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立井下料缓冲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1904发布日期:2022-05-18 16:5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式立井下料缓冲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下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板式立井下料缓冲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几年来,随着低碳排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国内关闭了大量的产能低下,高耗能的小型煤矿,国内煤矿企业强强联合,500万吨以上产能的超大型矿井越来越多,开采方式大多数采用缓坡斜井+主斜井+立井方式,特别是改扩建矿井大多数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井下二三期工程量大,工期要求紧,支护量大,如采用传统的罐笼矿车下放喷浆料,显然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经调研,采取在井底车场适当位置,利用水井钻机钻孔,安装钢管,用来下放砂石料,但通过深度为500m下料孔下放砂石料到井下,造成冲击力巨大及对钢管的快速磨损,以往传统的钢管分叉式缓冲器几乎2天更换1个,浪费严重,一般是先下放的半封闭的装载硐室内,然后采用装载机在装料到胶轮车上,二次装载费时费工,且不能连续装载,井下扬尘严重,损害职工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钢管分叉式缓冲器经受不住冲击力巨大的砂石料,需要利用装载机对投放的砂石料进行二次装载,导致缓冲储存装置寿命低、装载过程繁琐、装载效率低、工作环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板式立井下料缓冲储存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式立井下料缓冲储存装置,其包括:
5.缓冲受料机构,其包括下料管、缓冲器和缓冲弯头,所述下料管固定安装在硐室的顶部,所述缓冲器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料管的下端,所述缓冲弯头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器的下端,且所述缓冲弯头向一侧弯曲,所述下料管、所述缓冲器和所述缓冲弯头之间连通;
6.储料箱本体,其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硐室上,所述储料箱本体的内部与所述缓冲弯头连通,所述储料箱本体的底部与所述硐室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储料箱本体的底部上设置有放料闸门,所述储料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弯头;
7.过滤水箱,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硐室内,排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气弯头,且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过滤水箱的内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缓冲器为两端皆固定安装有法兰座的石油套管。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储料箱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四块滑板,四块所述滑板将所述储料箱本体内的空间分隔呈锥形。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过滤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过滤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清淤口。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排气管和所述排气弯头之间设置有过滤网。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储料箱本体上设置有受料器,所述受料器为箱体结构,所述缓冲弯头固定连接在所述受料器的一侧上,且所述缓冲弯头与所述受料器内部连通,所述受料器的另一侧上设置有导料斜面。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1.所述硐室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头。
2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喷浆砂石水泥混合料从下料管下料,经缓冲器、缓冲弯头和受料器上的导料斜面冲击力缓解、改变方向及减少磨损,使得装置不再直接承载单向的冲击力,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使得喷浆砂石水泥混合料在多层缓冲后落入到储料箱本体内,打开放料闸门即可将物料放入到胶轮车内,从而无需借助装载工具进行装载,装载操作简单,装载效率高。
2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进入储料箱本体内的气体从排气弯头和排气管进入到过滤水箱内,过滤网对气体内的大颗粒物进行一次过滤,过滤水箱对气体内的粉尘进行二次过滤并沉积在过滤水箱的底部,避免下料时产生的粉尘污染周围环境,同时在硐室内设置喷淋头,当放料闸门打开后对胶轮车进行装料,喷淋头喷出的水分抑制卸料时扬起的灰尘,使得洞室内的环境保持卫生。
附图说明
25.图1为一种板式立井下料缓冲储存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一种板式立井下料缓冲储存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27.图3为一种板式立井下料缓冲储存装置的剖视图。
28.图例说明:
29.1、硐室;2、缓冲受料机构;21、下料管;22、缓冲器;23、缓冲弯头;3、储料箱本体;4、支撑架;5、放料闸门;6、排气弯头;7、过滤水箱;8、排气管;9、滑板;10、排气口;11、清淤口;12、过滤网;13、受料器;14、导料斜面;15、喷淋头。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板式立井下料缓冲储存装置,包括:
32.缓冲受料机构2,其包括下料管21、缓冲器22和缓冲弯头23,所述下料管21固定安装在硐室1的顶部,所述缓冲器22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料管21的下端,所述缓冲弯头23固定安
装在所述缓冲器22的下端,且所述缓冲弯头23向一侧弯曲,所述下料管21、所述缓冲器22和所述缓冲弯头23之间连通;
33.储料箱本体3,其通过支撑架4固定安装在所述硐室1上,所述储料箱本体3的内部与所述缓冲弯头23连通,所述储料箱本体3的底部与所述硐室1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储料箱本体3的底部上设置有放料闸门5,所述储料箱本体3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弯头6;
34.过滤水箱7,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硐室1内,排气管8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气弯头6,且所述排气管8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过滤水箱7的内部;
35.所述缓冲器22为两端皆固定安装有法兰座的石油套管,用于分解下放的喷浆砂石水泥混合料的冲击力;
36.所述储料箱本体3的内部设置有四块滑板9,四块所述滑板9将所述储料箱本体3内的空间分隔呈锥形,便于喷浆砂石水泥混合料顺利地从储料箱本体3内卸料,下料速度快;
37.所述过滤水箱7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10,用于过滤水箱7过滤后的气体排出;
38.所述过滤水箱7的底部设置有清淤口11,用于排出过滤水箱7中过滤后沉积形成的淤泥;
39.所述排气管8和所述排气弯头6之间设置有过滤网12,避免大颗粒物进入到排气管8内使排气管8堵塞;
40.所述储料箱本体3上设置有受料器13,所述受料器13为箱体结构,所述缓冲弯头23固定连接在所述受料器13的一侧上,且所述缓冲弯头23与所述受料器13内部连通,所述受料器13的另一侧上设置有导料斜面14,改变下料冲击力方向,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41.所述硐室1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头15,喷淋头15喷出的水分抑制卸料时扬起的灰尘,使得洞室内的环境保持卫生。
42.工作原理:首先,将胶轮车进入硐室1内并停在储料箱本体3的下方,放料闸门5对准胶轮车,其次,喷浆砂石水泥混合料从下料管21进入到缓冲器22和缓冲弯头23内,缓冲器22和缓冲弯头23用于分解下放的喷浆砂石水泥混合料的冲击力,喷浆砂石水泥混合料进入受料器13并撞击到导料斜面14上,导料斜面14改变下料冲击力方向,喷浆砂石水泥混合料进入到储料箱本体3内,进入储料箱本体3内的喷浆砂石水泥混合料沉积在滑板9围挡成的具有锥形的空间内,进入储料仓本体的气体则从排气弯头6、排气管8进入到过滤水箱7内,过滤网12对气体具有过滤作用,过滤水箱7内的水分对气体中的粉尘进行过滤并使粉尘在过滤水箱7的底部沉积,过滤后的干净气体从排气口10排出,接着,打开喷淋头15,打开放料闸门5,喷浆砂石水泥混合料顺着滑板9从放料闸门5排出到胶轮车内,喷淋头15喷出的水分抑制卸料时扬起的灰尘,使得洞室内的环境保持卫生,最后,当过滤水箱7内的沉积物较多时,打开清淤口11进行清淤操作。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