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内部联控结构的术后器材输送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69155发布日期:2022-04-30 17: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内部联控结构的术后器材输送回收装置,包括主柜体(1)、电控液压撑杆(2)、电加热塑封条(3)和驱动电机(4),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柜体(1)内部活动装配有由驱动电机(4)控制的第一内部驱动机构、第二内部驱动机构和底部输送机构,所述的主柜体(1)内侧面位于上端开口内侧固定连接有内置配重限位框(5)的内侧装配框(6),所述的内侧装配框(6)内部开设有下端固定连接有内部设置固定永磁体(7)的内部功能筒(8),所述的主柜体(1)内部活动装配有由电控液压撑杆(2)控制的翻转封边框(9),所述的电加热塑封条(3)固定安装在翻转封边框(9)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部联控结构的术后器材输送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内部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主柜体(1)左侧内壁上的第一装配杆(10)、活动装配在第一装配杆(10)外侧的第一弹性翻转框(11)、活动套接在第一弹性翻转框(11)内的第一支撑辊筒(12)和活动套接在第一支撑辊筒(12)外侧的第一输送带(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内部联控结构的术后器材输送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内部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主柜体(1)右侧内壁上的第二装配杆(14)、活动装配在第二装配杆(14)外侧的第二弹性翻转框(15)、活动套接在第二弹性翻转框(15)内的第二支撑辊筒(16)和活动套接在第二支撑辊筒(16)外侧的第二输送带(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内部联控结构的术后器材输送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底部输送机构包括弹性装配在主柜体(1)下端开口位置的底部升降框(18)、螺栓固定在底部升降框(18)上表面的底部支撑框(19)、活动装配在底部支撑框(19)内部的第三装配杆(20)、活动套接在第三装配杆(20)外侧的第三支撑辊筒(21)、活动套接在第三支撑辊筒(21)外侧的第三输送带(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内部联控结构的术后器材输送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弹性翻转框(11)和第二弹性翻转框(15)通过底部联动控制框(23)和底部联动控制框(23)外侧的底部挤压辊筒(24),所述的底部挤压辊筒(24)外侧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轮组(30)分别与第一支撑辊筒(12)、第二支撑辊筒(16)传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部联控结构的术后器材输送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柜体(1)两侧内壁上焊接固定有用于活动装配电控液压撑杆(2)的底侧装配框架,所述的翻转封边框(9)内部开设有用于活动装配电控液压撑杆(2)的内部装配口。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内部联控结构的术后器材输送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柜体(1)下表面位于底部升降框(18)外围顶角位置焊接固定有向下凸起的底部支撑脚(2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内部联控结构的术后器材输送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柜体(1)内侧面和底部支撑脚(25)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弹性装配底部升降框(18)的侧向复位槽(26),所述的侧向复位槽(26)内底面上安装有底部弹性液压撑杆(27)。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部联控结构的术后器材输送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柜体(1)内侧面位于翻转封边框(9)外围螺栓固定有外部防护罩(28)。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术后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内部联控结构的术后器材输送回收装置,包括主柜体、电控液压撑杆、电加热塑封条和驱动电机。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内部联控结构的术后器材输送回收装置在主柜体内部活动装配有由驱动电机控制的第一内部驱动机构、第二内部驱动机构和底部输送机构,方便对术后器械进行输送,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回收装置的出料方向;在主柜体内部活动装配有由电控液压撑杆控制的翻转封边框,利用翻转封边框外侧的电加热塑封条可以快速对术后器械的收纳袋进行包装封边,大大提升输送回收过程中的安全性。大大提升输送回收过程中的安全性。大大提升输送回收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旭 华钧吟 陈云 李建卫 张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环亚医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9
技术公布日:2022/4/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