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自动化用设备转运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71452发布日期:2022-02-08 09:07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电自动化用设备转运支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设备转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电自动化用设备转运支座。


背景技术: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机电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从交通工具到各种家用电器、计算机、打印机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机电产品,先进的机电设备不仅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设备通常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物质资料的总称,机电设备则是应用了机械、电子技术的设备。
3.在现有的技术中,一般的机电设备重量都较重,体积较大,现有的转运支座在转运时很不方便对机电设备进行固定,在机电设备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撞击振动,导致固定不稳,造成机电受到损坏,降低了机电设备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有的转运支座支撑固定机电设备的结构是固定的,很难适应对不同体积的机电设备进行固定,降低了适用性。
4.为此,设计一种机电自动化用设备转运支座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电自动化用设备转运支座,通过设置的承载机构,能够良好支撑与承载机电设备,能够缓冲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的振动,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通过设置的夹持固定机构,可以将不同体积的机电设备固定在支撑放置槽内侧,防止发生晃动,避免了机电设备因受到撞击而受损,提高了机电设备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自动化用设备转运支座,包括底座、支撑腿与支撑板,所述支撑腿均匀连接在底座底部,所述底座顶部四角均连接有支撑柱,且所述支撑柱顶端连接在支撑板底部四角,所述支撑板与底座之间还设有承载机构,所述支撑板顶部中央贯穿开设有支撑放置槽,所述支撑放置槽内侧对称连接有夹持固定机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电自动化用设备转运支座优选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板、连接杆、滑套、弹簧减震器与辅助缓冲组件,所述承载板四角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滑动套接在支撑柱外侧,所述弹簧减震器均匀连接在承载板与底座之间,所述辅助缓冲组件套装在支撑柱外侧,且所述辅助缓冲组件连接在滑套与底座之间。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电自动化用设备转运支座优选的,所述辅助缓冲组件包括上固定环、缓冲弹簧与下固定环,所述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分别套接在缓冲弹簧顶部与底部,且所述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分别连接在滑套底部与底座顶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电自动化用设备转运支座优选的,所述承载板顶部连接有减震垫,且所述支撑放置槽的垂直投影位于承载板顶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电自动化用设备转运支座优选的,所述夹持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推进螺杆、调节手轮、夹板与导向杆,所述固定板对称连接在支撑放置槽顶部边缘,所述推进螺杆贯穿螺接在固定板中部,所述调节手轮固定连接在推进螺杆一端,所述夹板转动连接在推进螺杆另一端,且所述夹板位于支撑放置槽内侧,两个所述导向杆对称滑动贯穿连接在固定板两端,且两个所述导向杆对称连接在夹板两端。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电自动化用设备转运支座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中部连接有加固套,且所述加固套螺纹套接在推进螺杆外侧。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电自动化用设备转运支座优选的,所述夹板侧面连接有缓冲垫,且所述夹板底部与支撑放置槽底部齐平。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电自动化用设备转运支座优选的,所述支撑腿设为工字型的结构,且所述支撑腿底部连接有防滑垫。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设置的承载机构,将机电设备放置在支撑放置槽内侧,机电设备的底部放置在承载板上,能够良好支撑与承载机电设备,由于弹簧减震器与辅助缓冲组件的作用,能够缓冲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的振动,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提高了机电设备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16.2、通过设置的夹持固定机构,转动调节手轮带动推进螺杆在固定板上螺旋推进,使得夹板能够对机电设备四周进行夹紧固定,从而能够将不同体积的机电设备固定在支撑放置槽内侧,防止发生晃动,避免了机电设备因受到撞击而受损,提高了机电设备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承载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机电设备夹持固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
24.1、底座;2、支撑腿;21、防滑垫;3、支撑板;31、支撑柱;32、支撑放置槽;4、承载机构;41、承载板;411、连接杆;412、减震垫;42、滑套; 43、弹簧减震器;44、辅助缓冲组件;441、上固定环;442、缓冲弹簧;443、下固定环;5、夹持固定机构;51、固定板;511、加固套;52、推进螺杆; 521、调节手轮;53、夹板;531、缓冲垫;54、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和图5所示;
27.一种机电自动化用设备转运支座,包括底座1、支撑腿2与支撑板3,支撑腿2均匀连接在底座1底部,底座1顶部四角均连接有支撑柱31,且支撑柱31顶端连接在支撑板3底部四角。
28.在本实施方案中:将支撑板3通过支撑柱31连接在底座1顶部,使得支撑板3具有稳定的支撑作用,方便放置与支撑机电设备。
29.需要说明的是:支撑腿2设为工字型的结构,且支撑腿2底部连接有防滑垫21,具有支撑结构稳定,起到防滑的作用,使得底座1在承载机电设备转运的过程更稳定。
30.基于现有的机电自动化用设备转运支座,在支撑板3与底座1之间还设有承载机构4,能够良好支撑与承载机电设备,能够缓冲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的振动,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在支撑板3顶部中央贯穿开设有支撑放置槽32,支撑放置槽32内侧对称连接有夹持固定机构5,可以将不同体积的机电设备固定在支撑放置槽32内侧,防止发生晃动,避免了机电设备因受到撞击而受损,提高了机电设备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31.如图1、图2和图4所示;
32.结合上述内容,承载机构4包括承载板41、连接杆411、滑套42、弹簧减震器43与辅助缓冲组件44,承载板41四角通过连接杆411连接有滑套42,滑套42滑动套接在支撑柱31外侧,弹簧减震器43均匀连接在承载板41与底座1之间,辅助缓冲组件44套装在支撑柱31外侧,且辅助缓冲组件44连接在滑套42与底座1之间。
33.在本实施方案中:将机电设备放置在支撑放置槽32内侧,机电设备的底部放置在承载板41上,由于机电设备的重量,使得承载板41沿着支撑柱31 向下滑动,让机电设备底部沉降到支撑放置槽32下方,能够良好支撑与承载机电设备,由于弹簧减震器43与辅助缓冲组件44的作用,能够缓冲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的振动,使得承载板41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提高了机电设备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34.进一步而言:辅助缓冲组件44包括上固定环441、缓冲弹簧442与下固定环443,上固定环441与下固定环443分别套接在缓冲弹簧442顶部与底部,且上固定环441与下固定环443分别连接在滑套42底部与底座1顶部。
35.在本实施方案中:在承载板41通过滑套42沿着支撑柱31下移时,能够压缩缓冲弹簧442,使得滑套42向下滑动更稳定,能够良好导向承载板41移动,通过上固定环441与下固定环443,可以增加缓冲弹簧442形变过程的结构稳定。
36.需要说明的是:承载板41顶部连接有减震垫412,且支撑放置槽32的垂直投影位于承载板41顶部,方便机电设备放置在支撑放置槽32内,然后坐落在承载板41上,通过减震垫412的设置,进一步提升减震效果。
37.如图1、图3和图5所示;
38.结合上述内容,夹持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板51、推进螺杆52、调节手轮 521、夹板53与导向杆54,固定板51对称连接在支撑放置槽32顶部边缘,推进螺杆52贯穿螺接在固定板51中部,调节手轮521固定连接在推进螺杆 52一端,夹板53转动连接在推进螺杆52另一端,且夹板53位于支撑放置槽32内侧,两个导向杆54对称滑动贯穿连接在固定板51两端,且两个导向杆54对称连接在夹板53两端。
39.在本实施方案中:在机电设备放置在承载板41上后,转动调节手轮521 带动推进螺杆52在固定板51上螺旋推进,由于导向杆54的作用,使得夹板 53可以平稳移动,使得夹板53能够对机电设备四周进行夹紧固定,从而能够将不同体积的机电设备固定在支撑放置槽32内侧,防止发生晃动,避免了机电设备因受到撞击而受损,提高了机电设备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40.进一步而言:夹板53侧面连接有缓冲垫531,且夹板53底部与支撑放置槽32底部齐平,能够将夹板53牢固夹紧在机电设备四周,通过设置的缓冲垫531,防止压伤机电设备表面,使得对机电设备的固定更牢靠。
41.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板51中部连接有加固套511,且加固套511螺纹套接在推进螺杆52外侧,能够增加推进螺杆52在固定板51上转动的稳定性。
4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