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组件以及电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73690发布日期:2024-03-12 21:0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包装组件以及电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物流运输,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组件以及电器组件。


背景技术:

1、烤箱、冰箱、洗衣机等电器设备在搬运和运输过程中承受冲击、振动等载荷,其包装必须防护电器设备不出现外观和功能损坏。

2、现有电器设备的包装组件多为瓦楞纸箱和泡沫组合,泡沫组合内置于瓦楞纸箱内,以包裹覆盖电器设备的部位外周面,以防护电器设备不出现外观和功能损坏。

3、现有的电器设备的包装组件的轻量化还未达到最优,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组件以及电器组件,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在改善包装组件的轻量化。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3、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装组件,其特殊之处在于,一种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组件包括防护体,所述防护体包括一个以上的防护件,至少一个所述防护件上设置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包括:

4、和所述防护件连接的主枝,所述主枝沿预设方向分叉以形成和所述防护件连接的分枝,使得作用力通过所述主枝和分支枝扩散到所述防护件。

5、本技术所提供的包装组件包括防护体,该防护体包括一个以上的防护件,以包裹防护待防护产品,由于至少一个防护件上设置有镂空部,镂空部包括和防护件连接的主枝,主枝沿预设方向分叉以形成和防护件连接的分枝,使得作用力通过主枝和分支枝扩散到对应的防护件上,当待防护产品进行角部跌落试验或者发生跌落时,包装组件上具有镂空部的防护件所承受的作用力可以通过主枝、分枝散到对应的防护件的其余部位,使防护件可整体受力,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防护件局部受力过大,造成防护件局部破损,进而对待防护产品的外表面发生损伤的现象,以保障待防护产品的外表面,同时,由于镂空部的设置,可减少对应的防护件的材料用量,以改善包装组件的轻量化,进一步降低包装成本,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件包括包覆在待防护产品的外表面上的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镂空区,所述镂空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镂空区内。

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镂空区沿所述本体的厚度方向贯通设置,这样可进一步降低防护件的包材用量,进一步降低成本。

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件包括第一防护件,所述镂空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件上的第一镂空部,所述第一镂空部的主枝的根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件的底部的拐角处,所述第一镂空部的主枝的顶部向上延伸,所述第一镂空部的主枝的两侧和所述第一防护件的侧壁之间分别通过所述分枝连接。

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防护件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第一镂空部,两个所述第一镂空部相对的所述分枝对接。

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镂空部的主枝包括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根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件的拐角处,所述第一杆体的顶部沿角部跌落试验方向设置,当待防护产品进行角部跌落试验时,包装组件上具有镂空部的防护件所承受的作用力可以沿角部跌落试验方向的主枝散到镂空部以及对应的防护件的其余部位。

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镂空部的主枝还包括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底部和所述第一杆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顶部向上延伸至所述防护件的顶部。

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杆体的底部和所述第一杆体的顶部通过弧形过渡,所述第二杆体的顶部不高于所述防护件的顶部。

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多个所述第二杆体顺次连接,靠近所述第一杆体的所述第二杆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宽度,多个所述第二杆体的宽度向背离所述第一杆体的方向依次减小,以在保证防护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包装用材。

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镂空部的主枝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分枝,以提高作用力的传递的均衡性。

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镂空部的每个所述分枝和所述第一镂空部的主枝的夹角在30-90°之间。

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镂空部的分枝的根部宽度大于所述分枝的根部宽度。

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防护件包覆在待防护产品的角部跌落试验的外表面上,以优先对待防护产品的角部跌落试验的外表面进行防护。

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件包括第二防护件,所述镂空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护件上的第二镂空部,所述第二镂空部的主枝的根部连接于所述第二防护件的底部的拐角处,所述第二镂空部的主枝的顶部沿所述第二防护件的对角线延伸至所述第二防护件的另一拐角处,所述第二镂空部的主枝的两侧和所述第二防护件的侧壁之间通过所述分枝连接。

1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防护件上还设置有第一减重部,所述第一减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镂空部的外侧。

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体还包括第二防护件,所述第二防护件的侧部和所述第一防护件的侧部连接。

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防护件的侧部和所述第一防护件的侧部卯榫连接。

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件包括第三防护件,所述镂空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防护件的第三镂空部,所述第三镂空部的主枝沿竖向设置,所述第三镂空部的主枝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防护件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三镂空部的主枝的侧部通过所述分枝连接在所述第三防护件侧壁上。

2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镂空部的主枝设置在所述第三防护件的中部,所述第三镂空部的主枝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以上的所述分枝和所述第三防护件的侧壁连接。

2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镂空部的分枝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防护件的侧壁上,所述第三镂空部的分枝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分叉枝,两个以上的所述分叉枝均连接在所述第三镂空部的主枝的侧部。

2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镂空部的主枝的侧部连接有多个所述分枝,相邻的所述分枝的相靠近的两个所述分叉枝共线。

2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镂空部的分枝上的两个所述分叉枝均呈弧形,两个所述分叉枝的开口相对设置。

2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防护件和所述第一防护件相对设置;

28、所述第二防护件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防护件的两侧和所述第三防护件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第二防护件连接。

2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防护件的侧部和所述第一防护件的侧部卯榫连接。

3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体为泡沫。

3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包装组件还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防护体的容纳腔,当所述防护体收容于所述容纳腔时,所述防护体和所述支撑体的内壁相接触。

3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体为瓦楞或纸箱。

33、另一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器组件,所述电器组件包括电器以及上述包装组件,所述电器包裹于所述包装组件的防护体内。

34、具有上述包装的电器组件,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防护件局部受力过大,造成防护件局部破损,进而对待防护产品的外表面发生损伤的现象,以保障待防护产品的外表面,同时,由于镂空部的设置,可减少对应的防护件的材料用量,以改善包装组件的轻量化,进一步降低包装成本,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