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曳引带及其所用的电梯曳引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3868发布日期:2022-08-27 03:44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曳引带及其所用的电梯曳引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曳引带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曳引带及其所用的电梯曳引轮。


背景技术:

2.电梯是现代建筑物中的重要构成,其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曳引式电梯是以曳引系统为基础发挥运输作用的电梯类型,在现代高层楼宇中广泛应用,由于其特有的工作原理,曳引驱动电梯在轻载下行、重载上行和减速制动过程中导致大量能力耗散,只有在大量电力能源支撑下,方能正常运行,这和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理念背道而驰,现如今,国家能源有关政策有所改变,对能源消耗产品提出了更确切、严格的要求,加强曳引式电梯的选配及节能监管是电梯运行管理中的重要构成。
3.现有的电梯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通过摩擦达到防滑目的,钢丝绳单股设置,抗拉扯能力不强,且钢丝绳与曳引轮内部卡槽卡和较浅,容易打滑,曳引轮上无清洁结构,无法对钢丝绳上粘附的杂质进行清理,容易导致钢丝绳和曳引轮之间因为杂质挤压造成钢丝绳断裂,为此亟需一种电梯曳引带及其所用的电梯曳引轮。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曳引带及其所用的电梯曳引轮,以解决现有的电梯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通过摩擦达到防滑目的,钢丝绳单股设置,抗拉扯能力不强,且钢丝绳与曳引轮内部卡槽卡和较浅,容易打滑,曳引轮上无清洁结构,无法对钢丝绳上粘附的杂质进行清理,容易导致钢丝绳和曳引轮之间因为杂质挤压造成钢丝绳断裂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曳引带及其所用的电梯曳引轮,包括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立板,且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设置有端部,所述端部的一侧连接有转动轮,且转动轮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连接有第一防滑层,且第一防滑层的内部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防滑层,且第二防滑层的外侧设置有联合层,所述第一立板一侧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连接有内辊,所述内辊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且内辊的外侧设置有清洁层。
6.优选地,所述端部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端部皆与转动轮固定连接,其中一组所述端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且端部与第二立板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
7.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凹槽等距分布在转动轮的外侧,且多组所述凹槽皆与钢丝绳相匹配,所述凹槽和钢丝绳活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钢丝绳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钢丝绳等距分布在联合层的一侧,且多组所述钢丝绳皆与联合层固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板远离第二立板的一侧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外侧连接有电
机仓,所述电机仓通过螺栓与第一立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仓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且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可拆卸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第一立板并延伸至端部的一侧。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辊、第二固定块、清洁层的数量皆为四组,四组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辊、第二固定块、清洁层两两相对设置,且四组所述清洁层分别与钢丝绳和联合层活动连接。
11.优选地,所述清洁层与内辊可拆卸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端部、转动轮、凹槽、第一防滑层、钢丝绳、第二防滑层、联合层,实现了在相互配合的凹槽和钢丝绳之间添加了用于增大摩擦力的第一防滑层,第二防滑层为钢丝绳自带的防滑纹路,与第一防滑层相匹配,摩擦力更大,打滑的可能性降低,且在多组钢丝绳的外侧加设一层联合层,联合层为钢丝绳的提供一层共同抗拉扯的能力,从而降低钢丝绳发生断裂的可能性,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块、内辊、第二固定块、清洁层,实现了在钢丝绳对电梯进行拉扯使其上升下降的时候,钢丝绳和联合层在转动轮的外侧进行移动,在钢丝绳和联合层两侧皆设置了用于清洁的清洁层,可以将沾附在其外侧的杂质进行清洁,从而降低杂质进入凹槽内部造成钢丝绳与凹槽发生挤压从而断裂的可能性,使得装置的使用感更佳。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轮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图。
19.图中:1、第一立板;2、第二立板;3、端部;4、转动轮;5、凹槽;6、第一防滑层;7、钢丝绳;8、第二防滑层;9、联合层;10、第一轴承;11、电机;12、电机仓;13、第一固定块;14、内辊;15、第二固定块;16、清洁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2.请参阅图1-4,一种电梯曳引带及其所用的电梯曳引轮,包括第一立板1,第一立板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立板2,且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2之间设置有端部3,端部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端部3皆与转动轮4固定连接,其中一组端部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10,且端部3与第二立板2通过第一轴承10转动连接,转动轮4通过两组端部3在两组立板之间转动,从而带动钢丝绳7进行升降,端部3的一侧连接有转动轮4,且转动轮4的内部设置有凹槽5,凹槽5的数量为多组,多组凹槽5等距分布在转动轮4的外侧,且多组凹槽5皆与钢丝绳7相匹配,凹槽5和钢丝绳7活动连接,第二防滑层8是钢丝绳7自带的防滑外纹路,而凹槽5内部的第一防滑
层6与防滑纹路相匹配,两者配合可以使得钢丝绳7的摩擦增大,打滑可能性降低,凹槽5的内侧连接有第一防滑层6,且第一防滑层6的内部设置有钢丝绳7,钢丝绳7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防滑层8,且第二防滑层8的外侧设置有联合层9,钢丝绳7的数量为多组,多组钢丝绳7等距分布在联合层9的一侧,且多组钢丝绳7皆与联合层9固定连接,联合层9可以为橡塑材质,将多组钢丝绳7进行连接,多组钢丝绳7的直径较大,一般位于凹槽5中,一半位于联合层9中,第一立板1远离第二立板2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1,且电机11的外侧连接有电机仓12,电机仓12通过螺栓与第一立板1可拆卸连接,电机仓12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且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可拆卸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贯穿第一立板1并延伸至端部3的一侧,通过设置的第一立板1、第二立板2、端部3、转动轮4、凹槽5、第一防滑层6、钢丝绳7、第二防滑层8、联合层9,实现了在相互配合的凹槽5和钢丝绳7之间添加了用于增大摩擦力的第一防滑层6,第二防滑层8为钢丝绳7自带的防滑纹路,与第一防滑层6相匹配,摩擦力更大,打滑的可能性降低,且在多组钢丝绳7的外侧加设一层联合层9,联合层9为钢丝绳7的提供一层共同抗拉扯的能力,从而降低钢丝绳7发生断裂的可能性,延长钢丝绳7的使用寿命,凹槽5较一般凹槽较深,卡合能力好,防滑能力更好。
23.请参阅图1-4,一种电梯曳引带及其所用的电梯曳引轮,第一立板1一侧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3,且第一固定块13的一侧连接有内辊14,第一固定块13、内辊14、第二固定块15、清洁层16的数量皆为四组,四组第一固定块13、内辊14、第二固定块15、清洁层16两两相对设置,且四组清洁层16分别与钢丝绳7和联合层9活动连接,清洁层16可以为质地较软的毛刷材质,钢丝绳7和联合层9进行在其一侧移动的时候,清洁层16即可对其进行清洁,将其外侧沾附的杂质进行刮除,内辊14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5,且内辊14的外侧设置有清洁层16,清洁层16与内辊14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块13、内辊14、第二固定块15、清洁层16,实现了在钢丝绳7对电梯进行拉扯使其上升下降的时候,钢丝绳7和联合层9在转动轮4的外侧进行移动,在钢丝绳7和联合层9两侧皆设置了用于清洁的清洁层16,可以将沾附在其外侧的杂质进行清洁,从而降低杂质进入凹槽5内部造成钢丝绳7与凹槽5发生挤压从而断裂的可能性,使得装置的使用感更佳,可拆卸连接方便维修更换。
24.工作原理:使用时,需要连接外界电源,外界电源为装置提供电能,使得装置可以正常运行,首先启动电机11,使得电机11带动端部3和转动轮4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位于凹槽5外侧并与其有较大摩擦力的钢丝绳7上下移动,钢丝绳7的两端与电梯接触,从而带动电梯进行上下移动,在钢丝绳7位于凹槽5外侧移动的时候,第一防滑层6和第二防滑层8配合增大了其摩擦力,而多组钢丝绳7外侧共同设置的联合层9,可以为塑胶材质,可以提高其共同抗拉扯的能力,降低单根概率,在两侧的钢丝绳7和联合层9发送上下移动的时候,位于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2之间的清洁层16会对钢丝绳7和联合层9的一侧进行清理,将其外侧沾附的杂质进行刮除,清洁层16可以采用质地较为柔软的毛刷材质,对钢丝绳7和联合层9进行清洁的同时不会对其有损伤,对钢丝绳7和联合层9进行清洁可以避免杂质沾附,从而避免后期对钢丝绳7挤压进而造成钢丝绳7断裂,延长钢丝绳7的使用寿命,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5.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
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26.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