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码垛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211223发布日期:2022-11-16 06:0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码垛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钢筋桁架楼承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码垛方法。


背景技术:

2.钢筋桁架楼承板属于一种无支撑压型组合楼承板,其包括底板和焊接在底板上的钢筋桁架,钢筋桁架又主要包括上弦钢筋、下弦钢筋以及腹杆钢筋,三者通过焊接形成上述钢筋桁架楼承板。
3.在钢筋桁架楼承板焊接成型后,需要将其进行码垛,通常是采用正反方式叠放钢筋桁架楼承板,在授权公告号为cn214651152u的专利中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码垛装置,该装置使用时,首先,需要码垛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从上游生产线焊接完成后沿上游辊筒进入支撑机构和输送机构,通过输送电机输出轴端设置的链轮链条带动钢筋桁架楼承板沿辊筒移动至卸料位置后停止,平移电机通过其输出轴轴端的链轮链条带动平移长轴转动,进而带动垂直门架上的平移小车移动,将钢筋桁架楼承板推至支撑机构卸料侧的升降机构的升降平台上,平移小车退回至平移长轴一侧的初始位置;然后,后续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再移动至卸料位置后停止,对应位置的支撑机构上的翻转机构的夹紧气缸启动,夹紧气缸推动翻转杆两端的夹紧块将钢筋桁架楼承板加紧,翻转电机带动翻转长轴转动,进而翻转长轴上的翻转臂转动,将后续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与第一块钢筋桁架楼承板扣合;最后,在码垛过程中通过驱动电机调整升降机构的升降平台高度,依次按照平推-翻转操作进行码垛,当达到码垛高度后,将升降机构上的钢筋桁架楼承板捆扎吊转现有码垛。
4.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码垛高度受限于输送装置(等同于引用文件中的“输送机构”)的高度,其最高是和输送装置的高度等高,一般在85cm-93cm,倘若要提高码垛高度,只能提高输送装置的高度,则上一道焊接钢筋桁架楼承板设备的工作台高度也需要对应提高,这样会大大提高流水线成本且极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码垛方法,突破了输送装置高度对码垛高度的限制,保证了输送装置与流水线工作台等高的前提下,提高了码垛高度,提高了码垛效率,降低了设备成本。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码垛方法包括:s1.上料:钢筋桁架楼承板由输送装置沿x轴方向传送至第一工位,钢筋桁架楼承板到达指定位置后发送信号,判断是第奇数块还是第偶数块,如果是第奇数块则进行s2操作,如果是第偶数块则进行s4操作;s2.托举:第奇数块钢筋桁架楼承板由托举装置沿y轴方向托举到第二工位;s3.推移:第奇数块钢筋桁架楼承板由推移装置沿z轴方向推移到第三工位,完成后,推移装置返回原位,托举装置返回原位,再重复s1操作;
s4.翻转:第偶数块钢筋桁架楼承板由翻转装置翻转到前一个第奇数块钢筋桁架楼承板上,第偶数块钢筋桁架楼承板翻转后产生的高度位移等于两倍的翻转装置的回转半径值。
7.s5.下降:位于第三工位的钢筋桁架楼承板随升降装置沿y轴方向下降,此时,最上面的第偶数块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架所在的位置是新的第三工位,升降装置下降的距离为两块钢筋桁架交叉叠放后的高度;s6.在升降装置下降的同时,翻转装置回到原位;再重复s1操作,直至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码垛高度达到预设高度结束。
8.此技术方案将现有技术中翻转装置的回转中心与钢筋桁架楼承板同高修改为高于钢筋桁架楼承板,使得翻转装置翻转后与初始位置产生高度上的位移,以此来提高第偶数块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高度,同时,为了配合第偶数块钢筋桁架楼承板翻转后位置的增高,增加了s2的托举步骤,以提升第奇数块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高度。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码垛高度不再受到输送装置高度的限制,提升了码垛高度,现在的码垛高度可以达到120cm以上,如果再加装一个二次托举装置,码垛高度可以达到140cm以上,同时提高了码垛效率,每张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码垛时间在10s左右,而且不需要调高生产线上一道生产工序的工作台来适应,实现了设备的标准化及通用性,节省了设备成本。
10.作为优选,翻转装置包括翻转主轴、翻料架、夹具和加高架;翻料架的初始位置与第一工位同高,且平行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宽度方向,夹具与翻料架滑动连接以抓放钢筋桁架楼承板;翻转主轴平行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翻转主轴在竖直方向上高于翻料架;翻料架近翻转主轴的一端固连加高架,加高架的另一端固连翻转主轴以实现翻料架随翻转主轴旋转180
°
左右,翻料架和加高架均有多个且数量相同;翻转主轴设置在所述主轴支架上,所述翻转主轴通过轴承与所述主轴支架转动连接。
11.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实现了只需要提高翻转装置的回转半径即可提升码垛高度,其中加高架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即为回转半径,则实际的提高的码垛高度为所述加高架长度的2倍,所以本技术方案通过增加一个加高架实现了行程双倍的提高,结构巧妙简单且成本低,其中翻料架随翻转主轴旋转180
°
左右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且可靠,也实现了降低成本的有益效果。
12.作为优选,夹具包括两个夹爪,两个夹爪分别位于翻料架的近两端处,两个夹爪沿翻料架相对或相向滑动,以抓放钢筋桁架楼承板以实现钢筋桁架的对中夹紧,夹爪通过气缸或油缸控制。
13.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实现了翻转装置对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可靠夹紧,同时采用对中夹紧的方式,这样设计便于控制和调节钢筋桁架楼承板在翻料架上的位置,进而保证第偶数块板与前一块板在叠放时交错放置,以保证码垛的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最高的空间利用率。
14.作为优选,翻转装置通过通过链传动或同步带传动控制翻转主轴旋转,翻转装置
内设置有接近开关一和接近开关二,接近开关一限定翻转装置翻转的极限位置,接近开关二限定翻转装置工作完成后返回的极限位置。
15.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实现了翻转装置的自动化控制。
16.作为优选,输送装置与上一道工序的工作台同高,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支架和横担在输送支架上的多个输送辊轮,多个输送辊轮通过传动链和链轮传动,第一工位位于输送辊轮上方,输送支架上设置有接近开关三,接近开关三限定钢筋桁架楼承板在第一工位x轴方向上位置。
17.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保证了输送装置与上一道工序的工作台同高,实现了设备的通用性和标准化。
18.作为优选,托举装置的初始位置与第一工位同高,托举装置包括多个托举支架,托举支架通过油缸或气缸控制升降,以托举钢筋桁架楼承板至第二工位,第二工位位于第一工位上方。
19.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实现了对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托举,以配合下一块翻转的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高度,达到提高码垛高度的有益效果。
20.作为优选,托举支架包括横杆和两个竖杆,竖杆固连在横杆两端,两个竖杆分别与输送支架滑动连接,输送支架宽度方向上的两内侧均固设有导向槽,两个导向槽与两个竖杆相适配,每个导向槽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牛眼轴承,牛眼轴承与竖杆接近导向槽侧面的两侧面滚动接触,导向槽两侧面上均设置有轴承,轴承与竖杆的远离输送支架的侧面滚动接触;托举支架与油缸或者气缸的伸缩杆通过鱼眼接头连接。
21.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导向槽保证了托举装置的安全可靠性,牛眼轴承和轴承的设置,降低了托举装置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鱼眼接头的设置实现了托举支架与伸缩杆的可转动的连接,避免了伸缩杆受到阻力,提高了托举装置的使用寿命。
22.作为优选,推移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推移部件;第一推移部件固设于托举装置上,并平行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宽度方向,并随托举装置升降,第一推移部件上设置有推板一,推板一通过油缸或气缸控制其沿z轴移动。
23.作为优选,推移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推移部件,第二推移部件与第二工位同高,第二推移部件上设置有推板二,推板二通过油缸或气缸控制其沿z轴移动。
24.此技术方案中,推移装置将钢筋桁架楼承板水平推移至第三工位,即升降装置上,其中第一推移部件不能将其一步推到位,所以,在同高度位置上加装了第二推移部件,实现了经过两步推移将钢筋桁架楼承板推移到第三工位上,推移动作稳定、快速、可靠。
25.作为优选,升降装置位于输送装置的一侧,升降装置包括多个竖直支架、多个水平支架和升降传动轴,多个竖直支架平行并排固设在输送支架外侧,升降传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多个水平支架,多个水平支架平行设置,升降传动轴上固设有多个齿轮,多个水平支架随升降传动轴通过齿轮齿条副传动沿竖直支架上下移动,多个齿轮分别啮合有多个齿条,多个齿条固设在竖直支架远离输送装置的侧面上,升降传动轴传动连接有电机和减速机;水平支架的上表面为第三工位,第三工位等于或低于第二工位的高度,第二工位与第三工位的高度差范围为0-8cm。
26.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实现了稳定可靠的升降动作,以支撑钢筋桁架楼承板下降,
从而达到所需码垛高度的要求;其中第三工位要略低于第二工位是为了第一次推移结束后,钢筋桁架楼承板在部分进入第三工位时,在这个高度差及自重的作用下,会使其略低于第二推移部件的推板二,以方便第二推移部件推动其完全到位。
27.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改变码垛方法,并通过设置翻转装置和托举装置,实现了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码垛高度不再受到输送装置高度的限制,提升了码垛高度,现在的码垛高度可以达到120cm以上,如果再加装一个二次托举装置,码垛高度可以达到140cm以上;同时提高了码垛效率,每张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码垛时间在10s左右;而且不需要调高生产线上一道生产工序的工作台来适应,实现了设备的标准化及通用性,节省了设备成本。
28.2.翻转装置的设置实现了只需要提高翻转装置的回转半径即可提升码垛高度,其中加高架的长度即为回转半径,则实际的提高的码垛高度为所述加高架长度的2倍,所以本技术方案通过增加一个加高架实现了行程双倍的提高,结构巧妙简单且成本低,其中翻料架随翻转主轴旋转180
°
左右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且可靠,也实现了降低成本的有益效果。
29.3.导向槽的设置保证了托举装置的安全可靠性,牛眼轴承和轴承的设置,降低了托举装置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鱼眼接头的设置实现了托举支架与伸缩杆的可转动的连接,避免了伸缩杆在伸缩时受到阻力而损坏气缸或油缸,提高了托举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30.图1是第奇数块钢筋桁架楼承板码垛示意图;图2是第偶数块钢筋桁架楼承板码垛示意图;图3是钢筋桁架楼承板码垛设备示意图;图4是托举装置示意图;图5是导向槽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工位;2-第二工位;3-第三工位;4-钢筋桁架楼承板;5-输送装置;51-输送支架;511-导向槽;512-牛眼轴承;513-轴承;52-输送辊轮;6-托举装置;61-托举支架;611-横杆;612-竖杆;613-鱼眼接头;7-推移装置;71-第一推移部件;711-推板一;72-第二推移部件;721-推板二;8-翻转装置;81-翻转主轴;82-翻料架;83-夹具;831-夹爪;84-加高架;85-主轴支架;9-升降装置;91-竖直支架;92-水平支架;93-升降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码垛方法,参照图1-2,包括以下步骤:s1.上料:钢筋桁架楼承板4由输送装置5沿x轴方向传送至第一工位1,钢筋桁架楼
承板4到达指定位置后发送信号,判断是第奇数块还是第偶数块,如果是第奇数块则进行s2操作,如果是第偶数块则进行s4操作;s2.托举:第奇数块钢筋桁架楼承板4由托举装置6沿y轴方向托举到第二工位2;s3.推移:第奇数块钢筋桁架楼承板4由推移装置7沿z轴方向推移到第三工位3,完成后,推移装置7返回原位,托举装置6返回原位,再重复s1操作;s4.翻转:第偶数块钢筋桁架楼承板4由翻转装置8翻转到前一个第奇数块钢筋桁架楼承板4上;第偶数块钢筋桁架楼承板4翻转后产生的高度位移等于两倍的翻转装置8的回转半径值。
34.s5.下降:位于第三工位3的钢筋桁架楼承板4随升降装置9沿y轴方向下降,此时,最上面的第偶数块钢筋桁架楼承板4的底模架所在的位置是新的第三工位3;s6.在升降装置9下降的同时,翻转装置8回到原位;再重复s1操作,直至钢筋桁架楼承板4的码垛高度达到预设高度结束。
35.参照图2,翻转装置8包括翻转主轴81、翻料架82、夹具83和加高架84;翻料架82的初始位置与第一工位1同高,且平行于钢筋桁架楼承板4的宽度方向,夹具83与翻料架82滑动连接以抓放钢筋桁架楼承板4;翻转主轴81平行于钢筋桁架楼承板4的长度方向设置,翻转主轴81在竖直方向上高于翻料架82;翻料架82近翻转主轴81的一端固连加高架84,加高架84的另一端固连翻转主轴81,翻料架82和加高架84均有四个,翻转主轴81设置在主轴支架85上,翻转主轴81通过轴承与主轴支架85转动连接。
36.参照图2-3,夹具83包括两个夹爪831,两个夹爪831分别位于翻料架82的近两端处,两个夹爪831沿翻料架82相对或相向滑动,以抓放钢筋桁架楼承板4,夹爪831通过气缸控制。翻转装置8通过电机和链传动控制翻转主轴81旋转,翻转装置8内设置有接近开关一和接近开关二,接近开关一限定翻转装置8翻转的极限位置,接近开关二限定翻转装置8工作完成后返回的极限位置。
37.参照图1和图3,输送装置5与上一道工序的工作台同高,输送装置5包括输送支架51和横担在输送支架51上的24个输送辊轮52,二十四个输送辊轮52通过传动链和链轮传动,第一工位1位于输送辊轮52上方,输送支架51上设置有接近开关三,接近开关三限定钢筋桁架楼承板4在第一工位1x轴方向上位置。
38.参照图1和图3,托举装置6的初始位置与第一工位1同高,托举装置6包括八个托举支架61,托举支架61通过,气缸控制升降,以托举钢筋桁架楼承板4至第二工位2,第二工位2位于第一工位1上方。
39.参照图4-5,托举支架61包括横杆611和两个竖杆612,竖杆612固连在横杆611两端,两个竖杆612分别与输送支架51滑动连接,输送支架51宽度方向上的两内侧均固设有导向槽511,两个导向槽511与两个竖杆612相适配,每个导向槽511两侧面上均设置有两个牛眼轴承512,牛眼轴承512与竖杆612接近导向槽511侧面的两侧面滚动接触,导向槽511两侧面上均设置有两个轴承513,轴承513与竖杆612的远离输送支架51的侧面滚动接触;托举支架61与油缸或者气缸的伸缩杆通过鱼眼接头613连接。
40.参照图1和图3,推移装置7包括八个第一推移部件71;第一推移部件71固设于托举装置6上,并平行于钢筋桁架楼承板4的宽度方向,第一推移部件71上设置有推板一711,推板一711通过气缸控制其沿z轴移动。
41.参照图1和图3,推移装置7还包括八个第二推移部件72,第二推移部件72与第二工位2同高,第二推移部件72上设置有推板二721,推板二721通过气缸控制其沿z轴移动。
42.参照图1、图2和图3,升降装置9位于输送装置5的一侧,升降装置9包括六个竖直支架91、十四个水平支架92和升降传动轴93,六个竖直支架91平行并排固设在输送支架51外侧,升降传动轴93转动连接十四个水平支架92,十四个水平支架92平行设置,升降传动轴93上固设有四个齿轮,四个齿轮分别啮合有四个齿条,四个齿条分别固设在竖直支架91远离输送装置5的侧面上,升降传动轴93传动连接有电机和减速机;水平支架92的上表面为第三工位3,第三工位3略低于第二工位2的高度,第二工位2与第三工位3的高度差范围为0-8cm,以方便第二推移部件的推板二进行推移。
43.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