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电梯内防运输小车冲出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9067发布日期:2022-01-19 16:3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电梯内防运输小车冲出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施工电梯内防运输小车冲出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在施工现场越来越多使用电动小车作为建筑材料水平运输工具。而电动小车通过施工电梯进入楼层时,因忘记关闭开关导致小车失控冲出吊笼的事故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施工电梯内防运输小车冲出的保护装置,以杜绝小车失控冲出吊笼的事故发生。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施工电梯内防运输小车冲出的保护装置,包括:
5.拦截件:
6.转动支座,设于施工电梯内;
7.固定支座,设于施工电梯内,置于所述转动支座的正上方;
8.承托支座,设于施工电梯内,与所述转动支座相对布置;
9.其中,所述拦截件的一端与转动支座可转动连接,非拦截状态下,所述拦截件的另一端与固定支座可拆卸连接,拦截状态下,所述拦截件的另一端置于承托支座上。
10.优选地,所述拦截件采用钢管制成。
11.优选地,所述转动支座包括第一背板和转动件;所述第一背板与施工电梯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背板的侧端设有两个第一耳板,所述转动件与两个第一耳板固定连接;所述拦截件与转动件可转动连接。
12.优选地,所述转动件为转动螺杆,所述转动螺杆与两个第一耳板螺纹连接,且通过两个螺母紧固。
13.优选地,所述固定支座包括第二背板和固定件;所述第二背板与施工电梯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背板的侧端设有两个第二耳板,所述两个第二耳板的顶端通过顶板相连接,所述固定件与顶板可上下活动连接。
14.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与顶板螺纹连接。
15.优选地,所述承托支座包括第三背板和承托件;所述第三背板与施工电梯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背板的侧端设有两个第三耳板,所述承托件与两个第三耳板固定连接。
16.优选地,所述承托件为承托螺杆,所述承托螺杆与两个第三耳板螺纹连接,且通过两个螺母紧固。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施工电梯内设计增加一个由钢管为主体制成的拦截件,当人员或车辆进出施工电梯时,拦截件升起,当运输小车进入后,拦截件放下,如此施工电梯内运输小车失控会被该拦截件有效拦截,不会对电梯下
方人员及财产造成威协。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承托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拦截钢管;2、转动支座;21、第一背板;22、转动螺杆;23、第一耳板;3、固定支座;31、第二背板;32、固定螺杆;33、第二耳板;34、顶板;4、承托支座;41、第三背板;42、承托螺杆;43、第三耳板5、施工电梯。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24.如图1所示,一种施工电梯内防运输小车冲出的保护装置,包括拦截钢管1、转动支座2、固定支座3和承托支座4。拦截钢管1的长度为施工电梯5内净宽-70mm,转动支座2置于电梯5内侧80mm,距地面600mm,固定支座3置于转动支座2的正上方,承托支座4与转动支座2相对布置,拦截钢管1的一端与转动支座2可转动连接,非拦截状态下,拦截钢管1的另一端与固定支座3可拆卸连接,拦截状态下,拦截钢管1的另一端置于承托支座4上。
25.如图2所示,该图为俯视视角,转动支座2包括第一背板21和转动螺杆22;第一背板21与施工电梯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背板21的外侧端焊接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耳板23,转动螺杆22与两个第一耳板23螺纹连接,且通过两个螺母紧固,拦截钢管1的一端20mm处开设贯穿孔,该贯穿孔套在转动螺杆22上,进而可实现拦截钢管1以转动螺杆22作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且转动螺杆22可承受拦截钢管1传递的水平冲击力。
26.如图3所示,该图为正视视角,固定支座3包括第二背板31和固定螺杆32;第二背板31与施工电梯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二背板31的侧端焊接两个相对布置第二耳板33,两个第二耳板33的顶端通过顶板34相连接,固定螺杆32与顶板34螺纹连接,进而可调节固定螺杆32上下活动,以插入拦截钢管1对其进行固定,使拦截钢管1处于竖直状态,使拦截钢管1贴近施工电梯5侧壁不影响人员及材料通行。
27.如图4所示,该图为俯视视角,承托支座4包括第三背板41和承托螺杆42;第三背板41与施工电梯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三背板41的侧端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三耳板43,承托螺杆42与两个第三耳板43螺纹连接,且通过两个螺母紧固,进而拦截状态下,承托螺杆42可对拦截钢管1起到支托作用,使拦截钢管1处于水平状态,且可承受拦截钢管1传递的水平冲击力。
28.本实施例可同时安装在施工电梯的入口和出口,靠施工电梯侧壁设置,不会对施工电梯的使用空间和通行产生影响。制作安装本装置现场取材较为容易,且加工较为简便,直接采用工地现场脚手架钢管及钢板即可制作。投入少,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无论是对出
厂后的施工电梯进行改进还是厂家生产时增加该配置,均能很容易实现。
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电梯内防运输小车冲出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拦截件;转动支座,设于施工电梯内;固定支座,设于施工电梯内,置于所述转动支座的正上方;承托支座,设于施工电梯内,与所述转动支座相对布置;其中,所述拦截件的一端与转动支座可转动连接,非拦截状态下,所述拦截件的另一端与固定支座可拆卸连接,拦截状态下,所述拦截件的另一端置于承托支座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电梯内防运输小车冲出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件采用钢管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电梯内防运输小车冲出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座包括第一背板和转动件;所述第一背板与施工电梯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背板的侧端设有两个第一耳板,所述转动件与两个第一耳板固定连接;所述拦截件与转动件可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电梯内防运输小车冲出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为转动螺杆,所述转动螺杆与两个第一耳板螺纹连接,且通过两个螺母紧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电梯内防运输小车冲出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包括第二背板和固定件;所述第二背板与施工电梯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背板的侧端设有两个第二耳板,所述两个第二耳板的顶端通过顶板相连接,所述固定件与顶板可上下活动连接。6.如权利要求5述的施工电梯内防运输小车冲出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与顶板螺纹连接。7.如权利要求1述的施工电梯内防运输小车冲出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支座包括第三背板和承托件;所述第三背板与施工电梯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背板的侧端设有两个第三耳板,所述承托件与两个第三耳板固定连接。8.如权利要求7述的施工电梯内防运输小车冲出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为承托螺杆,所述承托螺杆与两个第三耳板螺纹连接,且通过两个螺母紧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电梯内防运输小车冲出的保护装置,包括:拦截件:转动支座,设于施工电梯内;固定支座,设于施工电梯内,置于所述转动支座的正上方;承托支座,设于施工电梯内,与所述转动支座相对布置;其中,所述拦截件的一端与转动支座可转动连接,非拦截状态下,所述拦截件的另一端与固定支座可拆卸连接,拦截状态下,所述拦截件的另一端置于承托支座上。本实用新型可对施工电梯内失控小车有效拦截,不会对电梯下方人员及财产造成威协。不会对电梯下方人员及财产造成威协。不会对电梯下方人员及财产造成威协。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涛 史以茂 蔡王澎 丁家伟 王利军 杨光 汤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9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