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排连接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46191发布日期:2022-02-07 23:24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排连接片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盖板自动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排连接片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电芯盒由两侧的盖板,与内部的多个电芯与盖板构成,现有的装配制程基本都是由人工进行,人工将电芯盒两侧的盖板定位盖紧,然后通过半自动机械臂将盖板抓取后贴附于盖板定位处,该方式耗时耗力,且因人工的劳动强度较大,良率得不到保证,且贴附的盖板经常定位不准确,企业的生产良率也相对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排连接片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排连接片设备,包括设备机台,所述设备机台上端分别设有第一上料机构与第二上料机构,所述第一上料机构与所述第二上料机构一侧上端分别设有第一取料机构与第二取料机构,所述第一上料机构与所述第二上料机构一侧设有产品输送机构,所述产品输送机构两侧对称设有翻转机构,所述产品输送机构上端分别架设有第一抓取机构与第二抓取机构,且所述第一抓取机构与所述第二抓取机构之间还设有检测机构,所述产品输送机构远离所述第一上料机构与所述第二上料机构的一侧分别设有取料机械臂与盖板料盒;
5.所述第一上料机构与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均由第一输送架、第二输送架与输送皮带构成,且其下端一侧分别设有与之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
6.所述第一取料机构与所述第二取料机构均包括与所述设备机台固定设置的第一取料龙门架与第二取料龙门架,所述第一取料龙门架上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伺服模组,所述伺服模组上设有与之移动连接的第一升降气缸,其伸缩端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一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内夹取有盖板,所述第二取料龙门架上端设有固定安装板,所述固定安装板一侧上端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端与贯穿设置于所述固定安装板上的转动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伸缩杆两侧对称设有贯穿所述固定安装板设置的导向杆,所述转动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另一端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二升降气缸,其伸缩端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二夹爪;
7.所述产品输送机构包括与所述设备机台固定连接的第三输送架,且所述第三输送架内对称设有两根输送皮带,两根所述输送皮带均与所述第三输送架内设置的主动轮、从动轮转动连接,且所述主动轮与设置于所述第三输送架一端下侧的第三驱动电机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输送架上端输送有治具盒;
8.所述翻转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产品输送机构两侧,包括与所述设备机台固定连接的移动气缸,所述移动气缸上端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端设有直线滑轨,且所述直线滑轨上端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直线齿条,所述直线齿条另一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四驱动
电机,所述直线齿条上端设有翻转盒,且所述翻转盒靠近所述产品输送机构的一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与所述直线齿条匹配对应的齿轮。
9.优选的,所述第一抓取机构与所述第二抓取机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与所述设备机台固定连接的支撑架,且所述支撑架上端一侧均设有第三升降气缸与夹取气缸。
10.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抓取机构与所述第二抓取机构之间的所述产品输送机构的两侧,包括与所述输送架两侧固定设置的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上端均设有定位检测相机。
11.优选的,所述翻转盒内设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伸缩端设有与之连接的定位块。
12.优选的,所述翻转盒一端设有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d型固定块,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板一端对称设置的转轴固定板转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产品输送机构一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一产品暂存平台与第二产品暂存机构。
14.优选的,所述第三输送架内部设有用于阻挡所述治具盒的阻挡机构,且所述阻挡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输送架下端的顶升气缸与阻挡块。
15.优选的,所述第一产品暂存平台与所述第二产品暂存机构均包括与所述设备机台固定连接的第四输送架,所述第四输送架内设有传动皮带与第五驱动电机,所述第四输送架靠近所述产品输送机构的一端设有多个物料感应器。
16.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排连接片设备,通过上料机构将盖板输送到位,通过取料机构将盖板取下,将盖板放置在翻转机构处,翻转机构翻转对输送机构上的治具盒两侧进行盖板安装,安装完成后,输送机构将治具盒移载至产品暂存平台处,由抓取机构对其进行抓取检测,检测合格后通过输送机构下料,该设备实现了电芯盒全自动的盖板安装与检测制程,大大降低了人工产生的ng率,提高了企业的整体产能,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另一角度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取料机构与第二取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设备机台,2-取料机械臂,3-盖板料盒,4-第一取料机构,5-第二取料机构,6-第一上料机构,7-第二上料机构,8-翻转机构,9-产品输送机构,10-治具盒,11-第一抓取机构,12-第二抓取机构,13-检测机构,14-第一取料龙门架,15-第二取料龙门架,16-伺服模组,17-第一升降气缸,18-第一夹取气缸,19-第一夹爪,20-盖板,21-第二驱动电机,22-固定安装板,23-转动伸缩杆,24-第二升降气缸,25-第二夹爪,26-定位检测相机,27-第一产品暂存平台,28-第二产品暂存平台,29-翻转盒,30-第四驱动电机,31-直线滑轨,32-直线
齿条,33-移动气缸,34-齿轮,35-d型固定块,36-转轴,37-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26.如图1-5所示,一种自动排连接片设备,包括设备机台1,设备机台1上端分别设有第一上料机构6与第二上料机构7,第一上料机构6与第二上料机构7一侧上端分别设有第一取料机构4与第二取料机构5,第一上料机构6与第二上料机构7一侧设有产品输送机构9,产品输送机构9两侧对称设有翻转机构8,产品输送机构9上端分别架设有第一抓取机构11与第二抓取机构12,且第一抓取机构11与第二抓取机构12之间还设有检测机构13,产品输送机构9远离第一上料机构6与第二上料机构7的一侧分别设有取料机械臂2与盖板料盒3;
27.第一上料机构6与第二上料机构7均由第一输送架、第二输送架与输送皮带构成,且其下端一侧分别设有与之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
28.第一取料机构4与第二取料机构5均包括与设备机台1固定设置的第一取料龙门架14与第二取料龙门架15,第一取料龙门架14上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伺服模组16,伺服模组16上设有与之移动连接的第一升降气缸17,其伸缩端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一夹爪19,第一夹爪19内夹取有盖板20,第二取料龙门架15上端设有固定安装板22,固定安装板22一侧上端设有第二驱动电机21,第二驱动电机21驱动端与贯穿设置于固定安装板22上的转动伸缩杆23转动连接,转动伸缩杆23两侧对称设有贯穿固定安装板22设置的导向杆,转动伸缩杆23远离第二驱动电机21的另一端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二升降气缸24,其伸缩端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二夹爪25;
29.产品输送机构9包括与设备机台1固定连接的第三输送架,且第三输送架内对称设有两根输送皮带,两根输送皮带均与第三输送架内设置的主动轮、从动轮转动连接,且主动轮与设置于第三输送架一端下侧的第三驱动电机转动连接,第三输送架上端输送有治具盒10;
30.翻转机构8对称设置于产品输送机构9两侧,包括与设备机台1固定连接的移动气缸33,移动气缸33上端设有移动板37,移动板37上端设有直线滑轨31,且直线滑轨31上端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直线齿条32,直线齿条32另一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四驱动电机30,直线齿条32上端设有翻转盒29,且翻转盒29靠近产品输送机构9的一端设有转轴36,转轴36上设有与直线齿条32匹配对应的齿轮34。
31.优选的,第一抓取机构11与第二抓取机构12结构相同,且均包括与设备机台1固定连接的支撑架,且支撑架上端一侧均设有第三升降气缸与夹取气缸。
32.优选的,检测机构13对称设置于第一抓取机构11与第二抓取机构12之间的产品输送机构9的两侧,包括与输送架两侧固定设置的连接块,且连接块上端均设有定位检测相机26。
33.优选的,翻转盒29内设有定位气缸,定位气缸伸缩端设有与之连接的定位块。
34.优选的,翻转盒29一端设有与转轴36固定连接的d型固定块35,转轴36两端分别与
移动板37一端对称设置的转轴固定板转动连接。
35.优选的,产品输送机构9一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一产品暂存平台27与第二产品暂存机构28。
36.优选的,第三输送架内部设有用于阻挡治具盒10的阻挡机构,且阻挡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三输送架下端的顶升气缸与阻挡块。
37.优选的,第一产品暂存平台27与第二产品暂存机构28均包括与设备机台1固定连接的第四输送架,第四输送架内设有传动皮带与第五驱动电机,第四输送架靠近产品输送机构9的一端设有多个物料感应器。
38.优选的,第一夹爪19与第二夹爪25均与设置于第一升降气缸17、第二升降气缸24伸缩端的第一夹取气缸18、第二夹取气缸连接。
39.通过上料机构将盖板输送到位,通过取料机构将盖板取下,将盖板放置在翻转机构处,翻转机构翻转对输送机构上的治具盒两侧进行盖板安装,安装完成后,输送机构将治具盒移载至产品暂存平台处,由抓取机构对其进行抓取检测,检测合格后通过输送机构下料。
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性的保护范围之内的实用新型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