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络筒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79463发布日期:2023-05-17 08:0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线络筒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纱线络筒,尤其是涉及一种纱线络筒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络筒作为纺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织造的首道工序,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而在纺织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任务是将来自纺部的管纱或绞纱在络筒机上加工成符合一定要求的筒子,络筒的工作时改变卷装,增加纱线卷装的容纱量,通过络筒将容量较少的管纱连接起来,做成容量较大的筒子,筒子可用于整经、并捻、卷纬、染色、无梭织机上的纬纱以及针织用纱等。

2、现有的络筒设备的控制方法主要是在纱线缠绕时进行一定的摆动,使纱线缠绕在整个纱筒上,但常规的纱线引导不能满足要求,尤其是在高速缠绕时现有的纱线引导结构不能满足纱线的摆动,容易导致纱筒缠绕的线条散乱,影响络筒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纱线络筒控制方法及设备,解决纱线引导结构不能满足纱线的摆动要求,容易导致纱筒缠绕的线条散乱,影响络筒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纱线络筒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管纱卷的退绕速度,根据所述退绕速度确定纱筒的卷绕速度;

4、确定管纱卷直径与纱筒直径,并获取所述管纱卷直径与所述纱筒直径的比值,根据所述直径比值调整所述纱筒的卷绕速度;

5、根据调整后纱筒的卷绕速度确定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

6、获取所述纱筒的长度,根据所述纱筒的长度与所述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的比值确定所述引线机构的往返时间。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退绕速度确定纱筒的卷绕速度时,获取管纱卷的退绕速度a;

8、预设有管纱卷退绕速度对应组a[a1、a2、a3、…、an],其中,n=1、2、3、…、n,a1为第一退绕速度,a2为第二退绕速度,a3为第三退绕速度,an为第n退绕速度,且a1<a2<a3<…<an;

9、预设有纱筒卷绕速度对应组b[b1、b2、b3、…、bn],其中,n=1、2、3、…、n,b1为第一卷绕速度,b2为第二卷绕速度,b3为第三卷绕速度,bn为第n卷绕速度,且b1<b2<b3<…<bn;

10、根据所述管纱卷的退绕速度a与各预设退绕速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纱筒的卷绕速度;

11、当a<a1时,设定所述第一卷绕速度b1作为所述纱筒的卷绕速度;

12、当a1≤a<a2时,设定所述第二卷绕速度b2作为所述纱筒的卷绕速度;

13、当a2≤a<a3时,设定所述第三卷绕速度b3作为所述纱筒的卷绕速度;

14、……;

15、当an-1≤a<an时,设定所述第n卷绕速度bn作为所述纱筒的卷绕速度。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管纱卷直径与所述纱筒直径,并计算所述管纱卷直径与所述纱筒直径的直径比值,根据所述直径比值对所述纱筒的卷绕速度进行修正;

17、确定直径比值c,预设直径比值对应组c[c1、c2、c3、…、cn],其中,n=1、2、3、…、n,c1为第一直径比值,c2为第二直径比值,c3为第三直径比值,cn为第n直径比值,且c1<c2<c3<…<cn;

18、预设纱筒的卷绕速度修正系数对应组d[d1、d2、d3、…、dn],其中,n=1、2、3、…、n,d1为第一修正系数,d2为第二修正系数,d3为第三修正系数,d4为第四修正系数,且d1<d2<d3<…<dn;

19、根据所述直径比值c与各预设直径比值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纱筒的卷绕速度进行修正;

20、当c<c1时,选定所述第一修正系数d1对所述第一卷绕速度b1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卷绕速度为b1*d1;

21、当c1≤c<c2时,选定所述第二修正系数d2对所述第二卷绕速度b2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卷绕速度为b2*d2;

22、当c2≤c<c3时,选定所述第三修正系数d3对所述第三卷绕速度b3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卷绕速度为b3*d3;

23、……;

24、当cn-1≤c<cn时,选定所述第n修正系数dn对所述第n卷绕速度bn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卷绕速度为bn*dn。

2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调整后纱筒的卷绕速度确定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时,调整后纱筒的卷绕速度为bn*dn,n=1、2、3、…、n;

26、预设有修正卷绕速度对应组e[e1、e2、e3、…、en],其中,n=1、2、3、…、n,e1为第一修正卷绕速度,e2为第二修正卷绕速度,e3为第三修正卷绕速度,e4为第四修正卷绕速度,且e1<e2<e3<…<en;

27、预设有所述引线机构移动速度确定组f[f1、f2、f3、…、fn],其中,n=1、2、3、…、n,f1为第一移动速度,f2为第二移动速度,f3为第三移动速度,fn为第n移动速度,且f1<f2<f3<…<fn;

28、根据所述调整后纱筒的卷绕速度bn*dn与各预设修正卷绕速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

29、当bn*dn<e1时,设定所述第一移动速度f1作为所述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

30、当e1≤bn*dn<e2时,设定所述第二移动速度f2作为所述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

31、当e2≤bn*dn<e3时,设定所述第三移动速度f3作为所述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

32、……;

33、当en-1≤bn*dn<en时,设定所述第n移动速度fn作为所述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

3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纱筒的长度h,根据所述纱筒的长度h与所述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fn的比值g确定所述引线机构的往返时间,此时n=1、2、3、…、n;

35、所述比值g根据下式计算:g=h/fn;

36、预设有比值对应组g[g1、g2、g3、…、gn],其中,n=1、2、3、…、n,g1为第一预设比值,g2为第二预设比值,g3为第三预设比值,gn为第n预设比值,且g1<g2<g3<…<gn;

37、预设有往事时间确定组t[t1、t2、t3、…、tn],其中,n=1、2、3、…、n,t1为第一往返时间,t2为第二往返时间,t3为第三往返时间,tn为第n往返时间,且t1<t2<t3<…<tn;

38、根据所述纱筒的长度与所述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的比值g与各预设比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引线机构的往返时间;

39、当g<g1,设定第一往返时间t1作为所述引线机构的往返时间;

40、当g1≤g<g2,设定第二往返时间t2作为所述引线机构的往返时间;

41、当g2≤g<g3,设定第三往返时间t3作为所述引线机构的往返时间;

42、……;

43、当gn-1≤g<gn,设定第n往返时间tn作为所述引线机构的往返时间。

4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线络筒控制方法,通过获取管纱卷的退绕速度、管纱卷直径和纱筒直径,确定最终纱筒的卷绕速度,使纱筒的卷绕速度调整为合适的速度,再根据调整后纱筒的卷绕速度与纱筒的长度确定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和往返时间,使纱线在进行卷绕时,有规律整齐的缠绕在纱筒上,减少线条散乱。

4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纱线络筒控制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用于带动纱筒转动;

46、退绕机构,所述退绕机构用于带动管纱卷转动;

47、引线机构,所述引线机构用于带动纱线往返运动;

48、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收卷机构、退绕机构和引线机构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对所述收卷机构、退绕机构和引线机构进行管理和控制;

49、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

50、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收卷机构、退绕机构和引线机构的工作状态数据,并将采集的工作状态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采集模块传输的数据设定所述收卷机构、退绕机构和引线机构的工作状态指令;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处理模块设定的工作状态指令对所述收卷机构、退绕机构和引线机构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51、其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管纱卷的退绕速度,根据所述退绕速度确定纱筒的卷绕速度;接收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管纱卷直径与纱筒直径,并获取所述管纱卷直径与所述纱筒直径的比值,根据所述直径比值调整所述纱筒的卷绕速度;根据调整后纱筒的卷绕速度确定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获取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纱筒的长度,根据所述纱筒的长度与所述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的比值确定所述引线机构的往返时间。

5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内预设有管纱卷退绕速度对应组a[a1、a2、a3、…、an],其中,n=1、2、3、…、n,a1为第一退绕速度,a2为第二退绕速度,a3为第三退绕速度,an为第n退绕速度,且a1<a2<a3<…<an;

53、所述处理模块内预设有纱筒卷绕速度对应组b[b1、b2、b3、…、bn],其中,n=1、2、3、…、n,b1为第一卷绕速度,b2为第二卷绕速度,b3为第三卷绕速度,bn为第n卷绕速度,且b1<b2<b3<…<bn;

54、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管纱卷的退绕速度a,根据所述管纱卷的退绕速度a与各预设退绕速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纱筒的卷绕速度;

55、当a<a1时,设定所述第一卷绕速度b1作为所述纱筒的卷绕速度;

56、当a1≤a<a2时,设定所述第二卷绕速度b2作为所述纱筒的卷绕速度;

57、当a2≤a<a3时,设定所述第三卷绕速度b3作为所述纱筒的卷绕速度;

58、……;

59、当an-1≤a<an时,设定所述第n卷绕速度bn作为所述纱筒的卷绕速度。

6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管纱卷直径与所述纱筒直径,并计算所述管纱卷直径与所述纱筒直径的直径比值,根据所述直径比值对所述纱筒的卷绕速度进行修正;

61、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直径比值c,预设直径比值对应组c[c1、c2、c3、…、cn],其中,n=1、2、3、…、n,c1为第一直径比值,c2为第二直径比值,c3为第三直径比值,cn为第n直径比值,且c1<c2<c3<…<cn;

62、所述处理模块内预设纱筒的卷绕速度修正系数对应组d[d1、d2、d3、…、dn],其中,n=1、2、3、…、n,d1为第一修正系数,d2为第二修正系数,d3为第三修正系数,d4为第四修正系数,且d1<d2<d3<…<dn;

63、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直径比值c与各预设直径比值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纱筒的卷绕速度进行修正;

64、当c<c1时,选定所述第一修正系数d1对所述第一卷绕速度b1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卷绕速度为b1*d1;

65、当c1≤c<c2时,选定所述第二修正系数d2对所述第二卷绕速度b2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卷绕速度为b2*d2;

66、当c2≤c<c3时,选定所述第三修正系数d3对所述第三卷绕速度b3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卷绕速度为b3*d3;

67、……;

68、当cn-1≤c<cn时,选定所述第n修正系数dn对所述第n卷绕速度bn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卷绕速度为bn*dn。

6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在根据调整后纱筒的卷绕速度确定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时,调整后纱筒的卷绕速度为bn*dn,n=1、2、3、…、n;

70、所述处理模块内预设有修正卷绕速度对应组e[e1、e2、e3、…、en],其中,n=1、2、3、…、n,e1为第一修正卷绕速度,e2为第二修正卷绕速度,e3为第三修正卷绕速度,e4为第四修正卷绕速度,且e1<e2<e3<…<en;

71、所述处理模块内预设有所述引线机构移动速度确定组f[f1、f2、f3、…、fn],其中,n=1、2、3、…、n,f1为第一移动速度,f2为第二移动速度,f3为第三移动速度,fn为第n移动速度,且f1<f2<f3<…<fn;

72、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后纱筒的卷绕速度bn*dn与各预设修正卷绕速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

73、当bn*dn<e1时,设定所述第一移动速度f1作为所述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

74、当e1≤bn*dn<e2时,设定所述第二移动速度f2作为所述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

75、当e2≤bn*dn<e3时,设定所述第三移动速度f3作为所述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

76、……;

77、当en-1≤bn*dn<en时,设定所述第n移动速度fn作为所述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

7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纱筒的长度h,根据所述纱筒的长度h与所述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fn的比值g确定所述引线机构的往返时间,此时n=1、2、3、…、n;

79、所述比值g根据下式计算:g=h/fn;

80、所述处理模块内预设有比值对应组g[g1、g2、g3、…、gn],其中,n=1、2、3、…、n,g1为第一预设比值,g2为第二预设比值,g3为第三预设比值,gn为第n预设比值,且g1<g2<g3<…<gn;

81、所述处理模块内预设有往事时间确定组t[t1、t2、t3、…、tn],其中,n=1、2、3、…、n,t1为第一往返时间,t2为第二往返时间,t3为第三往返时间,tn为第n往返时间,且t1<t2<t3<…<tn;

82、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纱筒的长度与所述引线机构的移动速度的比值g与各预设比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引线机构的往返时间;

83、当g<g1,设定第一往返时间t1作为所述引线机构的往返时间;

84、当g1≤g<g2,设定第二往返时间t2作为所述引线机构的往返时间;

85、当g2≤g<g3,设定第三往返时间t3作为所述引线机构的往返时间;

86、……;

87、当gn-1≤g<gn,设定第n往返时间tn作为所述引线机构的往返时间。

8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