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流延膜复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3751发布日期:2023-03-22 11:05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流延膜复卷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流延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流延膜复卷机。


背景技术:

2.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流延膜是一种将聚氨酯弹性体通过挤出、注射、压延、吹塑及流涎等塑料加工成型技术得到的平挤薄膜,其在生产完成后,通常需要使用复卷机来将大面积薄膜分成若干小面积薄膜,并使其成卷,进而便于后续运输。
3.现有的复卷机由放料轮、切割刀片、接触轮、张紧轮和收卷轮组成,在工作时,首先使放料轮上的大面积薄膜经过刀片,使得刀片将大面积薄膜切割成小面积薄膜,之后,小面积薄膜依次经过接触轮、张紧轮,最终收卷在收卷轮表面,通过上述动作,进而实现流延膜的复卷作业,但是在上述刀片切割大面积薄膜的过程中,由于切割后得到的小面积薄膜与接触轮的接触面积减小,且薄膜具有一定轴向张力,当大面积薄膜被切割成小面积薄膜后,小面积薄膜的轴向张力减小,进而容易出现褶皱现象,导致小面积薄膜经过张紧轮时,上述褶皱被压紧,进而收卷在收卷轮上,使得最终成卷质量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复卷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流延膜复卷机,具备降低小面积薄膜产生褶皱的概率、提高收卷质量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流延膜复卷机,包括接触轮,所述接触轮的两侧位置均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接触轮与转轴的内部共同贯穿开设有空腔,所述接触轮内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转槽,所述空腔中固定安装有与转轴呈相对运动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安装有处于转槽中的拨动件,所述接触轮内部位于转槽外侧的位置周向等距开设有伸缩腔,所述伸缩腔中滑动安装有内端头穿过接触轮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内端头与拨动件的周向侧面接触,所述接触轮内部位于伸缩腔左右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偏转腔,所述接触轮内部位于偏转腔远离伸缩腔一侧的位置开设有推拉腔,所述偏转腔用以连通伸缩腔与推拉腔,所述推拉腔中滑动安装有推拉杆,所述接触轮的左右两侧均周向等距安装有张力件,所述推拉杆的杆体与张力件面向接触轮的侧面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偏转腔的腔体中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杆的外端部、推拉杆的活塞端形成铰接固定。
6.优选的,所述转槽的直径大于空腔的直径,所述拨动件的周向侧面固定安装有呈倾斜角度的凸块结构,所述凸块结构的后侧与拨动件的周向侧面形成平滑过渡设置,所述凸块结构的倾斜角度对应接触轮接触薄膜的角度。
7.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与穿过接触轮的位置形成密封活动连接,所述推拉杆的活塞端与推拉腔的壁体形成密封活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凸块结构带动伸缩杆极限伸入伸缩腔时,所述连杆带动推拉杆向远离伸缩腔的方向移动,所述伸缩杆极限伸入伸缩腔时所占用的空间为外移占用空间,所述推拉杆远离伸缩腔时,所述推拉腔中位于推拉杆面向伸缩腔一侧位置的腔体为轴向占用空间,所述外移占用空间的容积小于轴向占用空间的容积。
9.优选的,所述推拉腔面向伸缩腔的内壁与推拉杆的活塞端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大于伸缩杆的重力。
10.优选的,所述推拉杆与张力件的内部共同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侧与推拉腔中位于推拉杆面向伸缩腔一侧位置的腔体连通,所述通孔的另一侧开设在张力件的周向侧面上。
11.优选的,所述张力件的周向侧为弧形结构设置,所述弧形结构的直径大于接触轮的直径。
12.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张力件与连杆的设置,在小面积薄膜接触接触轮与张力件的周向侧面时,通过连杆带动张力件沿接触轮的轴向方向伸出,进而使得上述小面积薄膜被轴向拉扯,进而降低小面积薄膜产生褶皱的概率,从而间接提高收卷质量。
13.2、本发明通过张力件与通孔的设置,通过张力件周向侧上设置的弧形结构,进而增加薄膜与张力件的接触面积,使得薄膜更易受张力件的扯动,从而降低小面积薄膜产生褶皱的概率,同时,在张力件伸出的过程中,推拉腔中会产生负压,该负压通过通孔,进而对贴合在张力件表面的薄膜施加吸引力,从而使得张力件可以有效拉扯薄膜。
14.3、本发明通过推拉杆与伸缩杆的设置,在接触轮转动过程中,当薄膜离开张力件后,弹性件释放弹力,使得推拉杆与伸缩杆复位,复位后的推拉杆与伸缩杆撞击推拉腔的壁体和拨动件,进而使得接触轮产生振动,通过该振动,进而使得未与接触轮接触的薄膜发生一定程度的抖动,促使其下表面粘附的杂质脱离薄膜,从而避免薄膜与接触轮接触时,薄膜与接触轮共同挤压杂质,导致薄膜发生形变,进而影响最终收卷质量。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接触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转槽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拨动件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示意图。
16.图中:1、接触轮;2、转轴;3、空腔;4、转槽;5、固定杆;6、拨动件;7、伸缩腔;8、伸缩杆;9、偏转腔;10、推拉腔;11、推拉杆;12、张力件;13、连杆;14、弹性件;1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与图3,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流延膜复卷机,包括接触轮1,接触轮1的两侧位置均焊接有转轴2,转轴2通过动力机构(如电机)带动,接触轮1与转轴2的内部共同轴向贯穿开设有空腔3,接触轮1内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转槽4,转槽4的直径大于空腔3的直径,空腔3中安装有固定杆5,固定杆5的两端与外界机构(现有技术中的安装台)形成焊接固定,固定杆5与转轴2为相对运动设置,固定杆5上焊接有拨动件6,拨动件6处于转槽4中,接触轮1内部位于转槽4外侧的位置周向等距开设有伸缩腔7,伸缩腔7中滑动安装有伸缩杆8,伸缩杆8的内端头穿过接触轮1,并伸入转槽4中,伸缩杆8的内端头与拨动件6的周向侧面接触,接触轮1内部位于伸缩腔7左右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偏转腔9,接触轮1内部位于偏转腔9远离伸缩腔7一侧的位置开设有推拉腔10,偏转腔9的一侧与伸缩腔7连通,偏转腔9的另一侧与推拉腔10连通,推拉腔10中滑动安装有推拉杆11,推拉杆11的杆体伸出推拉腔10,接触轮1的左右两侧均周向等距安装有张力件12,推拉杆11的杆体与张力件12面向接触轮1的侧面形成焊接固定,偏转腔9的腔体中安装有连杆13,连杆13的一端与伸缩杆8的外端部形成铰接固定,连杆13的另一端与推拉杆11的活塞端形成铰接固定,在小面积薄膜与接触轮1、张力件12的周向侧面接触的过程中,动力机构带动接触轮1与张力件12转动(上述转动速度与薄膜的传动速度相同),当接触轮1转动到与薄膜接触的位置时,拨动件6带动伸缩杆8进一步收入伸缩腔7中,使得伸缩杆8通过连杆13带动推拉杆11与张力件12沿接触轮1的轴向方向伸出,进而使得上述小面积薄膜被轴向拉扯(该拉扯力小于薄膜的极限弹性力,避免薄膜发生不可恢复的形变),使得小面积薄膜不易产生褶皱,影响收卷质量,之后,随着接触轮1继续转动,使得薄膜与张力件12分离,然后,当接触轮1带动上述伸缩杆8再次接近薄膜时,伸缩杆8通过自身重力,进而复位,并带动推拉杆11复位,复位后的推拉杆11与伸缩杆8撞击推拉腔10的壁体和拨动件6的周向侧面,进而使得接触轮1产生振动,通过该振动,进而使得未与接触轮1接触的薄膜发生一定程度的抖动,促使其下表面粘附的杂质脱离薄膜,从而避免薄膜与接触轮1接触时,薄膜与接触轮1共同挤压杂质,导致薄膜发生形变,进而影响最终收卷质量。
19.请参阅图1与图4,拨动件6的周向侧面焊接有凸块结构,凸块结构的后侧与拨动件6的周向侧面形成平滑过渡设置,凸块结构为倾斜角度设置,凸块结构的倾斜角度对应接触轮1接触薄膜的角度,通过凸块结构的设置,当伸缩杆8被接触轮1带动,并与凸块结构接触时,伸缩杆8会沿着凸块结构的周向侧面移动,进而使得伸缩杆8的外端部进一步收入伸缩腔7中,从而实现上述功能。
20.伸缩杆8与穿过接触轮1的位置形成密封滑动连接,(该连接关系类似现有技术中油缸与活塞之间的连接关系),推拉杆11的活塞端与推拉腔10的壁体形成密封滑动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密封设置,进而通过上述结构的移动,实现气体压力的改变,从而使后续负压顺利产生。
21.当凸块结构带动伸缩杆8极限伸入伸缩腔7时,连杆13带动推拉杆11向远离伸缩腔7的方向移动,伸缩杆8极限伸入伸缩腔7时所占用的空间为外移占用空间,推拉杆11远离伸缩腔7时,推拉腔10中位于推拉杆11面向伸缩腔7一侧位置的腔体为轴向占用空间,外移占用空间的容积小于轴向占用空间的容积,当伸缩杆8与推拉杆11移动到上述状态时,推拉腔10中会产生负压,通过该负压,进而为上述张力件12拉扯薄膜提供固定力。
22.请参阅图1与图2,推拉腔10中位于推拉杆11活塞端背向伸缩腔7的位置安装有弹
性件14,弹性件14的一端与推拉杆11的活塞端形成固定连接,弹性件14的另一端与推拉腔10面向伸缩腔7的内壁固定连接,弹性件14的弹力大于伸缩杆8的重力,通过弹性件14的设置,使得张力件12与薄膜分离后,由于此时,伸缩杆8与拨动件6的凸块结构分离,进而使得弹性件14释放弹力,并带动伸缩杆8快速复位,使得上述伸缩杆8与推拉杆11所产生的撞击力进一步增大,进而促使杂质脱离薄膜的效果提高。
23.推拉杆11与张力件12的内部共同开设有通孔15,通孔15的一侧与推拉腔10中位于推拉杆11面向伸缩腔7一侧位置的腔体连通,通孔15的另一侧开设在张力件12的周向侧面上,在上述推拉腔10中产生负压时,该负压通过通孔15,进而对贴合在张力件12表面的薄膜施加吸引力(该吸引力小于薄膜的极限形变力),从而使得张力件12与薄膜之间的贴合力增加,使得张力件12更有效的拉扯薄膜。
24.张力件12的周向侧为弧形结构设置,该弧形结构的直径大于接触轮1的直径,通过张力件12周向侧上设置的弧形结构设置,进而增加薄膜与张力件12的接触面积,使得薄膜与张力件12之间的贴合力增加,从而进一步降低小面积薄膜产生褶皱的概率。
25.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首先使放料轮(现有技术)上的大面积薄膜经过刀片(现有技术),使得刀片将大面积薄膜切割成小面积薄膜,之后,小面积薄膜依次经过接触轮1、张紧轮(现有技术),最终收卷在收卷轮(现有技术)表面,如图5所示,在上述过程中,动力机构(现有技术,如电机)通过转轴2带动接触轮1转动,使得张力件12与伸缩杆8同步旋转,当接触轮1、张力件12与小面积薄膜接触时,此时伸缩杆8与拨动件6的凸块结构接触,使得伸缩杆8进一步收入伸缩腔7中,并通过连杆13带动推拉杆11与张力件12轴向移动,使得张力件12对小面积薄膜施加轴向拉扯力,在这个过程中,推拉杆11压缩弹性件14,并使推拉腔10中位于推拉杆11面向伸缩腔7一侧位置的腔体产生负压,该负压通过通孔15,进而对贴合张力件12表面的薄膜产生吸引固定,之后,随着接触轮1的继续转动,当小面积薄膜与接触轮1分离后,由于此时,上述伸缩杆8与凸块结构分离,进而使得弹性件14释放弹力,并带动推拉杆11复位,使得连杆13带动伸缩杆8同步复位,在这个过程中,推拉杆11撞击推拉腔10的内壁,伸缩杆8撞击拨动件6的周向侧面,张力件12撞击接触轮1,通过上述动作,进而使接触轮1产生振动,促使未与接触轮1直接接触的薄膜抖动,使得薄膜下表面的杂质脱落,之后,随着接触轮1的继续转动,使得上述张力件12再次接触小面积薄膜,此为一个工作循环。
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