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固型便于清理的装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14849发布日期:2022-04-27 09:45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固型便于清理的装船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装船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固型便于清理的装船机。


背景技术:

2.装船机是用于散料码头装船时使用的大型散料机械,一般装船机由臂架皮带机,过渡皮带机,伸缩溜筒、尾车、走行装置等组成,装船机的种类众多,在对水泥或沙料包等货物进行装船过程中,一般采用将打包好的料包沿着螺旋轨道输送至下端,并有传送带输送至船上,其过程需要有人站在传送带末端进行接货、码货,从而保证货物能够整齐的码垛在船舱内。
3.目前市面上对料包状货物的装船工作,都需要工作人员在船舱内进行接货、码货,其劳动强度大,且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推出了一种一种加固型便于清理的装船机。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固型便于清理的装船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市面上对料包状货物的装船工作,都需要工作人员在船舱内进行接货、码货,其劳动强度大,且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加固型便于清理的装船机,包括船体和支撑座,所述船体上方设置有转运台,且转运台上表面连接有传动台,所述传动台上端设置有螺旋下料台,所述转运台上表面设置有第一传送带,且第一传送带位于传动台一侧下方,所述转运台右端连接有调整台,且调整台上表面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上表面放置有料包,所述调整台一侧外壁连接有第一调整板,且第一调整板末端连接有往复气缸,所述往复气缸位于调整台内部,所述调整台另一侧外壁连接有第二调整板,且第二调整板外壁连接有第一滚杆,所述调整台右端连接有下料板,且下料板上表面连接有第二滚杆,所述下料板末端连接有第一丝杠,且第一丝杠末端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下料板末端上方连接有挡板,且挡板一侧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下料板末端一侧连接有封板,且封板一侧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支撑座固定于转运台下表面,且支撑座下端设置有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下端连接有滚轮,所述支撑座外壁连接有滑座,且滑座一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部设置有第二丝杠,且第二丝杠末端连接有转运板,所述转运板末端上表面固定有承载台,所述支撑板末端上表面固定有双向气缸,且双向气缸两端连接有夹板。
6.可选的,所述调整台与转运台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调整台呈倾斜状,而且调整台的竖直中心线与第一传送带和传动台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
7.可选的,所述第一调整板通过往复气缸与调整台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调整板关于第二传送带的竖直中心线与第二调整板呈对称分布,而且第一调整板和第二调整板由左至右间距逐渐减小。
8.可选的,所述第一调整板与第二调整板之间呈错位滑动,且第一调整板与第二调整板外壁均等距离分布有第一滚杆。
9.可选的,所述挡板通过第二电机与下料板之间构成可调节结构,且下料板通过第一丝杠与调整台之间构成伸缩结构,而且下料板上表面均匀分布有第二滚杆。
10.可选的,所述封板通过第三电机与下料板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下料板的呈倾斜状。
11.可选的,所述滚轮通过电动升降杆与支撑座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滚轮关于支撑座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12.可选的,所述转运板通过第二丝杠与支撑板之间构成可调节结构,且支撑板通过滑座与船体之间构成升降结构,而且支撑板与船体之间呈平行分布。
13.可选的,所述夹板通过双向气缸与承载台之间构成活动结构,且承载台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并且夹板外壁呈齿槽状。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固型便于清理的装船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加固型便于清理的装船机,第二传送带的上表面设置的第一调整板和第二调整板可通过末端连接的往复气缸进行相对错位式的往复滑动,由于第一调整板和第二调整板由左至右间距逐渐减小,方便相对滑动的两个调整板将第二传送带上表面的料包进行位置调整,从而使朝向不一的料包均处于竖直状态被转运处理,进而便于后续的下料码垛效果,且调整过程中配合调整板外壁的第一滚杆可有效提高料包的调整效果,避免相互间摩擦力过大而对料包造成磨损。
16.2.该加固型便于清理的装船机,设置的下料板配合第二滚杆可使料包通过自身重力向下滑动下料,且可配合第一丝杠向回收缩,使得料包在滑动下料的过程中能够平整的铺落在下方的承载台上,保证料包不会因为自然掉落的抛物线而落呈坨状,进而方便后续的码垛效果。
17.3.该加固型便于清理的装船机,设置的下料板可对下料过程中掉落的灰尘颗粒进行储存,而下料板末端设置的封板可对掉落在内部的粉尘颗粒进行阻隔,后续可通过第三电机带动封板进行打开,从而对内部积存的废料进行集中排放,避免长期积累的灰尘颗粒增加下料板的重量,进而影响下料板的伸缩调节,也避免杂质颗粒直接落在下方装置影响机器正常运行。
18.4.该加固型便于清理的装船机,设置的可伸缩转运板配合夹板能够对承载台上的料包进行限位夹持,使得转运板与料包脱离的同时,夹板可松开料包,从而使料包准确的堆垛在下方的指定区域,保证堆叠效果,而随着堆垛高度的不断增加,转运板可经滑座的上升进行相应的高度调节,装置整体无需人工进行辅助下料,使得下料作业安全性更高,效率更快。
19.5.该加固型便于清理的装船机,通过设置的调整台能够在转运料包的过程中对料包状态方向进行调节,从而保证后续的下料堆垛效果,且通过可伸缩的下料板能够使料包平整准确的下料至承载台上进行存放,进一步保证了后续的下料堆垛效果,同时搭配可伸缩的转运板和夹板能够使料包被平整的下料堆垛在指定区域,而装置整体可通过支撑座下端的滚轮与船体之间进行支撑移动,有效保证了装船机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性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下料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俯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夹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船体;2、转运台;3、传动台;4、螺旋下料台;5、第一传送带;6、调整台;7、第二传送带;8、料包;9、第一调整板;10、往复气缸;11、第二调整板;12、第一滚杆;13、下料板;14、第二滚杆;15、第一丝杠;16、第一电机;17、挡板;18、第二电机;19、封板;20、第三电机;21、支撑座;22、电动升降杆;23、滚轮;24、滑座;25、支撑板;26、第二丝杠;27、转运板;28、承载台;29、双向气缸;30、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0.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加固型便于清理的装船机,包括船体1和支撑座21,船体1上方设置有转运台2,且转运台2上表面连接有传动台3,传动台3上端设置有螺旋下料台4,转运台2上表面设置有第一传送带5,且第一传送带5位于传动台3一侧下方,转运台2右端连接有调整台6,且调整台6上表面设置有第二传送带7,第二传送带7上表面放置有料包8,调整台6一侧外壁连接有第一调整板9,且第一调整板9末端连接有往复气缸10,往复气缸10位于调整台6内部,调整台6另一侧外壁连接有第二调整板11,且第二调整板11外壁连接有第一滚杆12,调整台6与转运台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调整台6呈倾斜状,而且调整台6的竖直中心线与第一传送带5和传动台3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第一调整板9通过往复气缸10与调整台6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调整板9关于第二传送带7的竖直中心线与第二调整板11呈对称分布,而且第一调整板9和第二调整板11由左至右间距逐渐减小,第一调整板9与第二调整板11之间呈错位滑动,且第一调整板9与第二调整板11外壁均等距离分布有第一滚杆12,货物料包8会经打包机构打包完毕,可通过螺旋下料台4输送至下方的第一传送带5表面进行传送,而第一传送带5会将料包8输送至右端的第二传送
带7上表面进行进一步传输,在传输过程中,第二传送带7的上表面设置的第一调整板9和第二调整板11可通过末端连接的往复气缸10进行相对错位式的往复滑动,由于第一调整板9和第二调整板11由左至右间距逐渐减小,方便相对滑动的两个调整板将第二传送带7上表面的料包8进行位置调整,从而使朝向不一的料包8均处于竖直状态被转运处理,进而便于后续的下料码垛效果,且调整过程中配合调整板外壁的第一滚杆12可有效提高料包8的调整效果,避免相互间摩擦力过大而对料包8造成磨损;
31.调整台6右端连接有下料板13,且下料板13上表面连接有第二滚杆14,下料板13末端连接有第一丝杠15,且第一丝杠15末端连接有第一电机16,下料板13末端上方连接有挡板17,且挡板17一侧连接有第二电机18,下料板13末端一侧连接有封板19,且封板19一侧连接有第三电机20,挡板17通过第二电机18与下料板13之间构成可调节结构,且下料板13通过第一丝杠15与调整台6之间构成伸缩结构,而且下料板13上表面均匀分布有第二滚杆14,封板19通过第三电机20与下料板13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下料板13的呈倾斜状,经调整台6调整方位的料包8会被第二传送带7输送至右端的下料板13表面进行进一步转运处理,而呈倾斜状的下料板13可使位于上表面的料包8通过第二滚杆14向下滑动,并被末端的挡板17所阻挡,当需要转运时,挡板17可通过第二电机18旋转至向下倾斜,从而使料包8沿着挡板17表面向下滑行,在料包8滑行的同时,第一电机16会带动第一丝杠15进行转动,从而使下料板13向回收缩,使得料包8能够平整的铺落在下方的承载台28上,保证料包8不会因为自然掉落的抛物线而落呈坨状,进而方便后续的码垛效果,在下料板13传料的过程中,料包8表面可能附着的灰尘颗粒会通过第二滚杆14的间隙落入下料板13内部进行储存,而下料板13末端设置的封板19可对掉落在内部的粉尘颗粒进行阻隔,后续可通过第三电机20带动封板19进行打开,从而对内部积存的废料进行集中排放,避免长期积累的灰尘颗粒难以进行清理;
32.支撑座21固定于转运台2下表面,且支撑座21下端设置有电动升降杆22,电动升降杆22下端连接有滚轮23,支撑座21外壁连接有滑座24,且滑座24一侧固定有支撑板25,支撑板25内部设置有第二丝杠26,且第二丝杠26末端连接有转运板27,转运板27末端上表面固定有承载台28,支撑板25末端上表面固定有双向气缸29,且双向气缸29两端连接有夹板30,滚轮23通过电动升降杆22与支撑座21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滚轮23关于支撑座21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转运板27通过第二丝杠26与支撑板25之间构成可调节结构,且支撑板25通过滑座24与船体1之间构成升降结构,而且支撑板25与船体1之间呈平行分布,夹板30通过双向气缸29与承载台28之间构成活动结构,且承载台28与支撑板25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并且夹板30外壁呈齿槽状,经下料板13下料的料包8会被承载台28所承接,而承载台28可经滑座24向下移动,从而移动至合适的下料处准备下料,同时支撑板25内部的第二丝杠26会通过转动使末端的转运板27向回收缩,并使其末端表面的料包8同时向回移动,而支撑板25上表面的夹板30可对移动至外侧的料包8进行夹持限位,在转运板27与料包8脱离的同时,夹板30可松开料包8,从而使料包8准确的堆垛在下方的指定区域,随着堆垛高度的不断增加,转运板27可经滑座24的上升进行相应的高度调节,且装置整体可通过支撑座21下端的滚轮23与船体1之间进行支撑移动,从而保证装船机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性能。
33.综上,该加固型便于清理的装船机,使用时,首先货物料包8会经打包机构打包完毕,可通过螺旋下料台4输送至下方的第一传送带5表面进行传送,而第一传送带5会将料包
8输送至右端的第二传送带7上表面进行进一步传输,在传输过程中,第二传送带7的上表面设置的第一调整板9和第二调整板11可通过末端连接的往复气缸10进行相对错位式的往复滑动,而相对滑动的两个调整板可将第二传送带7上表面的料包8进行位置调整,从而使朝向不一的料包8均处于竖直状态被转运处理,进而便于后续的下料码垛效果;
34.然后经调整台6调整方位的料包8会被第二传送带7输送至右端的下料板13表面进行进一步转运处理,而呈倾斜状的下料板13可使位于上表面的料包8通过第二滚杆14向下滑动,并被末端的挡板17所阻挡,此时下方的承载台28会经滑座24的带动向上移动至下料板13下方,当需要转运时,挡板17可通过第二电机18旋转至向下倾斜,从而使料包8沿着挡板17表面向下滑行,在料包8滑行的同时,第一电机16会带动第一丝杠15进行转动,从而使下料板13向回收缩,使得料包8能够平整的铺落在下方的承载台28上,保证料包8不会因为自然掉落的抛物线而落呈坨状,进而方便后续的码垛效果;
35.在下料板13传料的过程中,料包8表面可能附着的灰尘颗粒会通过第二滚杆14的间隙落入下料板13内部进行储存,而下料板13末端设置的封板19可对掉落在内部的粉尘颗粒进行阻隔,后续可通过第三电机20带动封板19进行打开,从而对内部积存的废料进行集中排放,避免长期积累的灰尘颗粒难以进行清理;
36.最后下料的料包8会被承载台28所承接,而承载台28可经滑座24向下移动,从而移动至合适的下料处准备下料,同时支撑板25内部的第二丝杠26会通过转动使末端的转运板27向回收缩,并使其末端表面的料包8同时向回移动,而支撑板25上表面的夹板30可对移动至外侧的料包8进行夹持限位,在转运板27与料包8脱离的同时,夹板30可松开料包8,从而使料包8准确的堆垛在下方的指定区域,随着堆垛高度的不断增加,转运板27可经滑座24的上升进行相应的高度调节,且装置整体可通过支撑座21下端的滚轮23与船体1之间进行支撑移动,从而保证装船机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性能。
37.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