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时起吊高扬程设备的钢丝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3593发布日期:2022-06-04 09:30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时起吊高扬程设备的钢丝绳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挡水闸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临时起吊高扬程设备的钢丝绳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多泥沙河流的水利及水电基础工程建设中,为了满足施工总工期进度要求及土建工程的施工方便,及或防洪或安装机组的需要等因素,在施工期需要尽早拆除上下游围堰或降低上下游围堰高度,用金属结构闸门在电站上游与下处进行挡水,以此满足施工要求。在金属结构闸门提升过程中,一般是将钢绳一端挂在提升机的提升臂上,而钢绳另一端挂在金属结构闸门上的吊耳上,以此通过提升机的提升力而将金属结构闸门提起,但由于现有钢丝绳结构一般只有单个吊环,当需要对分节的闸门提升时,现有钢丝绳上设置的单个吊耳便出现不实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临时起吊高扬程设备的钢丝绳结构,以此解决当需要对分节的闸门提升时,现有钢丝绳上设置的单个吊耳便出现不实用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临时起吊高扬程设备的钢丝绳结构,包括钢丝绳、卸扣、上端吊环、上端锁环、中端吊环、中端锁环、下端吊环及下端锁环,所述钢丝绳两端通过第一绳卡环设置有卸扣,两卸扣之间位于钢丝绳上缠绕有上端吊环、上端锁环、中端吊环、中端锁环、下端吊环及下端锁环,上端吊环、中端吊环及下端吊环位于钢丝绳的一侧,而上端锁环、中端锁环及下端锁环位于钢丝绳的另一侧。
6.进一步,所述上端吊环、中端吊环及下端吊环为钢丝绳的正向绕制并通过第二绳卡环紧固,且上端吊环、中端吊环及下端吊环内包覆有第一加强钢筋骨架,第一加强钢筋骨架为两端半圆及中端的矩形框体组合结构。
7.进一步,所述上端吊环、中端吊环及下端吊环沿钢丝绳呈对称设置,且紧固于上端吊环、中端吊环及下端吊环上的第二绳卡环分别在上端吊环、中端吊环及下端吊环上设置为一对。
8.进一步,所述上端锁环、中端锁环及下端锁环为钢丝绳的反向绕制并通过第三绳卡环紧固,且上端锁环、中端锁环及下端锁环内包覆有第二加强钢筋骨架,第二加强钢筋骨架为两端半圆及中端的矩形框体组合结构。
9.进一步,所述上端锁环、中端锁环及下端锁环沿钢丝绳呈对称设置,且紧固于上端锁环、中端锁环及下端锁环上的第三绳卡环分别在上端锁环、中端锁环及下端锁环上设置为一对。
10.进一步,所述卸扣对称设置为一对,且与卸扣相连的第一绳卡环沿钢丝绳等距设置为三个。
11.进一步,所述上端吊环与上端锁环配合使用;所述中端吊环与中端锁环配合使用;所述下端吊环与下端锁环配合使用。
12.进一步,所述上端锁环与中端吊环之间相连有第一加强钢丝实心环,且中端锁环与下端吊环之间相连有第二加强钢丝实心环。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4.1、本实用新型在钢丝绳两端通过第一绳卡环设置有卸扣,两卸扣之间位于钢丝绳上缠绕有上端吊环、上端锁环、中端吊环、中端锁环、下端吊环及下端锁环,上端吊环、中端吊环及下端吊环位于钢丝绳的一侧,而上端锁环、中端锁环及下端锁环位于钢丝绳的另一侧,以此解决当需要对分节闸门提升时,现有钢丝绳上设置的单个吊耳出现不实用的问题。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加强钢丝实心环第二加强钢丝实心环,能够提高钢丝绳整体的强度,以此避免钢丝绳在提升闸门时因强度不高而出现断裂的问题。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加强骨架与第二加强骨架,能够在上端吊环、上端锁环、中端吊环、中端锁环、下端吊环及下端锁环吊取闸门时,上端吊环、上端锁环、中端吊环、中端锁环、下端吊环及下端锁环吊不易出现形变而影响整体的钢丝绳结构。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剖面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21.图中,1-钢丝绳,2-卸扣,3-上端吊环,4-上端锁环,5-中端吊环,6-中端锁环,7-下端吊环,8-下端锁环,10-第一加强钢筋骨架,11-第二绳卡环,12-第三绳卡环,13-第二加强钢筋骨架,15-第一加强钢丝实心环、16-第二加强钢丝实心环。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4所示,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实施例1
24.一种临时起吊高扬程设备的钢丝绳结构,包括钢丝绳1、卸扣2、上端吊环3、上端锁环4、中端吊环5、中端锁环6、下端吊环7及下端锁环8,所述钢丝绳1两端通过第一绳卡环9设置有卸扣2,两卸扣2之间位于钢丝绳1上缠绕有上端吊环3、上端锁环4、中端吊环5、中端锁环6、下端吊环7及下端锁环8,上端吊环3、中端吊环5及下端吊环7位于钢丝绳1的一侧,而上端锁环4、中端锁环6及下端锁环8位于钢丝绳1的另一侧;在钢丝绳两端通过第一绳卡环设置有卸扣,两卸扣之间位于钢丝绳上缠绕有上端吊环、上端锁环、中端吊环、中端锁环、下端吊环及下端锁环,上端吊环、中端吊环及下端吊环位于钢丝绳的一侧,而上端锁环、中端锁环及下端锁环位于钢丝绳的另一侧,以此解决当需要对分节闸门提升时,现有钢丝绳上设置的单个吊耳便出现不实用的问题。
25.实施例2
2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上端吊环3、中端吊环5及下端吊环7为钢丝绳 1的正向绕制并通过第二绳卡环11紧固,且上端吊环3、中端吊环5及下端吊环 7内包覆有第一加强钢筋骨架10,第一加强钢筋骨架10为两端半圆及中端的矩形框体组合结构,通过在上端吊环3、中端吊环5及下端吊环7内包覆有第一加强钢筋骨架10,第一加强钢筋骨架10可以提高上端吊环3、中端吊环5及下端吊环7的整体强度,从而避免上端吊环3、中端吊环5及下端吊环7出现形变的问题。
27.实施例3
2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上端吊环3、中端吊环5及下端吊环7沿钢丝绳 1呈对称设置,且紧固于上端吊环3、中端吊环5及下端吊环7上的第二绳卡环 11分别在上端吊环3、中端吊环5及下端吊环7上设置为一对。
29.实施例4
3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上端锁环4、中端锁环6及下端锁环8为钢丝绳1的反向绕制并通过第三绳卡环12紧固,且上端锁环4、中端锁环6及下端锁环8内包覆有第二加强钢筋骨架13,第二加强骨架13为两端半圆及中端的矩形框体组合结构,通过在上端锁环4、中端锁环6及下端锁环8内包覆有第二加强钢筋骨架13,能够在提升机吊取上端锁环4、中端锁环6及下端锁环8时,第二加强钢筋骨架13可以提高上端锁环4、中端锁环6及下端锁环8整体的强度,从而避免上端锁环4、中端锁环6及下端锁环8出现形变的问题。
31.实施例5
3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上端锁环4、中端锁环6及下端锁环8沿钢丝绳 1呈对称设置,且紧固于上端锁环4、中端锁环6及下端锁环8上的第三绳卡环12分别在上端锁环4、中端锁环6及下端锁环8上设置为一对,通过在上端锁环4、中端锁环6及下端锁环8上设置第三绳卡环12,能够避免上端锁环4、中端锁环6及下端锁环8出现形变的问题。
33.实施例6
3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卸扣2对称设置为一对,且与卸扣2相连的第一绳卡环9沿钢丝绳1等距设置为三个,通过在钢丝绳两端设置卸扣,且卸扣2 相连的第一绳卡环9沿钢丝绳1等距设置为三个,可以防止钢丝绳因两端未进行绑住而出现分叉所引起钢丝绳整体强度减弱的问题。
35.实施例7
3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上端吊环3与上端锁环4配合使用;所述中端吊环5与中端锁环6配合使用;所述下端吊环7与下端锁环8配合使用。
37.实施例8
3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上端锁环4与中端吊环5之间相连有第一加强钢丝实心环15,且中端锁环6与下端吊环7之间相连有第二加强钢丝实心环16,通过设置第一加强钢丝实心环15与第二加强钢丝实心环16,能够在提升机对闸门上的吊耳提升时,第一加强钢丝实心环15与第二加强钢丝实心环16不仅可以提高钢丝绳的整体强度,而且还提高钢丝绳整体的稳定性。
39.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
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