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33770发布日期:2023-04-06 05:27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产品包装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1、产品说明书是用于记载产品的使用方法、常见问题的维修方法、产品结构以及生产信息的手册。产品说明书通常是由多页层叠装订而成。目前,在产品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将产品说明书投放到包装盒内的生产过程,已实现自动化。但现有的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仍旧存在些许缺陷,导致产品说明书投放失败。

2、例如,公告号为cn106829564a的发明专利,该专利文献采用吸盘架的吸盘,从料仓(储料槽)内吸取产品说明书,移动至分料板;再由取料机械手上的说明书夹具,夹取产品说明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移动并投入包装盒内。也即,该专利文献是通过机械手夹取产品说明书的方式实现投放功能。这种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并不适用于包装盒的开口朝上,且包装盒的开口与产品说明书的大小相差无几的应用场景。更具体地,是该说明书夹具夹取产品说明书进入包装盒后,包装盒内剩余的空间不能满足该说明书夹具退出包装盒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解决了如何提高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的适用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包括:

3、机座、料仓、取料机构、第一传输组件、第二传输组件和驱动组件,其中,所述机座与所述料仓连接,所述取料机构与所述料仓连接,所述取料机构和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均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和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和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平行设置于所述机座内,以形成投放结构;

4、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取料机构,从所述料仓内取出其中一份产品说明书,传输至所述第二传输组件;

5、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在接收所述产品说明书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和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共同配合,将所述产品说明书投入包装盒内。

6、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包括第一传输带、第一动轮、第二动轮、第一压轮轴、第二压轮轴和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动轮与所述第一压轮轴连接,所述第二动轮与所述第二压轮轴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带套设于所述第一动轮和所述第二动轮上,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压轮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连接。

7、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包括第二传输带、第三动轮、第四动轮、第三压轮轴、第四压轮轴,所述第三动轮与所述第三压轮轴连接,所述第四动轮与所述第四压轮轴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带套设于所述第三动轮和所述第四动轮上;

8、所述第三压轮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9、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三动轮的上方,所述第一动轮和所述第三动轮配合形成所述投放结构的入口。

10、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动轮设置于所述第四动轮的上方,所述第二动轮和所述第四动轮配合形成所述投放结构的出口。

11、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输带设置于所述第二传输带的上方,所述第一传输带和所述第二传输带用于带动所述产品说明书朝所述包装盒方向运动。

12、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取料机构包括第三传输带、第五动轮、第六动轮、第五压轮轴和第六压轮轴,所述第五动轮与所述第五压轮轴连接,所述第六动轮与所述第六压轮轴连接,所述第三传输带套设于所述第五动轮和所述第六动轮上,所述第五压轮轴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13、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料仓具有托板;

14、所述第三传输带内设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托板贯穿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机座连接;

15、所述托板与所述第三传输带贴合连接。

16、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第七动轮、第七压轮轴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七动轮和所述第七压轮轴连接,所述第七压轮轴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五压轮轴连接。

17、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料仓的取料口的高度与所述产品说明书的厚度相同。

18、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输带和所述第二传输带之间的间隙宽度与所述产品说明书的厚度相同。

19、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构件、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四传输带和第五传输带,所述驱动构件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一压轮轴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与所述第五压轮轴连接,所述第四传输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上,所述第五传输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上。

20、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凸台齿轮和第二凸台齿轮,所述第一凸台齿轮和所述第二凸台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凸台齿轮与所述第一压轮轴连接,所述第二凸台齿轮与所述第三压轮轴。

21、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三凸台齿轮和第四凸台齿轮,所述第三凸台齿轮和所述第四凸台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凸台齿轮和所述第五压轮轴连接,所述第四凸台齿轮和所述第七压轮轴连接。

22、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座的一侧,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座的另一侧。

23、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的有益效果包括:

2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传输组件平行设置于机座内,使得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传输组件可以共同配合传输产品说明书,利用传输运动的惯性,将所述产品说明书投放入包装盒内。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机械手夹取产品说明书的投放方式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无需与包装盒接触的情况下,将产品说明书投入包装盒内。由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包装盒的开口朝上,且包装盒的开口与产品说明书的大小相差无几的应用场景,从而提高了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的适用性。

25、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包括第一传输带、第一动轮、第二动轮、第一压轮轴、第二压轮轴和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动轮与所述第一压轮轴连接,所述第二动轮与所述第二压轮轴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带套设于所述第一动轮和所述第二动轮上,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压轮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包括第二传输带、第三动轮、第四动轮、第三压轮轴、第四压轮轴,所述第三动轮与所述第三压轮轴连接,所述第四动轮与所述第四压轮轴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带套设于所述第三动轮和所述第四动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三动轮的上方,所述第一动轮和所述第三动轮配合形成所述投放结构的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包括第三传输带、第五动轮、第六动轮、第五压轮轴和第六压轮轴,所述第五动轮与所述第五压轮轴连接,所述第六动轮与所述第六压轮轴连接,所述第三传输带套设于所述第五动轮和所述第六动轮上,所述第五压轮轴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具有托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第七动轮、第七压轮轴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七动轮和所述第七压轮轴连接,所述第七压轮轴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五压轮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座的一侧,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座的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的取料口的高度与所述产品说明书的厚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构件、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四传输带和第五传输带,所述驱动构件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一压轮轴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与所述第五压轮轴连接,所述第四传输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上,所述第五传输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包括:机座、料仓、取料机构、第一传输组件、第二传输组件和驱动组件,其中,所述机座与所述料仓连接,所述取料机构与所述料仓连接,所述取料机构和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均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和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和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平行设置于所述机座内,以形成投放结构;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取料机构,从所述料仓内取出其中一份产品说明书,传输至所述第二传输组件;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在接收所述产品说明书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和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共同配合,将所述产品说明书投入包装盒内。本发明解决了如何提高产品说明书投放装置的适用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蒋组元,钟惠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海铭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