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玻璃运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2210发布日期:2021-12-01 12:0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空玻璃运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空玻璃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2.中空玻璃是一种良好的隔热、隔音、美观适用、并可降低建筑物自重的新型建筑材料,中空玻璃在运输过程中,通常采用竖立的方式运输,为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损失,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稳定、慢速。
3.然而,目前的中空玻璃运输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即当整个运输设备在不使用时无法进行折叠,这使得整个装置在储存时会占用较大的储存空间,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中空玻璃运输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中空玻璃运输设备,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中空玻璃运输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端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万向轮,所述底板上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分别铰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7.所述第一支架包括铰接在第一铰接座上的两个第一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中部均设有左右贯穿的第一锁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部均设有左右贯穿的第二锁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杆;
8.所述第二支架包括铰接在第二铰接座上的两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中部和上部分别设有与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相匹配的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圆杆滑动连接的u形拉手,所述圆杆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两个u形拉手之间,所述滑板远离弹簧一端设有分别与同侧所述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滑动连接的第一锁栓和第二锁栓。
9.初始状态下,同侧的第二锁栓贯穿同侧的第二滑孔并插入同侧的第二锁孔内,同时同侧的第一锁栓会插入同侧的第一滑孔内,此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便拼接为一个人字形支架,这样就可对中空玻璃进行运输;
10.使用者将两个u形拉手同时向中间拉扯时,两个u形拉手会带动两个滑板同时向中间运动,滑板则会带动同侧的第一锁栓和第二锁栓向中间运动,当两个第二锁栓分别退出两个第二锁孔并收入两个第二滑孔内时,两个第一锁栓同样也会收入两个第一滑孔内,此时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便会解除连接,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此时便能自由转动,在保持两个u形拉手不回位的情况下再将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均向下转动,使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均贴在底板上端,此时第一支撑杆的第一锁孔会与第二支撑杆的第一滑孔对齐,使用者此
时将两个u形拉手松开,弹簧此时便回弹带动两个u形拉手进行回位,两个u形拉手便带动两个滑板进行回位,使两个第一锁栓分别插入两个第一锁孔内,这样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便能连为一体,两者此时便能保持与底板贴合的状态,这样便减小了整个设备的体积,通过这样的折叠操作后,整个设备在储存时就不会占用较大的储存空间。
11.所述圆杆外侧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位于两个u形拉手之间,所述弹簧套设在圆筒外侧。
12.所述底板前后两端均设有向上凸起的挡块。
13.所述底板上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设有第一橡胶缓冲垫。
14.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侧面均设有第二橡胶缓冲垫。
15.本实用新型一种中空玻璃运输设备,该设备在不使用时能够进行折叠,这使得整个装置在储存时不会占用较大的储存空间。
附图说明
16.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空玻璃运输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折叠后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架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底板1、万向轮2、第一铰接座21、第二铰接座22、第一支架23、第二支架24、第一支撑杆3、第一锁孔31、第二锁孔32、横杆33、第二支撑杆4、第一滑孔401、第二滑孔402、圆杆41、滑板42、u形拉手43、弹簧44、第一锁栓45、第二锁栓46、圆筒5、挡块51、矩形槽52、第一橡胶缓冲垫53、第二橡胶缓冲垫54。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4.如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空玻璃运输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下端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万向轮2,底板1上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铰接座21和第二铰接座22,第一铰接座21和第二铰接座22分别铰接有第一支架23和第二支架24;
25.第一支架23包括铰接在第一铰接座21上的两个第一支撑杆3,两个第一支撑杆3中部均设有左右贯穿的第一锁孔31,两个第一支撑杆3上部均设有左右贯穿的第二锁孔32,两个第一支撑杆3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杆33;
26.第二支架24包括铰接在第二铰接座22上的两个第二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4的中部和上部分别设有与第一锁孔31和第二锁孔32相匹配的第一滑孔401和第二滑孔402,两个第二支撑杆4之间固定连接有圆杆41,圆杆41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板42,两个滑板42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圆杆41滑动连接的u形拉手43,圆杆41外侧套设有弹簧44,弹簧44位于两个u形拉手43之间,滑板42远离弹簧44一端设有分别与同侧第一滑孔401和第二滑孔402滑动连接的第一锁栓45和第二锁栓46。
27.弹簧44在自然状态下能够将两个u形拉手43向左右两侧推挤;初始状态下,同侧的第二锁栓46贯穿同侧的第二滑孔402并插入同侧的第二锁孔32内,同时同侧的第一锁栓45会插入同侧的第一滑孔401内,此时第一支架23和第二支架24便拼接为一个人字形支架,使用者可将中空玻璃放置在底板1上端的前后两侧,然后将中空玻璃依靠在人字形支架的前后两侧,此时中空玻璃就可竖立放置在底板1上端,使用者推动人字形支架,在底板1和四个万向轮2的配合下,使用者就可带动整个装置在地面进行移动,这样就可对中空玻璃进行运输;
28.使用者将两个u形拉手43同时向中间拉扯时,两个u形拉手43会带动两个滑板42同时向中间运动,滑板42则会带动同侧的第一锁栓45和第二锁栓46向中间运动,当两个第二锁栓46分别退出两个第二锁孔32并收入两个第二滑孔402内时,两个第一锁栓45同样也会收入两个第一滑孔401内,此时第二支架24与第一支架23便会解除连接,第二支架24和第一支架23此时便能自由转动,在保持两个u形拉手43不回位的情况下再将第二支架24和第一支架23均向下转动,使第二支架24和第一支架23均贴在底板1上端,此时第一支撑杆3的第一锁孔31会与第二支撑杆4的第一滑孔401对齐,使用者此时将两个u形拉手43松开,弹簧44此时便回弹带动两个u形拉手43进行回位,两个u形拉手43便带动两个滑板42进行回位,使两个第一锁栓45分别插入两个第一锁孔31内,这样第一支架23和第二支架24便能连为一体,两者此时便能保持与底板1贴合的状态,这样便减小了整个设备的体积,通过这样的折叠操作后,整个设备在储存时就不会占用较大的储存空间;将第一支架23和第二支架24展开的操作与上述折叠操作同理,故此处不再赘述。
29.圆杆41外侧固定连接有圆筒5,圆筒5位于两个u形拉手43之间,弹簧44套设在圆筒5外侧,圆筒5能够对u形拉手43的运动行程进行限制,避免第二锁栓46完全退出第二滑孔402以及避免第一锁栓45完全退出第一滑孔401。
30.底板1前后两端均设有向上凸起的挡块51,挡块51能够对中空玻璃进行阻挡,避免中空玻璃脱离底板1。
31.底板1上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52,矩形槽52内设有第一橡胶缓冲垫53,第一橡胶缓冲垫53能够对中空玻璃的下端进行缓冲保护,避免中空玻璃与底板1硬性接触。
32.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侧面均设有第二橡胶缓冲垫54,第二橡胶缓冲垫54能够对中空玻璃的侧面进行保护,避免中空玻璃的侧面与第一支撑杆3或者与第二支撑杆4硬性接触。
33.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