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1935发布日期:2022-05-18 16:58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瓶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瓶盖。


背景技术:

2.目前,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液体瓶如食用油瓶、酱油瓶、饮料瓶等均会使用到瓶盖,该瓶盖一般会包括有用于与瓶口对接的底盖以及与底盖连接并可相对底盖盖合或打开的上盖,该底盖中具有隔板,该隔板内设置有出液口,该出液口内一体连接有封口片,且该封口片上设置有拉环,通过拉环将封口片相对隔板拉裂脱离以显露出液口,从而可通过该出液口倒出液体瓶内的液体。但是,这样直接倾斜倒出液体时,难以使液体沿直线倒出,导致出液不顺畅,也易出现向外洒出的现象。
3.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瓶盖。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瓶盖包括用于与瓶口对接的底盖以及与底盖连接并可相对底盖盖合或打开的上盖,该底盖中具有一隔板,该隔板内设置有出液口,该出液口内一体连接有封口片,且该封口片上设置有拉环,通过拉环将封口片相对隔板拉裂脱离以显露出液口,所述底盖于隔板的外围设置有倒液板,且该倒液板上端还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倒液嘴,且该倒液板内壁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倒液槽,该倒液槽上端连通倒液嘴的凹槽。
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倒液板的横截面呈弧形。
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液口呈箭头造型,且所述封口片也呈箭头造型。
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上端面设置为向下凹陷并用于回流液体的球面槽,所述出液口连通该球面槽。
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下端面设置为向下凸出的球形凸面,所述出液口连通该球形凸面。
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盖下端设置有用于插入瓶口内的对接环,该对接环外围设置有用于张紧定位的挡墙,且该挡墙下端外缘设置为倾斜面。
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对接环上设置有若干贯通其内壁及外壁的槽洞。
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内侧成型有一内盖,且该底盖于隔板的外围还设置有供内盖嵌入的阶梯槽,该阶梯槽位于隔板与倒液板之间,且该上盖相对底盖盖合后,该内盖端部嵌入该阶梯槽中。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倒液板,并且在该倒液板上端还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倒液嘴,且该倒液板内壁设
置有竖直分布的倒液槽,该倒液槽上端连通倒液嘴的凹槽,以此在将瓶子内的液体倒出时,液体从出液口流出后直接流到倒液板上,该倒液板通过倒液槽及倒液嘴对液体进行倒流,使液体成直线倒出,出液顺畅,也不会出现向外洒出的现象,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8.见图1-3所示,为一种瓶盖,其包括用于与瓶口对接的底盖1以及与底盖1连接并可相对底盖1盖合或打开的上盖2,该底盖1中具有一隔板11,该隔板11内设置有出液口111,该出液口111内一体连接有封口片112,且该封口片112上设置有拉环113,通过拉环113将封口片112相对隔板11拉裂脱离以显露出液口111,所述底盖1于隔板11的外围设置有倒液板12,且该倒液板12上端还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倒液嘴121,且该倒液板12内壁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倒液槽122,该倒液槽122上端连通倒液嘴121的凹槽120。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倒液板12,并且在该倒液板12上端还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倒液嘴121,且该倒液板12内壁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倒液槽122,该倒液槽122上端连通倒液嘴121的凹槽120,以此在将瓶子内的液体倒出时,液体从出液口111流出后直接流到倒液板12上,该倒液板12通过倒液槽122及倒液嘴121对液体进行倒流,使液体成直线倒出,出液顺畅,也不会出现向外洒出的现象,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19.所述倒液板12的横截面呈弧形,其能够聚集从出液口111流出的液体,使液体集中到倒液槽122,可进一步保证液体可呈直线倒出。
20.所述出液口111呈箭头造型,且所述封口片112也呈箭头造型,以致使液体从该出液口111流出时是呈直线流出,避免液体在倒出时出现到处流的现象,同时避免残留液体在底盖1上。
21.所述隔板11上端面设置为向下凹陷并用于回流液体的球面槽101,所述出液口111连通该球面槽101,当存在残留液体时,该残留液体会通过球面槽101流回到出液口111,并流到瓶子内。
22.所述隔板11下端面设置为向下凸出的球形凸面102,所述出液口111连通该球形凸面102,在瓶子倒液时,通过球形凸面102可减少残留。
23.所述底盖1下端设置有用于插入瓶口内的对接环13,该对接环13外围设置有用于张紧定位的挡墙131,且该挡墙131下端外缘设置为倾斜面132,该底盖1通过对接环13插入瓶口内,并通过挡墙131与瓶口内壁张紧定位,保证装配的稳定性及密闭性,并且该挡墙131下端外缘设置为倾斜面132,其便于将整个底盖1与瓶子的瓶口进行装配。
24.所述对接环13上设置有若干贯通其内壁及外壁的槽洞133,此设计是为了在倒液时降低液体线,减少瓶子内液体的残留量。
25.所述上盖2内侧成型有一内盖21,且该底盖1于隔板11的外围还设置有供内盖21嵌
入的阶梯槽14,该阶梯槽14位于隔板11与倒液板12之间,且该上盖2相对底盖1盖合后,该内盖21端部嵌入该阶梯槽14中,以此保证密闭性,即使将封口片拉出显露出液口时,这样也可以防止液体漏出。
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倒液板12,并且在该倒液板12上端还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倒液嘴121,且该倒液板12内壁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倒液槽122,该倒液槽122上端连通倒液嘴121的凹槽120,以此在将瓶子内的液体倒出时,液体从出液口111流出后直接流到倒液板12上,该倒液板12通过倒液槽122及倒液嘴121对液体进行倒流,使液体成直线倒出,出液顺畅,也不会出现向外洒出的现象,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27.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瓶盖,其包括用于与瓶口对接的底盖(1)以及与底盖(1)连接并可相对底盖(1)盖合或打开的上盖(2),该底盖(1)中具有一隔板(11),该隔板(11)内设置有出液口(111),该出液口(111)内一体连接有封口片(112),且该封口片(112)上设置有拉环(113),通过拉环(113)将封口片(112)相对隔板(11)拉裂脱离以显露出液口(1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于隔板(11)的外围设置有倒液板(12),且该倒液板(12)上端还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倒液嘴(121),且该倒液板(12)内壁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倒液槽(122),该倒液槽(122)上端连通倒液嘴(121)的凹槽(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液板(12)的横截面呈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111)呈箭头造型,且所述封口片(112)也呈箭头造型。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上端面设置为向下凹陷并用于回流液体的球面槽(101),所述出液口(111)连通该球面槽(1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下端面设置为向下凸出的球形凸面(102),所述出液口(111)连通该球形凸面(10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下端设置有用于插入瓶口内的对接环(13),该对接环(13)外围设置有用于张紧定位的挡墙(131),且该挡墙(131)下端外缘设置为倾斜面(13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环(13)上设置有若干贯通其内壁及外壁的槽洞(133)。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内侧成型有一内盖(21),且该底盖(1)于隔板(11)的外围还设置有供内盖(21)嵌入的阶梯槽(14),该阶梯槽(14)位于隔板(11)与倒液板(12)之间,且该上盖(2)相对底盖(1)盖合后,该内盖(21)端部嵌入该阶梯槽(14)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瓶盖,其包括用于与瓶口对接的底盖及与底盖连接并可相对底盖盖合或打开的上盖,底盖中具有隔板,该隔板内设有出液口,该出液口内一体连接有封口片,且封口片上设有拉环,通过拉环将封口片相对隔板拉裂脱离以显露出液口,底盖于隔板的外围设有倒液板,且倒液板上端还设有向外凸出的倒液嘴,且倒液板内壁设有竖直分布的倒液槽,该倒液槽上端连通倒液嘴的凹槽。本实用新型增设倒液板,并在倒液板上端设置倒液嘴,且倒液板内壁设有竖直分布的倒液槽,以此在液体倒出时,液体从出液口流出后直接流到倒液板上,倒液板通过倒液槽及倒液嘴对液体进行倒流,使液体成直线倒出,出液顺畅,也不会出现向外洒出的现象,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起来更加方便。起来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曹友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曹友辉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