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22021发布日期:2022-04-16 19:3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实施例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2.在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电梯过程中,电梯的外门组件作为电梯的一种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能起到防止待梯乘客掉落电梯井的作用。但是,如果待梯乘客或乘客携带的货品在等待电梯过程中倚靠在外门组件上时,就会出现以下安全隐患:
3.1、容易导致外门组件超过保持力而被破坏;
4.2、当轿厢到达楼层时,外门组件以及轿门组件突然一起打开,容易造成倚靠在外门组件上的乘客摔倒或货物掉落而造成损害,另外,也有可能造成乘客摔倒或货物掉落而对轿厢内的乘客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系统,旨在解决由于人或物因倚靠层门导致在层门开启时造成人或物受到伤害或者层门被损坏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系统,包括:轿厢,轿厢装配有轿门组件;门套,门套用于装配在楼层墙体中以形成连通电梯井的门通道;外门组件,外门组件装配于门套以打开或关闭门通道;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在轿门组件和外门组件正对时控制轿门组件和外门组件同步打开或同步关闭;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检测装置用于在外门组件的门板背离电梯井的一侧形成检测区域,检测装置用于在物体进入检测区域时向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警示装置,警示装置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控制装置在外门组件关闭时根据触发信号控制警示装置发出警报。
7.可选地,检测装置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安装在门套的相对两侧的其中一侧上,接收器安装在门套的相对两侧的另一侧上,发射器和/或接收器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8.可选地,发射器为红外光发射器,接收器为红外光接收器。
9.可选地,检测区域的检测深度是l,0.3m≤l≤0.7m。
10.可选地,警示装置包括一个轿内警示器和多个楼层警示器,轿内警示器安装在轿厢的内壁上,门套或靠近门套的楼层墙体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楼层警示器,在任意楼层的检测装置检测到物体进入检测区域、且在该楼层的轿门组件以及外门组件均关闭时,控制装控制轿内警示器以及该楼层的楼层警示器同时发出警报。
11.可选地,电梯系统还包括轿内检测装置,轿内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轿内检测装置安装于轿厢的内壁,轿内检测装置用于在轿厢的内部且靠近轿门组件的门板形成轿内检测区域,在轿门组件关闭且物体进入轿内检测区域时控制装置控制轿内警示器以及即将达到的楼层的楼层警示器发出警报。
12.可选地,轿内检测装置与检测装置结构相同。
13.可选地,轿内检测区域为平行于轿门组件的门板的板面的检测平面。
14.可选地,检测平面与轿门组件的门板的板面的距离为h,0<h≤10cm。
15.可选地,电梯系统还包括总控平台,控制装置与总控平台通信连接,控制装置用于在物体停留于检测区域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长时向总控平台发送通知信号。
16.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梯系统,在乘客以及携带了货物的乘客在等待电梯的过程中,检测装置实时地检测是否有乘客或者货物进入检测区域,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有乘客或者货物进入检测区域时,则检测装置向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在控制装置接收到触发信号并判断轿门组件和外门组件为关闭状态时,则控制装置控制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以提醒正在等待电梯的乘客注意不要倚靠在外门组件上,或者提醒正在等待电梯的乘客注意不要让其携带的货物倚靠在外门组件上;而当控制装置判断轿门组件和外门组件为打开状态时,则控制装置不会控制警报装置发出警报。这样,就解决了、消除了、甚至避免了因乘客倚靠在外门组件或货物因摆放不当而倚靠外门组件而存在的安全隐患的问题,确保乘客在使用电梯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梯系统的安装实施结构示意图。
2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1.10、轿厢;11、轿门组件;20、门套;21、门通道;30、外门组件;40、检测装置;401、检测区域;402、轿内检测区域;41、发射器;42、接收器;50、警报装置;51、轿内警示器;52、楼层警示器;60、轿内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
23.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
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系统,将该电梯系统普及应用在楼宇中(尤其是高层楼宇),相对于现有应用的电梯系统能够较好地提高乘客在乘梯过程中的用梯安全,尤其是电梯运行时电梯开门过程中,能够防止过分倚靠在外门组件30的乘客或者货物在开门时发生倾倒而摔伤以及防止乘客或者货物倾倒碰撞到其他乘客造成伤害的安全隐患。
27.如图1所示,该电梯系统包括轿厢10、门套20、外门组件30、控制装置(未图示)、检测装置40和警报装置50,上述各装置、部件组合成了较完备的能够实现电梯安全检测和预警的电梯系统。轿厢10装配有轿门组件11,轿厢10内的乘客空间通过轿门组件11进行打开或关闭,确保轿厢10在运行升降的过程中乘客空间处于封闭状态,确保运行安全。在安装实施过程中,门套20用于装配在楼层墙体中以形成连通电梯井的门通道21(楼层墙体,是指电梯井的开有门的墙,是广义的墙,即电梯井的这面墙不仅可以是承重墙,也可以是一般的分隔墙,能够满足用于安装门套20即可),外门组件30装配于门套20以打开或关闭门通道21。门套20能够对开设了门通道21的楼层墙体进行支撑,提高安全系数。控制装置用于在轿门组件11和外门组件30正对时控制轿门组件11和外门组件30同步打开或同步关闭,也就是,当轿厢10到达乘客选择的楼层并停稳后,控制装置控制轿门组件11和外门组件30同步打开,以使乘客能够从轿厢10的乘客空间沿门通道21走出或者乘客通过门通道21进入轿厢10的乘客空间内,然后控制装置控制轿门组件11和外门组件30同步关闭,接着,轿厢10在电梯井中升降运行到达乘客选择的目的地楼层。
28.一般地,乘客进入轿厢10的乘客空间后均站立稳定,不会随意挪动位置,并且由于人们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以及电梯使用知识的不断普及,因此,轿厢10中的乘客或货物倚靠轿门组件11的情况极少。而乘客以及乘客携带的货物在楼层等待电梯的时候,发生乘客倚靠在外门组件30或货物因摆放不当而倚靠外门组件30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导致了在外门组件30开启时造成人或物摔倒或者层门被损坏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消除、甚至避免上述存在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因此,该电梯系统应用了检测装置40和警报装置50实现检测以及警报提醒功能。具体地,检测装置40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检测装置40用于在外门组件30的门板背离电梯井的一侧形成检测区域401,检测装置40用于在物体进入检测区域401时向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警报装置50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控制装置在外门组件30关闭时根据触发信号控制警报装置50发出警报。实际上,检测装置40时刻地在对检测区域401进行检测,只要有乘客或货物进入到检测区域401,则检测装置40就会向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继而控制装置接收到检测装置40发送来的触发信号。然后,控制装置对整个电梯系统的工作进行判断,尤其是对轿门组件11以及外门组件30是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进行判断。当控制装置判断轿门组件11以及外门组件30是打开状态时,此时,即使控制装置接收到检测装置40发送来的触发信号,控制装置也不会控制警报装置50发出警报;当控制装置判断轿门组件11以及外门组件30是关闭状态时,此时,控制装置在接收到检测装置40发送来的触
发信号后,控制装置就会立即控制警报装置50发出警报,以提醒正在等待电梯的乘客注意不要倚靠在外门组件30上,或者提醒正在等待电梯的乘客注意不要让其携带的货物倚靠在外门组件30上。
29.如此,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梯系统,在乘客以及携带了货物的乘客在等待电梯的过程中,检测装置40实时地检测是否有乘客或者货物进入检测区域401(即乘客或者货物倚靠在外门组件30上),当检测装置40检测到有乘客或者货物进入检测区域401时,则检测装置40向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在控制装置接收到触发信号并判断轿门组件11和外门组件30为关闭状态时,则控制装置控制警报装置50发出警报,以提醒正在等待电梯的乘客注意不要倚靠在外门组件30上,或者提醒正在等待电梯的乘客注意不要让其携带的货物倚靠在外门组件30上;而当控制装置判断轿门组件11和外门组件30为打开状态时,则控制装置不会控制警报装置50发出警报(此时,电梯系统为正常安全运行状态,轿门组件11和外门组件30打开供乘客上下电梯)。这样,就解决了、消除了甚至避免了因乘客倚靠在外门组件30或货物因摆放不当而倚靠外门组件30而存在的安全隐患的问题,确保乘客在使用电梯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30.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40包括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发射器41用于发出信号,接收器42用于接收发射器41发出的信号,这样,发射器41与接收器42之间就形成了检测区域401。当接收器42能够接收发射器41发出的信号时,也就说明没有乘客或货物进入检测区域401,则检测装置40不会向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当接收器42无法接收到发射器41发出的信号时,说明此时发射器41与接收器42之间被物体阻隔,也就说明有乘客或货物进入到了检测区域401,则检测装置40向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具体安装实施过程中,发射器41安装在门套20的相对两侧的其中一侧门柱上,接收器42安装在门套20的相对两侧的另一侧门柱上,如此,在外门组件30的附近就形成了检测区域401,乘客或者货物进入到该检测区域401中(乘客或者货物可以是已经倚靠在外门组件30上;或者,乘客或者货物可以是还没有倚靠在外门组件30上,但是十分靠近外门组件30,具有了朝向外门组件30倚靠的趋势,这样也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就会被检测装置40检测到。发射器41和/或接收器42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当乘客或者货物进入到该检测区域401中,则检测装置40检测到乘客或货物而向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
31.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发射器41为红外光发射器,相应地,接收器42为红外光接收器。在其他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也可以采用其他相互配套的检测障碍物的传感装置,例如ccd检测装置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中文全称:电荷耦合元件,可以称为ccd图像传感器),只要能够实现本实施例所需检测物体是否倚靠外门组件30或者是否具有倚靠外门组件30的趋势即可采用,因而在此不做限定。
32.如图1所示,警报装置50包括一个轿内警示器51和多个楼层警示器52。以一个电梯井对应装配的电梯系统为例进行说明。这个电梯井在每层楼层中设有一个门通道21,而每个楼层的门通道21均对应装配有至少一个楼层警示器52(可以是一个楼层警示器52,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楼层警示器52),该电梯井对应的整栋楼宇的所有楼层均装配楼层警示器52。一个电梯井中则是装配使用一个轿厢10,又由于轿厢10的乘客空间有限,因而,在轿厢10的乘客空间中使用一个轿内警示器51已经足够(当然,也可以装配两个或两个以上轿内警示器51)。在安装实施时,轿内警示器51安装在轿厢10的内壁上,门套20或靠近门套
20的楼层墙体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楼层警示器52,在任意楼层的检测装置40检测到物体进入检测区域401、且在轿门组件11以及该楼层的外门组件30均关闭时,并且,控制装置控制轿内警示器51以及该楼层的楼层警示器52同时发出警报。这样,不仅在楼层等待电梯的乘客会自我注意而稍稍远离外门组件30或乘客将靠近外门组件30的货物稍稍移动而远离外门组件30,而且,在升降运行并且即将达到相应楼层的轿厢10内的乘客也会引起注意,从而自我注意地稍稍保持自己与轿门组件11的距离,确保自身安全。
33.具体地,警报装置50可以采用声音设备,也可以采用发光设备,或者同时采用声音设备和发光设备。在本实施例的电梯系统中,警报装置50优选为同时采用声音设备和发光设备,也就是,轿内警示器51和楼层警示器52同时具有发声功能和发光功能。
3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有效检测,因此,检测区域401的检测深度是l,0.3m≤l≤0.7m(解释说明:检测深度是指沿门通道21的上下轿厢10的方向上检测区域401的覆盖距离,并且,检测区域401的检测宽度是门套20的两侧门柱之间的距离,检测区域401的检测高度是门套20的高度)。优选地,检测深度l=0.5m。
35.进一步地,电梯系统还包括总控平台,并且楼宇的物业人员或安保人员会专门对总控平台进行监控。控制装置与总控平台通信连接,控制装置用于在物体停留于检测区域401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长时向总控平台发送通知信号。一般地,当乘客倚靠在外门组件30上或者乘客携带的货物倚靠在外门组件30上时,检测装置40就会检测到并立即向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并且控制装置在判断外门组件30为关闭状态时就会控制警报装置50发出警报,从而提醒等待电梯的乘客注意。但是,如果经过警报装置50提醒,并且还经历了相当时长的警报提醒后,检测装置40仍然检测到有物体出现在检测区域401中,那么此时控制装置就会触发判断该倚靠在外门组件30上的物体是处于不清醒状态下而倚靠在外门组件30上的乘客(醉酒、眩晕甚至是已经晕了过去),这时,控制装置就会向总控平台发送信号提醒监控总控平台的人员注意。这样,监控人员就可以通过楼层的监控或者直接安排人员过去查看,及时处理,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并且,控制装置在向总控平台发送信号的同时,也会控制即将达到的轿厢10在开启轿门组件11和外门组件30时减慢开门速度,这样,轿厢10内的乘客能够及时发现倚靠在外门组件30上的人,从而及时施以援手过去扶住以防止该乘客突然倒地在轿厢10内导致摔伤。
36.为了进一步确保乘客在搭乘以及等待电梯的过程的人身安全,因此,如图1所示,电梯系统还包括轿内检测装置60,应用轿内检测装置60对轿厢10内的乘客或货物是否倚靠轿门组件11进行检测。具体地,轿内检测装置60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轿内检测装置60安装于轿厢10的内壁,轿内检测装置60用于在轿厢10的内部且靠近轿门组件11的门板形成轿内检测区域402,在轿门组件11关闭且物体进入轿内检测区域402时控制装置控制轿内警示器51以及即将达到的楼层的楼层警示器52发出警报。这样,当轿厢10的乘客或货物倚靠了轿门组件11时,轿内警示器51发出警报以提醒轿内的乘客注意,从而确保乘客或者货物能够与轿门组件11保持一定距离,并且,相应楼层的楼层警示器52也会提醒正在等待电梯的乘客注意即将到达的轿厢10的情况,从而稍稍保持与外门组件30之间的距离,从而确保安全。
37.在本实施例中,轿内检测装置60与检测装置40结构相同,也就是,轿内检测装置60和检测装置40均优选采用了红外光发射器以及红外光接收器。
38.如图1所示,轿内检测区域402为平行于轿门组件11的门板的板面的检测平面,从
而尽可能地节省轿厢10的内部空间,提高轿厢10的空间利用率。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平面与轿门组件11的门板的板面的距离为h,0<h≤10cm,优选地,3cm<h≤5cm。
3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