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豆粕包装的防潮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0967发布日期:2022-05-11 14:4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大豆粕包装的防潮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豆粕包装的防潮编织袋。


背景技术:

[0002]“大豆粕”是“大豆豆粕”的简称,大豆粕是大豆经过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是牲畜和家禽主要的饲料原料,主要用作牲畜及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也经常被做成"牛肉干"辣条食品;
[0003]
大豆粕的储存放置需要干燥的环境,现有技术中,对大豆粕的包装一般采用编织袋,而现有的编织袋一般为织线编织而成,袋体上的空隙比较多,存放大豆粕时不能够进行有效防潮,有的在编织袋内部粘连一层塑料膜结构的内袋体,这样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潮作用,但是实际效果有限,有时还会阻碍内部的潮气发散出来,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大豆粕包装的防潮编织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大豆粕包装的防潮编织袋,该用于大豆粕包装的防潮编织袋通过吸水棉在编织袋体内部吸附大豆粕的潮气,防潮效果更好,也便于更换。
[0005]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大豆粕包装的防潮编织袋,包括编织袋体和吸水管体,所述吸水管体包括防水布管和无纺布管,所述防水布管设在编织袋体的一侧,所述无纺布管设在编织袋体的内部,所述无纺布管与防水布管连通,所述吸水管体的内部填充有吸水棉,所述防水布管的管口处连接有塑料头,所述塑料头的内部螺纹安装有内嵌盖;
[0006]
所述编织袋体的两侧均设有合页条,且合页条的上下面均设有尼龙贴,所述合页条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连接带,且连接带的一端连接有把手,所述编织袋体上设有过料口。
[0007]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料口上设有螺纹盖口,且螺纹盖口上螺纹安装有封盖,所述封盖上的边缘处设有透明窗。
[0008]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封盖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旋钮,所述封盖内部转动设有挡板,所述旋钮的下端与挡板连接,且挡板用于启闭透明窗。
[0009]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把手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收卷辊,所述连接带的一端缠绕在收卷辊上,所述收卷辊上的一端设有齿轮,所述把手上的一端设有驱动管,且驱动管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齿轮相适配的蜗杆,所述驱动管上转动设有旋扣,且旋扣与蜗杆连接。
[0010]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设有限位头,且限位头卡入所述安装孔的内部,所述限位头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口径。
[0011]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编织袋体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线和纬线设有多组并十字交叉编织,所述经线和纬线的结构相同,且经线和纬线均包括防水涂膜和线芯,所
述线芯插设在所述防水涂膜的内部。
[0012]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编织袋体的外侧和内侧均覆盖有防水涂膜,且防水涂膜通过热熔胶与所述编织袋体热压吸附。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4]
1、本实用新型在编织袋体上设置吸水管体,通过打开内嵌盖,向吸水管体内部填充吸水棉,由于无纺布管的透气作用,吸水棉在编织袋体内部可以吸附大豆粕的潮气,防潮效果更好,也便于更换,且吸水管体位于外界的一端为防水布管,可以阻隔外界的潮气进入,保证防潮效果。
[0015]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合页条上的尼龙贴,便于将多个编织袋体连接在一起,既可以单个编织袋体携带,也可以连接起来进行多个携带,使用更方便。
[0016]
3、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旋扣带动蜗杆旋转,利用蜗杆和齿轮的适配作用驱动收卷辊旋转,由于蜗杆和齿轮的自锁作用,可以固定收卷辊,从而改变连接带的长度,便于调节携带时提拉的高度,使用更便捷。
[0017]
4、本实用新型的编织袋体通过多组经线和纬线组成,pvc外覆膜配合线芯组成的经线、纬线,不易受潮气腐蚀,且坚韧性更强,更加耐用,配合覆盖的防水涂膜,进一步提高编织袋体的防潮性能。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水管体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内部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编织袋体组成示意图。
[0022]
其中:1、编织袋体;2、防水布管;3、无纺布管;4、吸水棉;5、塑料头;6、内嵌盖;7、合页条;8、尼龙贴;9、安装孔;10、连接带;11、把手;12、螺纹盖口;13、封盖;14、透明窗;15、旋钮;16、挡板;17、收卷辊;18、齿轮;19、驱动管;20、蜗杆;21、旋扣;22、限位头;23、经线;24、纬线;25、pvc外覆膜;26、线芯;27、防水涂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4]
实施例一
[0025]
根据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大豆粕包装的防潮编织袋,包括编织袋体1和吸水管体,所述吸水管体包括防水布管2和无纺布管3,所述防水布管2设在编织袋体1的一侧,所述无纺布管3设在编织袋体1的内部,所述无纺布管3与防水布管2连通,所述吸水管体的内部填充有吸水棉4,所述防水布管2的管口处连接有塑料头5,所述塑料头5的内部螺纹安装有内嵌盖6;
[0026]
所述编织袋体1的两侧均设有合页条7,且合页条7的上下面均设有尼龙贴8,所述合页条7上设有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用于安装连接带10,且连接带10的一端连接有把手11,所述编织袋体1上设有过料口。使用时,在编织袋体1内放置大豆粕,打开内嵌盖6,向吸
水管体内部填充吸水棉4,由于无纺布管3的透气作用,吸水棉4在编织袋体1内部可以吸附大豆粕的潮气,防潮效果更好,也便于更换,且吸水管体位于外界的一端为防水布管2,可以阻隔外界的潮气进入,保证防潮效果。
[0027]
所述过料口上设有螺纹盖口12,且螺纹盖口12上螺纹安装有封盖13,所述封盖13上的边缘处设有透明窗14。所述封盖1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旋钮15,所述封盖13内部转动设有挡板16,所述旋钮15的下端与挡板16连接,且挡板16用于启闭透明窗14。使用时,打开封盖13,将大豆粕倒入编织袋体1内,盖上封盖13,需要观察大豆粕情况的时候,旋转旋钮15,带动挡板16旋转打开,利用透明窗14即可观察。
[0028]
所述把手1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收卷辊17,所述连接带10的一端缠绕在收卷辊17上,所述收卷辊17上的一端设有齿轮18,所述把手11上的一端设有驱动管19,且驱动管19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齿轮18相适配的蜗杆20,所述驱动管19上转动设有旋扣21,且旋扣21与蜗杆20连接。所述连接带10的一端设有限位头22,且限位头22卡入所述安装孔9的内部,所述限位头22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孔9的内口径。使用时,将限位头22锁定在安装孔9内,旋转旋扣21带动蜗杆20旋转,利用蜗杆20和齿轮18的适配作用驱动收卷辊17旋转,由于蜗杆20和齿轮18的自锁作用,可以固定收卷辊17,从而改变连接带10的长度,便于调节携带时提拉的高度。
[0029]
实施例二
[0030]
根据图1、2、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大豆粕包装的防潮编织袋,包括编织袋体1和吸水管体,所述吸水管体包括防水布管2和无纺布管3,所述防水布管2设在编织袋体1的一侧,所述无纺布管3设在编织袋体1的内部,所述无纺布管3与防水布管2连通,所述吸水管体的内部填充有吸水棉4,所述防水布管2的管口处连接有塑料头5,所述塑料头5的内部螺纹安装有内嵌盖6;
[0031]
所述编织袋体1的两侧均设有合页条7,且合页条7的上下面均设有尼龙贴8,所述合页条7上设有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用于安装连接带10,且连接带10的一端连接有把手11,所述编织袋体1上设有过料口。使用时,在编织袋体1内放置大豆粕,打开内嵌盖6,向吸水管体内部填充吸水棉4,由于无纺布管3的透气作用,吸水棉4在编织袋体1内部可以吸附大豆粕的潮气,防潮效果更好,也便于更换,且吸水管体位于外界的一端为防水布管2,可以阻隔外界的潮气进入,保证防潮效果。
[0032]
所述编织袋体1由经线23和纬线24编织而成,所述经线23和纬线24设有多组并十字交叉编织,所述经线23和纬线24的结构相同,且经线23和纬线24均包括防水涂膜27和线芯26,所述线芯26插设在所述防水涂膜27的内部。所述编织袋体1的外侧和内侧均覆盖有防水涂膜27,且防水涂膜27通过热熔胶与所述编织袋体1热压吸附。pvc外覆膜25配合线芯26组成的经线23、纬线24,不易受潮气腐蚀,且坚韧性更强,更加耐用,配合覆盖的防水涂膜27,进一步提高编织袋体1的防潮性能。
[0033]
该用于大豆粕包装的防潮编织袋在编织袋体1上设置吸水管体,通过打开内嵌盖6,向吸水管体内部填充吸水棉4,由于无纺布管3的透气作用,吸水棉4在编织袋体1内部可以吸附大豆粕的潮气,防潮效果更好,也便于更换,且吸水管体位于外界的一端为防水布管2,可以阻隔外界的潮气进入,保证防潮效果。同时,通过合页条7上的尼龙贴8,便于将多个编织袋体1连接在一起,既可以单个编织袋体1携带,也可以连接起来进行多个携带,使用更
方便。另外,通过旋转旋扣21带动蜗杆20旋转,利用蜗杆20和齿轮18的适配作用驱动收卷辊17旋转,由于蜗杆20和齿轮18的自锁作用,可以固定收卷辊17,从而改变连接带10的长度,便于调节携带时提拉的高度,使用更便捷。最后,编织袋体1通过多组经线23和纬线24组成,pvc外覆膜25配合线芯26组成的经线23、纬线24,不易受潮气腐蚀,且坚韧性更强,更加耐用,配合覆盖的防水涂膜27,进一步提高编织袋体1的防潮性能。
[003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