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高温吸料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9714发布日期:2022-10-22 03:3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式高温吸料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卸料天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高温吸料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2.吸卸料天车是炭素、石墨、负极材料等行业焙烧车间的专用设备。
3.目前,现有的用于吸卸料天车的可移动的冷却设备大多为市场上常用的空气冷却器,但是,此种冷却方式存在冷却不够充分的问题,而现有公开的技术中存在的用于吸卸料天车的液冷设备,难以将冷却用水均匀排向高温烟气,因此导致进入排气口的气体中还有大量未被液体附着的烟尘,从而不利于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移动式高温吸料冷却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移动式高温吸料冷却设备。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式高温吸料冷却设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筒盖与第二筒盖,所述筒体的内底侧固定连接有锥罩,所述锥罩的顶端中间位置嵌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外表面顶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水罩,所述防水罩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端延伸至进气管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传动叶轮,所述传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打水叶轮,所述传动叶轮的顶侧设置有洒水机构,所述洒水机构的顶侧设置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侧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气泵与排气管,且排气管延伸至第一筒盖的顶侧,所述冷却箱的底侧固定连接有气罩,且气罩固定连接于气泵的进气端,所述筒体的外表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收集箱与供水箱。
7.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内底侧设置有第一导管,且第一导管延伸至筒体的内侧并与洒水机构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的内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导管与第三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延伸至锥罩的外表面底侧,所述第三导管延伸至冷却箱的内底侧,所述供水箱与冷却箱之间固定连接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供水箱与收集箱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导管,所述第四导管、第三导管、第二导管以及第一导管均设置有第一水泵。
8.优选的,所述锥罩的外表面顶侧与筒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滤网。
9.优选的,所述洒水机构包括外环,所述外环固定连接于筒体的内侧,且外环位于打水叶轮的顶侧,所述外环与第一导管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外环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内环,且各个内环之间大小互不相同,各所述内环与外环的底端均开设有多个出水孔,各所述内环之间以及外环与相邻的内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10.优选的,各所述内环的外表面均套接有支撑架,且外环嵌设于支撑架的内侧。
11.优选的,所述导气管呈螺旋状设置于冷却箱的内侧,所述导气管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鳍片。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式高温吸料冷却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式高温吸料冷却设备,旋风除尘灰仓的出气口的烟气通过其内部风机导入进气管内,烟气通过进气管进入筒体的内侧,在此过程中,高速流动的烟气经过传动叶轮并将其带动旋转,传动叶轮则通过传动轴驱动打水叶轮转动,与此同时,洒水机构排出的水均匀落向转动的打水叶轮,因此水会在叶轮叶片间形成水帘,以便于使水充分与气流中的烟尘混合,使得烟气得到净化,因此在使烟气得到初步降温的同时也能够将其中烟尘除去,有利于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14.(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式高温吸料冷却设备,在气泵的驱动下使气流进入导气管内,此时,冷却箱内通过供水箱导入冷却用水,因此,冷却箱内的水便于对导气管以及导气管内部的气体进行冷却,从而便于使通过排气管排出的气体得到进一步冷却,有利于改善冷却效果,同时也避免蒸气在筒体内部的积留,该装置通过直接与间接的水冷方式对烟气进行多重降温,相对于风冷降温其冷却效果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洒水机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气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1、筒体;2、第一筒盖;3、第二筒盖;4、进气管;5、锥罩;6、滤网;7、防水罩;8、转动座;9、传动轴;10、传动叶轮;11、打水叶轮;12、洒水机构;121、外环;122、内环;123、支撑架;124、出水孔;125、连接管;13、第一导管;14、收集箱;15、第一水泵;16、第二导管;17、第三导管;18、冷却箱;19、导气管;1901、鳍片;20、气泵;21、气罩;22、第四导管;23、排气管;24、供水箱;25、供水管;26、第二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请结合参阅附图1-4,一种可移动式高温吸料冷却设备,包括筒体1,筒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筒盖2与第二筒盖3,筒体1的内底侧固定连接有锥罩5,锥罩5的顶端中间位置嵌设有进气管4,进气管4的外表面顶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座8,转动座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水罩7,防水罩7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轴9,传动轴9的底端延伸至进气管4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传动叶轮10,传动轴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打水叶轮11,传动叶轮10的顶侧设置有洒水机构12,洒水机构12的顶侧设置有冷却箱18,冷却箱18的内侧设置有导气管19,导气管19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气泵20与排气管23,且排气管23延伸至第一筒盖2的顶侧,冷却箱18的底侧固定连接有气罩21,且气罩21固定连接于气泵20的进气端,筒体1的外表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收集箱14与供水箱24;
22.将进气管4与旋风除尘灰仓的出气口接通,旋风除尘灰仓的出气口的烟气通过其
内部风机导入进气管4内,烟气通过进气管4进入筒体1的内侧,在此过程中,高速流动的烟气经过传动叶轮10并将其带动旋转,传动叶轮10则通过传动轴9驱动打水叶轮11转动,与此同时,洒水机构12排出的水均匀落向转动的打水叶轮11,因此水会在叶轮叶片间形成水帘,以便于使水充分与气流中的烟尘混合,使得烟气得到净化,因此在使烟气得到初步降温的同时也能够将其中烟尘除去,有利于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随着气流的不断上升,在气泵20的驱动下使气流进入导气管19内,此时,冷却箱18内通过供水箱24导入冷却用水,因此,冷却箱18内的水便于对导气管19以及导气管19内部的气体进行冷却,从而便于使通过排气管23排出的气体得到进一步冷却,有利于改善冷却效果,同时也避免蒸气在筒体1内部的积留,该装置通过直接与间接的水冷方式对烟气进行多重降温,相对于风冷降温其冷却效果大大提升。
23.进一步的方案中,收集箱14的内底侧设置有第一导管13,且第一导管13延伸至筒体1的内侧并与洒水机构12之间固定连接,收集箱14的内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导管16与第三导管17,第二导管16延伸至锥罩5的外表面底侧,第三导管17延伸至冷却箱18的内底侧,供水箱24与冷却箱18之间固定连接有供水管25,供水管25设置有第二水泵26,供水箱24与收集箱1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导管22,第四导管22、第三导管17、第二导管16以及第一导管13均设置有第一水泵15,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供水管25上的第二水泵26便于将供水箱24内的冷却用水导入冷却箱18内,通过第三导管17上的第一水泵15便于使冷却箱18内的水导入收集箱14内,通过第一导管13上的第一水泵15便于使收集箱14内的水供入洒水机构12中,通过第二导管16上的第一水泵15便于使锥罩5的外表面底侧的积水导入收集箱14内收集,通过第四导管22便于使收集箱14内多余的水导入供水箱24中。
25.进一步的方案中,锥罩5的外表面顶侧与筒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滤网6,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洒水机构12排出的水落下时,首先会经过滤网6的过滤再落入锥罩5的外表面顶侧,以避免水中附着的烟尘被导入收集箱14内。
27.进一步的方案中,洒水机构12包括外环121,外环121固定连接于筒体1的内侧,且外环121位于打水叶轮11的顶侧,外环121与第一导管13之间固定连接,外环121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内环122,且各个内环122之间大小互不相同,各内环122与外环121的底端均开设有多个出水孔124,各内环122之间以及外环121与相邻的内环122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25,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管13上的第一水泵15向外环121内供水,外环121内的水通过各个连接管125输入各个内环122内,以便于水通过各层环形出水孔124均匀排向底侧的打水叶轮11。
29.进一步的方案中,各内环122的外表面均套接有支撑架123,且外环121嵌设于支撑架123的内侧,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123便于使各个内环122固定在外环121内侧,以便于各个内环122因此通过外环121固定在筒体1的内侧。
31.进一步的方案中,导气管19呈螺旋状设置于冷却箱18的内侧,导气管19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鳍片1901,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鳍片1901以及螺旋状的设置来增大导气管19与
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升导气管19的冷却效率。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