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方向检测及筛选的轴类工件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01289发布日期:2022-08-03 04:5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实现方向检测及筛选的轴类工件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轴类工件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方向检测及筛选的轴类工件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发展,轴类工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广泛运用在机械领域中,是绝大多数机械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零部件。顾名思义,轴类工件的外形呈圆柱形状,其横截面呈圆形。在轴类工件的生产或者安装中,通常使用到上料装置,以实现自动化上料,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劳动力的消耗。然而,现有的这种轴类工件上料装置仅仅具有运输物料的功能,当需要二次、多次加工轴类工件或者将该轴类工件安装在其他物品上时,会出现加工位置出错或者安装位置出错的问题,这样一来,使得产品的良率大大降低,此外,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方向检测及筛选的轴类工件上料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料装置仅具有运输作用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方向检测及筛选的轴类工件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盘、主轨道、输料管、检测机构以及排料机构;所述主轨道固设于所述振动盘的出料端处;所述输料管固设在所述主轨道的出料端处;所述检测机构固设在所述振动盘上;用于检测位于主轨道上的轴类工件的摆放方向;所述排料机构固设在所述振动盘上,用于将摆放方向错误的轴类工件排出所述主轨道。
5.可选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红外传感器以及夹持模组;所述夹持模组固设在所述振动盘上;所述红外传感器装设在所述夹持模组上;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位于主轨道上的轴类工件的摆放方向。
6.可选地,所述夹持模组包括固定单元以及安装单元;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振动盘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单元与所述固定单元螺纹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装设在所述安装单元上。
7.可选地,所述固定单元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单元与所述滑槽滑动适配。
8.可选地,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连接部以及支撑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振动盘螺纹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单元与所述支撑部螺纹连接。
9.可选地,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底座以及安装轴;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单元螺纹连接;所述安装轴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装设在所述安装轴上。
10.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固定部以及夹持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固定单元螺纹连接;所述夹持部相对的两端中的一端固设在所述固定部上,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间隔设置形成通槽;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一圆弧槽,所述夹持部上开设有第二圆弧槽;所述第一圆弧槽和所述第二圆弧槽共同形成供所述安装轴穿设的第一穿孔;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一穿孔连
通;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夹持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三螺纹孔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其中,使用紧固件依序穿设所述通孔和所述通槽,并与所述第三螺纹孔连接,从而实现对所述安装轴的固定。
11.可选地,所述安装单元上开设有第二腰型孔;所述固定单元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其中,使用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二腰型孔,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安装单元与所述固定单元的固定连接。
12.可选地,所述排料机构采用吹气方式无接触地排除摆放方向错误的轴类工件。
13.可选地,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气嘴、气管以及气源;所述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气嘴和所述气源固定连接;所述气嘴固设在所述振动盘上。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方向检测及筛选的轴类工件上料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位于振动盘内的轴类工件在振动盘的作用下从振动盘的出料端处落到主轨道上,并沿主轨道的延伸方向移动,逐渐靠近输料管。需要说明的是,位于振动盘内的轴类工件是经过加工的,因此,在主轨道上移动的轴类工件有两种摆放方向,一种为正确的,另一种为错误的。检测机构和排料机构均靠近主轨道的中部设置,检测机构用于检测位于主轨道上的轴类工件的摆放方向,当该轴类工件的摆放方向正确时,该轴类工件继续向前移动。当该轴类工件的摆放方向错误时,排料机构作出响应,并将该轴类工件排出主轨道外,以避免其继续向前移动。这样一样,使得摆放方向正确的轴类工件最终从主轨道的出料端处进入到输料管内。如此,避免摆放方向错误的轴类工件进入输料管内,从而提高产品的良率,以及避免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方向检测及筛选的轴类工件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单元(省略安装轴)的剖视图。
2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1.10—检测机构
ꢀꢀꢀꢀꢀꢀꢀ
20—气嘴
ꢀꢀꢀꢀꢀꢀꢀꢀꢀꢀꢀ
30—主轨道
22.40—振动盘
ꢀꢀꢀꢀꢀꢀꢀꢀꢀ
50—输料管
ꢀꢀꢀꢀꢀꢀꢀꢀꢀ
11—夹持模组
23.12—红外传感器
ꢀꢀꢀꢀꢀ
111—固定单元
ꢀꢀꢀꢀꢀꢀ
112—安装单元
24.1111—连接部
ꢀꢀꢀꢀꢀꢀꢀ
1112—支撑部
ꢀꢀꢀꢀꢀꢀꢀ
11111—第一腰型孔
25.11121—第二螺纹孔
ꢀꢀ
11122—滑槽
ꢀꢀꢀꢀꢀꢀꢀꢀ
1121—固定部
26.1122—夹持部
ꢀꢀꢀꢀꢀꢀꢀ
1123—安装轴
ꢀꢀꢀꢀꢀꢀꢀ
1124—通槽
27.1125—第一穿孔
ꢀꢀꢀꢀꢀ
11211—第二腰型孔
ꢀꢀ
11212—第三螺纹孔
28.1122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提供一种实现方向检测及筛选的轴类工件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盘40、主轨道30、输料管50、检测机构10以及排料机构;所述主轨道30固设于所述振动盘40的出料端处;所述输料管50固设在所述主轨道30的出料端处;所述检测机构10固设在所述振动盘40上;用于检测位于主轨道30上的轴类工件的摆放方向;所述排料机构固设在所述振动盘40上,用于将摆放方向错误的轴类工件排出所述主轨道30。
34.具体地,位于振动盘40内的轴类工件在振动盘40的作用下从振动盘40的出料端处落到主轨道30上,并沿主轨道30的延伸方向移动,逐渐靠近输料管50。需要说明的是,位于振动盘40内的轴类工件是经过加工的,因此,在主轨道30上移动的轴类工件有两种摆放方向,一种为正确的,另一种为错误的。检测机构10和排料机构均靠近主轨道30的中部设置,检测机构10用于检测位于主轨道30上的轴类工件的摆放方向,当该轴类工件的摆放方向正确时,该轴类工件继续向前移动。当该轴类工件的摆放方向错误时,排料机构作出响应,并将该轴类工件排出主轨道30外,以避免其继续向前移动。这样一样,使得摆放方向正确的轴类工件最终从主轨道30的出料端处进入到输料管50内。如此,避免摆放方向错误的轴类工件进入输料管50内,从而提高产品的良率,以及避免资源的浪费。
3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检测机构10包括红外传感器12以及夹持模组11;所述夹持模组11固设在所述振动盘40上;所述红外传感器12装设在所述夹持模组11上;所述红外传感器12用于检测位于主轨道30上的轴类工件的摆放方向。具体地,夹持模组11靠近主轨道30中部设置,且其与振动盘40螺纹连接,以实现可拆卸连接。红外传感器12安装在该夹持模组11上,用于检测移动至主轨道30中部处的轴类工件的
摆放方向。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夹持模组11包括固定单元111以及安装单元112;所述固定单元111与所述振动盘40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单元112与所述固定单元111螺纹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12装设在所述安装单元112上。
3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单元112上开设有第二腰型孔11211;所述固定单元111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1121;其中,使用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二腰型孔11211,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孔11121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安装单元112与所述固定单元111的固定连接。
38.具体地,振动盘40的侧表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固定单元111的侧表面开设有第一腰型孔11111,且该第一腰型孔11111沿竖直方向延伸。使用紧固件穿过第一腰型孔11111,并与第一螺纹孔连接,使得固定单元111固定在振动盘40上。设置第一腰型孔11111,使得固定单元111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安装单元112和红外传感器12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大大提高了实用性以及灵活性,此外,还能减少因加工误差所带来的影响。第二螺纹孔11121贯穿固定单元111的上下两个表面,第二腰型孔11211贯穿安装单元112的上下两个表面,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如此设置,使得安装单元112以及装设在其上的红外传感器12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大大提高了实用性以及灵活性。
3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固定单元111上开设有滑槽11122;所述安装单元112与所述滑槽11122滑动适配。
40.具体地,滑槽11122开设在固定单元111的顶面上,且沿左右方向延伸,滑槽11122贯穿固定单元111的左右两个表面,第二螺纹孔11121位于该滑槽11122内。设置滑槽11122,使得安装单元112在该滑槽11122内滑动,通过滑槽11122的两个内壁面限制安装单元112的移动,可使安装单元112在调节好位置后的装配更加容易快速,不容易偏移,从而提高安装精度。
4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固定单元111包括连接部1111以及支撑部1112;所述连接部1111与所述振动盘40螺纹连接;所述支撑部1112与所述连接部111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单元112与所述支撑部1112螺纹连接。
42.具体地,第一腰型孔11111开设在连接部1111的侧表面上,连接部1111与支撑部1112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有利于节省材料。滑槽11122开设在支撑部1112的顶面上,且贯穿支撑部1112的左右两个端面,第二螺纹孔11121开设在支撑部1112上,且贯穿该支撑部1112的上下两个端面。
4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安装单元112包括底座以及安装轴1123;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单元111螺纹连接;所述安装轴1123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12装设在所述安装轴1123上。
44.具体地,第二腰型孔11211开设在底座上,且贯穿底座的上下两个端面。底座与滑槽11122滑动适配,底座与支撑部1112通过一紧固件实现可拆卸连接。通过安装轴1123与底座的可转动连接,使得安装轴1123与安装在该安装轴1123上的红外传感器12可转动,从而调节红外射线所照射的位置,大大提高了实用性以及灵活性。
4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底座包括固定部1121以及夹持部1122;所述固定部1121与所述固定单元111螺纹连接;所述夹持部1122相对的两端中的一端固设在所述固定部1121上,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1121间隔设置形成通槽1124;所述
固定部1121上开设有第一圆弧槽,所述夹持部1122上开设有第二圆弧槽;所述第一圆弧槽和所述第二圆弧槽共同形成供所述安装轴1123穿设的第一穿孔1125;所述通槽1124与所述第一穿孔1125连通;所述固定部1121上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1212,所述夹持部1122上开设有通孔11221,所述第三螺纹孔11212与所述通孔11221同轴设置;其中,使用紧固件依序穿设所述通孔11221和所述通槽1124,并与所述第三螺纹孔11212连接,从而实现对所述安装轴1123的固定。
46.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腰型孔11211开设在固定部1121上,且贯穿该固定部1121的上下两个端面。夹持部1122位于固定部1121的上方,夹持部1122的右端与固定部1121的右端固定连接,夹持部1122的左端与固定部1121间隔设置,从而形成一通槽1124,这样一来,使得夹持部1122的左端可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第一圆弧槽开设在固定部1121的顶面上,且贯穿固定部1121的前后两个端面。第二圆弧槽开设在夹持部1122的底面上,且贯穿夹持部1122的前后两个端面。底座的具体加工方法为:在底座上钻孔,形成第一穿孔1125,该第一穿孔1125横跨固定部1121以及夹持部1122,随后,通过线切割加工除去夹持部1122左端底部的料,形成一个与第一穿孔1125连通的通槽1124。装配时,将安装好走插入第一穿孔1125内,此时,安装轴1123与第一穿孔1125适配转动。接着转动安装轴1123,以调节该安装轴1123上的红外传感器12的照射位置。随后,使用紧固件依序穿设通孔11221和通槽1124,并与固定部1121上的第三螺纹孔11212连接,从而使得夹持部1122的左端向下移动,并连带夹持部1122上的第二圆弧槽向下移动抵压安装轴1123,进而实现安装轴1123的固定。该固定方式结构简单,易操作。
4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排料机构采用吹气方式无接触地排除摆放方向错误的轴类工件。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主轨道30包括环板以及挡板,环板和挡板均呈环形状,且环绕振动盘40设置,挡板固设在环板靠近振动盘40中心的圆弧面上,挡板的顶面高于环板的顶面,用于挡住轴类工件,以避免其掉落,而环板则用于支撑轴类工件,若干轴类工件沿环板的延伸方向依序间隔布置,且均在该环板上往输料管50的方向移动。环板靠近振动盘40中心的一侧为内边缘,远离振动盘40中心的一侧为外边缘,那么,该环板从外边缘处到内边缘处逐渐向下倾斜设置,以使轴类工件贴着挡板的表面,避免轴类工件从环板的外边缘处掉落。这样一来,当红外传感器12检测到轴类工件的摆放方向为错误时,排料机构吹动该轴类工件,并使其从环板的外边缘处掉落到振动盘40内。相较于使用气缸驱动推块来实现排料,采用吹气方式无接触地进行排料,省去了推块移动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排料效率。此外,还能避免同时将两个前后间距较小的轴类工件排出环板外,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4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气嘴20、气管(图未示)以及气源(图未示);所述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气嘴20和所述气源固定连接;所述气嘴20固设在所述振动盘40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气嘴20呈管状,且焊接在振动盘40上,气源则为气嘴20供气,以使气嘴20喷出气体,并将轴类工件吹出主轨道30外。
4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机构10和排料机构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检测机构10和两组排料机构分别一一对应。第一组检测机构10和相对应的排料机构位于主轨道30的中部,第二组检测机构10和相对应的排料机构则位于主轨道30的末端。如此设置,避免由于两根轴类工件紧挨,而导致在后的那根轴类工件并未被
检测出来,第二组检测机构10和第二组排料机构则用于二次检测和排料,大大提高了实用性,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良率,以及进一步节省了材料。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