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屋面施工的运输轨道车及其运输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942587发布日期:2023-01-14 09:32阅读:30来源:国知局
用于屋面施工的运输轨道车及其运输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屋顶物料运输设备及运输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屋面施工的运输轨道车及其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建筑结构的屋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序包括但不限于屋面装饰板、防水、保温、隔汽、隔声、吸音层、钢承板、空腔层、底板层、排水天沟、采光天窗、屋面铝板收口收边、出人孔等的施工。按照屋面功能及施工方式的不同分为无装饰有保温屋面、无装饰无保温屋面、有装饰有保温屋面、有装饰无保温屋面、无装饰物保温不防水屋面、铝合金格栅屋面等。
3.在各种类型的屋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地面的各种物料运输至屋面上再进行施工作业。目前,常规的物料运输方式是采用汽车吊吊运、现场堆放、二次搬运等方式,不仅大量占用了汽车吊的使用,同时也占用了施工现场的空间,存在较大的施工安全隐患,在二次搬运时大多为屋面上人工搬运的方式,费时费力,降低了施工的效率,增加了人力支出,十分不便。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将下方的施工物料运输至屋面的设备及其运输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屋面施工的运输轨道车及其运输方法,能通过升降和平移实现地面或楼板与屋面之间施工物料的快捷运输。
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用于屋面施工的运输轨道车,包括轨道架、运输机构、清理机构、转动机构、滑动机构和轨道;一对轨道铺设在屋面上,一对轨道架分别通过安装在一对轨道上;一对滑动机构分别安装在一对轨道架的两端,使一对轨道架通过一对滑动机构沿一对轨道滑动;运输机构固定安装在一对轨道架的顶部,在一对轨道架和一对轨道之间形成运输通道;清理机构安装在一对滑动机构上,且清理机构与一对轨道的表面接触连接;转动机构可转动式设置在其中一个轨道架上并与运输机构的侧部活动连接。
8.所述的运输机构包括运输架、升降组件和运输仓;运输架安装在一对轨道架上,若干组升降组件分别对称安装在运输架上,若干组升降组件的活动端分别连接在运输仓的两端;运输仓为顶部开口的箱型结构,使建筑物料能置于运输仓内;运输架上形成有运输通孔,运输通孔位于运输通道的顶部,使运输仓能通过若干组升降组件经运输架的运输通孔升降运输;转动机构安装在运输架上并与运输仓可转动式连接;
9.每组升降组件均包括第一双向输出电机、收纳轮、收纳绳、支撑杆和转动轮;第一双向输出电机安装在运输架上,第一双向输出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一对收纳轮同轴固连;一对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在运输架上,一对转动轮分别可转动式嵌装在一对支撑杆的顶部,两根收纳绳的一端分别绕置在一对收纳轮上,两根收纳绳的另一端分别绕经一对转动轮并与运输仓固定连接;运输架的运输通孔内壁上形成有引导块,运输仓的外壁上形
成有引导槽,引导块能滑动式嵌入至引导槽内,使运输仓升降时能通过运输通孔贯穿运输架。
10.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板、活动块、转动架和转动杆;转动板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轨道架上,一对活动块分别固定安装在转动板的两端,一对转动架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式安装在一对活动块上,若干根转动杆的一端分别间隔连接在一对转动架上,若干根转动杆的另一端形成有凸块;运输仓的外壁两端分别形成有凹槽,若干根转动杆另一端的凸块分别可转动式嵌入在凹槽内;凹槽呈u形结构并向上贯穿运输仓的顶面,使运输仓升降时,凸块能由上至下嵌入至凹槽内,或由下至上脱出凹槽;一对转动架之间可转动式连接有挡板,挡板能与运输仓的顶面接触,使运输仓通过挡板封闭。
11.每组所述的滑动机构均包括齿条、第二双向输出电机和齿轮;第二双向输出电机连接在一对轨道架之间,第二双向输出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同轴固连有齿轮;一对齿条分别对应安装在一对轨道相对设置的一侧上,且两个齿轮分别与一对齿条啮合连接;清理机构与第二双向输出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
12.所述的清理机构包括清理架、传动轮、转动管和清理滚轮;清理架安装在第二双向输出电机的外壳上,一对传动轮分别可转动式安装在清理架的内部两端;清理滚轮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动管与传动轮连接,使清理滚轮能在清理架内转动,且清理滚轮的表面与轨道和齿条的表面滚动接触;清理架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铲块,铲块呈c形结构并套接在轨道上,使铲块的铲头部贴合在轨道的表面上。
13.所述的轨道架内形成有用于贯穿轨道的滑动槽,滑动槽的顶部和顶部分别形成有若干个转动槽,每个转动槽内均可滚动式嵌装有滚珠,且滚珠的端部与轨道的表面滚动接触。
14.一种用于屋面施工的运输轨道车的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步骤1:上料运输:运输机构下降至地面,将物料置于运输机构内,通过运输机构的上升运输物料至屋面上;
16.步骤2:通过滑动机构将运输机构沿轨道在屋面上滑动,将物料水平运输到施工位置;
17.步骤3: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运输机构,取出运输机构内的物料,完成物料的运输。
18.所述的步骤1包括以下分步骤:
19.运输机构包括运输架、升降组件和运输仓,每组升降组件均包括第一双向输出电机、收纳轮、收纳绳、支撑杆和转动轮;
20.步骤1.1:第一双向输出电机正向转动并驱动收纳轮转动,使收纳轮上的收纳绳释放;
21.步骤1.2:收纳绳绕经转动轮并将运输仓通过运输架的运输通孔下放至地面上;
22.步骤1.3:将物料置于运输仓内;
23.步骤1.4:第一双向输出电机反向转动并驱动收纳轮转动,使收纳绳绕置在收纳轮上;
24.步骤1.5:收纳绳绕经转动轮并将运输仓通过运输架的运输通孔上升至屋面上,运输仓的顶面与挡板接触后关闭第一双向输出电机。
25.所述的步骤2包括以下分步骤:
26.每组滑动机构均包括齿条、第二双向输出电机和齿轮;
27.步骤2.1:启动第二双向输出电机并驱动齿轮转动,使齿轮沿齿条啮合传动;
28.步骤2.2:通过齿轮沿齿条的传动,推动轨道架和运输机构沿轨道水平滑移,将运输机构及其运输仓内的物料同步运输至施工位置;
29.在步骤2.2中,轨道架沿轨道移动的同时,清理机构对轨道和齿条进行清理。
30.所述的步骤3包括以下分步骤:
31.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板、活动块、转动架、转动杆和挡板;
32.步骤3.1:手动将转动架的上端向下拉动,使转动架的下端能通过长条孔绕活动块翻转;
33.步骤3.2:转动杆随转动架同步转动,并通过凸块经凹槽带动运输仓翻转;
34.步骤3.3:通过转动轴翻转打开挡板,从运输仓内取出物料。
3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6.1、本发明由于设有运输机构,能通过第一双向输出电机带动收纳绳绕置在收纳轮上或从收纳轮上释放,从而实现运输仓及其内部物料的上下升降运动,同时通过凹槽和凸块以及引导块和引导槽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保证了屋面施工物料从下方地面或楼板上垂直运输至屋面上,操作便捷、安全,有效提高了屋面施工物料的吊运效率。
37.2、本发明由于设有滑动机构,能通过第二双向输出电机驱动齿轮和齿条啮合传动,从而带动运输机构及其内部的屋面施工物料沿轨道在屋面上平移至施工位置,实现了屋面施工物料的快速、轻松移动,避免了人工二次搬运,提高了物料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38.3、本发明由于设有转动机构,能通过转动架经转动杆带动运输仓转动,便于将运输仓内的屋面施工物料取出,提高物料的卸料效率;同时,通过挡板罩盖运输仓,可在屋面平移过程中保证物料在运输仓内的安全性,避免物料掉出,提高本发明的使用安全性。
39.4、本发明由于设有清理机构,能通过铲块将轨道外部表面的杂质铲除,同时通过清理滚轮将轨道和齿条上的垃圾清理,从而保证了轨道和齿条的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40.图1是本发明用于屋面施工的运输轨道车的立体图;
41.图2是本发明用于屋面施工的运输轨道车中运输机构的立体图;
42.图3是本发明用于屋面施工的运输轨道车中清理机构的立体图;
43.图4是本发明用于屋面施工的运输轨道车中转动机构的立体图
44.图5是本发明用于屋面施工的运输轨道车中轨道架的剖视结构图。
45.图中,1、轨道架;2、运输机构;3、清理机构;4、转动机构;5、运输架;6、第一双向输出电机;7、收纳轮;8、收纳绳;9、支撑杆;10、转动槽;11、转动轮;12、运输仓;13、清理架;14、传动轮;15、转动管;16、清理滚轮;17、铲块;18、转动板;19、活动块;20、长条孔;21、转动架;22、转动杆;23、挡板;24、引导块;25、引导槽;26、轨道;27、齿条;28、第二双向输出电机;29、齿轮;30、滚珠;31、凹槽;32、凸块;33、转动轴;34、运输通孔;35、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47.请参见附图1,一种用于屋面施工的运输轨道车,包括轨道架1、运输机构2、清理机构3、转动机构4、滑动机构和轨道26;一对轨道26铺设在屋面上,一对轨道架1分别通过安装在一对轨道26上;一对滑动机构分别安装在一对轨道架1的两端,使一对轨道架1通过一对滑动机构沿一对轨道26滑动;运输机构2固定安装在一对轨道架1的顶部,在一对轨道架1和一对轨道26之间形成运输通道;清理机构3安装在一对滑动机构上,且清理机构3与一对轨道26的表面接触连接;转动机构4可转动式设置在其中一个轨道架1上并与运输机构2的侧部活动连接。
48.运输机构2作为垂直运输工具,能将物料在地面或楼板与屋面之间进行垂直运输,无需人工搬运或现场堆放,提高施工安全性和高效性。运输机构2通过转动机构4转动时,便于将物料放入运输机构2内或将物料从运输机构2中取出。滑移机构作为水平运输工具,能在物料运输至屋面后进行水平动,利用轨道26将运输机构2和物料导向滑动至施工位置处,无需人工搬运。在滑移机构滑动时带动清理机构3同步沿轨道26滑动,从而实现对轨道26表面污物的滚动清理。
49.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运输机构2包括运输架5、升降组件和运输仓12;运输架5安装在一对轨道架1上,若干组升降组件分别对称安装在运输架5上,若干组升降组件的活动端分别连接在运输仓12的两端;运输仓12为顶部开口的箱型结构,使建筑物料能置于运输仓12内;运输架5上形成有运输通孔34,运输通孔34位于运输通道的顶部,使运输仓12能通过若干组升降组件经运输架5的运输通孔34升降运输;转动机构4安装在运输架5上并与运输仓12可转动式连接。
50.运输架5固定安装在一对轨道架1上,从而能实现运输机构2沿轨道26的滑动;运输仓12能通过升降组件经运输通孔34实现上下升降运动,运输通孔34的尺寸略大于运输仓12的尺寸,以保证运输仓12升降时不与运输架5发生碰撞。
51.优选的,升降组件可设置两组,两组升降组件对称设置在运输仓12沿轨道26长度方向的两端上。
52.请参见附图2,每组所述的升降组件均包括第一双向输出电机6、收纳轮7、收纳绳8、支撑杆9和转动轮11;第一双向输出电机6通过固定块安装在运输架5上,第一双向输出电机6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一对收纳轮7同轴固连;一对支撑杆9的下端固定安装在运输架5上,一对转动轮11分别通过转动槽10经转轴可转动式嵌装在一对支撑杆9的顶部,两根收纳绳8的一端分别绕置在一对收纳轮7上,两根收纳绳8的另一端分别绕经一对转动轮11并与运输仓12固定连接。
53.第一双向输出电机6可驱动收纳轮7正向或反向转动,正向转动时能将收纳绳8从收纳轮7上释放,从而在运输仓12的重力作用下使收纳绳8绕经转动轮11后缓缓下放运输仓12。同理,收纳轮7反向转动时能将收纳绳8绕置在收纳轮7上,从而将运输仓12向上提升,可提高运输效率。
54.优选的,第一双向输出电机6可采用型号为42hs47b61205的电机,该电机可通过可充电的蓄电池组供电或通过外接电源供电,现场可根据实际施工条件选择第一双向输出电机6的供电方式。
55.请参见附图2,所述的运输架5的运输通孔34内壁上形成有引导块24,运输仓12的外壁上形成有引导槽25,引导块24能滑动式嵌入至引导槽25内,使运输仓12升降时能通过
运输通孔34贯穿运输架5。
56.通过引导块24滑动至引导槽25内,对运输仓12的升降轨迹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防止运输仓12晃动偏位而与运输架5发生碰撞。
57.请参见附图1、附图2和附图4,所述的转动机构4包括转动板18、活动块19、转动架21和转动杆22;转动板18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轨道架1上,一对活动块19分别固定安装在转动板18的两端,一对活动块19上分别形成有长条孔20;一对转动架21的一端分别通过长条孔20可转动式安装在一对活动块19上,若干根转动杆22的一端分别间隔连接在一对转动架21上,若干根转动杆22的另一端形成有凸块32;运输仓12的外壁两端分别形成有凹槽31,若干根转动杆22另一端的凸块32分别可转动式嵌入在凹槽31内。
58.施工人员手动将转动架21向下翻转时,转动架21下端通过长条孔20相对活动块19转动,转动杆22随转动架21同步转动;由于凸块32嵌入在凹槽31内,转动杆22能带动运输仓12同步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便于将物料从运输仓12中取出,提高卸料效率,同时也方便将物料放入运输仓12内向下运输。转动杆2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优选为每侧两根转动杆22,使两根转动杆22在运输仓12的上部和下部施力,便于保证运输仓12的稳定转动。
59.优选的,转动机构4设置在运输仓12沿轨道26的宽度方向的一侧部,避免与升降组件发生干涉。
60.请参见附图2和附图4,所述的凹槽31呈u形结构并向上贯穿运输仓12的顶面,使运输仓12升降时,凸块32能由上至下嵌入至凹槽31内,或由下至上脱出凹槽31。
61.凹槽31呈长条形,两根转动杆23的凸块32能在凹槽31内滑动,从而满足两根转动杆22转动时的位置变化。凹槽31也设置在运输仓12沿轨道26的宽度方向的一侧部,便于与转动机构4的凸块32配合使用。
62.请参见附图2和附图4,所述的一对转动架21之间通过转动轴33可转动式连接有挡板23,挡板23能与运输仓12的顶面接触,使运输仓12通过挡板23封闭。
63.挡板23用于罩盖运输仓12,防止物料在平移过程中意外掉出,长条孔20能使转动架21带动挡板23沿长条孔20的长度方向小范围升降,便于将挡板23从运输仓12上翻转打开。同时,在运输仓12下降后,挡板23能罩盖在运输通孔34的上方,防止人员坠落。
64.请参见附图1,每组所述的滑动机构均包括齿条27、第二双向输出电机28和齿轮29;第二双向输出电机28连接在一对轨道架1之间,第二双向输出电机28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同轴固连有齿轮29;一对齿条27分别对应安装在一对轨道26相对设置的一侧上,且两个齿轮29分别与一对齿条27啮合连接;清理机构3与第二双向输出电机28的外壳固定连接。
65.第二双向输出电机28能驱动齿轮29正转或反转,齿轮29转动时与齿条27啮合传动,由于齿条27固定安装在轨道26上,齿轮29能沿齿条27传动,从而推动一对轨道架1沿轨道26滑动,实现运输机构2和轨道架1的水平运输。运输机构2的运输方向通过齿轮29的正向和反向传动控制。
66.优选的,第二双向输出电机28可采用型号为42hs47b61205的电机,该电机可通过可充电的蓄电池组供电或通过外接电源供电,现场可根据实际施工条件选择第二双向输出电机28的供电方式。
67.优选的,两组滑动机构分别设置在轨道架1沿轨道26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上,每组滑动机构连接在一对轨道架1的一端之间,通过两组滑动机构起到有效的驱动作用。
68.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3,所述的清理机构3包括清理架13、传动轮14、转动管15和清理滚轮16;清理架13安装在第二双向输出电机28的外壳上,一对传动轮14分别通过轮轴可转动式安装在清理架13的内部两端;清理滚轮16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动管15与传动轮14连接,使清理滚轮16能在清理架13内转动,且清理滚轮16的表面与轨道26和齿条27的表面滚动接触。
69.由于清理滚轮16的表面与轨道26和齿条27的表面接触连接,随着清理机构3随轨道架1滑动的同时,清理滚轮16利用摩擦力在轨道26和齿条27的表面滚动,实现对轨道26和齿条27的清洁。传动轮14和转动管15的设置保证了清理滚轮16在清理架13内的安装和在轨道26和齿条27表面的转动。
70.优选的,清理机构3可对称设置两组,两组清理机构3沿轨道26的长度方向布置,两组清理机构3的清理架13可分别通过安装块安装在两个第二双向输出电机28的外侧,清理机构3可在正向移动和反向移动时对轨道26进行表面污物清理。
71.请参见附图3,所述的清理架13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铲块17,铲块17呈c形结构并套接在轨道26上,使铲块17的铲头部贴合在轨道26的表面上。
72.铲块17的端部设置较为尖锐的铲头部,可以在铲块17随清理架13移动的同时,利用铲头部将轨道26表面上黏连的异物铲除,从而保证了运输机构2的安全顺畅运输。
73.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5,所述的轨道架1内形成有用于贯穿轨道26的滑动槽35,滑动槽35的顶部和顶部分别形成有若干个转动槽10,每个转动槽10内均可滚动式嵌装有滚珠30,且滚珠30的端部与轨道26的表面滚动接触。
74.滚珠30的端部露出在转动槽10的外部并与轨道26的表面滚动接触,滚珠30可将轨道26与轨道架1的滑动摩擦力转化为滚动摩擦力,减小摩擦力,降低第二双向输出电机8的能耗,提高运输机构2的平移顺畅性。滚珠30可采用钢质材料制成,滚珠30的数量可根据轨道架1的长度调整。
75.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5,一种用于屋面施工的运输轨道车的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6.步骤1:上料运输:运输机构2下降至地面,将物料置于运输机构2内,通过运输机构2的上升运输物料至屋面上。
77.所述的步骤1包括以下分步骤:
78.步骤1.1:第一双向输出电机6正向转动并驱动收纳轮7转动,使收纳轮7上的收纳绳8释放。
79.步骤1.2:收纳绳8绕经转动轮11并将运输仓12通过运输架5的运输通孔34下放至地面上。
80.运输仓12的下放过程中,引导块24从引导槽25中脱出,凸块32从凹槽31中脱出。
81.步骤1.3:将物料置于运输仓12内。
82.步骤1.4:第一双向输出电机6反向转动并驱动收纳轮7转动,使收纳绳8绕置在收纳轮7上。
83.步骤1.5:收纳绳8绕经转动轮11并将运输仓12通过运输架5的运输通孔34上升至屋面上,运输仓12的顶面与挡板23接触后关闭第一双向输出电机6。
84.在运输仓12的上升过程中,引导块24滑动至引导槽25内,凸块32滑动至凹槽31内。
85.步骤2:通过滑动机构将运输机构2沿轨道26在屋面上滑动,将物料水平运输到施工位置。
86.所述的步骤2包括以下分步骤:
87.步骤2.1:启动第二双向输出电机28并驱动齿轮29转动,使齿轮29沿齿条27啮合传动。
88.步骤2.2:通过齿轮29沿齿条27的传动,推动轨道架1和运输机构2沿轨道26水平滑移,将运输机构2及其运输仓12内的物料同步运输至施工位置。
89.在所述的步骤2.2中,轨道架1沿轨道26移动的同时,清理机构3对轨道26和齿条27进行清理。具体的,清理滚轮16在轨道26和齿条27的表面滚动,铲块17的铲头部与轨道26的表面接触连接,使铲块17的铲头部将轨道26表面的异物铲除。
90.步骤3:通过转动机构4转动运输机构2,取出运输机构2内的物料,完成物料的运输。
91.所述的步骤3包括以下分步骤:
92.步骤3.1:手动将转动架21的上端向下拉动,使转动架21的下端能通过长条孔20绕活动块19翻转。
93.步骤3.2:转动杆22随转动架21同步转动,并通过凸块32经凹槽31带动运输仓12翻转。
94.步骤3.3:通过转动轴33翻转打开挡板23,从运输仓12内取出物料。
95.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