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条烟隐型喷码及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6744发布日期:2022-07-26 21:5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条烟隐型喷码及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领域,具体为一种条烟隐型喷码及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一物一码身份标识技术与追溯体系建设的逐步成熟完善,先进的追溯体系以及管理控制手段也在交通、医药机械、家电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3.烟草行业对烟盒、条盒外观的标准管控,使得外包装在追溯和查询方面无法做到不破坏追溯(不拆箱、拆条情况下追溯到盒)。
4.本公司工艺质量部在2018年实施了《质量驱动型课题》、《卷烟产品批次质量基础管控单元》、《卷烟批次产品生命线质量数据平台》,基本实现了制丝批次、卷包批次的关联,基本实现了小盒追溯制丝批次直到原料的线下功能。但缺乏“条装箱数据绑定”、“箱装托盘数据绑定”、“托盘仓库定位”的功能。缺乏相关功能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条装箱数据绑定”。即无法定位某台卷包机车生产的条烟装到具体某箱烟中,导致后续的数据绑失去意义。
[0005]“条装箱数据绑定”无法实现是因为条包输送过程中,各输送通道发送条包烟无法对应唯一的装箱机,从而导致条烟装箱后,无法分辨箱中装哪些机台的多少条烟。
[0006]
本技术主要研究条烟与烟箱“一号工程码”关联的方式。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公司工艺质量部、信息中心、生产管理部、卷包车间、物流中心积极开展攻关,通过行业内外比较,准备采用隐形墨和隐形识别技术实现条烟与烟箱信息关联。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条烟隐型喷码及识别系统,本技术通过隐形识别技术,在不改动现有流水生产线条件下、不影响条包外观条件下,实现条烟到成箱数据的贯通,为后续“箱装托盘数据绑定”、“托盘仓库定位”甚至“条包到消费者数据贯通”提供了技术支持。
[0008]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
条烟隐型喷码及识别系统,其安装于烟条包装机、烟条装箱机生产线上,所述系统包括条烟打码装置、条烟扫码系统、烟箱贴码装置、烟箱扫码系统及plc控制系统,所述条烟打码装置包括设置于烟条包装机上的支撑配件、连接配件和安装于连接配件前端的喷码头,所述条烟扫码系统设置于烟条装箱机前端,所述烟箱贴码装置用于烟箱一号工程码的粘贴,所述烟箱扫码系统安装于烟箱贴码装置之后,所述plc控制系统与条烟扫码系统、烟箱扫码系统通信连接。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条烟打码装置为隐形喷码装置,所述条烟扫码系统为隐形喷码读码系统。隐形喷码装置为智能隐形喷码机,其在每一条香烟上喷码,墨水采用速干隐形墨水(在紫外光下可见),喷码后3秒钟内速干,避免墨水粘到设备上污染其他条烟;隐形喷码读码系统包含紫外光源。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烟箱扫码系统为一号工程码读码器。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条烟扫码系统扫描并传输条烟码至plc控制系统,所述烟箱扫码系统扫描并传输烟箱码至plc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系统使条烟码与烟箱码关联并保存。
[0013]
进一步地,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有两个定位光电传感器,分别用于条烟、烟箱的定位。
[0014]
进一步地,所述plc控制系统接入所述烟条装箱机控制系统,并与其通信连接。在烟条装箱机完成50条/25条条烟装箱后,plc控制系统获取指令并通过烟箱扫码系统扫描取得烟箱码,与对应烟箱内50条/25条烟条码关联后长期保存,便于后期查询。
[0015]
进一步地,所述条烟扫码系统安装于烟条装箱机前端的条烟通道上,该位置同时安装有上述的定位光电传感器。
[0016]
进一步地,所述条烟打码装置设置于烟条包装机的美容器后、提升装置前。所述支撑配件、连接配件的具体尺寸、结构依据该位置处的空间位置、具体尺寸进行设计加工。
[0017]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0018]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在条烟与烟箱“一号工程码”之间实现信息关联。通过条包装箱信息关联,正向可以实现某台卷包机车生产的条烟,分别装在了某件烟箱中的追踪,逆向可以实现某一烟箱中的某一条烟,是由哪批次制丝经过哪几台卷包机组生产的追溯,及该条烟类似的其它条烟分别装在其它哪些烟箱中。同时,通过数据的关联分析,可以对防伪、弱项生产指标、弱项质量指标进行自动判断,从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
附图说明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条烟隐型喷码及识别系统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3]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生产设备如烟条包装机、烟条装箱机及其生产线,均为已知结构,现有技术中的任一款上述设备均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应用基础。文中所提及的生产设备具体部件、结构仅为描述清晰起见,本技术并未对其进行结构改进。
[0024]
参照图1,一种条烟隐型喷码及识别系统,其安装于车间内现有的烟条包装机、烟条装箱机生产线上,包括条烟打码装置、条烟扫码系统、烟箱贴码装置、烟箱扫码系统及plc控制系统。
[0025]
条烟打码装置包括设置于烟条包装机上的支撑配件、连接配件和安装于连接配件
前端的喷码头,条烟打码装置设置于烟条包装机的美容器后、提升装置前。支撑配件、连接配件的具体尺寸、结构依据该位置处的空间位置、具体尺寸进行设计加工。支撑配件、连接配件可以采用现有的任一种支架结构,只要其能对条烟打码装置的喷码头形成支撑作用、满足设备安装空间要求即可,无其它设计与功能需求。
[0026]
条烟扫码系统设置于烟条装箱机的前端,具体为前端的条烟输送通道上,该位置同时安装有定位光电传感器,用于条烟定位。
[0027]
其中,条烟打码装置采用隐形喷码装置,条烟扫码系统对应为隐形喷码读码系统。隐形喷码装置为智能隐形喷码机,其在每一条香烟上喷码,墨水采用速干隐形墨水(在紫外光下可见),喷码后3秒钟内速干,避免墨水粘到设备上污染其他条烟;隐形喷码读码系统包括紫外光源。
[0028]
烟箱贴码装置,用于烟箱一号工程码的粘贴,为现有结构,如已公开的烟箱打贴码输送机;烟箱扫码系统安装于烟箱贴码装置之后,具体为一号工程码读码器(含通信卡),烟箱扫码系统的扫码位置处也安装有定位光电传感器,用于烟箱定位。
[0029]
plc控制系统与条烟扫码系统、烟箱扫码系统、定位光电传感器通信连接。接收到定位光电传感器的定位信号后,plc控制系统控制条烟扫码系统进行条码扫描并传输条烟码至plc控制系统储存,当烟箱运行至扫码位置处,plc控制系统接收定位光电传感器的定位信号,并控制烟箱扫码系统进行扫描、传输烟箱码至plc控制系统储存,通过plc控制系统使条烟码与烟箱码关联并保存,便于后期查询。
[0030]
plc控制系统可接入烟条装箱机自带控制系统,并与其通过以太网通信连接。
[0031]
本技术的工艺流程或条烟隐型喷码及识别方法:
[0032]
在现有的烟条包装机美容器后、提升装置前适当位置处安装条烟打码装置,通过plc控制系统设定条烟打码装置的间隔速度,为每一条香烟喷码,喷码方式采用速干隐形喷码;
[0033]
在烟条装箱机前的输送通道上安装条烟扫码系统和定位光电传感器,条烟扫码方式采用带紫外光源的隐形喷码读码系统,当plc控制系统接收到条烟定位信号后,控制条烟扫码系统进行条码扫描并传输条烟码至plc控制系统储存;
[0034]
烟条装箱机的装箱位置处安装现有烟箱贴码装置,在装箱的同时,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对烟箱进行一号工程码的粘贴;
[0035]
由烟条装箱机自带控制系统在装箱过程中统计烟箱内条烟数量,当烟箱内条烟装满50条/25条时,烟条装箱机控制系统发送指令至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接收到装箱完成指令后,启动定位光电传感器对输送中的烟箱进行定位,当烟箱运送至烟箱扫码系统位置处时,定位光电传感器发送定位信号至plc控制系统,由plc控制系统控制烟箱扫码系统进行烟箱条码扫描;
[0036]
通过烟箱扫码系统扫描取得烟箱码后,将其传输至plc控制系统,并与对应烟箱内50条/25条烟条码进行关联,长期保存,使二者精准关联,防止差错。
[0037]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关键部件的具体型号:
[0038]
智能隐形喷码机(含10瓶隐形墨水):品牌-通苑,型号-xhty-p1.0;
[0039]
隐形喷码读码系统(含紫外光源):品牌-通苑,型号-ty-v20;
[0040]
plc控制系统:品牌-通苑,型号-xhty-g1.0;
[0041]
烟条装箱机自带控制系统:工控机,品牌-研华,型号-ppc-3150s;
[0042]
以太网通讯采用s7-300 cp343-1网络模块:品牌-西门子,型号-6gk7343-1gx31-0xe0;
[0043]
定位光电传感器:品牌-sick,型号-wt2s-n131;
[0044]
一号工程码读码器(含通信卡):品牌-sick,型号-clv622-1120。
[0045]
本实施例应用现有plc控制技术进行条烟隐型喷码及识别过程的自动控制,如信号/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等,并不涉及对plc控制系统本身所作出的改进;同时,现有技术中其它合适的plc控制系统亦可应用于本实施例中。
[004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