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线消防过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03943发布日期:2022-01-29 13:2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输送线消防过渡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无动力翻转接驳相邻输送线的消防过渡装置,属于物流仓储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快递与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货物中转场规模也越来越大,因货物数量较多密度较大,相应地发生火灾的风险与影响均较高。现有自动化立体仓库都设置有消防喷淋与防火消防门等设施,穿过消防门的库前输送线需要分为库内和库外两部分,需为消防门留出足够的空间使其能够落到地面上。当两台设备之间距离过大时易阻碍托盘正常输送作业。以往应对消防门处过渡的解决方案多为增加移动式设备、或加宽托盘的地脚。
3.又如在先公开的下述国内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209506834u,名称为电动翻转皮带机,其采取在辊筒端部增加电动驱动组件的方式以实现机身整体可绕辊筒轴线翻转。该装置包括有沿皮带输送方向、在机身两端设置的主动辊筒组件和从动辊筒组件。所述的从动辊筒组件,具有通过内轴承连接的从动辊筒和从动辊筒轴;从动辊筒轴从两侧贯穿机身,其两端分别通过外轴承连接于底座;至少在从动辊筒轴的一端,连接有翻转驱动组件;在从动辊筒轴位于底座与从动辊筒之间的部分,与机身紧固连接。
4.如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皮带机翻转需要人工控制,以在火灾发生时开启翻转驱动组件,若现场火势较大、人员无法操控翻转设备,或是设备因火灾发生断电,又或是翻转驱动组件损坏而无法启用,消防门卷帘门均将无法落地而失去防火隔绝的作用;(2)需要为皮带机专门配置翻转及翻转驱动组件,设备通用性较差、使用成本较高,还需定期进行检修与维护;设计过程复杂,托盘输送过程中设备启停需要时间,严重影响整体输送效率。
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6.本申请所述的输送线消防过渡装置,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采取无动力辊筒翻转装置以匹配于任意结构类型的相邻输送线之间,通过底端配重机构的自调节实现辊筒绕垂向往复翻转,以期灵活地在接驳输送作业与允许消防门通过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7.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输送线消防过渡装置,设置在相邻两输送线之间,包括有支撑件,在支撑件与相邻输送线的支腿之间连接有机架,翻转架的两侧通过定位轴和带座轴承套设于机架;在翻转架的垂向两端分别设置有无动力辊筒和配重块,在翻转架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挡板。
8.进一步地,所述的翻转架具有折弯焊接结构,在其折弯部端部设置有至少两组并排的无动力辊筒;翻转架的折弯部与输送平面之间的夹角等于限位挡板与输送平面之间的夹角。
9.进一步地,在所述配重块与限位挡板的抵触部位分别设置有弹性垫。
10.综上内容,所述输送线消防过渡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11.1、采取无动力辊筒翻转机构,依靠其底端配重实现自适应与自调节,无需人工干预与操控,包括火灾发生在内的无输送作业状态下能够可靠地留有消防门落地的通道,安全性与适用性、通用性均较高;
12.2、对于匹配的相邻输送线无任何改进要求,安装与拆卸简易,使用成本较低;
13.3、无需进行定期的检修与维护,无动力组件,无耗能;
14.4、装置整体性能可靠,能够彻底地发挥阻断着火与其他区域的作用。
附图说明
15.现结合以下附图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16.图1是实施例1所述的消防过渡装置在相邻输送线之间的使用对比参考图;
17.图2-1和图2-2是本申请所述输送线消防过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实施例2所述的消防过渡装置在相邻输送线之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9.在上述图中包括支撑件1,翻转架2,定位轴3,无动力辊筒4,配重块5,限位挡板6,弹性垫7,机架8,第一输送线10,支腿11和第二输送线20。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1,如图1至图2-2所示,所述的输送线消防过渡装置包括有支撑件1,在支撑件1与相邻第一输送线10的支腿11之间连接有机架8,翻转架2的两侧通过定位轴3和带座轴承套设于机架8;
21.在翻转架2的垂向两端分别设置有无动力辊筒4和配重块5;
22.在翻转架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挡板6。
23.如上所述,输送线消防过渡装置采取无动力辊筒4和配重块5以定位轴3为支点的垂向翻转结构。货物沿第一输送线10向第二输送线20输送的过程中,从一侧向推动无动力辊筒4并使其绕定位轴3翻转下落至与输送线等高,此时,配重块5被限位挡板6抵住,从而保证无动力辊筒4维持与输送线等高的状态,稳定地提供货物从上方经过的支撑力。
24.货物从无动力辊筒4表面经过,从而顺利地经由第一输送线10过渡至第二输送线20上。
25.当无动力辊筒4不再受到货物的挤压后,在配重块5的作用下,反方向翻转复位,最终翻转架2向上抬起而预留出消防门所需的下落空间。
26.应用上述改进方案的输送线消防过渡装置,货物在相邻输送线之间接驳时较为流畅迅速,在对整体运输作业不产生任何影响,装置整体无动力、且无需人工干预与操控。
27.进一步地,为适应不同消防空间的尺寸需求,所述的无动力辊筒4设置为至少两组并排的结构,而且翻转架2采用折弯焊接结构,无动力辊筒4设置在折弯部的端部;
28.翻转架2的折弯部与输送平面之间的夹角等于限位挡板5与输送平面之间的夹角,由此当配重块5被限位挡板6抵住时,无动力辊筒4恰与输送线等高。
29.进一步地,为保证结构稳定与减小碰撞噪音,在配重块5与限位挡板6的抵触部位分别设置有弹性垫7,弹性垫7可采取pu材料等。
30.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翻转架2为直线型整体结构,其垂向端仅设置有一组无动力辊筒4,以适应消防门厚度较薄、消防空间宽度较小的使用场合。
31.其他输送线消防过渡装置的结构与使用情形与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2.综上内容,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仅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优选方案。对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据此得到启示,而直接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其他替代结构。由此得到的其他结构特征,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案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输送线消防过渡装置,设置在相邻两输送线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件,在支撑件与相邻输送线的支腿之间连接有机架,翻转架的两侧通过定位轴和带座轴承套设于机架;在翻转架的垂向两端分别设置有无动力辊筒和配重块,在翻转架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线消防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架具有折弯焊接结构,在其折弯部端部设置有至少两组并排的无动力辊筒;翻转架的折弯部与输送平面之间的夹角等于限位挡板与输送平面之间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线消防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重块与限位挡板的抵触部位分别设置有弹性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送线消防过渡装置,采取无动力辊筒翻转装置以匹配于任意结构类型的相邻输送线之间,通过底端配重机构的自调节实现辊筒绕垂向往复翻转,以期灵活地在接驳输送作业与允许消防门通过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输送线消防过渡装置,设置在相邻两输送线之间,包括有支撑件,在支撑件与相邻输送线的支腿之间连接有机架,翻转架的两侧通过定位轴和带座轴承套设于机架;在翻转架的垂向两端分别设置有无动力辊筒和配重块,在翻转架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限位挡板。


技术研发人员:贺喜梅 凌晓东 姜鹏程 吕宗君 任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6
技术公布日:2022/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