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U线机器人下料的同步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9538发布日期:2021-11-29 22:01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U线机器人下料的同步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u线机器人下料的同步输送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下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u线机器人下料的同步输送线。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机器人下料领域,输送线长度较短,占用空间大,占地成本高,u线机器人能够大大降低转子机伸出输送段的长度,同时降低对占地的要求。但是现有的与u线机器人配合的输送线功能简单,仍需要三人到四人进行上下料工作,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u线机器人下料的同步输送线,实现自动下料,可调整输送线的长度,解决了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用于u线机器人下料的同步输送线,包括支架及安装在支架内的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一输送线位于第二输送线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线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线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带及位于第一输送带两端的主动辊轮和第一辊轮,所述第二输送线包括第二输送带及位于第二输送带两端的从动辊轮和第二辊轮,所述主动辊轮的一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辊轮一端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同侧且形状大小相同,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线还包括两侧的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主动辊轮和第一辊轮的两侧,且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主动辊轮和第一辊轮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支架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线还包括两侧的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从动辊轮和第二辊轮的两侧,且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从动辊轮和第二辊轮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架设有与第二连接杆适配的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滑槽滑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长度,且所述滑槽与第二连接杆的中部滑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设置有可调整位置的辅助齿轮,所述辅助齿轮均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同侧,所述辅助齿轮与传动链条啮合且由传动链条带动。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表面均设有物料斗,所述物料斗顶部开设有凹槽。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出料端的下方设有缓冲导向板,所述缓冲导向板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方。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实现自动下料,第一输送线将物料运输
至第二输送线处,第二输送线将物料输出,第二输送线在支架上可滑动,便于调整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的整体长度,且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由传动链条连接,实现同步转动,防止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转速不同导致物料传输问题,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下料,可调整输送线的长度,解决了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5.附图中的标记为:1

第一输送线,11

第一输送带,12

主动辊轮,13

第一辊轮,14

主动齿轮,2

第二输送线,21

第二输送带,22

从动辊轮,23

第二辊轮,24

从动齿轮,3

支架,31

滑槽,4

辅助齿轮,5

传动链条,6

物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7.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u线机器人下料的同步输送线,包括支架3及安装在支架3内的第一输送线1和第二输送线2,所述第一输送线1位于第二输送线2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线1与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线2与支架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线1包括第一输送带11及位于第一输送带11两端的主动辊轮12和第一辊轮13,所述第二输送线2包括第二输送带21及位于第二输送带21两端的从动辊轮22和第二辊轮23,所述主动辊轮12的一端设有主动齿轮14,所述从动辊轮22的一端设有从动齿轮24,所述从动齿轮24与所述主动齿轮14同侧且形状大小相同,所述主动齿轮14和所述从动齿轮24通过传动链条5连接,所述主动齿轮14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线1还包括两侧的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主动辊轮12和第一辊轮13的两侧,且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主动辊轮12和第一辊轮13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支架3固定连接。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线2还包括两侧的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从动辊轮22和第二辊轮23的两侧,且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从动辊轮22和第二辊轮23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架3设有与第二连接杆适配的滑槽31,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滑槽31滑动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滑槽3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长度,且所述滑槽31与第二连接杆的中部滑动连接。
21.进一步地,所述支架3还设置有可调整位置的辅助齿轮4,所述辅助齿轮4均与主动齿轮14和从动齿轮24同侧,所述辅助齿轮4与传动链条5啮合且由传动链条5带动。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带11和所述第二输送带21的表面均设有物料斗6,所述物料斗6顶部开设有凹槽。
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带11的出料端的下方设有缓冲导向板附图未显示,所述缓冲导向板位于第二输送带21的上方。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25.u线机器人将物料转移至第一输送线1上,驱动电机启动,第一输送带11将物料运送至第一输送线1的下料端,由于主动齿轮14和从动齿轮24形状和大小相同,第二输送线2
的转速与第一输送线1的转速相同,物料从第一输送线1处掉落到第二输送线2上,由第二输送线2运出;
26.当需要调整第一输送线1和第二输送线2的整体长度时,以第二输送线2伸出为例,调整辅助齿轮4与传动链条5松开,拉动第二输送线2从支架3伸出至一定距离,然后调整辅助齿轮4的位置使辅助齿轮4压紧传动链条5,使得传动链条5与主动齿轮14和从动齿轮24紧密啮合,然后再次启动驱动电机进行下料。
27.在第一输送线1的出料端的下方设有缓冲导向板,物料先经过缓冲导向板再流入第二输送线2的物料斗6内,防止了物料从第一输送线1到第二输送线2时掉落到地面。
2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u线机器人下料的同步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3)及安装在支架(3)内的第一输送线(1)和第二输送线(2),所述第一输送线(1)位于第二输送线(2)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线(1)与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线(2)与支架(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线(1)包括第一输送带(11)及位于第一输送带(11)两端的主动辊轮(12)和第一辊轮(13),所述第二输送线(2)包括第二输送带(21)及位于第二输送带(21)两端的从动辊轮(22)和第二辊轮(23),所述主动辊轮(12)的一端设有主动齿轮(14),所述从动辊轮(22)的一端设有从动齿轮(24),所述从动齿轮(24)与所述主动齿轮(14)同侧且形状大小相同,所述主动齿轮(14)和所述从动齿轮(24)通过传动链条(5)连接,所述主动齿轮(14)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u线机器人下料的同步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1)还包括两侧的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主动辊轮(12)和第一辊轮(13)的两侧,且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主动辊轮(12)和第一辊轮(13)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支架(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u线机器人下料的同步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线(2)还包括两侧的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从动辊轮(22)和第二辊轮(23)的两侧,且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从动辊轮(22)和第二辊轮(23)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架(3)设有与第二连接杆适配的滑槽(31),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滑槽(31)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u线机器人下料的同步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长度,且所述滑槽(31)与第二连接杆的中部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u线机器人下料的同步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还设置有可调整位置的辅助齿轮(4),所述辅助齿轮(4)均与主动齿轮(14)和从动齿轮(24)同侧,所述辅助齿轮(4)与传动链条(5)啮合且由传动链条(5)带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u线机器人下料的同步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1)和所述第二输送带(21)的表面均设有物料斗(6),所述物料斗(6)顶部开设有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u线机器人下料的同步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1)的出料端的下方设有缓冲导向板,所述缓冲导向板位于第二输送带(21)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U线机器人下料的同步输送线,包括支架及安装在支架内的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第一输送线位于第二输送线的上方,第一输送线与支架固定连接,第二输送线与支架滑动连接,第一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带及位于第一输送带两端的主动辊轮和第一辊轮,第二输送线包括第二输送带及位于第二输送带两端的从动辊轮和第二辊轮,主动辊轮的一端设有主动齿轮,从动辊轮的一端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同侧且形状大小相同,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下料,可调整输送线的长度,解决了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良 曾佳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智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2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