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理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96510发布日期:2022-05-31 00:2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塑料瓶理瓶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塑料瓶理瓶机。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瓶理瓶机[授权公告号为cn203652706u],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风机、拨瓶机构、转盘、工作位置转体和底板,翻瓶器和出瓶口依次沿工作位置转体转动方向,且与工作位置转体等高度设置,转盘水平设置,且与工作位置转体的转动方向相反,外壳连接于底板的外侧,将转盘、工作位置转体和底板包围。
[0003]
塑料瓶在风机和拨瓶机构的作用下,进入工作位置转体的工作位置中,塑料瓶在工作位置转体的转动作用下,直接从出瓶口排出,或由翻瓶器将塑料瓶调转方向,再从出瓶口排出。
[0004]
上述理瓶机通过风机和拨瓶机构拨动塑料瓶,存在不能将塑料瓶拨到位的情况,无法使塑料瓶的朝向完全统一,理瓶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理瓶效果好的塑料瓶理瓶机。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塑料瓶理瓶机,包括具有水平延伸的圆形孔的机座、同轴设于圆形孔内的转盘以及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机座的顶部设有进瓶孔,所述机座的一侧设有第一出瓶孔,所述机座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出瓶孔,所述转盘的外环面与圆形孔的内环面滑动配合,所述转盘的外环面开设有若干环形阵列分布的分瓶结构,所述机座上设有用于将运动至第一出瓶孔处的分瓶结构内的与第一出瓶孔同轴的塑料瓶推入第一出瓶孔的第一推送组件以及用于将运动至第二出瓶孔处的分瓶结构内的与第二出瓶孔同轴的塑料瓶推入第二出瓶孔的第二推送组件。
[0008]
进瓶孔、第一出瓶孔和第二出瓶孔沿转盘径向延伸。
[0009]
在上述塑料瓶理瓶机中,所述分瓶结构包括沿转盘的环向依次设置的倒瓶孔、落瓶孔和正瓶孔,所述倒瓶孔、落瓶孔和正瓶孔沿转盘的径向延伸且深度与塑料瓶的高度相等,所述倒瓶孔、落瓶孔和正瓶孔的截面呈方形且宽度与塑料瓶的外径相等,所述正瓶孔与落瓶孔连通且两者之间设有仅供正立的塑料瓶通过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倒瓶孔与落瓶孔连通且两者之间设有仅供倒立的塑料瓶通过的第二限位结构。
[0010]
当分瓶结构运动至进瓶孔时落瓶孔与进瓶孔连通,位于进瓶孔内的塑料瓶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落瓶孔。当分瓶结构运动至第一出瓶孔时正瓶孔与第一出瓶孔连通,此时第一推送组件可将位于正瓶孔内的塑料瓶完全推入第一出瓶孔。当分瓶结构运动至第二出瓶孔时倒瓶孔与第二出瓶孔连通,此时第二推送组件可将位于正瓶孔内的塑料瓶完全推入第二出瓶孔。
[0011]
在上述塑料瓶理瓶机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位于正瓶孔与落瓶孔之间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由转盘的外环面径向向内延伸,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的凸起高度等于塑料瓶瓶口的长度,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内设有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的宽度等于塑料瓶瓶口的外径。
[0012]
塑料瓶落入落瓶孔后,当第一限位凸起位于塑料瓶的瓶口一端时,随着转盘的转动,塑料瓶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正瓶孔。当第一限位凸起位于塑料瓶的平底一端时,随着转盘的转动,在第一限位凸起的阻挡作用下塑料瓶则不会进入正瓶孔。
[0013]
在上述塑料瓶理瓶机中,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位于倒瓶孔与落瓶孔之间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由落瓶孔的底部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凸起高度等于塑料瓶瓶口的长度,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内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的宽度等于塑料瓶瓶口的外径。
[0014]
塑料瓶落入落瓶孔后,当第二限位凸起位于塑料瓶的瓶口一端时,随着转盘的转动,塑料瓶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倒瓶孔。当第二限位凸起位于塑料瓶的平底一端时,随着转盘的转动,在第二限位凸起的阻挡作用下塑料瓶则不会进入倒瓶孔。
[0015]
在上述塑料瓶理瓶机中,所述转盘呈环形,所述第一推送组件和第二推送组件位于转盘内并固定在机座上,所述倒瓶孔和正瓶孔的内端均设有沿转盘径向延伸的通孔。
[0016]
设置通孔是方便第一推送组件和第二推送组件伸入,其中,通孔的孔径小于塑料瓶瓶口的外径。可防止塑料瓶进入通孔。
[0017]
在上述塑料瓶理瓶机中,所述第一推送组件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出瓶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推送组件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出瓶孔同轴设置。
[0018]
在上述塑料瓶理瓶机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转盘上的内齿圈以及由步进电机驱动的齿轮,所述齿轮与内齿圈啮合。
[0019]
内齿圈设置在转盘的内侧,步进电机工作时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内齿圈转动,从而带动转盘转动。由于采用步进电机,可使转盘分步转动。转盘每转动一次,始终具有一个落瓶孔与进瓶孔连通,始终具有一个正瓶孔与第一出瓶孔连通,始终具有一个倒瓶孔与第二出瓶孔连通。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塑料瓶理瓶机具有以下优点:
[0021]
结构设计合理,转盘每转动一圈,可将多个塑料瓶理出来,从第一出瓶孔内出来的塑料瓶的开口朝向一致,从第二出瓶孔内出来的塑料瓶的开口朝向一致,理瓶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瓶理瓶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瓶理瓶机的剖视图。
[0026]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瓶理瓶机的又一剖视图。
[0027]
图中,1、机座;11、圆形孔;12、进瓶孔;13、第一出瓶孔;14、第二出瓶孔;2、转盘;21、倒瓶孔;22、落瓶孔;23、正瓶孔;24、第一限位凸起;25、第一开槽;26、第二限位凸起;27、
第二开槽;28、通孔;31、第一推送组件;32、第二推送组件;41、内齿圈;42、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9]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塑料瓶理瓶机,包括具有水平延伸的圆形孔11的机座1、同轴设于圆形孔11内的转盘2以及用于驱动转盘2转动的驱动组件。转盘2由塑料制成,转盘2的外环面为光滑面,圆形孔11的内环面为光滑面,转盘2的外环面与圆形孔11的内环面滑动配合。
[0030]
驱动组件包括设于转盘2上的内齿圈41以及由步进电机驱动的齿轮42,齿轮42与内齿圈41啮合,步进电机固定在机座1上。本实施例中,转盘2呈环形,内齿圈41设置在转盘2的内侧,步进电机固定在机座1上,步进电机工作时带动齿轮42转动,齿轮42带动内齿圈41转动,从而带动转盘2转动。由于采用步进电机,可使转盘2分度旋转。
[0031]
如图2所示,机座1的顶部设有进瓶孔12,机座1的一侧设有第一出瓶孔13,机座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出瓶孔14,进瓶孔12、第一出瓶孔13和第二出瓶孔14沿转盘2径向延伸。
[0032]
在转盘2的外环面开设有若干环形阵列分布的分瓶结构,机座1上设有用于将运动至第一出瓶孔13处的分瓶结构内的与第一出瓶孔13同轴的塑料瓶推入第一出瓶孔13的第一推送组件31以及用于将运动至第二出瓶孔14处的分瓶结构内的与第二出瓶孔14同轴的塑料瓶推入第二出瓶孔14的第二推送组件32。
[0033]
如图4所示,分瓶结构包括沿转盘2的环向依次设置的倒瓶孔21、落瓶孔22和正瓶孔23,倒瓶孔21、落瓶孔22和正瓶孔23沿转盘2的径向延伸且深度与塑料瓶的高度相等,倒瓶孔21、落瓶孔22和正瓶孔23的截面呈方形且宽度与塑料瓶的外径相等,正瓶孔23与落瓶孔22连通且两者之间设有仅供正立的塑料瓶通过的第一限位结构,倒瓶孔21与落瓶孔22连通且两者之间设有仅供倒立的塑料瓶通过的第二限位结构。
[0034]
当分瓶结构运动至进瓶孔12时落瓶孔22与进瓶孔12连通,位于进瓶孔12内的塑料瓶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落瓶孔22。当分瓶结构运动至第一出瓶孔13时正瓶孔23与第一出瓶孔13连通,此时第一推送组件31可将位于正瓶孔23内的塑料瓶完全推入第一出瓶孔13。当分瓶结构运动至第二出瓶孔14时倒瓶孔21与第二出瓶孔14连通,此时第二推送组件32可将位于正瓶孔23内的塑料瓶完全推入第二出瓶孔14。
[0035]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限位结构包括位于正瓶孔23与落瓶孔22之间的第一限位凸起24,第一限位凸起24由转盘2的外环面径向向内延伸,第一限位凸起24的凸起高度等于塑料瓶瓶口的长度,第一限位凸起24内设有第一开槽25,第一开槽25的宽度等于塑料瓶瓶口的外径。
[0036]
塑料瓶落入落瓶孔22后,当第一限位凸起24位于塑料瓶的瓶口一端时,随着转盘2的转动,塑料瓶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正瓶孔23。当第一限位凸起24位于塑料瓶的平底一端时,随着转盘2的转动,在第一限位凸起24的阻挡作用下塑料瓶则不会进入正瓶孔23。
[0037]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限位结构包括位于倒瓶孔21与落瓶孔22之间的第二限位凸起26,第二限位凸起26由落瓶孔22的底部径向向外延伸,第二限位凸起26的凸起高度等于塑料瓶瓶口的长度,第二限位凸起26内设有第二开槽27,第二开槽27的宽度等于塑料瓶瓶
口的外径。
[0038]
塑料瓶落入落瓶孔22后,当第二限位凸起26位于塑料瓶的瓶口一端时,随着转盘2的转动,塑料瓶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倒瓶孔21。当第二限位凸起26位于塑料瓶的平底一端时,随着转盘2的转动,在第二限位凸起26的阻挡作用下塑料瓶则不会进入倒瓶孔21。
[0039]
第一推送组件31和第二推送组件32位于转盘2内并固定在机座1上,倒瓶孔21和正瓶孔23的内端均设有沿转盘2径向延伸的通孔28。设置通孔28是方便第一推送组件31和第二推送组件32伸入,其中,通孔28的孔径小于塑料瓶瓶口的外径。可防止塑料瓶进入通孔28。
[0040]
本实施例中,第一推送组件31为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出瓶孔13同轴设置。第二推送组件32为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出瓶孔14同轴设置。
[0041]
在圆形孔11的两端可设置固定在机座1上的封板,除了实现对转盘2轴向限位外,还用于安装步进电机、第一推送组件31和第二推送组件32。
[0042]
本实施例中,转盘2的外环面开设有四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分瓶结构,转盘2每分度转动一次的角度为90
°
,每一次均具有一个落瓶孔22与进瓶孔12连通,且具有一个正瓶孔23与第一出瓶孔13连通,且具有一个倒瓶孔21与第二出瓶孔14连通。
[0043]
在进瓶孔12的底部设置由气缸驱动的隔板(图中未示出),隔板可隔断进瓶孔12与落瓶孔22的连通,当转盘2在转动时,隔板隔断进瓶孔12的下端,此时位于进瓶孔12内的塑料瓶不会向下运动。当落瓶孔22位于进瓶孔12正下方时(即步进电机停止时),隔板在气缸的作用下脱离进瓶孔12的下端,此时位于进瓶孔12内的塑料瓶才向下运动至落瓶孔22内,随后隔板在气缸的作用下再次封堵住进瓶孔12的下端,直至下一落瓶孔22运动至进瓶孔12下方后,隔板才再次打开。
[0044]
本塑料瓶理瓶机的工作过程如下:隔板打开,塑料瓶由进瓶孔12落入到与之连通的落瓶孔22内,隔板关闭;步进电机带动齿轮42转动,从而带动转盘2逆时针转动90
°
角;在转动过程中,当塑料瓶瓶口朝上时,转盘2在从0
°
转动到90
°
的过程中,塑料瓶经过第一限位凸起24进入正瓶孔23,当转盘2转到90
°
时转盘2停止,在第一推送组件31的作用下将位于正瓶孔23内的塑料瓶推入第一出瓶孔13;当塑料瓶瓶口朝下时,转盘2在从0
°
转动到90
°
的过程中,塑料瓶在第一限位凸起24的作用下不会进入正瓶孔23,并随着转盘2一同转动,转盘2在从180
°
转到270
°
,塑料瓶越过第二限位凸起26进入倒瓶孔21,当转盘2转到270
°
时转盘2停止,在第二推送组件32的作用下将位于倒瓶孔21内的塑料瓶推入第二出瓶孔14。
[0045]
由此,从第一出瓶孔13内出来的塑料瓶的开口朝向一致,从第二出瓶孔14内出来的塑料瓶的开口朝向一致,理瓶效果好。
[0046]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