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智能回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75088发布日期:2022-11-15 17:0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箱,具体是一种垃圾智能回收箱。


背景技术:

2.随着资源匮乏现象的日益严重,再生能源回收工程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而垃圾分类是再生能源回收的先前条件之一,也是相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还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3.目前市面上传统的垃圾回收箱只有简单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没有对垃圾投放进行指导、自动分类、称重计量等功能,工作人员对后续垃圾分类工作带来的高强度的工作。且市面上的垃圾回收箱通常为敞开式,其垃圾箱内部由于垃圾的堆积散发出异味,影响了市容市貌。部分垃圾回收箱为了解决上述异味散发问题,对垃圾箱进行封闭处理,在垃圾箱本体上开设铰接有投放门,人们需要手动对投放门进行提拉或是扭动等一系列开关门操作来进行垃圾的投递,不方便用户使用,因此急需提出一种智能垃圾回收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自动开门投递,垃圾箱功能丰富的一种智能垃圾回收箱。
5.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垃圾智能回收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箱体及若干个分类箱体,控制箱体与分类箱体内部通过连接线相互电联,控制箱体其外端部内嵌安装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对分类箱体的各功能进行控制;所述的箱体其下端四角落分别安装有固定支撑脚,固定支撑脚下端部设置高度调节底座,所述的固定支撑脚一侧还设置有活动轮;
6.所述的分类箱体内部中空设置形成有容置腔,分类箱体前上方覆盖安装有上门,上门端面开设有投递口,一门体通过驱动机构活动式地覆盖安装于该投递口内;所述的容置腔下方设有收纳筐,收纳筐连通投递口设置;所述的收纳筐底部横跨式设置有称重支架;所述的分类箱体前下方覆盖安装有下门,下门一侧与箱体铰接。
7.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内嵌于控制箱体外端面的控制面板、刷卡窗口、扫描窗口、显示按钮及出票窗口。
8.所述的控制箱体及分类箱体上端部分别开设有遮阳板,遮阳板突出控制箱体及分类箱体外端面设置,所述的遮阳板其下方通过安装板固定螺接于箱体上方,遮阳板与箱体间留空形成有通风道。
9.所述的活动轮为万向轮。
10.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卡置于门体背部的驱动杆,驱动杆两侧由其本体弯折形成有活动杆,所述的活动杆内端与固定设于箱体内部的固定杆连接,一铰接轴穿过固定杆与活动杆铰接,活动杆可沿着铰接轴上下摆动;所述的箱体内部安装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位于一侧活动杆下方,并通过连接板与活动杆连接,伸缩装置通过驱动杆驱动门体上下运动,从
而实现投递口的开闭;所述的门体下方安装有防夹板,防夹板两侧铰接于门体内。
11.所述的伸缩装置为电动伸缩杆。
12.所述的门体与防夹板之间设置有微动开关,防夹板向门体方向推动微动开关产生防夹信号。
13.所述的箱体背部开设有上通风槽、下通风槽,上通风槽内侧安装有排气扇,所述的上通风槽、下通风槽导通容置腔与外界空气。
14.所述的称重支架内部安装有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联。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利用驱动机构对门体进行开合,避免了用户手动对门体进行提拉或是按钮等一系列开关操作,门体自动开启方便了用户投放垃圾,避免了用户的双手接触门体,保持了用户的手部干净卫生。3、具备着称重计量、返现等职能,丰富了垃圾箱的整体功能。4、箱体能整体高度调节、可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装效果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垃圾箱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垃圾箱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分类箱体及控制箱体的结构装配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分类箱体中驱动机构、下门、遮阳板的结构装配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门体的打开状态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门体的关闭状态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门体、驱动机构的结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垃圾智能回收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箱体1及若干个分类箱体2,控制箱体1与分类箱体2内部通过连接线相互电联,控制箱体1其外端部内嵌安装有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对分类箱体2的各功能进行控制;所述的箱体其下端四角落分别安装有固定支撑脚5,固定支撑脚5下端部设置高度调节底座51,所述的固定支撑脚5一侧还设置有活动轮;
25.所述的分类箱体2内部中空设置形成有容置腔,分类箱体2前上方覆盖安装有上门6,上门6端面开设有投递口61,一门体7通过驱动机构活动式地覆盖安装于该投递口61内;所述的容置腔下方设有收纳筐,收纳筐连通投递口61设置;所述的收纳筐底部横跨式设置有称重支架8;所述的分类箱体2前下方覆盖安装有下门9,下门9一侧与箱体铰接。
26.所述的控制装置4包括内嵌于控制箱体1外端面的控制面板41、刷卡窗口42、扫描窗口43、显示按钮44及出票窗口45。
27.所述的控制箱体1及分类箱体2上端部分别开设有遮阳板3,遮阳板3突出控制箱体1及分类箱体2外端面设置,所述的遮阳板3其下方通过安装板31固定螺接于箱体上方,遮阳板3与箱体间留空形成有通风道。
28.所述的活动轮为万向轮52。
29.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卡置于门体7背部的驱动杆10,驱动杆10两侧由其本体弯折形成有活动杆11,所述的活动杆11内端与固定设于箱体内部的固定杆12连接,一铰接轴13穿过固定杆12与活动杆11铰接,活动杆11可沿着铰接轴13上下摆动;所述的箱体内部安装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位于一侧活动杆11下方,并通过连接板15与活动杆11连接,伸缩装置通过驱动杆10驱动门体7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投递口61的开闭;所述的门体7下方安装有防夹板16,防夹板16两侧铰接于门体7内。
30.所述的伸缩装置为电动伸缩杆14。
31.所述的门体7与防夹板16之间设置有微动开关17,防夹板16向门体7方向推动微动开关17产生防夹信号。
32.所述的箱体背部开设有上通风槽18、下通风槽19,上通风槽18内侧安装有排气扇20,所述的上通风槽18、下通风槽19导通容置腔与外界空气。
33.所述的称重支架8内部安装有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4电联。
34.工作原理:在本垃圾箱内,包括了控制箱体及若干个分类箱体,控制箱体与分类箱体的内部通过连接线相互电联,控制箱体其外端部内嵌安装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对分类箱体的各功能进行控制,避免了用户手动对分类箱体的操作。
35.其中在分类箱体的内部中空设置,形成有容置腔,分类箱体前上方覆盖安装有上门,上门端面开设有投递口,一门体通过驱动机构活动式地覆盖安装于该投递口内。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机构包括了卡置于门体背部的驱动杆,驱动杆两侧由其本体弯折形成有活动杆,活动杆内端与固定设于箱体内部的固定杆连接,一铰接轴穿过固定杆与活动杆铰接。同时,在箱体的内部安装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位于一侧活动杆下方,并通过连接板与活动杆连接,伸缩装置启动,伸缩装置的电动伸缩杆往上伸出或是往下缩回,驱动活动杆上升或是下移,使得活动杆可沿着铰接轴进行上下摆动,从而实现门体对投递口的开闭操作。利用驱动机构对门体进行开合,避免了用户手动对门体进行提拉或是按钮等一系列开关操作,同时门体自动开启大大方便了用户投放垃圾,避免了用户的双手接触门体,保持了用户的手部干净卫生。
36.进一步地,在门体的下方安装有防夹板,防夹板两侧铰接于门体内,其中防夹板与门体之间还设置有微动开关,当用户的手卡置于防夹板上时,防夹板往门体方向摆动,从而推动微动开关产生防夹信号,此时门体自动停止关闭操作,保护了用户的人身安全,防止被夹。
37.更进一步地,在分类箱体的前下方覆盖安装有下门,下门的一侧与箱体铰接,当分类箱体内部的垃圾填满,用户可通过下门对收纳筐进行拉出,从而对垃圾进行清理。
38.为了丰富垃圾箱的功能,在容置腔的下方设置有收纳筐,收纳筐连通投递口设置,且在收纳筐的底部横跨式地设置有称重支架,当用户将垃圾经由投递口投放至收纳筐内时,控制装置通过与称重支架内部的重力传感器电联,自动对投放于收纳筐内的垃圾进行称重计量,并进行分类计算、返现、记录等一系列操作,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39.在控制箱体及分类箱体的上端部分别开设有遮阳板,遮阳板突出控制箱体及分类箱体外端面设置,遮阳板能有效阻挡雨水及阳光,对垃圾箱进行避雨避光的操作,避免垃圾箱受侵蚀,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40.在箱体其下端四角落分别安装有固定支撑脚,固定支撑脚下端部设置高度调节底
座,用户可根据实际环境的需求,利用高度调节底座整体调整垃圾箱的离地高度,免去垃圾箱在水坑或是不平整的地方的尴尬使用。且在固定支撑脚一侧还设置有活动轮,活动轮为万向轮,当需要对垃圾箱进行移动时,高度调节底座将垃圾箱离地高度调整至少于万向轮离地高度,使得万向轮接触地面,此时用户可轻松地利用万向轮对垃圾箱进行位置的移动。
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