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用连接组件及吊装式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78388发布日期:2022-04-02 07:52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槽用连接组件及吊装式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系统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槽用连接组件以及含有该种槽用连接组件的吊装式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为了将槽钢通过吊装的形式进行固定,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如图2所示的,采用将槽钢设计成c型槽的样式并搭配t形螺栓的形式。
3.也有在先申请的专利公开了上述技术方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1020112369.9,其具体公开了一种c型槽钢和螺栓紧固件结构,用于建筑和设备安装。t型特种螺栓为一种特殊形状结构,其头部为锤形状,两端各有斜面耳块与槽钢支撑面贴合连接,在头部锤形与螺杆螺纹处有一方块,嵌接在槽钢长槽内。
4.又比如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202010023637.8,其具体公开了一种防变形预埋槽道组件,该组件包括c型预埋槽道以及t型螺栓和紧固螺母。
5.上述专利都是建筑领域相关技术,通过c型槽钢槽和t型特种螺栓的配合实现连接,具有提高c型预埋槽道的使用寿命和方便施工时的距离调整,方便设备安装的效果。
6.但是当应用在输送系统领域中,技术领域有差距;而且在安装t 型特种螺栓时,可能会发生偏转;由于轨道下方还要承载载具,载具又在轨道上滑动,同时轨道上方又通过吊索连接,在设备运行时是有振动和晃动的;至少上述两种都会导致t型螺栓偏转,而偏转到一定角度,会使得t型螺栓与轨道脱离,形成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与轨道脱离连接的槽用连接组件,以及将该种槽用连接组件应用在输送系统时的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槽用连接组件,一种槽用连接组件,用于连接轨道中的c型槽;其包括有:
9.第一连接构件,具有用于配置在所述c型槽内的第一卡钩;
10.第二连接构件,具有用于配置在所述c型槽内的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背对设置;以及
11.调节构件,用于调整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的间隙,使得所述槽用连接组件具有锁紧状态和活动状态;
12.其中,所述调节构件至少具有:
13.连接轴,其同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且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均可绕所述连接轴转动。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卡钩和/或第二卡钩的端部成型有斜向抵靠部位;使得斜向抵靠部位转动后能在所述槽用连接组件处于锁紧状态下抵靠在c型槽的槽齿上。
15.优选地,所述第一卡钩具有第一斜向抵靠部位;
16.所述第二卡钩具有第二斜向抵靠部位;
17.第一斜向抵靠部位和第二斜向抵靠部位的倾斜方向相反。
18.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具有上限位面;
19.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具有下限位面,下限位面和上限位面之间形成限位待限位物品的限位空间。
20.优选地,所述下限位面的内侧成型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上端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限位空间内,使得待限位物品由外至内进入所述限位空间后能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构件正向转动。
21.优选地,所述下限位面的外侧成型有至少一个引导凸起,引导凸起上端具有引导斜面,引导斜面用于在第二连接构件反向转动后,引导待限位物品进入限位空间。
22.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中部成型有连接凸起,连接凸起内成型有连接孔;
23.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中部成型有转动凹陷,转动凹陷与所述连接凸起适配;所述转动凹陷内成型有转动孔;
24.所述连接轴同时穿过所述转动孔和连接孔。
25.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还具有第一抵靠件和第二抵靠件,其别分配置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并在所述槽用连接组件处于锁紧状态下分别抵靠在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的端面上。
26.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下端成型有容置区,所述第二连接构件配置在所述容置区;
27.所述容置区的一端成型有避让斜面,避让斜面用于供第二连接构件转动提供空间。
28.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上端成型有向外展开的扩口。
29.一种吊装式输送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槽用连接组件;还包括有:
30.轨道,用于承载载具;其具有与连接组件一端卡接的c型槽;
31.若干个支撑杆,其用于分散带来自轨道的载荷,且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以及
32.吊索,其一端与安装位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连接。
33.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34.1、本实用新型的槽用连接组件不需要如t型螺栓那样通过选装的方式进入卡槽,从而避免发生槽用连接组件与轨道脱离的情况发生。
35.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的安装不需要从轨道的两端进行安装,可以从c型槽的任意一个位置进行安装,更加方便。而且整个过程完全可以由一人独自完成,安装过程更加高效。
36.3、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可以同时实现对c型槽的连接,也可以完成对支撑杆的引入和限位,整个动作连贯顺畅。
附图说明
3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之一;
38.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9.图3是槽用连接组件的结构图;
40.图4是槽用连接组件的爆炸图之一;
41.图5是槽用连接组件的爆炸图之二;
42.图6是槽用连接组件的结构简图之一;
43.图7是槽用连接组件的结构简图之二;
44.图8是槽用连接组件的结构简图之三。
45.图中:1-扩口;2-限位空间;3-六角形沉孔;4-t型螺栓; 5-端面c;6-端面d;7-圆形沉孔;11-上扩部位;12-下扩部位; 41-横向端部;100-槽用连接组件;110-第一连接构件; 111-第一卡钩;112-第一斜向抵靠部位;113-上限位面; 114-连接凸起;115-连接孔;116-容置区;117-避让斜面; 120-第二连接构件;121-第二卡钩;122-第二斜向抵靠部位; 123-下限位面;124-限位凸起;125-引导凸起;126-引导斜面; 127-转动凹陷;128-转动孔;200-轨道;210-c型槽;211-槽口; 212-槽齿;300-支撑杆;400-吊索。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47.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一种吊装式输送系统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该输送系统至少具有:
48.轨道200,用于承载载具;其具有与连接组件一端卡接的c型槽 210;
49.若干个支撑杆300,其用于分散来自轨道200的载荷,且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以及
50.吊索400,其一端与安装位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 300连接。
5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c型槽210是指该槽的截面形状与c形状接近的一种槽,而且c型槽210截面的左边和右边各有一个c形的截面。具体的说,如图2所示,c型槽210至少具有槽口211和位于槽口211两侧的槽齿212。
52.而在现有技术中,如图2所示,t型螺栓4的两个横向端部41 在安装过程中,或者在整个输送系统使用过程中,是有可能会脱离槽齿212而与主轨道200脱离连接,而这现象会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53.故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中,通过利用连接组件来连接c型槽210,首先能够避免连接组件与轨道200脱离的情况发生;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组件同时还能与支撑杆300连接,再通过支撑杆300与吊索 400连接,实现整个输送系统的吊装。而且这样的吊装更加安全、稳定和便捷。
54.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所述支撑杆300是方形空心管道,吊索400穿过方形空心管道再匹配若干紧固件,实现与方形空心管道和吊索400之间的连接。
55.而载具是指与轨道200连接用于承载输送物品功能的部件,如图 1所示,载具可以是一个可移动的倒挂式的运输车,也可以是如服装吊挂系统中的衣架,甚至是无人商超中的输送系统使用的挂架。
56.而所述的安装位是指安装吊索400的位置,且可以是一个面如天花板或者其他吊顶,也可以是一个杆子或者桁架。
57.接下来通过不同的连接组件,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
58.【实施例一】
59.如图3-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有:
60.第一连接构件110,具有用于配置在所述c型槽210内的第一卡钩111;
61.第二连接构件120,具有用于配置在所述c型槽210内的第二卡钩121,所述第一卡钩111和第二卡钩121背对设置,用于防止连接组件从c型槽210的槽口211脱离。
62.也就是说在一些实际情况中第一卡钩111和第二卡钩121会通过分别抵靠在所述c型槽210的两个槽齿212上;如图8所示,具体的说是抵靠在槽齿212的内侧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上;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只是其中一种防止从槽口211脱离的情况。
63.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现有t型螺栓4的横向端部41 一分为二,分别利用第一卡钩111和第二卡钩121限位在c型槽210 的槽齿212内,从而不再需要旋转t型螺栓4来实现连接c型槽210。从而也就避免了t型螺栓4会脱离轨道200的情况发生。
64.其具体的操作方式是:
65.如图8所示,其具体公开了槽用连接组件与支撑件300的连接结构。首先,将第一连接构件110的第一卡钩111经c型槽210的槽口 211放置在c型槽210的槽齿212的内侧。在实际使用中,根据需要可以将第一卡钩111以倾斜的角度进入槽口211内。
66.然后,在c型槽210的长度方向上另外找一处位置,该位置需要避开第一连接构件110所处的位置,将第二连接构件120的第二卡钩121同样以倾斜的角度进入槽口211内。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卡钩121 的方向应当与第一卡钩111方向是相反的,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在需要时分别抵靠在c型槽210的两个槽齿212上,防止从槽口210处脱离。
67.因此对应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构件110和第二连接构件 120的安装不需要从轨道200的两端进行安装,可以从c型槽210的任意一个位置进行安装,更加方便。而且整个过程完全可以由一人独自完成,安装过程更加高效。而且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让第一连接构件110和/或第二连接构件120先绕连接轴转动至能卡在c型槽210 内,再利用调节构件使得所述槽用连接组件处于锁紧状态。从而可以实现防止第一连接构件110和第二连接构件120从防止从槽口210处脱离。
68.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加安装效率,所述第一卡钩111和第二卡钩121的端部成型有斜向抵靠部位;
69.其中,特别的,在所述第一卡钩111具有第一斜向抵靠部位112;以及,所述第二卡钩121具有第二斜向抵靠部位122;
70.而且第一斜向抵靠部位112和第二斜向抵靠部位122的倾斜方向相反。
71.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的展示了第二斜向抵靠部位122 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斜向抵靠部位122是一个从右往左逐步变大的且截面形状为梯形的部位。
72.如图5可知,第一斜向抵靠部位112与第二斜向抵靠部位122的形状类似,也是一个截面形状为梯形的设计。
73.同时看图4可知,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10具有上限位面113;
74.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20具有下限位面123,下限位面123和上限位面113之间形成限位空间2。限位空间2作用在于固定支撑杆300,固定的效果具体看图6-图8。
75.而且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10的上端成型有向外展开的扩口1。如图3所示,扩口1包
括有上扩部位11和下扩部位12,上扩部位11 和下扩部位12都向外张开,进而方便固定支撑杆300进入限位空间 2内。
76.同时,看图3-图6,所述下限位面123的内侧成型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124,限位凸起124上端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限位空间2内,使得待限位物品也就是支撑杆300由外至内进入所述限位空间2后能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20正向转动。
77.此处所述的正向转动是指以图6为视图基准的顺时针转动,当然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求或者根据视图摆放的效果设计成逆时针转动。
78.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限位面123的外侧成型有至少一个引导凸起125,引导凸起125上端具有引导斜面126,引导斜面126用于在第二连接构件120反向转动后,引导待限位物品进入限位空间2。
79.与上文中所述的正向转动类似,在本实施例中反向转动是指以图 6为视图基准的逆时针转动,当然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求或者根据视图摆放的效果设计成顺时针转动。
80.而且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10的下端成型有容置区116,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20配置在所述容置区116;
81.所述容置区116的一端成型有避让斜面117,避让斜面117用于供第二连接构件120转动提供空间。
82.接下来具体结合图6-8,展示一个支撑杆300由限位空间2外往限位空间2内进入的整个过程。
83.首先看图6,此时已经预先按照上文表述的方式,将第一连接构件110的第一卡钩111和第二连接构件120的第二卡钩121都放入轨道200中的c型槽210内。因此对应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钩111的端面c5和第二卡钩121的端面d6之间的距离要大于槽口211的尺寸,使得第一卡钩111和第二卡钩121不至于在连接后还脱离c型槽210。
84.此时无论第二连接构件120所处的状态如何,为了最大程度的方便安装,都需要将第二连接构件120按照图6视角为基准,反向转动也就是逆时针转动,而且要尽量转动到第二斜向抵靠部位122抵靠在槽齿212的内侧的上端部;此时引导斜面126的最上端与上扩部位的最下端之间的尺寸要大于支撑杆300的尺寸,至少要能够满足支撑杆 300能够进入,而进入的空间也就是上位所述的限位空间2。
85.同时,由于限位凸起124上端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限位空间2内,也就是说在没有外力作用下,限位凸起124是会挡住支撑杆300继续进入所述限位空间2内。而在外力介入后,第二连接构件120将会正向转动即顺时针转动,支撑杆300继续深入限位空间2;此时槽用连接组件100和支撑杆300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7所示。
86.从图7可以看出,此时支撑杆300已经完全进入限位空间2内。与此同时,引导斜面126变成了一个防止支撑杆300脱离限位空间2 的一个部位。
87.在完成支撑杆300进入限位空间2的同时,所述的第一斜向抵靠部位112与第二斜向抵靠部位122也在同时变化角度,使得能够抵靠在槽齿212内。
88.具体的说,如图6所示,在该图中,第二斜向抵靠部位122原本是下侧处于基本水平,然后上侧明显的从右往左逐步增高的形状;而结合图5和图6也可以看出,在图6的状态下,第一斜向抵靠部位 112也是下侧处于基本水平,然后以图6所在视角为基准,第一斜向
抵靠部位112的上侧明显的从左往右逐步增高的态势。
89.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在支撑杆300进入限位空间2并抵靠限位凸起124之后,会驱动第二连接构件120正向转动,此时第二斜向抵靠部位122会完成从图6到图7的变化,其左下角会进一步的靠近槽齿212内侧的下端面上;同时支撑杆300进入限位空间2前多少会碰到上扩部位,而此时也会让第二连接构件120正向转动,此时第一斜向抵靠部位112会完成从图6到图7的变化,其右下角会进一步的靠近槽齿212内侧的上端面上。
90.此时第一斜向抵靠部位112的右上角和第二斜向抵靠部位122的左下角分别抵靠在槽齿212内侧的上、下端面上,从而将第一卡钩 111和第二卡钩121牢牢的锁定在c型槽210内;也就完成了槽用连接组件对c型槽210的连接。
91.在上文中,第一连接构件110和第二连接构件120或多或少都需要通过转动实现对应的技术效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槽用连接组件还包括有调节构件图中未示出,用于调整第一连接构件110和第二连接构件120的间隙,使得所述槽用连接组件具有锁紧状态和活动状态。
92.其中,所述调节构件至少具有:
93.连接轴图中未示出,其同时可转动的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 110和第二连接构件120内,使得所述斜向抵靠部位在所述槽用连接组件处于锁紧状态下抵靠在c型槽210的槽齿212上。
94.同时从图4和图5可知,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10的中部成型有连接凸起114,连接凸起114内成型有连接孔115;
95.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20中部成型有转动凹陷127,转动凹陷127 与所述连接凸起114适配;所述转动凹陷127内成型有转动孔128;
96.所述连接轴同时穿过所述转动孔128和连接孔115。
97.从而一方面连接凸起114和转动凹陷127配合转动,增加转动的稳定性。同时又通过连接轴进一步增加稳定性。
98.同时在上文中,所述槽用连接组件具有锁紧状态和活动状态。其中,活动状态是指从图6转变成图7的过程中,第一连接构件110和第二连接构件120能够灵活转动的状态;而所述的锁紧状态则是通过让第一连接构件110和第二连接构件120无法实现相对转动,从而实现锁紧状态。
99.具体的方法是:所述调节构件还具有第一抵靠件图中未示出和第二抵靠件图中未示出,其别分配置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并在所述槽用连接组件处于锁紧状态下分别抵靠在第一连接构件110和第二连接构件120的端面上
100.具体的说,如图4所示,第二抵靠件会设置在第二连接构件120 的六角形沉孔3中;对应的如图5所示,第一抵靠件会设置在第一连接构件110的圆形沉孔7中;而具体的第一抵靠件和第二抵靠件采用紧固件。更进一步的说,可以将连接轴和第一抵靠件一体设计,采用具有内六角孔的螺栓作为实际使用的零件,此时第一抵靠件则是螺栓中具有内六角孔的头部,连接轴则是螺栓的螺杆部分。对应第二抵靠件则采用螺母。这样就可以让第一连接构件110和第二连接构件120 紧密贴合,从而实现所述槽用连接组件的锁紧状态。
101.对应的如图3-5所示,六角形沉孔3、圆形沉孔7、连接凸起114、连接孔115、引导凸起125和转动孔128同轴设置,从而能够让第一抵靠件和连接轴依次穿过圆形沉孔7、连接凸
起114、连接孔115、引导凸起125和转动孔128,然后将第二抵靠件配置在六角形沉孔3 内并螺接从转动孔128伸出的连接轴。由于第二抵靠件优选是外六角的螺母,刚好能够放入六角形沉孔3内,并限制第二抵靠件的自转。从而使用者只要从圆形沉孔7一侧将六角扳手插入到匹配第一抵靠件的内六角孔中,再旋转第一抵靠件并旋紧,即可实现第一连接构件 110和第二连接构件120之间距离的减少,从而能够让槽用连接组件稳定的保持在锁紧状态。
102.对应的,只要用六角扳手旋转第一抵靠件并旋出,即可实现第一连接构件110和第二连接构件120之间距离的增加,从而能够让槽用连接组件处于活动状态。
103.【实施例二】
10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一致,其不同点在于:所述第一卡钩 111或第二卡钩121的端部成型有斜向抵靠部位。通过尺寸设计,使得在支撑杆300进入限位空间2后,就已经能够让斜向抵靠部位抵靠在槽齿212内端面上,从而实现连接c型槽210的目的,这样的设计能够简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105.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