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12017发布日期:2022-01-22 12:33阅读:79来源:国知局
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2.包装盒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容器,用于容纳水果、饮品、衣物等。常用的包装盒呈六面体形,并由纸板折叠形成,包括四个不可打开的侧壁以及两个可打开的侧壁,所述六个侧壁围合形成容纳目标物的空间。在两个可打开的侧壁中,其中一个作为包装盒的顶壁,另一个作为包装盒的底壁,所述顶壁和底壁均包括分别与四个侧壁连接的四个纸板,对目标物进行包装时,首先需将底壁的四个纸板两两对折,再用胶带将最外侧两个纸板的相对边缘粘合起来,使得包装盒成为仅顶壁开口的腔体,待目标物被装入所述空间后,再将顶壁的四个纸板按照与底壁的四个纸板折叠方式相同的方式进行折叠和粘合。
3.为便于用户拿取该包装盒,在包装盒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还安装有把手,一般的,所述把手包括固定在包装盒内的固定部以及供用户抓取的抓取部,所述抓取部与固定部相互结合。
4.然而,对于诸如容纳水果、饮品等一次性包装盒来说,用户在拿到包装盒内的目标物后,该包装盒即被丢弃,因而,所述固定部和抓取部的成本以及这两个部件的安装均不利于降低该包装盒的总成本。
5.当包装盒内所容纳的是含水量较高的水果时,此种结构的包装盒底壁纸板一旦被打湿,底壁的强度将会大幅降低,易造成底壁纸板脱落,目标物从包装盒中掉落的问题。
6.另一方面,在用户需要取出目标物时,或者取出目标物后需要将该包装盒折起来以便于保存时,需要用尖锐的器具切开胶带,在此过程中,不仅用户可能会被尖锐的器具戳伤,胶带也被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盒,在不需要使用胶带对底壁进行粘合的同时,还可增强底壁的强度,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该包装盒所采用的方案如下:
8.包装盒,包括相对的上侧板和下侧板、相对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相对的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上侧板、下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围合形成用于容纳目标物的容纳空间,所述下侧板包括在上下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的底板和加强板,沿上下方向,加强板位于比底板更靠近容纳空间的位置;所述底板和加强板均由包装盒自身的某一部分形成;所述加强板的面积与包装盒的下方开口面积相当。
9.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底板展开后的面积大于加强板的面积。
10.底板包括在前后方向与加强板相对的中间板以及与中间板连接的至少一个限位板,沿左右方向,限位板位于中间板的左侧末端或右侧末端。
11.下侧板被折叠后,沿左右方向,限位板与加强板抵接而使得限位板保持与左侧板的内表面或右侧板的内表面接触。
12.限位板设置为两个,所述两个限位板分别为中间板的左右两侧,当下侧板被展开时,中间板与加强板在前后方向相对,沿左右方向,两个限位板位于容纳空间的范围之外。
13.限位板设置为两个,所述两个限位板分别为中间板的左右两侧,当下侧板被展开时,中间板与加强板在前后方向相对,沿左右方向,位于左侧的限位板位于左侧板的左方,位于右侧的限位板位于右侧板的右方。
14.作为另一实施例的,当包装盒由立体状态被压平变换为平面状时,所述下侧板全部向着容纳空间内部变形。
15.底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对设置的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以及第五底板,其中,第一底板和第三底板连接,第二底板和第四底板连接,第五底板与第三底板或第四底板连接。
16.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分别设置有粘接点d1和d2,加强板通过粘接点d1与第三底板连接,第五底板通过粘接点d2与第四底板连接。
17.第一底板与第三底板的交线为l2,第二底板与第四底板的交线为l1,当下侧板到达覆盖包装盒下方开口的覆盖位置时,交线l1、交线l2、加强板的对角线l4以及包装盒下方开口的虚拟对角线l基本重合。
18.在所述包装盒中,形成覆盖包装盒下方开口的下侧板包括两层支撑板,这两层支撑板均由包装盒自身的某一部分形成,尤其是用于加强下侧板强度的加强板不需要另外安装,不仅有利于节省成本,也不需要利用胶带进行粘合,还能确保包装盒的下侧板的强度得到加强。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涉及的包装盒的立体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涉及的包装盒的底壁展开后的状态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涉及的包装盒的立体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涉及的包装盒的立体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涉及的包装盒的前壁展开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25.[实施例一]
[002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涉及的包装盒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涉及的包装盒的底壁展开后的状态示意图。
[0027]
如图1所示,以包装盒100正常放置时的方位为准,定义上方为包装盒100的上侧,下方为包装盒100的下侧,左方为包装盒100的左侧,右方为包装盒100的右侧,前侧为包装盒100的前侧,后侧为包装盒100的后侧,因而,包装盒100具有相对的上侧板50和下侧板60、相对的左侧板40和右侧板30、以及相对的前侧板10和后侧板20,所述上侧板50、下侧板60、左侧板40、右侧板30、前侧板10和后侧板20围合形成用于容纳目标物的容纳空间101。
[0028]
所述上侧板50和下侧板60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针对下侧板60进行重点描述。如图所示,下侧板60包括在上下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的
底板61和加强板62,沿上下方向,加强板62位于比底板61更靠近容纳空间101的位置。所述底板61与前侧板10和后侧板20之一连接,加强板62与前侧板10和后侧板20的另一个连接,下文中,以底板61与前侧板10连接、加强板62与后侧板20连接为例进行描述,因而,底板61可以底板61与前侧板10的连接线d1为轴转动,同样的,加强板62可以加强板62与后侧板20的连接线d2为轴转动。
[0029]
进一步的,底板61包括在前后方向与加强板62相对的中间板611以及与中间板611连接的至少一个限位板612,沿左右方向,限位板612位于中间板611的左侧末端或右侧末端;如图2所示,两个限位板612分别位于中间板611的左右两侧,当下侧板60被展开时,中间板611与加强板62在前后方向相对,沿左右方向,两个限位板612位于容纳空间101的范围之外,或者说,位于左侧的限位板612位于左侧板40的左方,位于右侧的限位板612位于右侧板30的右方。
[0030]
下面结合图1和图2描述下侧板60的折叠过程(包装盒100由平面状的未展开状态变换为形成容纳空间101的立体状态)。
[0031]
当需要将下侧板60折叠起来时,首先将加强板62沿连接线d2向着容纳空间101转动,并使得加强板62转动至靠近后侧板20的位置;
[0032]
然后,将限位板612沿限位板与中间板611连接的连接线d3向着靠近容纳空间101的方向转动,再将底板61整体沿连接线d1向着容纳空间101转动,直至限位板612完全进入容纳空间101,此时,中间板611覆盖包装盒100的下方开口;
[0033]
最后,将限位板612再次沿连接线d3向着靠近左侧板40/右侧板30的方向转动,待限位板612不再与加强板62形成干涉时,将加强板62再次沿着连接线d2向着靠近中间板611的方向转动,使得加强板62位于中间板611的上方。
[0034]
相反的,下侧板60的展开过程与上述折叠过程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0035]
下侧板60被折叠后,中间板611作为一个整体覆盖包装盒100的下方开口,这样,包装盒100的底部不再需要用胶带进行粘合;沿左右方向,限位板612与加强板62抵接而使得限位板612保持与左侧板40的内表面或右侧板30的内表面接触,进而,在没有胶带的情况下,底板61被保持在包装盒100的下方开口而不会脱落。
[0036]
更进一步的,当下侧板60被折叠完毕后,沿上下方向,底板61和加强板62至少有部分重叠,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沿上下方向,中间板611与加强板62基本完全重叠,底板61展开后的面积大于加强板62的面积,也就是说,沿前后方向,中间板611和加强板62的面积均与包装盒100的下方开口相当,因而,加强板62也覆盖包装盒100的下方开口,且加强板62被底板61支撑,此时,包装盒100的下方开口相当于设置有两层支撑板(底板61和加强板62),很明显,具有两层支撑板的包装盒100能够承受更重的目标物,即使目标物为含水量较大的水果而导致加强板62被打湿,也基本不会影响底板61,从而有效防止下侧板60脱落。
[0037]
与现有方式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形成覆盖包装盒100下方开口的下侧板60包括两层支撑板,这两层支撑板均由包装盒100自身的某一部分形成,尤其是用于加强下侧板60强度的加强板62不需要另外安装,不仅有利于节省成本,也不需要利用胶带进行粘合,还能确保包装盒100的下侧板60的强度得到加强。
[0038]
[实施例二]
[0039]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涉及的包装盒的立体图。
[0040]
本实施例涉及的包装盒200也具有相对的上侧板250和下侧板260、相对的左侧板240和右侧板230、以及相对的前侧板210和后侧板220,所述上侧板250、下侧板260、左侧板240、右侧板230、前侧板210和后侧板220围合形成用于容纳目标物的容纳空间201。
[0041]
所述上侧板250和下侧板260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下文中对下侧板260进行重点描述。下侧板260包括在上下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的下部分和上部分266,所述下部分形成为下侧板260的底板,上部分266形成为加强板,沿上下方向,上部分266位于比下部分更靠近容纳空间201的位置。所述下部分与前侧板210和后侧板220至少之一连接,上部分266与前侧板210、后侧板220、左侧板240和右侧板230至少之一连接,并可绕连接轴转动,所述上部分266的面积与该包装盒200的下方开口面积相当,因而,当上部分266转动至与下部分重叠的位置时,包装盒200的下方开口基本被上部分266全部覆盖。
[0042]
如图3所示,下文中以下部分与前侧板210、后侧板220连接以及上部分266与右侧板230连接为例进行描述。所述下部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底板261和第二底板262、相对设置的第三底板263和第四底板264、以及第五底板265,其中,第一底板261和第三底板263连接,第二底板262和第四底板264连接,第五底板265与第三底板263或第四底板264连接,当第五底板265与第三底板263连接时,第五底板265与第二底板262在上下方向部分重叠,当第五底板265与第四底板264连接时,第五底板265与第一底板261在上下方向部分重叠。
[0043]
继续如图3所示,第一底板261和第三底板263连接形成第一连接体,第二底板262和第四底板264连接形成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用于覆盖包装盒200的下方开口,但第一连接体的面积和第二连接体的面积均小于包装盒200的下方开口面积,优选的,第一连接体的面积与第二连接体的面积之和也小于包装盒200的下方开口面积,当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到达预定的覆盖位置时,包装盒200的下方开口不能被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完全覆盖,此种设计有利于减小下部分的用料量。
[0044]
本实施例中,第三底板263和第四底板264分别设置有粘接点d1和d2,上部分266通过粘接点d1与第三底板263连接,第五底板265通过粘接点d2与第四底板264连接。如图所示,第一底板261与第三底板263的交线为l2,第二底板262与第四底板264的交线为l1,第五底板265与第二底板262相邻,二者具有交线l3,上部分266具有对角线l4,所述对角线l4将上部分266分为相邻的第一部分266a和第二部分266b,所述交线l1与交线l3基本重合,交线l1与交线l2基本共线,当下侧板260到达覆盖包装盒200下方开口的覆盖位置时,交线l1、交线l2、对角线l4以及包装盒200下方开口的虚拟对角线l基本重合,此时,下侧板260形成为第一底板261和第三底板263分别位于交线l2的两侧,第三底板263和第四底板264分别位于交线l1的两侧。当然,第五底板265还可以不与第二底板262相邻,但第五底板265仍与第四底板264部分重叠,以对角线l4为准,所述第一底板261、第四底板264、第五底板265和上部分的第一部分266a位于对角线l4的一侧,第二底板262、第三底板263和上部分的第二部分266b位于对角线l4的另一侧。
[0045]
在包装盒200不被使用时,该包装盒可沿对角线l由形成有容纳空间201的立体状态压平变换为未展开的平面状,前侧板210和左侧板240连接形成一个平面,后侧板220和右侧板230连接形成另一个平面,两个平面相对。对于上部分266来说,上部分的第一部分266a可以有两种状态,其中第一种状态为所述第一部分266a随着第一底板261、第四底板264和第五底板265沿对角线l4压平成与第二部分266b相对,第二种状态为使得上部分266整体沿
上部分266与右侧板230的连接线为轴转动至上部分266整体靠近右侧板230,相对于第一种状态,在第二种状态中,两个平面之间减少了第一部分266a的厚度,因而,所述两个平面之间的空间被缩小,最终有利于减少呈平面状的包装盒200所占用的空间。
[0046]
同时,当包装盒200由立体状态被压平变换为平面状时,所述下侧板260全部向着容纳空间201内部变形而不会突出至所述两个平面的外部,该方式不仅可对下侧板260形成保护,防止下侧板260被损坏,还有利于减小呈平面状的包装盒200所占用的平面面积。
[0047]
与现有方式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形成覆盖包装盒200下方开口的下侧板260包括两层支撑板(上部分266和下部分),这两层支撑板均由包装盒100自身的某一部分形成,尤其是用于加强下侧板260强度的上部分266不需要另外安装,不仅有利于节省成本,也不需要利用胶带进行粘合,还能确保包装盒200的下侧板260的强度得到加强。
[0048]
[实施例三]
[0049]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涉及的包装盒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涉及的包装盒的前壁展开后的状态示意图。
[0050]
本实施例涉及的包装盒300也具有相对的上侧板350和下侧板360、相对的左侧板340和右侧板330、以及相对的前侧板310和后侧板320,所述上侧板350、下侧板360、左侧板340、右侧板330、前侧板310和后侧板320围合形成用于容纳目标物的容纳空间301。
[0051]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所要描述的是前侧板310的结构,该前侧板310覆盖目标物向着容纳空间301放入或目标物从容纳空间301取出的开口。如图4所示,包装盒300还包括形成在前侧板310上的把手315,所述把手315为前侧板310的一部分,而不是另外被安装至前侧板310的部件,也就是说,把手315为包装盒300自身的某一部分形成,因而,包装盒300的材料成本得以降低。
[0052]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涉及的下侧板60/260的结构也可以适用于本实施例,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的下侧板60/260被设置在与本实施例的前侧板310相对的后侧板320上,下侧板60/260的具体结构在包装盒300的后侧板320所在位置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样可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后侧板320不使用胶带进行粘合,且后侧板320的强度得到加强。
[0053]
如图5所示,前侧板310包括可在前后方向至少部分重叠的内侧板312和外侧板311,其中,把手315形成在内侧板312上,外侧板311相应设置有通孔313,把手315可以通过通孔313暴露,供使用者抓取,所述内侧板312和外侧板311的面积均与所述开口的面积基本相当。
[0054]
具体的,沿左右方向,把手315形成在内侧板312的大致中间位置,其形成方式为,内侧板312的一部分被切开,形成缺口314,被切开的内侧板形成把手315,当包装盒300需要使用时,把手315通过通孔313伸出,使用者在通过把手315提起包装盒300时,内侧板312的向外运动被外侧板311阻止,使用完毕后,把手315可被转动至与外侧板311的外表面贴合的位置,此时,把手315相当于被缩回,包装盒300的总体体积减小。
[0055]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上侧板310也包括两层支撑板(内侧板312和外侧板311),这两层支撑板均由包装盒300自身的某一部分形成,所述内侧板312不仅可加强外侧311的强度,还可形成所述把手315,不仅有利于节省成本,也不需要利用胶带进行粘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