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厂散料收集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1780发布日期:2022-01-19 15:41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危废厂散料收集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危险废料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危废厂散料收集池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危险废料日益增多。破坏生态环境。随意排放、贮存的危废在雨水地下水的长期渗透、扩散作用下,会污染水体和土壤,降低地区的环境功能等级。影响人类健康。危险废料通过摄入、吸入、皮肤吸收、眼接触而引起毒害,或引起燃烧、爆炸等危险性事件;长期危害包括重复接触导致的长期中毒、致癌、致畸、致变等。制约可持续发展。危险废料不处理或不规范处理处置所带来的大气、水源、土壤等的污染也将会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瓶颈。对于某种危险废料常用的处置方法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热处理法和固化法。传统的处理方式中,都是先将废料堆积在危险废料收集池中,然后在通过人工铲走运输到后续的处理工位中,这样不仅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而且增加了工人与危险废料的接触时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危废厂散料收集池结构,通过绞龙输送机和传送带的配合自动实现危险废料的重新装车。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危废厂散料收集池结构,包括传送带,还包括挖设于厂房地面的危险废料收集池,危险废料收集池的池底中间低四周高,所述危险废料收集池的池底的中间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厂房的地面内位于所述出料口下埋设有绞龙输送机,所述绞龙输送机的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对接,所述危险废料收集池左方的地面上向下挖设有出料凹槽,所述危险废料收集池的左侧架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从头至尾逐渐向上抬升,所述传送带的头部伸入所述出料凹槽内,所述绞龙输送机的出口穿入所述出料凹槽内位于所述传送带头部的上方;所述传送带的末端对接有转运推车。
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内安装有阀门。
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绞龙输送机的进料口的正下方,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绞龙输送机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危废厂散料收集池结构,运输车将危险废料倾倒至危险废料收集池中,出料口处的阀门开启,绞龙输送机启动;危险废料从出料口落入绞龙输送机内,随着绞龙输送机的转动逐渐朝传送带方向运动,危险废料从绞龙输送机的出口排出落入传送带上,通过传送带输送从传送带的末端落下,落入转运推车内,工人只需要推动转运推车至下一步的处理工位即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以及大大减少了工人与危险废料的接触时长。
附图说明
8.图1是危废厂散料收集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9.图2是危废厂散料收集池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1.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危废厂散料收集池结构,包括传送带5,还包括挖设于厂房地面1的危险废料收集池2,危险废料收集池2的池底中间低四周高,所述危险废料收集池2的池底的中间开设有出料口3,所述厂房的地面1内位于所述出料口3下埋设有绞龙输送机4,所述绞龙输送机4的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3对接,所述危险废料收集池2左方的地面上向下挖设有出料凹槽8,所述危险废料收集池2的左侧架设传送带5,所述传送带5从头至尾逐渐向上抬升,所述传送带5的头部伸入所述出料凹槽8内,所述绞龙输送机4的出口穿入所述出料凹槽8内位于所述传送带5头部的上方;所述传送带5的末端对接有转运推车6,危险废料收集池2中间低四周高是为了使池内的所有散料都能够从出料口3落下,转运推车6用于将输送出来的危险废料送至后续加工工位。
1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3内安装有阀门(未图示),用于控制危险废料的出料,阀门以及其的控制均为现有技术不作保护要求。
13.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3位于所述绞龙输送机4的进料口的正下方,所述出料口3与所述绞龙输送机4的进料口通过管道7连接,保证危险废料能够被准确排出。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工作原理:
15.运输车将危险废料倾倒至危险废料收集池2中,出料口3处的阀门开启,绞龙输送机4启动;危险废料从出料口3落入绞龙输送机4内,随着绞龙输送机4的转动逐渐朝传送带5方向运动,危险废料从绞龙输送机4的出口排出落入传送带5上,通过传送带5输送从传送带5的末端落下,落入转运推车6内,转运推车6装满时绞龙输送机4停止转动,接入新的未装危险废料的转运推车6,再次开启绞龙输送机4,工人只需要推动转运推车6至下一步的处理工位即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以及大大减少了工人与危险废料的接触时长。
1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危废厂散料收集池结构,包括传送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挖设于厂房地面的危险废料收集池,危险废料收集池的池底中间低四周高,所述危险废料收集池的池底的中间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厂房的地面内位于所述出料口下埋设有绞龙输送机,所述绞龙输送机的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对接,所述危险废料收集池左方的地面上向下挖设有出料凹槽,所述危险废料收集池的左侧架设所述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从头至尾逐渐向上抬升,所述传送带的头部伸入所述出料凹槽内,所述绞龙输送机的出口穿入所述出料凹槽内位于所述传送带头部的上方;所述传送带的末端对接有转运推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厂散料收集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内安装有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厂散料收集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绞龙输送机的进料口的正下方,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绞龙输送机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废厂散料收集池结构,包括挖设于厂房地面的危险废料收集池,危险废料收集池的池底中间低四周高,所述危险废料收集池的池底的中间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厂房的地面内位于所述出料口下埋设有绞龙输送机,所述绞龙输送机的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对接,所述危险废料收集池左方的地面上向下挖设有出料凹槽,所述危险废料收集池的左侧架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从头至尾逐渐向上抬升,所述传送带的头部伸入所述出料凹槽内,所述绞龙输送机的出口穿入所述出料凹槽内位于所述传送带头部的上方;所述传送带的末端对接有转运推车。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以及大大减少了工人与危险废料的接触时长。的接触时长。的接触时长。


技术研发人员:林天烽 雷忆锋 罗荣俊 陈凉亮 林文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岩市福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8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