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75836发布日期:2022-10-12 08:2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电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对重作为电梯的一部分,对平衡轿厢自重和一部分载荷重量,借以改善曳引性能,减小曳引机功率和能耗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对重框即是承载对重的部件,它是对重的固定装置,在电梯停止或运行时,对对重块限位固定其运动方式,既是保证了电梯的安全运行,也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但现行电梯的安装对于对重框的高度有一定的限制,可能会造成无法平衡轿厢侧与对重侧重量的情况,重新调整新的对重框不但提高了电梯的安装成本,还降低了电梯安装效率。
3.目前,一些专利也提供了可以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例如通过压板与调整板的高度的线性无级调整,适应对重块的数量调整(申请号:cn201621254261.7),这种对重框结构虽然可以提高对重安装高度,但其中的u型调整板对于对重框的整体高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提高对重块的安装高度十分有限,其功能更大程度上是在调整固定对重块,而不是较大程度上的提高对重块的安装高度,从而提高对重侧可安装的对重质量范围。
4.在因井道高度限制而导致的高度不足时,轿厢侧与对重侧重量无法平衡,由于电梯的安装对于对重框的高度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在相同对重框高度时提高对重块的安装高度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5.在对重框架上端设置安装对重块的缺口,在对重安装完成后,采用螺栓连接铰链式连接板,将缺口挡住,防止对重块从对重框内脱出,因为采用了铰链式连接板,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的电梯对重框架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及其安装方法,对重块的安装高度从对重框架的缺口的下表面的下方提升到了缺口的下表面的上方,在同一对重框架高度时,对重块的安装高度提高了一个缺口的高度,可以解决对重框架整体高度不足时,轿厢侧与对重侧重量无法平衡的问题,或者通过提高对重块的安装高度,来调整对重块的材料配比,降低了对重块的成本。
7.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包括:
9.对重框架和若干对重块,对重框架的侧壁具有缺口,若干所述对重块叠放在所述对重框架内,且位于顶部的一所述对重块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缺口的下表面;
10.至少两挡板机构,两所述挡板机构分别固定于所述对重框架的侧壁,两所述挡板机构与所述缺口封堵配合,位于顶部的该一所述对重块的侧壁与所述挡板机构限位配合;
11.至少两抵压机构,两所述抵压机构均设于所述对重框架内,两所述抵压机构分别与位于顶部的该一所述对重块的上表面的两端抵压。
12.上述的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其中,所述对重框架包括:两立柱、上梁和下梁,所述上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两所述立柱的上端的两侧均设有一所述缺口,若干所述对重块的两端分别卡设于两所述立柱内,两所述抵压机构分别设于两所述立柱的上端内,两所述挡板机构分别设于两所述立柱的上端外侧。
13.上述的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其中,每一所述挡板机构均包括:连接板和挡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挡板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立柱焊接,所述挡板远离所述铰链的一侧通过挡板螺栓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14.上述的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其中,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缺口的下方,所述挡板螺栓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状态时,所述挡板螺栓位于所述缺口的上方。
15.上述的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其中,每一所述抵压机构均包括:压板,所述压板通过至少一固定螺栓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上螺纹连接有对重螺栓,所述对重螺栓与位于顶部的该一所述对重块的端部的上表面抵压;
16.所述压板呈l型设置,所述压板的纵向壁通过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对重螺栓安装于所述压板的横向壁上。
17.上述的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其中,位于顶部的该一所述对重块的下表面高于所述缺口的下表面,位于顶部的该一所述对重块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缺口的上表面。
18.上述的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其中,位于顶部的该一所述对重块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缺口的下表面,位于顶部的该一所述对重块的下表面低于所述缺口的下表面。
19.上述的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其中,所述对重块的材质为钢材或混凝土。
20.上述的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其中,两所述立柱对称设置,两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对重框架的同一侧。
21.一种对重框的安装方法,其中,应用于上述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安装方法包括:
22.步骤s1:若干所述对重块依次从所述对重框架侧壁上的所述缺口处放入,并依次叠放于所述对重框架内,直至一所述对重块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缺口的下表面,若干所述对重块叠放完毕;
23.步骤s2:将两所述挡板向上翻转,使所述挡板与所述立柱的外侧壁紧贴,并通过两所述挡板螺栓分别与两所述立柱固定连接,以使两所述挡板分别与所述缺口处的位于顶部的该一所述对重块的两端的侧壁限位配合;
24.步骤s3:旋转两所述对重螺栓,两所述对重螺栓分别与所述缺口处的该一所述对重块的上表面的两端抵压,以使若干所述对重块固定。
25.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26.本发明的若干对重块的安装高度从对重框架的缺口的下表面的下方提升到了缺口的下表面的上方,在同一对重框架高度时,对重块的安装高度提高了一个缺口的高度,可以解决对重框架整体高度不足时,轿厢侧与对重侧重量无法平衡的问题,或者通过提高对重块的安装高度,来调整对重块的材料配比,降低了对重块的成本。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的挡板封堵缺口状态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28.图2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的挡板封堵缺口状态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29.图3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的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30.图4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的挡板脱离缺口状态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31.图5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的挡板脱离缺口状态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32.图6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的图5中的局部放大图;
33.在附图中:1、对重框架;2、挡板机构;3、抵压机构;4、缺口;5、立柱;6、上梁;7、下梁;8、连接板;9、挡板;10、铰链;11、挡板螺栓;12、压板;13、固定螺栓;14、对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35.图1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的挡板封堵缺口状态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的挡板封堵缺口状态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的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的挡板脱离缺口状态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的挡板脱离缺口状态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6为本发明一种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的图5中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至图6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包括:对重框架1、若干对重块(图中未示出)、至少两挡板机构2和至少两抵压机构3,对重框架1的侧壁具有缺口4,若干对重块叠放在对重框架1内,且位于顶部的一对重块的上表面高于缺口4的下表面,两挡板机构2分别固定于对重框架1的侧壁,两挡板机构2与缺口4封堵配合,位于顶部的该一对重块的侧壁与挡板机构2限位配合,两抵压机构3均设于对重框架1内,两抵压机构3分别与位于顶部的该一对重块的上表面的两端抵压。
36.优选的,若干对重块的厚度可为相同,也可为不同。
37.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对重框架1包括:两立柱5、上梁6和下梁7,上梁6的两端分别与两立柱5的上端固定连接,下梁7的两端分别与两立柱5的下端固定连接,两立柱5的上端的两侧均设有一缺口4,若干对重块的两端分别卡设于两立柱5内,两抵压机构3分别设于两立柱5的上端内,两挡板机构2分别设于两立柱5的上端外侧。
38.优选的,立柱5的纵向上具有凹槽,若干对重块的端部均卡设于凹槽内。
39.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一挡板机构2均包括:连接板8和挡板9,连接板8与挡板9通过铰链10转动连接,连接板8与立柱5焊接,挡板9远离铰链10的一侧通过挡板螺栓11与立柱5固定连接。
40.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连接板8位于缺口4的下方,挡板螺栓11与立柱5固定连接状态时,挡板螺栓11位于缺口4的上方。
41.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一抵压机构3均包括:压板12,压板12通过至少一固定螺栓13与立柱5固定连接,压板12上螺纹连接有对重螺栓14,对重螺栓14与位于顶部的该一对重块的端部的上表面抵压。
42.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压板12呈l型设置,压板12的纵向壁通过固定螺栓13与立柱5固定连接,对重螺栓14安装于压板12的横向壁上。
43.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44.本发明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45.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6所示,位于顶部的该一对重块的下表面高于缺口的下表面,位于顶部的该一对重块的上表面低于缺口的上表面。
46.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位于顶部的该一对重块的上表面高于缺口的下表面,位于顶部的该一对重块的下表面低于缺口的下表面。
47.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对重块的材质为钢材或混凝土。
48.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两立柱5对称设置,两缺口4位于对重框架1的同一侧。
49.优选的,两个立柱5上的凹槽开口方向相对设置。
50.优选的,缺口4与凹槽相连通。
51.优选的,缺口4的形状呈矩形。
52.优选的,位于顶部的一对重块的上表面与缺口4的上表面相齐平,位于顶部的一对重块的的下表面高于缺口4的下表面。
53.优选的,位于顶部的一对重块的上表面与缺口4的上表面相齐平,位于顶部的一对重块的的下表面与缺口4的下表面相齐平。
54.优选的,位于顶部的一对重块的上表面低于缺口4的上表面,位于顶部的一对重块的的下表面高于缺口4的下表面。
55.优选的,位于顶部的一对重块的上表面低于缺口4的上表面,位于顶部的一对重块的的下表面低于缺口4的下表面。
56.优选的,位于顶部的一对重块的上表面低于缺口4的上表面,位于顶部的一对重块的的下表面与缺口4的下表面相齐平。
57.一种对重框的安装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提高对重安装高度的对重框,安装方法包括:
58.步骤s1:若干对重块依次从对重框架1侧壁上的缺口4处放入,并依次叠放于对重框架1内,直至一对重块的上表面高于缺口4的下表面,若干对重块叠放完毕;
59.步骤s2:将两挡板9向上翻转,使挡板9与立柱5的外侧壁紧贴,并通过两挡板螺栓11分别与两立柱5固定连接,以使两挡板9分别与缺口4处的位于顶部的该一对重块的两端的侧壁限位配合;
60.步骤s3:旋转两对重螺栓14,两对重螺栓14分别与缺口4处的该一对重块的上表面的两端抵压,以使若干对重块固定。
61.在步骤s1中,若干对重块依次从对重框架1侧壁上的缺口4处放入,并依次叠放于对重框架1内,直至一对重块的上表面与缺口4的上表面相齐平,若干对重块叠放完毕。
62.本发明的若干对重块的安装高度从对重框架1的缺口4的下表面的下方提升到了缺口4的下表面的上方,在同一对重框架1高度时,对重块的安装高度提高了一个缺口4的高
度,可以解决对重框架1整体高度不足时,轿厢侧与对重侧重量无法平衡的问题,或者通过提高对重块的安装高度,来调整对重块的材料配比,降低了对重块的成本。
63.本发明在对重框架1整体高度受到限制时,在不需要增加对重框架1整体高度的前提下,将对重块的安装高度从对重框架1的缺口4的下表面的下方提升到了缺口4的下表面的上方,通过提高对重块的安装高度,增加了对重侧的重量,有效地解决了轿厢侧与对重侧重量无法平衡的情况,并且通过连接板8的阻挡和对重螺栓14与对重块的接触,使得对重块的位置得到固定,加强了对重块的保护性,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
64.本发明是在对重框架1上端的设置的安装对重的缺口4处的下方焊接一块连接板8,在对重块安装完成后,将铰接在连接板8上的挡板9封堵缺口4,再通过挡板螺栓11将挡板固定在对重框架1上,最后通过对重螺栓14压紧最顶部的对重块,防止对重块从对重框架1的缺口4处脱出,这种结构的配合较大程度上的提高了对重块的可安装高度,结构合理可靠。
65.本发明在不需要增加对重框架1整体高度的前提下,使得对重块的安装高度从原本的对重框架1上端缺口4的下平面调整至缺口4的上平面,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对重块的可安装高度,减少了轿厢侧与对重侧重量无法平衡的情况,也增大了对重侧的重量范围,提升了其可对应的轿厢侧重量范围。另一方面,对重块可安装高度的提升,也可以调整对重块的材料配比,例如将一部分的钢材对重块替换为密度较低的混泥土对重块,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重块的成本。此外,通过挡板机构2的阻挡和抵压机构3与对重块的接触,使得对重框架1内的对重块的位置得到固定,加强了对重块的保护性,电梯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
66.本发明的对重框架结构简单,于电梯安装人员而言,对重块安装的操作简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67.本发明的对重框架其对重块的安装高度即为对重框架的下梁至对重框架的缺口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比起现有的对重框结构,在不需要增加对重框整体高度的前提下,使得对重块的安装高度从原本的下梁到对重框架的缺口的下表面的距离调整至下梁到对重框架的缺口的上表面的距离,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对重块的可安装高度,增大了对重侧的重量范围,减少了轿厢侧与对重侧重量无法平衡的情况,也提升了其可对应的轿厢侧重量范围。此外,通过铰链式挡板机构的阻挡和对重螺栓与对重块的接触,使得对重框内的对重块的位置得到固定,加强了对重块的保护性,电梯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本发明的对重框结构简单,于电梯安转人员而言,对重块安装的操作简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6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