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平衡救援系统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89223发布日期:2022-07-16 09:2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平衡救援系统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平衡救援系统及电梯。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的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对电梯的需求量也飞快增加。无机房电梯作为目前主流电梯的一种,其市场保有量也越来越多。虽然电梯的技术在日益改进,使得电梯的安全性能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但是电梯使用时间长、使用人员操作不当等原因仍然会出现电梯故障困人的情况。对于无机房电梯,其主机安装在井道内,当电梯出现故障困人需要救援时,不能通过盘车救援的方式救出被困人员,尤其当轿厢、对重重量刚好平衡时,也不能通过松闸溜车的方式进行救援。
3.因此,通常只能通过在轿厢顶上增加重物或施加外力破坏平衡状态的方式,例如进入底坑拉动补偿链,来破坏轿厢与对中重量平衡的状态,使得轿厢能够移动,达到救援的目的。但是这些方式操作均较为复杂,需救援人员到达现场跳入井道或者到达轿厢顶部才能开展施救,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响救援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梯平衡救援系统及电梯,以在电梯轿厢与对重处于平衡状态时,能方便快捷的实现平衡状态的破除,从而便于及时救援。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6.一种电梯平衡救援系统,包括锁止导向装置和推动装置,该锁止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推动装置上并可在导轨上滑动,该推动装置设置在该锁止导向装置与轿厢之间;
7.该锁止导向装置包括框体、导向板、磁性件和电磁构件;
8.该导向板设置在该框体上并位于该导轨的旁侧,该磁性件设置在该导向板上并可相对该导向板进行滑动运动,该电磁构件设置在该导向板与该磁性件之间,该磁性件在所述电磁构件的作用下可运动至与该导轨相顶抵;
9.该推动装置包括推动杆,该推动杆与轿厢连接。
10.优选地,在该导向板与该磁性件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复位件,该框体上设置有限位板,该限位板与该导向板相对设置,该磁性件设置在该导向板与该限位板之间。
11.优选地,该磁性件包括接触部和滑动部,该电磁构件设置在该导向板与该接触部之间,该导向板上设置有若干供该滑动部穿过的导向孔。
12.优选地,该滑动部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滑动部、第二滑动部,该第一滑动部、第二滑动部沿该导轨的长度方向排布设置;
13.该弹性复位件设置在该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之间,该电磁构件设置在该第一滑动部、第二滑动部的外侧;或该电磁构件设置在该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之间,该弹性复位件设置在该第一滑动部、第二滑动部的外侧。
14.优选地,该导向板呈对称地设置在该导轨的两侧。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暗示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32.本发明中涉及“推动终点”是指推动杆所到达的最大推动位置,该位置的大小根据推动杆可推动行程所决定。
33.本发明中涉及“滑动初始点”是指锁定装置未受到电气控制时磁性件所处的位置。
34.图1中示出了一种电梯1,其包括电梯平衡救援系统和导轨2。该导轨2包括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22,该电梯平衡救援系统可单独设置在第一导轨21或第二导轨22上,也可分别设置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22上。该电梯平衡救援系统包括推动装置4和锁止导向装置5。
35.图2示出了电梯平衡救援系统的推动装置4的结构。该推动装置4包括电机6和壳体7、推动杆8,推动杆的一端与轿厢3连接,另一端容纳于壳体7中,电机6设置在壳体7上并与推动杆8传动连接,从而通过推动杆8带动轿厢3移动,破坏轿厢、对重重量的平衡。
36.图3示出了电梯平衡救援系统的锁止导向装置5的结构。该锁止导向装置5包括框体9;导向板10,导向板10设置在该框体9上并位于所述导轨2的旁侧;磁性件11,磁性件11设置在该导向板10上并可相对所述导向板10进行滑动;和电磁构件12,电磁构件12设置在导向板10与磁性件11之间;磁性件11在所述电磁构件12的作用下可被吸附运动至与所述导轨2相顶抵。
37.在一个实施例中,磁性件11包括接触部111和滑动部112。滑动部112包括第一滑动部112a和第二滑动部112b,两个滑动部相互平行设置,且沿着导轨的长度方向排布设置,呈现出π型结构。导向板10上设置有若干导向孔101,因此磁性件的滑动部112可在电磁构件12的吸附下运动,穿过该导向孔101并顶抵导轨2。优选地,磁性件11可以为衔铁。
38.在一个实例中,在框体9上设置有限位板91,且限位板91与导向板10相对设置,在导向板与限位板91之间设置有磁性件11。
39.图3还示出了在导向板10与磁性件11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复位件13,弹性复位件在电磁构件12未通电时复位,磁性件11抵接限位板91。
40.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13设置在第一滑动部112a与第二滑动部112b之间;电磁构件12设置在第一滑动部112a、第二滑动部112b的外侧。另外,电磁构件12也可设置在第一滑动部112a与第二滑动部112b之间,弹性复位件13设置在第一滑动部112a、第二滑动部112b的外侧。电磁构件12可以为电磁线圈,弹性复位件13可以为弹簧。
41.本发明的导向板10可单独地设置在导轨的一侧,也可对称地如图3所示设置在导轨的两侧,两种方式的设置都能让锁止导向装置5在电气控制下轻易地导向轿厢3在导轨2上的运动。
42.图3a中还示出了本发明的锁止导向装置5还包括防磨靴衬14,其设置在导向板10朝向导轨的侧面上,防磨靴衬14用于减轻锁止导向装置5与导轨2的摩擦,延长锁止导向装置的使用寿命。该防磨靴衬一般为高耐磨的塑料所制成,例如高耐磨尼龙材质,高耐磨聚氨酯材质。当需要更换时,只需要将防磨靴衬拆卸更换即可。当电梯的轿厢在导轨上工作时,由于电梯在导轨上进行上下往复的运动,防磨靴衬14防止轿厢在运动中偏斜或摆动,起到导向运动的作用,从而使电梯轿厢与导轨之间的滑动更可靠和安全。
43.图3b示出了本发明的锁止导向装置5还包括导向滑轮组15,其可替代防磨靴衬14的作用。所述导向滑轮组15设置在框体9上对应导轨2。该导向滑轮组15包括第一导向轮151
和第二导向轮152,第一、二导向轮151、152分别设置在导轨2的两侧且轮面与导轨滚动接触,以便导向锁止导向装置的运动方向又能避免导向板与导轨的摩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导向滑轮组15包括三个导向轮,呈“品”字型(未示出),三个导向轮可分别设置在导轨的前、左、右三个侧面上并与导轨滚动接触,形成三角夹面,能够防止轿厢在运动中偏斜或摆动,更稳定地导向轿厢在导轨上上下往复的运动,从而轿厢与导轨之间的滑动更安全可靠。
44.在一个优选的实例中,锁止导向装置5可包括上述防磨靴衬14和上述导向滑轮组15,在轿厢升降过程中,通过防磨靴衬和导向滑轮组,给轿厢与导轨之间的运动提供了防磨靴衬与导轨的导向作用和导向滑轮组与导轨的导向作用,在双重的导向作用下,轿厢在工作时即使防磨靴衬和导向滑轮组中任一构件使用效果不佳,也不会对轿厢沿着导轨运动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双重导向作用下,电梯的震动及噪音更能减少,提供更好的电梯舒适性。
45.该平衡救援系统还包括下导靴16,如图1所示,下导靴16设置在轿厢3底部与导轨2之间。该下导靴包括第一下导靴161和第二下导靴162,其分别设置在导轨2的一侧且与导轨滑动接触。下导靴的作用与导向滑轮组类似,都能导向轿厢运动。
46.本发明电梯平衡救援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47.当轿厢、对重重量平衡时轿厢停止移动,此时救援人员在井道外通过电气控制方式控制锁止导向装置5,电磁构件12产生磁引力,磁性件11在电磁构件12的作用下被吸附并穿过导向板10顶抵导轨2,同时弹性复位件13被压缩,随后推动装置4的电机6通电激活,推动杆8朝着轿厢3推出,由于锁止导向装置5此时顶抵导轨2且推动装置的壳体7与锁止导向装置5连接,推动杆8与轿厢3连接,当推动杆8推出后,轿厢3就会随着推动方向的方向而移动,当推动杆8推动到推动终点处时,锁止导向装置5的所述电磁构件12失电,磁引力也随之消失,磁性件11得到释放,在弹性复位件13的反作用力下磁性件11滑至滑动初始点位置,完成锁止导向装置5不再顶抵导轨2,接着推动装置4的电机6再次通电,由于推动杆8与轿厢3连接,轿厢3在曳引主机无动力时,轿厢等效为固定物体,此时推动装置的推动杆8也看作固定件,推动装置的壳体7与锁止导向装置5一起朝着轿厢方向移动,实现将推动杆8收回壳体7中,完成一次救援。如果完成一次救援后,破坏轿厢、对重重量的平衡状态,通过松闸溜车实现被困人员的救援;如果在一次推动救援实施后,由于推动装置推动行程有限,轿厢推动了一段距离,仍未能破坏平衡状态,那么重复上述过程,直到破坏轿厢、对重重量平衡的状态,再通过松闸溜车实现被困人员的救援。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变化和变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