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水型二聚酸改性聚酯多元醇储料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8088发布日期:2022-02-09 14: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耐水型二聚酸改性聚酯多元醇储料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座(1);所述第一支座(1)主体截面形状为“六分之一”环形,第一支座(1)顶部一体式设置有支撑载板(102);第二支座(2),所述第二支座(2)主体截面形状为“六分之一”环形,第二支座(2)顶部一体式设置有辅助载板(201),第一支座(1)与第二支座(2)呈环状分布,且通过稳定锁板(204)锁定连接;定位支框(3),所述定位支框(3)滑动安装于支撑载板(102)与辅助载板(201)内侧;封闭载框(4),所述封闭载框(4)固定设置于承载筒体(5)底部,封闭载框(4)顶部固定设置有承接结构;承载筒体(5),所述承载筒体(5)固定安装于定位支框(3)内侧;封闭顶盖(6),所述封闭顶盖(6)固定设置于承载筒体(5)顶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水型二聚酸改性聚酯多元醇储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1)包括:预设开槽(101),预设开槽(101)贯穿开设于第一支座(1)底部;承载踏板(103),承载踏板(103)一体式设置于支撑载板(102)外侧;手握柱(104),手握柱(104)一体式设置于承载踏板(103)顶部两端;活动槽(105),活动槽(105)贯穿开设于承载踏板(103)一侧;缓冲支柱(106),缓冲支柱(106)固定安装于活动槽(105)内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水型二聚酸改性聚酯多元醇储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2)包括:滑动槽(202),滑动槽(202)贯穿开设于辅助载板(201)一侧;缓冲载柱(203),缓冲载柱(203)固定安装于滑动槽(202)内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水型二聚酸改性聚酯多元醇储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框(3)包括:定位载凸(301),定位载凸(301)一体式设置于定位支框(3)外侧,定位载凸(301)设置有四组;锁定滑块(302),锁定滑块(302)一体式设置于定位载凸(301)内侧;限位滑槽(303),限位滑槽(303)贯穿开设于锁定滑块(302)顶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水型二聚酸改性聚酯多元醇储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载框(4)包括:承载槽(401),承载槽(401)开设于封闭载框(4)顶部;预设开孔(402),预设开孔(402)贯穿开设于承载槽(401)内侧底部;充气机(403),充气机(403)固定安装于承载槽(401)内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水型二聚酸改性聚酯多元醇储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结构包括:密封底座(404),密封底座(404)一体式设置于封闭载框(4)顶部;密封凸块(4041),密封凸块(4041)一体式设置于密封底座(404)顶部;承接载罩(4042),承接载罩(4042)一体式设置于密封底座(404)顶部;排料管(4043),排料管(4043)一体式设置于承接载罩(4042)底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耐水型二聚酸改性聚酯多元醇储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
筒体(5)包括:第一隔筒(501),第一隔筒(501)固定设置于密封凸块(4041)顶部,承载筒体(5)与第一隔筒(501)之间组合形成储气腔;第二隔筒(502),第二隔筒(502)固定设置于密封凸块(4041)顶部,第一隔筒(501)与第二隔筒(502)之间组合形成储液腔;储存腔(503),储存腔(503)由第二隔筒(502)与承接载罩(4042)组合形成;进液管(504),进液管(504)设置于承载筒体(5)顶部,进液管(504)设置为三通管;排液管(505),排液管(505)设置于承载筒体(5)底部,排液管(505)设置为三通管;内侧辅管(506),内侧辅管(506)设置于储存腔(503)内侧,内侧辅管(506)通过定位锁块进行固定,内侧辅管(506)两端与进液管(504)、排液管(505)相连接;定位锁块(507),定位锁块(507)一体式设置于储存腔(503)内侧;测温显件(508),测温显件(508)固定设置于承载筒体(5)外侧两端。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水型二聚酸改性聚酯多元醇储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顶盖(6)包括:进料管(601),进料管(601)一体式设置于封闭顶盖(6)顶部;封闭凸块(602),封闭凸块(602)一体式设置于封闭顶盖(6)底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水型二聚酸改性聚酯多元醇储料筒,包括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主体截面形状为“六分之一”环形,第一支座顶部一体式设置有支撑载板;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主体截面形状为“六分之一”环形,第二支座顶部一体式设置有辅助载板,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呈环状分布,且通过稳定锁板锁定连接;定位支框能够对承载筒体进行锁定支撑,从而使承载筒体悬空于地面,锁定滑块配合限位滑槽,能够使承载筒体进行上下滑动,进而对承载筒体提供一定的缓冲力,进而减少传递到承载筒体的震动,提高承载筒体对物料承载的稳定性。提高承载筒体对物料承载的稳定性。提高承载筒体对物料承载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惠山 陈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精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2
技术公布日:2022/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