检测的信号,控制放大控制器8使之输出模拟电压,驱动电气比例阀9输出气压控制调节气缸5工作来调节张力架的张力大小,而多幅布在同一动力源下运行时,每一幅布各自经过一个张力架,其中布张力大的,控制调节气缸5的气压自动降低,布张力小的,控制调节气缸5的气压自动升高,从而调整多幅布共同运行时松紧不一的缺陷,此张力架的角位仪7还带有上极限位开关和下极限位开关,上极限位开关和下极限位开关的功能是防设备故障或多幅布其中一幅断裂或存布而控制动力源停机,或实现退煮漂联合机停机。
20.本张力架可用于染整机械的多幅退煮漂炼设备,多幅水洗设备以及染整设备中同一动力源驱动的多幅布同步运行中防皱褶,反应速度快,可自动纠正同一动力源下多幅布存在的松紧不一,能够控制每一幅布的张力,通过自调气压调整布面张力,使每一幅布面都保持平整、同步,该张力架调整范围广,能保证染整前处理或染整后水洗等后处理多幅布运行工艺质量,使用寿命长,保护所使用设备的连续性。并且本张力架可在染整设备进行多幅布多层加工处理时保证各幅布都有张力和各幅布同速同步运行,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本张力架能够保证多幅布分别处理不产生皱褶,保证各幅布轧液率的相同和一致;本张力架张力范围可控,完全适用于多幅布同速运行时防皱褶、防断裂、防存布、防机械电器故障、防误操作,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做到了安全运行,提高布料周转效率,在测算2幅布同时运行与现有1幅布染整设备比较:节电约45%,节汽约40%,节水约20%,节省人工40%以上,绿色环保。
21.上面是实施例中结构设置,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可以通过本张力架的形态和数量亦可在张力架的另一转轴端添加同步角位仪等,用于控制动力源,可以实现2至8幅甚至更多的布同步运行,实现轧液、水洗、烘干、等同步运行;其单元组合适用于但不限于附图所示的组合形式,可以由以上单元机合理组合形成新的轧车设备或生产本
机;其各部件及电气仪器、参数模拟调整等亦可以采用其他类器件、参数,所有利用该专利申请的设备原理、设备组合及单元结构的设备和单、多层多幅幅处理的工艺方式及加工设施,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之内。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