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储料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61093发布日期:2022-06-29 03:48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粉煤灰储料罐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粉煤灰存储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粉煤灰储料罐。


背景技术:

2.粉煤灰是由燃料燃烧过程中排出的微小颗粒,粉煤灰主要含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铁等,已广泛用于制水泥、砂浆、混凝土等建筑用料,在建筑企业中,利用粉煤灰配料能够给企业降低原料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3.使用粉煤灰,粉煤灰的有效存储是首先要考虑的,储存粉煤灰时,一定要注意防潮、防水,因为粉煤灰受潮时后要结块,降低强度,甚至无法使用。目前,常用的粉煤灰储料罐多为立式,储料大,方便出料。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粉煤灰储料罐防潮功能较低,储料罐内的粉煤灰容易受潮结块。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对粉煤灰进行防潮储藏,本技术提供一种粉煤灰储料罐。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粉煤灰储料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粉煤灰储藏罐,包括:
8.罐体;
9.料筒,固定于罐体内;
10.保温套环,插接于所述料筒内壁,所述保温套环包括多个弧形衬板拼接组成,所述衬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料筒;
11.循环管道,开设于所述保温套环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存粉煤灰时,将循环管道内通入热水,将料筒内的潮气排出,然后倒入粉煤灰,使得料筒内的粉煤灰与料筒内的热气充分接触,避免粉煤灰结块,料筒长时间使用后,保温套环容易磨损,循环管道内容易遗留水垢,当料筒内的粉煤灰取用完毕后,检查保温套环,清理循环管道,更换损坏的衬板,确保衬板内的循环管道相连通,然后在循环管道内重新通入热水,使得料筒内保持恒温,从而实现对粉煤灰的防潮储藏。
13.可选的,泡沫板,填充于所述罐体与所述料筒之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与料筒之间填充泡沫板,泡沫板的导热性低,从而减少料筒内的热度流失,进一步增加储料罐的防潮功能。
15.可选的,所述料筒内壁对应每个所述衬板位置处凸出有嵌条,所述衬板对应所述嵌条位置开设有嵌槽,所述衬板嵌设于所述料筒内壁。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保温板时,将衬板上的嵌条对准嵌槽,各衬板依次沿嵌槽长度方向嵌设于料筒内壁,从而限制保温套环与料筒之间的相对转动。
17.可选的,所述保温套环下端固定有限位环,所述料筒下端对应所述限位环下侧开设有支撑环槽,所述保温套环能够嵌设于所述支撑环槽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保温板时,保温套环嵌设于支撑环槽内,实现了料筒对保温套环的支撑。
19.可选的,所述料筒内对应其轴线位置处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周壁水平固定有多个搅拌杆,多个所述搅拌杆沿所述转动柱的轴线方向均匀设置,所述搅拌杆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转动柱的轴线方向;
20.所述罐体上侧设置有驱动转动柱转动的驱动装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内装有粉煤灰后,驱动装置工作驱动转动柱转动,转动柱带动搅拌杆转动,从而实现搅拌杆粉煤灰的搅拌,使得粉煤灰与料筒内的空气充分接触。
22.可选的,每个所述搅拌杆下端均一体成型有多个立柱,所述立柱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转动柱的轴线方向相同。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柱工作时,搅拌杆下端的立柱能够进一步的对料筒内的粉煤灰进行搅拌。
24.可选的,所述料筒下侧设置有出料部,所述出料部内壁套接有防潮管。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煤灰出料时,由于保温板的作用,料筒内与出料部之间有一定的温差,出料部的防潮管能够减少粉煤灰出料时由于温差而结块,实现对经过出料部的粉煤灰的防潮作用。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储存粉煤灰时,将循环管道内通入热水,将料筒内的潮气排出,然后倒入粉煤灰,使得料筒内的粉煤灰与料筒内的热气充分接触,避免粉煤灰结块,料筒长时间使用后,保温套环容易磨损,循环管道内容易遗留水垢,当料筒内的粉煤灰取用完毕后,检查保温套环,清理循环管道,更换损坏的衬板,确保衬板内的循环管道相连通,然后在循环管道内重新通入热水,使得料筒内保持恒温,从而实现对粉煤灰的防潮储藏;
28.2.安装保温板时,将保温板先将各嵌条与料筒内壁的嵌槽相嵌,然后沿竖直方向运动至插接于限位环槽内,然后将压环插接于保温板上端,从而限制各衬板的相对位移;
29.3.粉煤灰装入料筒内后,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柱转动,转动柱带动搅拌杆和搅拌杆上的立柱转动,从而充分搅拌料筒内的粉煤灰,避免粉煤灰结块。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粉煤灰储料罐的剖面图。
31.图2是突出保温板与限位环和压环的位置关系爆炸图。
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粉煤灰储料罐的剖面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11、筒体;12、盖板;121、驱动装置;122、压环;2、料筒;21、限位环;211、支撑环槽;22、嵌槽;23、转动柱;231、搅拌杆;232、立柱;24、进水管、25、出水管;3、出料部;31、防潮管;4、泡沫板;5、保温套环;51、循环管道;52、限位环槽;53、衬板;531、嵌条。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粉煤灰储料罐。
36.参照图1,一种粉煤灰储料罐包括竖直设置的罐体1,罐体1包括筒体11以及螺栓连接于筒体上侧的盖板12,筒体11内同轴线设置有料筒2,筒体11和料筒2下端设置有出料部3,出料部3的内壁套设有防潮管31,筒体11内壁与料筒2外壁之间填充有泡沫板4,料筒2内插接与料筒2同轴线设置的保温套环5。
37.保温套环5内开设有循环管道51,循环管道51以料筒2的轴线方向螺旋设置,料筒2上还固定有一段延伸出罐体1的进水管24和出水管25,随保温套环5车摄于料筒2内后,进水管24与出水管25能够与循环管道51相连通,进水管12能够通入热水,实现循环管道51内的水循环,储存粉煤灰时,将热水通入循环管道51内,从而保持料筒2内的温度保持恒定。
38.为便于保温套环5在料筒2内的定位,保温套环5下端一体成型有限位环21,料筒2内对应限位环21位置开设有支撑环槽211,限位环21能够插接于支撑环槽211。
39.参照图2和图3,为避免保温套管5在料筒2内旋转,保温套环5外周壁竖直凸出有多个嵌条541,料筒2内壁对应各嵌条541位置均开设有嵌槽22,嵌槽22截面呈燕尾状,嵌条541能够嵌设于嵌槽22上,安装保温套环5时,保温套环5从套筒2上端沿各嵌槽22的长度方向嵌设于料筒2至保温套管5下端插接于支撑环槽211,从而实现保温套环5与料筒2的相对固定。
40.为便于保温套环5的更换拆装,保温套环5采用多个弧形的衬板54组成,多个衬板54相互拼接即可形成保温套环5。为便于保温套环5的拼接,每个衬板54的上端沿其弧形轨迹成型有弧形槽,随多个衬板54拼接,多个弧形槽能够形成与保温套环5同轴线设置的限位环槽52,盖板12的下侧对应限位环槽52的位置固定有压环53,随保温套环5插接于料筒2内后,盖板12的压环53能够插设于多个弧形槽拼接的限位环槽52内,保证盖板12与保温环套5的紧密连接。
41.为保证各衬板54拼接成保温套环5后,循环管道51的连通,各衬板54上端设置有不同的标识,各衬板54依照标识排列能够连通循环管道51,安装衬板54时,将各衬板54依次按顺序安装到料筒2内壁,从而实现循环管道51的连通。
42.参照图1,料筒2内对应其轴线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柱23,罐体1上侧设置有驱动转动柱23转动的驱动装置11,转动柱23的周壁固定有多个搅拌杆231,搅拌杆231的轴线方向垂直于转动柱23的轴线方向,搅拌杆231沿转动柱23的轴线均匀排列;各搅拌杆231下端一体成型有多个立柱232,各个立柱232相互平行且立柱232的轴线方向与转动柱23的轴线方向相同,驱动转动柱23转动时,搅拌杆231和立柱232能够充分搅拌料筒2内的粉煤灰,从而避免粉煤灰结块,无法使用。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粉煤灰储料罐的实施原理为:储存粉煤灰时,先将各衬板54依照标识依次沿各嵌条541的长度方向嵌入料筒2内壁,然后衬板54持续运动至插入支撑环槽211内,各衬板54安装完毕或,将压环53插接于各衬板54上端,然后将热水通入循环管道51内,使料筒2内的冷空气排出。
44.然后将粉煤灰倒入粉煤灰储料罐内,每隔几天驱动装置11工作驱动转动柱23转动,转动柱23转动带动搅拌杆231和立柱232搅拌粉煤灰,使得粉煤灰保持干燥。
45.料筒2内的粉煤灰使用完毕后,检查衬板54的磨损程度,将损坏的衬板54沿竖直方向取出,然后更换同样标记的衬板54,从而确保后续料筒2内粉煤灰的干燥。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