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辊与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70045发布日期:2022-03-09 09:46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送辊与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送辊与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极片的料带进行切割以形成极耳,但在传输过程中,当极耳与辊筒接触时,极耳会贴合在辊筒的侧壁上,使得极耳发生较大的变形,极耳脱离辊筒后,变形不容易恢复,导致电芯成品中的隔离膜被折弯的极耳刺破的可能性增加,影响电芯的成品率以及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送辊与传送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极片在传输过程中容易产生极耳折弯的问题。
4.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送辊,所述传送辊用于传送极片,所述极片包括主体部与极耳;所述传送辊包括芯轴与套设在所述芯轴上的辊筒,所述辊筒包括多个轴段,所述多个轴段组合形成用于与所述主体部接触的传送部以及用于避让所述极耳的避让部;
5.所述多个轴段中至少部分为活动轴段,所述活动轴段具有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所述活动轴段用于向外扩张并从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以使所述传送部延长,所述活动轴段还用于向内收缩并从所述第二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一状态,以使所述传送部缩短;
6.所述避让部与所述传送部相邻,且包括一个或连续的多个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活动轴段。
7.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送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传送辊。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该传送辊的辊筒包括多个轴段,且至少部分轴段为活动轴段,活动轴段具有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处于第一状态的活动轴段位于传送部的一端或两端,并形成避让部,避让部的上方具有避让空间,避让部不与极片的极耳接触;处于第二状态的活动轴段能够与极片的主体部接触,当处于第二状态的活动轴段的数量增多时,传送部的长度得以延长,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极片的主体部的宽度调整处于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活动辊轴的数量,使得极片的主体部能够与辊筒的传送部接触,而极片的极耳则在避让部的上方悬空设置,如此,极耳的变形量较小,可以降低隔离膜被折弯的极耳刺破的风险,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送辊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图1中所示出的辊筒的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图1中所示出的辊筒与极片的装配示意图;
13.图4为图1中所示出的辊筒的一种变换示意图;
14.图5为图1中所示出的辊筒的另一种变换示意图;
1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辊筒的结构示意图;
16.图7为图1中所示出的传送辊中处于第一状态的活动轴段的剖视图;
17.图8为图1中所示出的传送辊中处于第二状态的活动轴段的剖视图。
18.附图标记:
19.10-芯轴;20-辊筒;21-传送部;22-避让部;201-活动轴段;201a-第一活动轴段;201b-第二活动轴段;202-固定轴段;2011-连接座;2012-伸缩装置;2013-曲面块;
20.30-调节装置;40-手轮;
21.50-极片;51-主体部;52-极耳;60-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送辊与传送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极片在传输过程中容易产生极耳折弯的问题。
24.该传送辊用于传送极片50,极片50包括主体部51与极耳52,如图1~图8所示,该传送辊包括芯轴10与套设在芯轴10上的辊筒20,辊筒20包括多个轴段,该多个轴段组合形成用于与主体部51接触的传送部21以及用于避让极耳52的避让部22;
25.该多个轴段中至少部分为活动轴段201,活动轴段201具有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活动轴段201用于向外扩张并从第一状态转变为第二状态,以使传送部21延长,活动轴段201还用于向内收缩并从第二状态转变为第一状态,以使传送部21缩短;
26.避让部22与传送部21相邻,且包括一个或连续的多个处于第一状态的活动轴段201。
27.该传送辊中,辊筒20包括多个轴段,该多个轴段可以均为活动轴段201,或者,该多个轴段中,一部分为活动轴段201,一部分为固定轴段202,活动轴段201能够发生变形,而固定轴段202不能发生变形。
28.具体来说,活动轴段201具有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如图7、图8所示,活动轴段201能够通过向外扩张的方式由第一状态转变为第二状态,还能够通过向内收缩的方式由第二状态转变为第一状态,如图1~图6所示,相对于芯轴10而言,处于第二状态的活动轴段201与相邻的处于第一状态的活动轴段201之间具有高度差,且当处于第二状态的活动轴段201与极片50接触时,处于第一状态的活动轴段201则不能与极片50接触。
29.该辊筒20中,多个轴段通过组合可以形成传送部21与避让部22,如图1~图5所示,当每个轴段为活动轴段201时,传送部21包括一个或连续的多个处于第二状态的活动轴段201,且每一个处于第二状态的活动轴段201垂直于芯轴10的截面尺寸相同;避让部22与传送部21相邻,且包括一个或连续的多个处于第一状态的活动轴段201。
30.如图6所示,当多个轴段中的一部分为活动轴段201,一部分为固定轴段202时,传送部21至少包括固定轴段202,也就是说,传送部21可以为固定轴段202或者固定轴段202与
活动轴段201的组合,且处于第二状态的活动轴段201垂直于芯轴10的截面尺寸与固定轴段202垂直于芯轴10的截面尺寸相等;同理,避让部22与传送部21相邻,包括一个或连续的多个处于第一状态的活动轴段201。
31.值得说明的是,根据极片50的结构不同,可以在传送部21的一端设置避让部22,或者,也可以在传送部21的两端均设置避让部22。
32.活动轴段201用于向外扩张并从第一状态转变为第二状态,以使传送部21的长度延长,活动轴段201还用于向内收缩并从第二状态转变为第一状态,以使传送部21的长度缩短,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极片50的主体部51的宽度调整处于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活动轴段201的数量,延长或缩短传送部21的长度,使得极片50的主体部51能够与辊筒20的传送部21接触,而极片50的极耳52则位于避让部22的上方悬空设置,如此,极耳52的变形量较小,可以降低隔离膜被折弯的极耳52刺破的风险,提高产品质量。
33.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辊筒20如何根据极片50的尺寸不同进行变形,现列举两个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34.例如,如图2所示,该辊筒20包括多个轴段,每个轴段均为活动轴段201,则根据极片50的主体部51的长度可以确定所需要的传送部21的长度,然后,将对应数量的活动轴段201调整为第二状态,且这些处于第二状态的活动轴段201连续,从而依次拼接形成传送部21,而将与该传送部21相邻的一个或多个活动轴段201调整为第一状态,以形成避让部22。
35.又例如,如图6所示,该辊筒20包括多个活动轴段201与一个固定轴段202,则根据极片50的主体部51的长度确定所需要的传送部21的长度,然后,将与固定轴段202相邻的一个活动轴段201或连续的多个活动轴段201调整为第二状态,以拼接形成传送部21,或者,仅仅由固定轴段202形成传送部21,而将与传送部21相邻的一个或多个活动轴段201调整为第一状态,以形成避让部22。
36.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轴段与芯轴10滑动连接,且多个活动轴段201中包括第一活动轴段201a与第二活动轴段201b;
37.处于第一状态的第一活动轴段201a能够隐藏于相邻的两个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二活动轴段201b与芯轴10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38.其中,“每一个轴段与芯轴10滑动连接”可以理解为,多个轴段中,无论是活动轴段201还是固定轴段202,任意一个轴段均与芯轴10滑动连接,任意一个轴段均可以沿芯轴10滑动。
39.具体的,如图2、图4、图5所示,活动轴段201分为第一活动轴段201a与第二活动轴段201b,相同的是,第一活动轴段201a与第二活动轴段201b均具有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不同的是,第一活动轴段201a具有隐藏功能,而第二活动轴段201b不具有隐藏功能,具体而言,两个相邻且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二活动轴段201b可以与芯轴10形成容纳空间,处于第一状态的第一活动轴段201a能够隐藏在该容纳空间内。
40.当需要延长传送部21的长度时,可以通过滑动使两个相邻且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二活动轴段201b之间出现间隙,然后将隐藏于容纳空间内的第一活动轴段201a由第一状态调整为第二状态,由于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二活动轴段201b与相邻的两个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一活动轴段201a尺寸、形状相同,因此三者可以拼接在一起,从而使得传送部21的长度延长,该变换形式可以参考由图4到图5的变换。或者,还可以将与传送部21相邻的一个或连续的
多个处于第一状态的活动轴段201调整为第二状态,该变换形式可以参考由图4到图2的变换。
41.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将隐藏的处于第一状态的第一活动轴段201a露出的形式延长传送部21的长度,此时,避让部22所包含的处于第一状态的活动轴段201的数量不变,还可以通过减少避让部22所包含的处于第一状态的活动轴段201的数量的形式延长传送部21的长度,具体使其中与传送部21相邻的一个或连续的多个处于第一状态的活动轴段201转变为第二状态,使这些活动轴段201并入传送部21。
42.当需要缩短传送部21的长度时,可以将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一活动轴段201a调整为第一状态,并隐藏于相邻的两个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二活动轴段201b与芯轴10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该变换形式可以参考由图5到图4的变换。或者,还可以将位于传送部21端部的一个或连续的多个处于第二状态的活动轴段201调整为第一状态,该变换形式可以参考由图2到图4的变换。
43.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将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一活动轴段201a隐藏的形式缩短传送部21的长度,此时,避让部22所包含的处于第一状态的活动轴段201的数量不变,还可以通过增加避让部22所包含的处于第一状态的活动轴段201的数量的形式缩短传送部21的长度,具体可以将位于传送部21端部的一个或连续的多个处于第二状态的活动轴段201调整为第一状态,使这些活动轴段201并入避让部22。
44.整体上看,连续的多个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二活动轴段201b可以拼接形成传送部21,或者,若干个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二活动轴段201b与若干个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一活动轴段201a通过拼接可以形成传送部21。
45.具体布置时,可以将多个第二活动轴段201b布置在辊筒20的中间区域,通过第二活动轴段201b的状态变化延长或缩短传送部21,与传送部21相邻的避让部22则由一个或多个第一活动轴段201a组成,当然,通过第一活动轴段201a的状态变化也可以起到延长或缩短传送部21的效果。
46.进一步的,沿芯轴10的延伸方向,第二活动轴段201b的长度相等,第一活动轴段201a的长度小于第二活动轴段201b的长度。
47.具体的,通过使第二轴段的长度相等,可以便于根据极片50的主体部51的长度计算所需要的第二活动轴段201b的数量,若多个第二活动轴段201b的整数倍可以满足传送部21的长度,则可以由连续的多个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二活动轴段201b形成传送部21,若多个第二活动轴段201b的整数倍不足以满足传送部21的长度,则根据两者的差值确定所需要的第一活动轴段201a的数量,并将隐藏的对应数量的第一活动轴段201a露出。
48.另外,通过使第一活动轴段201a的长度小于第二活动轴段201b的长度,可以便于将处于第一状态的第一活动轴段201a隐藏在相邻的两个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二活动轴段201b与芯轴10之间的容纳空间内。
49.可选的,第一活动轴段201a的数量为多个,这些第一活动轴段201a的长度可以包括多种不同的数值,这样,通过第一活动轴段201a与第二活动轴段201b可以组合出多种具有不同长度的传送部21,增加了适应性。
50.例如,部分第一活动轴段201a的长度为2mm,部分第一活动轴段201a的长度为3mm,而第二活动轴段201b的长度均为6mm。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芯轴10上设置有两个调节装置30,两个调节装置30用于抵压在辊筒20的两端,且两个调节装置30用于沿芯轴10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
52.具体的,当需要调整传送部21的长度时,则可以将两个调节装置30相对远离,使得各个轴段可以相对芯轴10滑动,调整后,再将两个调节装置30相对靠近,使这两个调节装置30重新抵压在辊筒20的两端。
53.调节装置30可以为手动调节装置,例如,调节装置30为调节块,调节块内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通孔,芯轴10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调节块与芯轴10螺纹连接,如此,可以通过旋转调节块的方式来使两者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
54.调节装置30除了可以为手动调节装置外,还可以为自动调节装置,例如,调节装置30为设置在芯轴10上的气压或液压组件,以气压组件为例,气压组件包括气缸等,气缸的活塞杆可以抵压在辊筒20上,当活塞杆缩回时,活塞杆远离辊筒20移动,且左右两个活塞杆之间的距离增大,此时,介于这两个活塞杆之间的轴段可以相对芯轴10滑动;当活塞杆伸出时,活塞杆逐渐向辊筒20靠近,且左右两个活塞杆之间的距离减小,直至抵压在辊筒20上,使得各个轴段之间紧密连接。
55.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轴段201包括套设在芯轴10上的连接座2011,连接座2011沿周向设置有多个伸缩装置2012,每个伸缩装置2012沿径向延伸,且每个伸缩装置2012远离连接座2011的一端设置有曲面块2013;
56.多个伸缩装置2012用于沿径向伸长,使多个曲面块2013拼接形成筒状的侧壁,并使活动轴段201从第一状态转变为第二状态;
57.多个伸缩装置2012还用于沿径向收缩,使相邻的两个曲面块2013层叠设置,并使活动轴段201从第二状态转变为第一状态。
58.如图7、图8所示,每一个活动轴段201包括连接座2011,连接座2011套设在芯轴10上,连接座2011沿周向设置有多个伸缩装置2012,每个伸缩装置2012沿径向设置,并可以沿径向伸长或缩短,每个伸缩装置2012远离连接座2011的一端设置有曲面块2013,当伸缩装置2012伸长时,曲面块2013沿径向距离芯轴10的距离增大,当伸缩装置2012缩短时,曲面块2013沿径向距离芯轴10的距离减小。
59.通过使每一个伸缩装置2012沿径向伸长到适宜的长度,则曲面块2013可以拼接形成筒状的侧壁,该侧壁可以为圆环形的,也可以为非圆环形的,该侧壁具有光滑的壁面,并能够与极片50的主体部51接触,此时,活动轴段201从第一状态转变为第二状态,也就是说,活动轴段201可以从图7的状态转变为图8的状态。
60.本技术中,如图8所示,以多个曲面块2013可以拼接形成圆环形的侧壁为例进行示例说明。
61.通过使每一个伸缩装置2012沿径向收缩,使得曲面块2013向芯轴10移动,从而从第二状态转变为第一状态,同时,为了避免相邻的两个曲面块2013发生干涉,则可以使相邻的两个曲面块2013层叠设置,也就是说,与相邻的两个曲面块2013连接的伸缩装置2012的长度不同,如此,相对于芯轴10而言,相邻的两个曲面块2013高低相错。也就是说,活动轴段201可以从图8的状态转变为图7的状态。
62.具体设置时,连接座2011包括滑动部(未标识)与套设在滑块外侧的转动部(未标识),滑动部与芯轴10滑动连接,滑动部与转动部转动连接。
63.由于滑动部与芯轴10滑动连接,因此,每个轴段可以沿芯轴10滑动,具体的,可以通过手动来使各个轴段沿芯轴10滑动,也可以设置驱动装置以及控制装置,进行自动控制。
64.转动部与滑动部转动连接,也就是说,转动部可以相对滑动部转动,伸缩装置2012均设置在转动部上,这样,当极片50的主体部51与传送部21接触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由曲面块2013组合形成的筒状侧壁可以相对芯轴10转动,如此,可以减小主体部51与传送部21之间的摩擦。
65.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曲面块2013中包括第一曲面块2013a、第二曲面块;
66.多个第一曲面块2013a用于拼接形成圆环形的第一侧壁;
67.多个第一曲面块2013a与多个第二曲面块用于拼接形成尺寸大于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
68.具体而言,通过使与各个第一曲面块2013a对应的伸缩装置2012伸长到一个设定的长度值,则可以使各个第一曲面块2013a拼接形成圆环形的第一侧壁,此时,第二曲面块2013以及与第二曲面块2013连接的伸缩装置2012隐藏在相邻的两个第一曲面块2013a以及与第一曲面块2013a连接的伸缩装置2012之间。
69.当与各个第一曲面块2013a连接的伸缩装置2012继续伸长时,则相邻的两个第一曲面块2013a之间将出现间隙,通过使与第二曲面块2013连接的伸缩装置2012伸长,从而使第二曲面块2013填充两个第一曲面块2013a之间的间隙,此时,第一曲面块2013a与第二曲面块2013共同拼接形成第二侧壁。
70.在一些实施例中,芯轴10的一端设置有螺纹,芯轴10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持部40。
71.在具体连接时,可以将芯轴10设置有螺纹的一端插设在传送装置的安装座60上,并与安装座60螺纹连接,在芯轴10的另一端,通过把持部40旋转芯轴10,使得芯轴10伸出安装座60的长度增加或减小,从而可以根据极片50的主体部51的位置调整传送部21的位置,使得极片50的主体部51与传送部21相对应,而极片50的极耳52与避让部22相对应。
72.如图1所示,把持部40为固定在芯轴10上的手轮。
73.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传送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传送辊。其中,传送辊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每个传送辊包括芯轴10以及套设在芯轴10上的辊筒20,辊筒20包括多个轴段,这些轴段通过组合可以形成用于与极片50的主体部51接触的传送部21以及用于避让极片50的极耳52的避让部22,这些轴段中至少部分为活动轴段201,通过活动轴段201的变形可以使传送部21的长度伸长或缩短,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极片50。
74.具体连接时,芯轴10的一端设置有螺纹,芯轴10设置有螺纹的这一端可以插设在传送装置的安装座60上,并与安装座60螺纹连接。
75.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极片的主体部能够与辊筒的传送部接触,而极片的极耳则在避让部的上方悬空设置,如此,极耳的变形量较小,可以降低隔离膜被折弯的极耳刺破的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极片的主体部的宽度适当的延长或缩短传送部,提高适应性。
7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