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球网架及其自适应提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899713发布日期:2022-10-22 03:37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球网架及其自适应提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焊接球网架提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焊接球网架及其自适应提升方法。


背景技术:

2.焊接球网架结构由于具有受力平衡、结构稳定、自重较轻等优势,被大量使用在体育馆、厂房、铁路车站等大型公共建筑的屋面系统中,一般来说焊接球网架结构的施工均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常规方法先将网架结构的局部或整体在地面拼装,然后采用分区吊车吊装、搭设支撑辅助塔架、集群液压提升、搭设满堂脚手架等方法将预拼装网架进行高空吊装或滑移就位安装;随着材料、焊接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工程建筑所使用的空心球网架结构的体量和形体变得愈发庞大和复杂,异形网架结构层出不穷,给施工的技术要求及安全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面对异形偏心焊接球网架时,由于网架空间不规则、不对称、单侧外挑、斜挑等情况,传统的整体提升方式很难做到适配,需要配合使用,施工工艺复杂,严重耽误工期,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焊接球网架在对拼装网架进行整体提升时会因为横向荷载风力使提升的网架受力不均然后导致爬升的拼装网架会产生坠落的情况,从而使该网架提升装置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焊接球网架在对拼装网架进行整体提升时会因为横向荷载风力使提升的网架受力不均然后导致爬升的拼装网架会产生坠落的情况,从而使该网架提升装置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接球网架,包括提升架主体,所述提升架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液压千斤顶,且液压千斤顶的输出端设置有顶台,所述顶台的上端连接有网格顶架,且网格顶架的上端扣合有梁架,所述梁架下表面关于其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有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二拉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下端设置有防坠机构;其中,所述防坠机构包括连接架,且连接架的水平方向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导框,所述下导框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延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内凸齿,且内凸齿啮合连接有导轮,并且导轮的上下方同时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扣框,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扣框,且第二齿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提升架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侧框架,且侧框架的一侧开设有缺口,并且侧框架的一侧关于缺口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位于第一滑槽的上方,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块构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一滑块构
成滑动连接,所述侧框架远离缺口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架,且第二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并且第一支撑架的一侧与侧框架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扣孔,且两个所述扣孔分别卡接有第二限位件和第一限位件,并且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水平方向的一端位于连接架水平方的下方。
4.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水平端头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连接架的宽度。
5.优选的,所述提升架主体的两侧关于其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侧条块,且侧条块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所述侧条块分别与第二扣框和第一扣框相卡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侧设置有垂直液压爬轨机构,且垂直液压爬轨机构包括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关于其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侧板件,且两个所述侧板件分别连接有液压杆,并且两个所述液压杆的一端均连接有爬轮,所述爬轮两侧的转轴分别连接有连接杆,且两个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框架的内腔壁之间的转轴构成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提升架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底架,且底架呈回形结构,底架的下方设置有自适应夹持机构,所述自适应夹持机构包括第一t型滑件和第二t型滑件,所述底架的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横滑槽,所述横滑槽内腔分别与第一t型滑件和第二t型滑件构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一t型滑件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两侧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幅夹板,所述第二t型滑件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夹块,且第一夹块的两侧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副夹板。
8.优选的,所述底架的下表面关于横滑槽对称设置有顶齿条,所述顶齿条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顶齿条分为两组,并且两组所述顶齿条分布在横滑槽的两侧。
9.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块的上表面关于其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传动机构,且第一夹块和第二夹板结构相同,所述传动机构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传动机构分为两组,并且两组所述传动机构分别安装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板的上表面。
10.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安装在第一副夹板上的转轴顶端,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一侧的转轴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下方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连接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与顶齿条相啮合。
11.优选的,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支架,且第二支架的一端与第一副夹板的侧壁相连接,所述蜗杆的一端连接有支转轴,且支转轴的外壁转动套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水平方向的一端与第一副夹板的侧壁相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导轮的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l型支撑件,且l型支撑件的水平方向的一端与提升架主体的外壁相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提升架主体远离防坠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轨道,且轨道的内腔与爬轮构成滑动结构。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块的一侧设置有与其侧壁相垂直的垫板,且垫板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有双向丝杆,且双向丝杆的外壁分别与第一t型滑件和第二t型滑件上的螺纹孔构成螺纹连接,所述双向丝杆与底架长度方向的两侧构成转动结构。
15.一种焊接球网架的自适应提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s1、组装工作,先将提升架主体下方的自适应夹持机构对于到需要固定的墙或柱上进行辅助支撑,接着将自适应夹持机
构上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板分别套设到柱或墙的两侧,然后将电机启动,接着在电机带动双向丝杆的作用下将第一t型滑件和第二t型滑件相互靠拢,这样第一夹块两侧转动连接的第一副夹板能够将柱的外壁进行挤压固定,同时第二夹板将柱外体的另外一侧进行挤压固定,而需要对墙体进行固定时,因墙体较薄,然后在第一t型滑件和第二t型滑件的带动下能够将第一夹块和第二夹板相互靠拢移动,然后第一夹块和第二夹板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传动机构上的传动齿轮与底架下表面上的顶齿条相啮合,接着传动齿轮带动蜗杆进行转动,然后蜗杆带动蜗轮进行转动,接着蜗轮将第二锥齿轮同步带动,然后第二锥齿轮将第一锥齿轮进行啮合转动,这样第一锥齿轮能够将传动连接的第一副夹板水平撑开,从而第一夹块和第二夹板与墙接触的同时两侧转动连接的第一副夹板和第二幅夹板能够与墙相贴合,这样该提升架主体通过自适应夹持机构能够自适应与墙和柱进行连接;s2、攀爬工作,将准备好需要连接的异形偏心焊接球网架与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的焊球进行拼装焊接,然后将液压千斤顶启动,接着液压千斤顶将顶台水平向上顶起,然后顶台将上表面连接的网格顶架向上顶起,这样网格顶架扣合焊接的梁架能够将下表面上的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同步上移,然后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将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向上拉动,而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上焊接的网架能够水平向上提升,而第一连接架一侧的安装的垂直液压爬轨机构通过连接杆连接的爬轮能够线性在轨道内上移,同时液压杆能够将连接框架进行细微调整,这样第一连接架连接的网架也能够便捷地得到调整;s3、防坠工作,而提升网架遇到自然因素时,提升的网架将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向下坠落,然后第二连接架连接的连接架能够将下方抵挡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挤压推开,接着下导框内壁上的内凸齿能够将导轮进行带动,然后导轮分别将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向拉动,同时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能够通过侧壁上的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线性滑动,然后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两端连接的第二扣框和第一扣框与提升架主体外壁上的两个所述侧条块相卡合,这样网架在下坠时通过防坠机构与提升架主体外壁上的侧条块进行配合能够有效地防止网架坠落。
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一)本发明通过防坠机构上的第二扣框和第一扣框与提升架主体外壁上的两个所述侧条块相卡合,这样网架在下坠时通过防坠机构与提升架主体外壁上的侧条块进行配合能够有效地防止网架坠落,从而使该提升装置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二)本发明第一连接架在上移的过程中能够将垂直液压爬轨机构同步带动,这样垂直液压爬轨机构上的爬轮能够在轨道内水平上移,同时在液压杆的作用下能够将连接框架进行便捷的调整,这样调整后的连接框架能够将连接的网架进行便捷的调整,从而在液压杆与爬轮和轨道的作用下能够网架吊装的更加稳定;(三)本发明提升架主体通过自适应夹持机构能够自适应与墙和柱进行连接,因此提升架主体依附于永久结构不仅提高了提升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减少了对临时支撑塔架的依赖,大大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部分内部结构图。
19.图3为防坠机构的剖视图。
20.图4为侧视图。
21.图5为垂直液压爬轨机构的结构图。
22.图6为轨道和爬轮的结构图。
23.图7为防坠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24.图8为防坠机构的内部结构图。
25.图9为第一扣框和第二扣框的结构图。
26.图10为自适应夹持机构的结构图。
27.图11为自适应夹持机构和底架的结构图。
28.图12为底架和第二幅夹板的结构图。
29.图13为底架和顶齿条的正视图。
30.图14为第一副夹板的结构图。
31.图15为图1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16为第二夹板的俯视图。
33.图17为底架的剖视图。
34.图中,1、提升架主体;2、垂直液压爬轨机构;201、轨道;202、爬轮;203、液压杆;204、侧板件;205、连接框架;206、连接杆;3、第一连接架;4、第一拉杆;5、梁架;6、网格顶架;7、第二拉杆;8、第二连接架;9、防坠机构;901、侧框架;902、第一滑槽;903、连接架;904、第一滑块;905、第二滑槽;906、缺口;907、l型支撑件;908、第二滑块;909、第一齿条;9010、内凸齿;9011、导轮;9012、第二齿条;9013、第一支撑架;9014、第一限位件;9015、下导框;9016、第一扣框;9017、扣孔;9018、第二支撑架;9019、第二限位件;10、自适应夹持机构;101、第一t型滑件;102、双向丝杆;103、电机;104、垫板;105、第一夹块;106、传动机构;1061、第一锥齿轮;1062、第二锥齿轮;1063、传动齿轮;1064、蜗轮;1065、蜗杆;1066、第一支架;1067、支转轴;1068、第二支架;107、第一副夹板;108、第二幅夹板;109、顶齿条;1010、第二夹板;1011、横滑槽;1012、第二t型滑件;11、第二扣框;12、侧条块;13、液压千斤顶;14、顶台;15、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参见图1-图17,一种焊接球网架,包括提升架主体1,提升架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液压千斤顶13,且液压千斤顶13的输出端设置有顶台14,顶台14的上端连接有网格顶架6,且网格顶架6的上端扣合有梁架5,梁架5下表面关于其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有第一拉杆4和第二拉杆7,第一拉杆4的下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架3,第二拉杆7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架8;第二连接架8的下端设置有防坠机构9;其中,防坠机构9包括连接架903,且连接架903的水平方向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导框9015,下导框9015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延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内凸齿9010,且内凸齿9010啮合连接有导轮9011,并且导轮9011的上下方同时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9012和第一齿条909,第一齿条90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块908,且第二滑块908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扣框11,
第二齿条901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扣框9016,且第二齿条90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块904,提升架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侧框架901,且侧框架901的一侧开设有缺口906,并且侧框架901的一侧关于缺口906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902和第二滑槽905,第二滑槽905位于第一滑槽902的上方,第一滑槽902与第二滑块908构成滑动连接,第二滑槽905与第一滑块904构成滑动连接,侧框架901远离缺口906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架9018,且第二支撑架901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架9013,并且第一支撑架9013的一侧与侧框架901的内壁相连接,第一支撑架9013和第二支撑架9018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扣孔9017,且两个扣孔9017分别卡接有第二限位件9019和第一限位件9014,并且第一限位件9014和第二限位件9019水平方向的一端位于连接架903水平方的下方。
37.通过上述结构得到:在该网架提升因自然因素导致坠落时,第二幅夹板108能够将下方连接的连接架903进行挤压,这样连接架903在受到下坠的压力后能够从限位的第一限位件9014和第二限位件9019之间的间隙中挤压下移,这样连接架903水平下表面上的下导框9015将其内壁上的内凸齿9010带动导轮9011进行啮合转动,然后导轮9011分别将第一齿条909和第二齿条9012相向拉动,同时第一齿条909和第二齿条9012能够通过侧壁上的第二滑块908和第一滑块904在第一滑槽902和第二滑槽905内线性滑动,然后第二滑块908和第一滑块904两端连接的第二扣框11和第一扣框9016与提升架主体1外壁上的两个侧条块12相卡合,这样网架在下坠时通过防坠机构9与提升架主体1外壁上的侧条块12进行配合能够有效地防止网架坠落,从而使该提升装置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38.具体的,第一限位件9014和第二限位件9019水平端头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连接架3的宽度。
39.通过上述结构得到:通过第一限位件9014和第二限位件9019能够将连接架903的水平方向的下表面进行支撑,而连接架903受到的下坠力大于第一限位件9014和第二限位件9019之间的支撑力时,连接架903能够带动下导框9015竖直下移,这样下导框9015能够快速触发防坠机构9对网架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
40.具体的,提升架主体1的两侧关于其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侧条块12,且侧条块12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侧条块12分别与第二扣框11和第一扣框9016相卡接。
41.通过上述结构得到:在触发防坠机构9 时,防坠机构9上的第二扣框11和第一扣框9016能够与提升架主体1外壁上的侧条块12进行卡接,这样通过防坠机构9上的第二扣框11和第一扣框9016与侧条块12形成的横向支撑力能够将网架形成竖直下坠力得到支撑,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网架塌陷的安全事故。
42.具体的,第一连接架3的一侧设置有垂直液压爬轨机构2,且垂直液压爬轨机构2包括连接框架205,连接框架205关于其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侧板件204,且两个侧板件204分别连接有液压杆203,并且两个液压杆203的一端均连接有爬轮202,爬轮202两侧的转轴分别连接有连接杆206,且两个连接杆206与连接框架205的内腔壁之间的转轴构成转动连接。
43.通过上述结构得到:在通过该装置将焊接的网架进行整体提升时,通过液压千斤顶13将梁架5水平上顶,同时上移的梁架5能够将第一连接架3进行上移,而第一连接架3在上移的过程中能够将垂直液压爬轨机构2同步带动,这样垂直液压爬轨机构2上的爬轮202能够在轨道201内水平上移,同时在液压杆203的作用下能够将连接框架205进行便捷的调
整,这样调整后的连接框架205能够将连接的网架进行便捷的调整,从而在液压杆203与爬轮202和轨道201的作用下能够网架吊装的更加稳定。
44.具体的,提升架主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底架15,且底架15呈回形结构,底架15的下方设置有自适应夹持机构10,自适应夹持机构10包括第一t型滑件101和第二t型滑件1012,底架15的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横滑槽1011,横滑槽1011内腔分别与第一t型滑件101和第二t型滑件1012构成滑动连接,第一t型滑件10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夹板1010,第二夹板1010的两侧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幅夹板108,第二t型滑件1012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夹块105,且第一夹块105的两侧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副夹板107。
45.通过上述结构得到:在需要将该装置与现有柱和墙进行配合安装的过程中,因墙和柱的宽度不一,因此通过自适应夹持机构10与柱和墙进行安装,将提升架主体1下表面上的第一夹块105和第二夹板1010分别套设到柱或墙的两侧,然后将电机103启动,接着在电机103带动双向丝杆102的作用下将第一t型滑件101和第二t型滑件1012相互靠拢,这样第一夹块105两侧转动连接的第一副夹板107能够将柱的外壁进行挤压固定,同时第二夹板1010将柱外体的另外一侧进行挤压固定,而固定的是墙体时该自适应夹持机构10上的电机103将持续工作,因墙体较薄,然后在第一t型滑件101和第二t型滑件1012的带动下能够将第一夹块105和第二夹板1010相互靠拢移动,然后第一夹块105和第二夹板1010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传动机构106上的传动齿轮1063与底架15下表面上的顶齿条109相啮合,接着传动齿轮1063带动蜗杆1065进行转动,然后蜗杆1065带动蜗轮1064进行转动,接着蜗轮1064将第二锥齿轮1062同步带动,然后第二锥齿轮1062将第一锥齿轮1061进行啮合转动,这样第一锥齿轮1061能够将传动连接的第一副夹板107水平撑开,从而第一夹块105和第二夹板1010与墙接触的同时两侧转动连接的第一副夹板107和第二幅夹板108能够与墙相贴合,这样该提升架主体1通过自适应夹持机构10能够自适应与墙和柱进行连接,因此提升架主体1依附于永久结构不仅提高了提升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减少了对临时支撑塔架的依赖,大大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
46.具体的,底架15的下表面关于横滑槽1011对称设置有顶齿条109,顶齿条109设置有四个,且四个顶齿条109分为两组,并且两组顶齿条109分布在横滑槽1011的两侧。
47.通过上述结构得到:在将自适应夹持机构10与墙和柱进行固定时,通过电机103带动双向丝杆102,然后双向丝杆102带动第二夹板1010和第一夹块105上的第一t型滑件101和第二t型滑件1012进行移动,这样一t型滑件101和第二t型滑件1012能够同时带动两侧的第一副夹板107和第二幅夹板108进行移动,这样第二夹板1010和第一夹块105和第一副夹板107和第二幅夹板108形成的矩形结构能够将矩形柱进行包裹固定,而通过墙体对提升架主体1进行固定时,因墙体较薄,然后第一夹块105和第二夹板1010在相向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传动机构106上的传动齿轮1063与顶齿条109进行啮合,这样第一副夹板107和第二幅夹板108能够便捷地进行水平展开,这样自适应夹持机构10能够便捷地与墙进行固定。
48.具体的,第一夹块105的上表面关于其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传动机构106,且第一夹块105和第二夹板1010结构相同,传动机构106设置有四个,且四个传动机构106分为两组,并且两组传动机构106分别安装在第一夹块105和第二夹板1010的上表面。
49.通过上述结构得到:通过四个传动机构106能够在与第一齿条909接触的过程中将第一副夹板107和第二幅夹板108便捷地进行水平展开,这样自适应夹持机构10能够在自适
应调节下对墙体进行固定。
50.具体的,传动机构106包括第一锥齿轮1061,第一锥齿轮1061安装在第一副夹板107上的转轴顶端,第一锥齿轮1061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062,第二锥齿轮1062一侧的转轴连接有蜗轮1064,蜗轮1064下方啮合连接有蜗杆1065,蜗杆1065的一端连接有传动齿轮1063,且传动齿轮1063与顶齿条109相啮合。
51.通过上述结构得到:需要对墙体进行固定时,第一t型滑件101和第二t型滑件1012的带动下能够将第一夹块105和第二夹板1010相互靠拢移动,然后第一夹块105和第二夹板1010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传动机构106上的传动齿轮1063与底架15下表面上的顶齿条109相啮合,接着传动齿轮1063带动蜗杆1065进行转动,然后蜗杆1065带动蜗轮1064进行转动,接着蜗轮1064将第二锥齿轮1062同步带动,然后第二锥齿轮1062将第一锥齿轮1061进行啮合转动,这样第一锥齿轮1061能够将传动连接的第一副夹板107水平撑开,从而第一夹块105和第二夹板1010与墙接触的同时两侧转动连接的第一副夹板107和第二幅夹板108能够与墙相贴合,这样该提升架主体1通过自适应夹持机构10能够自适应与墙和柱进行连接。
52.具体的,第二锥齿轮1062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支架1068,且第二支架1068的一端与第一副夹板107的侧壁相连接,蜗杆1065的一端连接有支转轴1067,且支转轴1067的外壁转动套设有第一支架1066,第一支架1066的水平方向的一端与第一副夹板107的侧壁相连接。
53.具体的,导轮9011的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l型支撑件907,且l型支撑件907的水平方向的一端与提升架主体1的外壁相连接。
54.具体的,提升架主体1远离防坠机构9的一侧设置有轨道201,且轨道201的内腔与爬轮202构成滑动结构。
55.通过上述结构得到:通过提升架主体1外壁上设置的轨道201能够将垂直液压爬轨机构2上的爬轮202在轨道201内垂直上移,这样能够使垂直液压爬轨机构2一侧连接的第一连接架3上的网架在水平上移时更加的稳定。
56.具体的,第一夹块105的一侧设置有与其侧壁相垂直的垫板104,且垫板104上安装有电机103,电机103的输出轴端连接有双向丝杆102,且双向丝杆102的外壁分别与第一t型滑件101和第二t型滑件1012上的螺纹孔构成螺纹连接,双向丝杆102与底架15长度方向的两侧构成转动结构。
57.通过上述结构得到:通过电机103带动双向丝杆102将第一t型滑件101和第二t型滑件1012在横滑槽1011内滑动,这样第一t型滑件101和第二t型滑件1012能够便捷的带动第二夹板1010和第一夹块105对墙或柱进行夹持固定。
58.一种焊接球网架的自适应提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组装工作,先将提升架主体1下方的自适应夹持机构10对于到需要固定的墙或柱上进行辅助支撑,接着将自适应夹持机构10上的第一夹块105和第二夹板1010分别套设到柱或墙的两侧,然后将电机103启动,接着在电机103带动双向丝杆102的作用下将第一t型滑件101和第二t型滑件1012相互靠拢,这样第一夹块105两侧转动连接的第一副夹板107能够将柱的外壁进行挤压固定,同时第二夹板1010将柱外体的另外一侧进行挤压固定,而需要对墙体进行固定时,因墙体较薄,然后在第一t型滑件101和第二t型滑件1012的带动下能够将第一夹块105和第二夹板1010相互靠拢移动,然后第一夹块105和第二夹板1010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传动机构
106上的传动齿轮1063与底架15下表面上的顶齿条109相啮合,接着传动齿轮1063带动蜗杆1065进行转动,然后蜗杆1065带动蜗轮1064进行转动,接着蜗轮1064将第二锥齿轮1062同步带动,然后第二锥齿轮1062将第一锥齿轮1061进行啮合转动,这样第一锥齿轮1061能够将传动连接的第一副夹板107水平撑开,从而第一夹块105和第二夹板1010与墙接触的同时两侧转动连接的第一副夹板107和第二幅夹板108能够与墙相贴合,这样该提升架主体1通过自适应夹持机构10能够自适应与墙和柱进行连接;s2、攀爬工作,将准备好需要连接的异形偏心焊接球网架与第一连接架3和第二连接架8的焊球进行拼装焊接,然后将液压千斤顶13启动,接着液压千斤顶13将顶台14水平向上顶起,然后顶台14将上表面连接的网格顶架6向上顶起,这样网格顶架6扣合焊接的梁架5能够将下表面上的第一拉杆4和第二拉杆7同步上移,然后第一拉杆4和第二拉杆7将第一连接架3和第二连接架8向上拉动,而第一连接架3和第二连接架8上焊接的网架能够水平向上提升,而第一连接架3一侧的安装的垂直液压爬轨机构2通过连接杆206连接的爬轮202能够线性在轨道201内上移,同时液压杆203能够将连接框架205进行细微调整,这样第一连接架3连接的网架也能够便捷地得到调整;s3、防坠工作,而提升网架遇到自然因素时,提升的网架将第一连接架3和第二连接架8向下坠落,然后第二连接架8连接的连接架903能够将下方抵挡的第一限位件9014和第二限位件9019挤压推开,接着下导框9015内壁上的内凸齿9010能够将导轮9011进行带动,然后导轮9011分别将第一齿条909和第二齿条9012相向拉动,同时第一齿条909和第二齿条9012能够通过侧壁上的第二滑块908和第一滑块904在第一滑槽902和第二滑槽905内线性滑动,然后第二滑块908和第一滑块904两端连接的第二扣框11和第一扣框9016与提升架主体1外壁上的两个侧条块12相卡合,这样网架在下坠时通过防坠机构9与提升架主体1外壁上的侧条块12进行配合能够有效地防止网架坠落。
59.工作原理是:首先将准备好的提升架主体1安装到现场的墙或柱上,然后将提升架主体1下表面上的第一夹块105和第二夹板1010分别套设到柱或墙的两侧,然后将电机103启动,接着在电机103带动双向丝杆102的作用下将第一t型滑件101和第二t型滑件1012相互靠拢,这样第一夹块105两侧转动连接的第一副夹板107能够将柱的外壁进行挤压固定,同时第二夹板1010将柱外体的另外一侧进行挤压固定,而固定的是墙体时该自适应夹持机构10上的电机103将持续工作,因墙体较薄,然后在第一t型滑件101和第二t型滑件1012的带动下能够将第一夹块105和第二夹板1010相互靠拢移动,然后第一夹块105和第二夹板1010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传动机构106上的传动齿轮1063与底架15下表面上的顶齿条109相啮合,接着传动齿轮1063带动蜗杆1065进行转动,然后蜗杆1065带动蜗轮1064进行转动,接着蜗轮1064将第二锥齿轮1062同步带动,然后第二锥齿轮1062将第一锥齿轮1061进行啮合转动,这样第一锥齿轮1061能够将传动连接的第一副夹板107水平撑开,从而第一夹块105和第二夹板1010与墙接触的同时两侧转动连接的第一副夹板107和第二幅夹板108能够与墙相贴合,这样该提升架主体1通过自适应夹持机构10能够自适应与墙和柱进行连接;接着将组装好的网架与第一连接架3和第二连接架8上的焊接球进行焊接,而网架焊接结束后,将液压千斤顶13启动,然后液压千斤顶13的输出端将顶台14上顶,接着顶台14将网格顶架6垂直上顶,接着网格顶架6将上端扣合的梁架5同步上顶,这样梁架5能够将两侧的第一拉杆4和网格顶架6同步拉动,然后网格顶架6能够将连接的第一连接架3和第二连
接架8同步上移,而第一连接架3在上移的过程中能够将垂直液压爬轨机构2同步带动,这样垂直液压爬轨机构2上的爬轮202能够在轨道201内水平上移,同时在液压杆203的作用下能够将连接框架205进行便捷的调整,这样调整后的连接框架205能够将连接的网架进行便捷的调整,从而在液压杆203与爬轮202和轨道201的作用下能够网架吊装的更加稳定;在该网架提升因自然因素导致坠落时,第二幅夹板108能够将下方连接的连接架903进行挤压,这样连接架903在受到下坠的压力后能够从限位的第一限位件9014和第二限位件9019之间的间隙中挤压下移,这样连接架903水平下表面上的下导框9015将其内壁上的内凸齿9010带动导轮9011进行啮合转动,然后导轮9011分别将第一齿条909和第二齿条9012相向拉动,同时第一齿条909和第二齿条9012能够通过侧壁上的第二滑块908和第一滑块904在第一滑槽902和第二滑槽905内线性滑动,然后第二滑块908和第一滑块904两端连接的第二扣框11和第一扣框9016与提升架主体1外壁上的两个侧条块12相卡合,这样网架在下坠时通过防坠机构9与提升架主体1外壁上的侧条块12进行配合能够有效地防止网架坠落,从而使该提升装置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6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