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类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7284发布日期:2022-04-09 10:13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类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类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类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cn201410570144.0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车轴车床送料装置,包括供料装置和顶料装置,所述的顶料装置设于所述供料装置的侧边,且垂直于所述的供料装置;所述的供料装置包括供料板安装架、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固定座、推料板和供料板;所述的顶料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固定座、导向杆和顶针。本发明用于全自动车轴车床的中,实现杆状工件送料上料工作的自动化,且确保工件逐个自动供料,稳定可靠,且生产效率高;
3.采用此种装置虽然能够解决杆状工件送料上料工作的自动化的技术问题,但是,此种装置却并不适用于铸铝模具中,铸铝模具是指在模具中注射大量的铝液,铝液经过冷凝后形成注射件,在汽车零部件的注铝工艺中,往往需要在汽车零部件上固定安装小轴,实现汽车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在汽车铸铝工艺中,在铸铝件成型之前可通过将小轴设置在铸铝件的连接处即可实现铸铝件与小轴的固定连接,采用上述专利的方式进行送料显然不匹配,因为由于铸铝模具温度较高,通常模具都设置在较高的位置,而采用机械手进行上料则需要采用6轴机械手进行,增大了成本的投入,为此,急需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类上料装置,以解决小轴向高处上料运输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轴类上料装置,包括:
6.固定件,其上分别开设有放置槽和通孔;
7.输送件,用以将轴类零件输送到所述放置槽内;
8.第一气管,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
9.第一动力件,为所述第一气管的移动提供动力源;
10.所述第一气管在所述第一动力件的作用下推动轴类零件进入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通孔的一端动密封连通;
11.第二气管,与所述通孔的另一端静密封连通;
12.气泵,为所述第一气管内提供高压气体。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固定件包括:
15.工作台;
16.第一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
17.第一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另外,所述第一气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第一动力件为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提供动力;
18.第一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放置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块上;
19.第二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块上,且所述放置槽与所述通孔相互连通。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1.所述放置槽的纵截面采用圆弧形设计,且所述第一气管、所述放置槽、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气管同轴设置,第一气管的端部采用锥形设计,第二气管与所述通孔的连接处设有密封件。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3.所述输送件包括:
24.振动盘,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轴类零件设置在所述振动盘内;
25.直震器,其进料口与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相互连通;
26.机械手,用以夹紧或松开轴类零件;
27.第二动力件,用以驱动所述机械手将位于所述直震器的出料口处的轴类零件运送到所述第一块的所述放置槽内。
2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9.所述固定件还包括:
30.第一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
31.第二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32.第二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
33.另外,所述输送件的所述第二动力件包括:
34.第二气缸,为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提供动力;
35.第三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上,且所述机械手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上,另外,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气杆和所述第三气缸的第三气杆运动方向相互垂直。
3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37.所述第一动力件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缸筒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缸筒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缸筒外,部分所述第一活塞杆与所述第一缸筒活动密封,所述第一缸筒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第一活塞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气管固定连接。
3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39.所述密封件为硅胶垫圈。
4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1.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还设有万向轮。
4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3.该装置运用于轴类上料领域。
4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45.(一):固定件上凌乱的轴类零件在输送件的作用下单个的运送到固定件上的放置槽内,第一动力件推动第一气管运动,将轴类零件从放置槽内推动到通孔内,而第一气管则与通孔的一端密封,而第二气管与通孔的另一端密封,此时,气泵启动,往第一气管内充气,则通孔内的轴类零件会被吹入到第二气管内,最后从第二气管的末端吹出,如此便可实现
单个的轴类零件的上料,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二管的走向,便可实现轴类零件从低端向高端的运动,采用此种方式进行轴类零件的高处输送较为简单,且自动化程度高。
46.(二):放置槽采用圆弧设计,且第一气管、放置槽、通孔与第二气管同轴设置起到第一动力件可以稳定的推动轴类零件从放置槽内运动到通孔内,通孔内的轴类零件在气泵的作用下能够运动到第二气管内,另外,第一气管的端部采用锥形设计,起到线密封的作用,防止第一气管与通孔的接触部漏气,致使通孔内的轴类零件不能吹入到第二气管内,并从第二气管内流出,设置密封件在此起同样的作用,因此,此处不做过多陈述。
47.(三):振动盘起到将凌乱的轴类零件有序的输出的目的,直震器起到将振动盘流出的轴类零件持续的向前输送的目的,机械手在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联合作用下,实现轴类零件从直震器的末端向放置槽内的运动,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4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轴类上料装置的立体图;
4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轴类上料装置的图1的局部立体图;
5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轴类上料装置的图1的局部立体图。
51.图中:1、固定件;11、工作台;12、第一导轨;13、第一滑块;14、第一块;141、放置槽;15、第二块;151、通孔;16、第一支架;17、第二导轨;18、第二滑块;19、第二支架;2、输送件;21、振动盘;22、直震器;23、机械手;24、第三气缸;3、第一气管;4、第二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52.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5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5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实施方案:
5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类上料装置,包括:
56.固定件1:用以支撑其它的零部件,请参阅图1所示,包括工作台11、第一导轨12、第一滑块13、第一块14、第二块15、第一支架16、第二支架19、第二导轨17、第二滑块18和万向轮,其中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19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1的顶部,且第一支架16位于第二支架19的后方,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19均采用u形设计,第一导轨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19的顶部;请参阅图2所示,第一滑块13镶嵌在第一导轨12上,第一气管3螺纹连接在第一滑块13的右表面上,第一块14和第二块15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19的顶部,其中第一块14上开设有纵截面为半圆弧状的放置槽141,其中放置槽141的形状与轴类零件的形状相互匹配,第二块15上开设有通孔151,第一块14的右表面与第二块15的左表面相互接触,从而使得放置槽141与通孔151相互连通,且通孔151与放置槽141的半径相等且同轴设置,如此使得轴类零件从放置槽141内进入到通孔151内时不会出现卡顿的情
况,第二管的左表面粘贴有硅胶垫圈,第二管通过螺纹连接在通孔151的右侧端,另外第一管的右侧段采用锥形设计,如此,可以保证当第一管插入到通孔151内时,不会出现漏气的现象,而硅胶垫圈通过密封第二管和通孔151,使得第一管、通孔151以及第二管形成气路系统,当向第一管通入气体后,轴类零件能够稳定的从第二管的末端吹出;请再次参阅图1所示,第二导轨1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16的前部,第二滑块18镶嵌在第二导轨17上,另外,为了方便移动整体装置,可在工作台11的底部连接四个万向轮以便方便推动整体装置到预定位置,为优化整体方案,当工作台11推送到预期位置时,可在万向轮上安装锁止组件进行锁止,防止在轴类零件的输送过程中,因万向轮移动,使得轴类零件的输送精度受到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万向轮上的锁止组件为现有技术,且不是本技术的保护客体,因此,此处不做过多陈述,具体可参见婴儿手推车上的万向轮上的锁止组件。
57.输送件2,用以将轴类零件输送到放置槽141内,请参阅图1所示,并结合图3所示,振动盘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1上,直震器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1上,且直震器22位于振动盘21的右侧,且直震器22的进料口和振动盘21的出料口相互连通,另外,第二气缸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16上,且第二气缸的第二气杆通过螺栓和第二滑块18固定连接,第三气缸2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18上,机械手2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三气缸24的第三气杆上,其中第二气缸启动第二滑块18左右运动,第三气缸24驱动机械手23上下运动;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机械手23、直震器22、振动盘21、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24均属于现有电气元件,且其自身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客体,因此,在此处不做过多陈述。
58.第一气缸和气泵均属于现有元器件,因此,此处也不做过多陈述。
59.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实施方案:
6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类上料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s1:安装第一气缸:将第一气缸的第一缸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19的顶部左侧,再将第一气缸的第一活塞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13的左侧表面上;
62.s2:安装气泵:将气泵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19上,且将气泵的出气口与第一气管3相互连通,实现气泵与第二支架19的固定连接。
63.工作原理:振动盘21将杂乱无序的轴类零件输送到直震器22上,直震器22上的轴类零件被输送到直震器22的末端,第三气缸24启动驱动机械手23向下运动,机械手23夹紧位于直震器22末端的轴类零件,然后第三气缸24驱动机械手23向上运动复位,第二气缸启动驱动第二滑块18向右运动,使得轴类零件位于放置槽141的上方,然后第三气缸24再次启动,驱动机械手23向下运动,机械手23松开轴类零件,使得轴类零件放入到放置槽141内,接着第三气缸24驱动机械手23向上运动复位,且第二气缸驱动第二滑块18向左运动复位,第一气缸启动驱动第一滑块13运动,即驱动第一气管3向右运动,从而推动位于放置槽141内的轴类零件进入第二块15的通孔151内,同时第一气管3与通孔151相互连通,然后启动气泵,向第一气管3内加压推动通孔151内的轴类零件向第二气管4运动,直至从第二气管4的末端流出,第一气缸驱动第一气管3向左运动复位,从而实现单个轴类零件的运动,重复上述过程实现轴类零件的上料输送,实现自动化轴类零件的输送。
64.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