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内置的卷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2091发布日期:2022-09-23 19:3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内置的卷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内置的卷筒。


背景技术:

2.卷筒一般用来通过卷绕绳索传递动力,将绳索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物体的直线运动,在工程机械上应用广泛。传统的卷筒一般将电机放置于卷筒外部,通过设置于电机与卷筒之间的传动机构进行传动,将电机的动力传递到卷筒,从而带动卷筒转动。但是,现有卷筒的电机外置,使得卷筒结构复杂、体积大、质量重、不适用于狭小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内置的卷筒,该卷筒充分利用内部空间,将电机设置于卷筒内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可以在狭小空间使用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5.一种电机内置的卷筒,该卷筒包括支架、筒身、左转轴、右转轴以及电机;
6.所述筒身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左转轴、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右转轴;
7.所述左转轴和所述右转轴同轴设置且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
8.所述电机容置于所述筒身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左转轴之间同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左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筒身转动;所述电机的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
9.更进一步地,所述筒身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所述筒身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分别加工有螺纹孔;
10.所述左转轴设置有与所述筒身左端面的螺纹孔位置对应的通孔,并与所述筒身的左端面用紧固件连接;
11.所述右转轴设置有与所述筒身右端面的螺纹孔位置对应的通孔,并与所述筒身的右端面用紧固件连接。
12.更进一步地,所述左转轴的中心加工有定位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定位孔形状配合。
13.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为半圆形孔。
14.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为形孔。
15.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的芯轴;
16.所述右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芯轴的外周侧;
17.所述电机的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芯轴。
18.更进一步地,所述芯轴为空心结构,并设置有中心孔;
19.所述电机的线缆通过所述芯轴的中心孔引出;
20.所述壳体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所述芯轴的端部。
21.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支承所述左转轴的第一滚动轴承和用于所述右转轴的第二滚动轴承;
22.所述支架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左转轴的阶梯孔和用于穿设所述芯轴的通孔;
23.所述芯轴为阶梯轴,包括与所述支架的外端面固定连接的端盖、与所述通孔间隙配合的定位轴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电机的中心轴;
24.所述右转轴设置有大小不同的两个同轴孔;
25.所述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左转轴过盈配合、且外圈与所述阶梯孔的大孔配合;
26.所述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芯轴的外周面过盈配合、且外圈与所述同轴孔的大孔配合。
27.更进一步地,所述左转轴设置有轴肩;
28.所述轴肩和所述阶梯孔的小孔内端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两侧,用于对所述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进行轴向限位;
29.所述定位轴和所述同轴孔的小孔内端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滚动轴承的外圈两侧,用于对所述第二滚动轴承的外圈进行轴向限位。
30.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分体结构,包括连接座、左支架、右支架以及紧固件;
31.所述连接座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均加工有螺纹孔;
32.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的端面均加工有通孔;
33.所述左支架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座的左端面;
34.所述右支架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座的右端面。
35.有益效果:
36.本实用新型的卷筒将电机置于筒身的内部,并采用支架对筒身和电机进行支承,通过电机的输出轴直接驱动与筒身连接的左转轴转动,无需在卷筒外部设置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该卷筒充分利用内部空间,将电机设置于卷筒内部,因此,上述卷筒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可以在狭小空间使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37.图1为本实用新型卷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2为图1中卷筒的另一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3为图1中卷筒的左视图;
40.图4为图1中卷筒的右视图;
41.图5为图3中a-a截面的剖视图。
42.其中,1-支架,2-筒身,3-左转轴,4-右转轴,5-电机,6-紧固件,7-芯轴,8-中心孔,9-螺钉,10-第一滚动轴承,11-第二滚动轴承,12-阶梯孔,13-通孔,14-端盖,15-定位轴,16-中心轴,17-同轴孔,18-连接座,19-左支架,20-右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4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内置的卷筒,如图1、图2和图5结构所示,该卷筒包括支架1、筒身2、左转轴3、右转轴4以及电机5;支架1作为卷筒的基础,不仅用于支承筒身2、左转轴3、右转轴4以及电机5,还可以实现整个卷筒的固定安装,从而实现卷筒的转动;
45.如图1、图2和图5结构所示,支架1可以为分体结构,也可以为整体结构;支架1为分体结构时,可以包括连接座18、左支架19、右支架20以及紧固件6;连接座18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均加工有螺纹孔;左支架19和右支架20的端面均加工有通孔13;左支架19通过紧固件6固定连接于连接座18的左端面;右支架20通过紧固件6固定连接于连接座18的右端面;紧固件6可以为螺钉9、螺栓等;由于支架1采用分体结构,便于卷筒的各个零部件的装配和维修;
46.筒身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左转轴3、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右转轴4;如图5结构所示,筒身2可以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筒身2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分别加工有螺纹孔;左转轴3设置有与筒身2左端面的螺纹孔位置对应的通孔13,并与筒身2的左端面用紧固件6连接;右转轴4设置有与筒身2右端面的螺纹孔位置对应的通孔13,并与筒身2的右端面用紧固件6连接;
47.左转轴3和右转轴4同轴设置且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支架1;筒身2通过左转轴3和右转轴4支承于支架1,并且通过左转轴3和右转轴4相对支架1的转动实现筒身2绕自身轴心线的转动;
48.电机5容置于筒身2的内部;电机5的输出轴与左转轴3之间同轴连接,用于驱动左转轴3转动以带动筒身2转动;电机5的壳体固定安装于支架1。如图5结构所示,电机5的壳体的一端通过芯轴7固定安装于支架1,实现电机5的固定;电机5的输出轴与左转轴3之间同轴连接,通过电机5的输出轴驱动左转轴3转动,进而通过左转轴3带动筒身2和右转轴4转动,实现卷筒的转动。
49.上述卷筒的卷筒本体由筒身2、固定连接于筒身2两端的左转轴3和右转轴4构成,筒身2通过左转轴3和右转轴4支承于支架1,在筒身2的内部安装有电机5,电机5通过壳体固定安装于支架1,电机5的输出轴与左转轴3连接,用于通过输出轴和左转轴3将动力传递至筒身2;由于上述卷筒将电机5置于筒身2内部,充分利用了筒身2内部的空间,无需在筒身2外部设置驱动机构且无需在电机5和筒身2之间设置传动机构,通过取消传动机构,不仅简化了卷筒的结构、减轻了重量、减小了体积、降低了制造成本,卷筒结构紧凑,而且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卷筒特别适用于空间受限制的场合;同时,将电机5设置于卷筒的内部,还能避免电机5外置可能引起的意外碰撞,从而对电机5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50.为了实现左转轴3和电机5的输出轴之间的同步转动,如图4和5结构所示,左转轴3的中心加工有定位孔,电机5的输出轴与定位孔形状配合;通过电机5的输出轴与左转轴3中心的定位孔形状配合,能够实现输出轴与左转轴3之间的相对静止,不仅简化了输出轴与左转轴3之间的装配固定,还能够保证输出轴与左转轴3的同步转动。
51.上述左转轴3的定位孔可以为半圆形孔或形孔,也可以为多边形孔等其它形状的孔;相对应地,电机5的输出轴截面形状为与半圆形孔、形孔或多边形孔形状配合半圆形、形或多边形。
52.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卷筒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支架1的芯轴7;右转轴4转动安装于芯轴7的外周侧;电机5的壳体固定安装于芯轴7。如图3和图5结构所示,芯轴7固定安装于支架1,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机5的壳体,与壳体固定安装的一端外周侧转动安装有右转轴4。芯轴7为空心结构,并设置有中心孔8;电机5的线缆通过芯轴7的中心孔8引出;壳体通过螺钉9固定安装于芯轴7的端部。
53.为了实现左转轴3和右转轴4的转动安装,如图4和图5结构所示,上述卷筒还包括用于支承左转轴3的第一滚动轴承10和用于右转轴4的第二滚动轴承11;第一滚动轴承10和第二滚动轴承11均包括内圈、外圈、以及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子;支架1设置有用于安装左转轴3的阶梯孔12和用于穿设芯轴7的通孔13;芯轴7为阶梯轴,包括与支架1的外端面固定连接的端盖14、与通孔13间隙配合的定位轴15以及用于固定电机5的中心轴16;右转轴4设置有大小不同的两个同轴孔17;第一滚动轴承10的内圈与左转轴3过盈配合、且外圈与阶梯孔12的大孔配合;第二滚动轴承11的内圈与芯轴7的外周面过盈配合、且外圈与同轴孔17的大孔配合。
54.由于滚动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具有相对旋转运动,因此,通过设置在左转轴3与支架1、以及右转轴4与心轴之间的滚动轴承能够使卷筒运转灵活。
55.在上述各种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左转轴3和右转轴4的轴向限位,左转轴3设置有轴肩;轴肩和阶梯孔12的小孔内端面分别位于第一滚动轴承10的外圈两侧,用于对第一滚动轴承10的外圈进行轴向限位;定位轴15和同轴孔17的小孔内端面分别位于第二滚动轴承11的外圈两侧,用于对第二滚动轴承11的外圈进行轴向限位。
56.采用上述结构,卷筒能够通过左转轴3上设置的轴肩、支架1的阶梯孔12、芯轴7、右转轴4的同轴孔17、安装于轴肩与阶梯孔12之间的第一滚动轴承10、以及安装于芯轴7和右转轴4的同轴孔17之间的第二滚动轴承11实现筒身2在轴向的限位,保证卷筒能够稳定工作。
57.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