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沉降式家用电梯轿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86554发布日期:2022-02-08 12:0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沉降式家用电梯轿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沉降式家用电梯轿底。


背景技术:

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现代电梯主要由绞车、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轿厢的轿底用于承载载重量,载重量首先从轿底传递到轿厢上。
3.当使用电梯运送人和物体时,轿底受到人和物体突然向下的压力,现有的轿底结构单一,不便于对轿厢底板进行防护,易造成轿厢底板产生破损,且难以在电梯发生故障时提供安全缓冲,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电梯轿底与轿架之间经常碰撞可能会产生一些铁屑等杂质,铁屑长时间的堆积可能会加速轿底的腐蚀,影响缓冲效果。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预沉降式家用电梯轿底。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预沉降式家用电梯轿底,包括轿架,所述轿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且位于轿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轿底板,所述轿底板的下表面且延伸至隔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且位于隔板的下方啮合有四个等距的齿轮,所述齿轮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通过连板固定连接有滚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外表面且位于隔板的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压杆的顶端且贴合于轿底板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轮子,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且位于轮子的侧下方固定连接有气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轿架的两侧内壁且位于轿底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轿底板的底端拐角处。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且位于轿架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隔板的内部且位于螺纹杆的外侧开设有通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轿底板与隔板之间相互平行,所述隔板的底端与轿架的内壁之间为中空结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轿架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滚轮的底端贴合于滑槽的内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囊的侧表面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气囊为橡胶材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种预沉降式家用电梯轿底,通过轿底板下移时带动螺纹杆同步下移,以至于螺纹杆下移的过程中带动其外表面啮合的四个齿轮均进行旋转,进而使得齿轮通过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向外侧推移,第二连杆带动其底端的滚轮在滑槽的内部向外侧滚动,啮合在螺纹杆周围的四个齿轮以及齿轮外表面所连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滚轮均可以起到分解轿底板所受到的向下的压力的效果,且可移动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滚轮将向下的压力以较快的速度向外侧均匀的扩散,达到保护轿底板减轻震动的效果。
14.2、该种预沉降式家用电梯轿底,通过轿底板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下压其底端的轮子,使轮子在轿底板的下表面滚动,并逐渐缩小压杆与隔板之间的夹角,此时气囊两侧的轮子均相对挤压气囊,以至于气囊内部的气体向外释放,将轿底板与隔板之间由于碰撞产生的铁屑等杂质进行吹出,防止铁屑堆积影响轿底板的实用和寿命。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沉降式家用电梯轿底的轿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沉降式家用电梯轿底的轿底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沉降式家用电梯轿底的轿架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沉降式家用电梯轿底的图3中a部分放大图示意图;
20.图中:1、轿架;2、隔板;3、第一弹簧;4、轿底板;5、螺纹杆;6、第二弹簧;7、齿轮;8、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滚轮;11、滑槽;12、压杆;13、复位弹簧;14、轮子;15、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沉降式家用电梯轿底,包括轿架1,轿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2,隔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第一弹簧3的顶端且位于轿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轿底板4,轿底板4的下表面且延伸至隔板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外侧且位于隔板2的下方啮合有四个等距的齿轮7,齿轮7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8,第一连杆8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9,第二连杆9的底端通过连板固定连接有滚轮10。
23.其中,隔板2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压杆12,压杆12的外表面且位于隔板2的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压杆12的顶端且贴合于轿底板4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轮子14,隔板2的上表面且位于轮子14的侧下方固定连接有气囊15,轿底板4下移时带动轮子14下移并挤压气囊15。
24.其中,轿架1的两侧内壁且位于轿底板4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第一弹簧3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轿底板4的底端拐角处,第一弹簧3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
25.其中,螺纹杆5的底端且位于轿架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隔板2的内部且位于螺纹杆5的外侧开设有通孔,轿底板4下移的过程中带动螺纹杆5同步下移,并向下压缩第二弹簧6。
26.其中,轿底板4与隔板2之间相互平行,隔板2的底端与轿架1的内壁之间为中空结构,第二弹簧6位于该中空结构内部。
27.其中,轿架1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滑槽11,滚轮10的底端贴合于滑槽11的内部,滚轮10在滑槽11内部向外滚动的过程中可以向外分解向下的压力。
28.其中,气囊15的侧表面开设有排气孔,气囊15为橡胶材质,气囊15压缩过程中可向外排放气体并将铁屑进行吹出,防止铁屑堆积影响轿底板4的实用。
29.工作原理:当轿底板4受到人和物体的压力后沿轿架1的两侧凹槽下移并压缩第一弹簧3,轿底板4带动螺纹杆5同步下移,以至于螺纹杆5下移的过程中带动其外表面啮合的四个齿轮7均进行旋转,进而使得齿轮7通过第一连杆8带动第二连杆9向外侧推移,第二连杆9带动其底端的滚轮10在滑槽11的内部向外侧滚动,啮合在螺纹杆5周围的四个齿轮7以及齿轮7外表面所连接的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和滚轮10均可以起到分解轿底板4所受到的向下的压力的效果,且可移动的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和滚轮10将向下的压力以较快的速度向外侧均匀的扩散,达到保护轿底板4减轻震动的效果;当轿底板4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下压其底端的轮子14,使轮子14在轿底板4的下表面滚动,并逐渐缩小压杆12与隔板2之间的夹角,此时气囊15两侧的轮子14均相对挤压气囊15,以至于气囊15内部的气体向外释放,将轿底板4与隔板2之间由于碰撞产生的铁屑等杂质进行吹出,防止铁屑堆积影响轿底板4的实用和寿命。
30.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