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板加工用智能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9692发布日期:2022-07-26 22:20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路板加工用智能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路板加工用智能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输送设备中,对于线路板(pcb板)的输送多数采用多个单向输送带来满足线路板在多个工艺之间的传送,整个输送带的规模较大且繁琐,先提出一种能便捷改变线路板在输送过程中的转向结构,减少线路板的输送复杂度,同时不会增加过多的结构;申请人并对相关专利进行了检索,得到如下技术方案:申请号为:202110911528.4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线路板生产输送的可换向输送机构,结构与本技术的局部结构比较类似,都是采用间隔设置的输送带来满足转向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线路板和每个输送辊之间的接触时长、摩擦力等等都会存在一定的区别,所以线路板不会均匀的在输送带上输送,由此在转向的过程中,就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个偏差需要在转向之前就解决掉,不然,转向后偏差会越来越大,导致运输事故,一般的偏差为机械手或者人工的方式来去除,但是在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新的简单结构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线路板加工用智能输送设备,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线路板加工用智能输送设备,包括第一输送架,第一输送架包括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上面的若干第一输送辊和控制第一输送辊正反转的第一驱动电机;平行于第一输送辊的第二输送架,第二输送架包括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二支架上面的若干第二输送辊和控制第二输送辊正反转的第二驱动电机;第一换向机构,第一换向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辊的下方且位于第二输送架的延长线上,第一换向机构包括若干平行第一输送辊的输送带和挡板,挡板位于输送带的侧边且高度高于输送带,输送带和挡板均位于两两第一输送辊的缝隙之间,挡板和输送带的底部设有升降机构用以控制其升降;输送带的一端设有驱动其正反转的第四驱动电机。
5.进一步的,还包括:平行于第一输送辊的第三输送架,第三输送架包括第三支架,设置在第三支架上面的若干第三输送辊和控制第三输送辊正反转的第三驱动电机;第三输送架和第二输送架分别设置在第一输送架的两侧。
6.进一步的,第二输送架和第三输送架共线设置。
7.进一步的,第二输送架和第三输送架不共线设置,在第三输送架的延长线上还设有第二换向机构,第二换向机构和第一换向机构结构一致且位于第一输送辊的下方。
8.进一步的,第一换向机构还包括:活动架和固定杆,升降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活动架包括横架和设置于横架两端且竖直设置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若干输送带通过支架固定在横架上,第一套筒的内部设有上小下大的阶梯孔,第一伸缩杆的移动
端设有上小下大的阶梯台,第一伸缩杆的移动端传过第一套筒的阶梯孔设置且阶梯台配合阶梯孔设置;第二套筒的内部设有上小下大的阶梯孔,第二伸缩杆的移动端设有上小下大的阶梯台,第二伸缩杆的移动端传过第二套筒的阶梯孔设置且阶梯台配合阶梯孔设置;固定杆设置在横架的底部,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固定在第一伸缩杆的移动端的端部,第二挡板固定在第二伸缩杆的移动端的端部。
9.进一步的,第一挡板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挡板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朝向输送带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朝向输送带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通讯连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讯连接位于第一换向机构上方的第一输送辊的第一驱动电机。
10.进一步的,输送带的数量至少有3个。
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2.1:利用第一输送架底部的空域位置,设置了第一换向机构,大大减少了传统换向设备的复杂度和占地面积。
13.2:在第一换向机构中巧妙的设置了高度高于输送带的挡板,用以提前规整偏差,保证在换向前的线路板能以一个合格的位置进行换向后的第二输送架上,提高输送的安全和有效性;也便于下个工序的生产。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路板加工用智能输送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路板加工用智能输送设备中第一换向机构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的b一种状态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图2中的b另一种放大示意图;
19.图5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20.图标:1-第一支架,2-第一输送辊,3-第二支架,4-第二输送辊,5
‑ꢀ
挡板,6-输送带,7-第一挡板,8-第一套筒,9-第一伸缩杆,10-横架,11
‑ꢀ
固定杆,12-第二挡板,13-第二套筒,14-第二伸缩杆,91-阶梯台,91-阶梯槽,71-第一压力传感器,72-第二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实施例
27.如图1,2所示,一种线路板加工用智能输送设备,包括第一输送架,平行于第一输送辊2的第二输送架和第一换向机构,这里第一换向机构的作用是满足两个方向完全不一致的第一输送架和第二输送架上的线路板的输送。
28.具体的,第一输送架包括第一支架1,设置在第一支架1上面的若干第一输送辊2和控制第一输送辊2正反转的第一驱动电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送辊2和第一驱动电机的配合方式采用现有的一般的结构,同时按需要的最好每一个第一输送辊2都设置一个第一驱动电机来单独驱动旋转。
29.第二输送架包括第二支架3,设置在第二支架3上面的若干第二输送辊 4和控制第二输送辊4正反转的第二驱动电机;第二输送辊4、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一输送辊2和第一输送电机同理采用现有的技术方案。
30.第一换向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辊2的下方且位于第二输送架的延长线上,第一换向机构包括若干平行第一输送辊2的输送带6和挡板5,挡板5 位于输送带6的侧边且高度高于输送带6,输送带6和挡板5均位于两两第一输送辊2的缝隙之间,挡板5和输送带6的底部设有升降机构用以控制其升降;输送带6的一端设有驱动其正反转的第四驱动电机。工作过程如下:当需要转向的时候,只需要启动升降机构,将第一换向机构上升,然后由于挡板5的高度高于输送带6,所以挡板5会优先接触位于第一输送架上的线路板,线路板在第一输送辊2和挡板5的作用下,会完全贴近挡板5,从而将之间的偏差归零,然后继续上升,输送带6接触了线路板,利用输送带6将线路板输送带6第二输送架上,完成线路板的转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整个升降机构的升降时间完全由生产流水线控制,中央plc或者单片机来控制。
3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送架的两端还可以设置第三输送架,第二输送架的结构和第二输送架的结构一致,一般的,第二输送架可以和第三输送架共线设置,那么只需要调节输送带6的旋转方向,即可确定将线路板输送到第二输送架还是第三输送架上,如果第二输送架和第三输送架不平行,那么就单独给第三输送架设置一个第二换向机构即可,这里第二换向机构的结构和第一换向机构的结构基本一致,当然以此类推,还可以设置第四输
送架和第五输送架。
32.下面,对于换向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强调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机构来实现,只要满足了挡板5和输送带6 的配合关系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换向机构还包括:活动架和固定杆 11,升降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杆9和第二伸缩杆14,活动架包括横架10和设置于横架10两端且竖直设置的第一套筒8和第二套筒13,若干输送带6通过支架固定在横架10上,第一套筒8的内部设有上小下大的阶梯孔,第一伸缩杆9的移动端设有上小下大的阶梯台91,第一伸缩杆9的移动端传过第一套筒8的阶梯孔设置且阶梯台91配合阶梯孔设置;第二套筒13的内部设有上小下大的阶梯孔,第二伸缩杆14的移动端设有上小下大的阶梯台 91,第二伸缩杆14的移动端传过第二套筒13的阶梯孔设置且阶梯台91配合阶梯孔设置;固定杆11设置在横架10的底部;其工作过程如下:以图2 为例,左侧为第一套筒8,右侧为第二套筒13,当第一输送架向右运输的时候,启动第二伸缩杆14,第二伸缩杆14的移动端向上运动,如图4所示,阶梯台91缓慢接触阶梯孔,然后如图3所示,完全接触后,带动第二套筒 13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横架10向上移动,这个时候,第一套筒8和第一伸缩杆9的移动端的状态如图4所示,所以第一套筒8并不会带动第一伸缩杆9向上运动,所以第一挡板不会运动;输送带的高度是高于套筒的高度的,从而保证第二挡板的上升带动横架上升,不会影响第一挡板的不动,横架10带动输送带6向上运动,由于设置在第二伸缩杆14端部的第二挡板12的高度高于输送带6,所以第二挡板12会优先于输送带6穿过第一输送辊2的间隙,从而规整线路板,然后输送带6穿过缝隙,进行换向运输;如果第一输送架向左运动,那么启动第一伸缩杆9即可,不需要换向的话,使其下降即可;另一方面设置固定杆11的目的,在于保证横架10在闲置状态的稳定度,不会长时间由于杠杆的原因导致套筒和横架10处损坏。
33.进一步的,第一挡板7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71,第二挡板12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72,第一压力传感器71朝向输送带6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 72朝向输送带6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7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72通讯连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讯连接位于第一换向机构上方的第一输送辊2的第一驱动电机;也就是当第一挡板7或者第二挡板12接触到线路板后,位于第一换向机构上方的第一输送辊2就不会额外的再过多的空转,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线路板接触挡板5后,第一输送辊2不能一致在转动,可能导致摩擦损坏线路板,一般的接触后,会保留3s的转动时间,使线路板规整。
34.值得强调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第四驱动电机,第一伸缩杆9和第二伸缩杆14的控制方式都可以采用中央plc配合整个流水线来控制,或者单独通讯连接单片机来控制,控制逻辑如上所述,并且电气连接部分并不是本技术的重要发明点(本发明点主要保护结构)并不影响结构的完整度,另外,一般的电气工程师,根据上述结构和工作逻辑是完全能够以现有只是来搭建一个plc控制流程的,所以在此,就不做过多解释了,并且对于输送架的结构,输送带6的结构,如图5所示,都是比较现有的,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即可,也就不做详细说明了。
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