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绞盘上的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91890发布日期:2022-06-14 17:2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绞盘上的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绞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绞盘上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2.绞盘是常用的物体牵引工作,一般传统的绞盘由驱动电机、滚筒和减速器组件组成;驱动电机和减速器组件一般通过六角传动杆联动,然后减速器组件再带动滚筒转动。因为驱动电机和减速器组件的间距较远,这样六角传动杆的长度就会偏长,六角传动杆一端与电机轴连接另一端减速器组件上齿轮连接;六角传动杆在高速旋转时容易抖动,这样驱动电机与减速器组件之间的传动效率往往不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绞盘上的传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绞盘上的传动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稳定连接电机与减速器组件的传动组件,提高了驱动电机与减速器组件之间的传动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绞盘上的传动装置,安装在驱动电机上,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的驱动电机和减速器组件之间设有滚筒,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与减速器组件连接;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互啮合的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与减速器组件上的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传动组件还包括与驱动电机上固定连接的转接盘,所述的传动轴与转接盘之间安装有轴承。
5.作为优选,所述的轴承套设在传动轴上,靠近驱动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一轴承,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轴承。
6.所述的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转接盘内且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转接盘连接,这样传动轴在高速转动时就始终保持稳定且与转接盘处于同轴心状态,传动轴稳定转动时与减速器组件上的齿轮啮合的也会更好,较少了能量的损耗。
7.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动轴的圆弧面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相对传动轴移动的凸起,所述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设置在凸起的两侧。
8.所述的传动轴上设置了凸起,传动轴在其轴向上就无法移动,同时传动轴通过轴承在其径向上也有限定,那么传动轴在高速转动时就会更加稳定。
9.作为优选,所述的转接盘安装在滚筒内,所述的转接盘与滚筒之间设有第三轴承。
10.所述的转接盘与滚筒之间通过第三轴承连接,滚筒在转动的同时转接盘就能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同时第三轴承对转接盘的径向有限位作用,让转接盘与滚筒保持同轴心状态,那么转接盘内的传动轴也与滚筒保持同轴心状态,保证了传动轴高速转动的同时让滚筒也平稳的转动,减少了滚筒的抖动。
11.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电机的尾部固定在电机支架上,驱动电机的头部延伸到滚
筒内,所述的驱动电机与滚筒同轴心安装。
12.所述的驱动电机延伸到滚筒内,这样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减速器组件的间距就会变近,那么传动组件上的传动轴的长度就会变短,这样传动轴在高速转动时会更稳定,较少了驱动电机在输出过程中能量的损耗。
13.作为优选,所述的减速器组件包括安装座、箱体、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所述的传动轴带动第一齿轮组件上的齿轮啮合,所述的第一齿轮组件上齿轮与第二齿轮组件上齿轮啮合,所述的第二齿轮组件上的齿轮与第三齿轮组件上齿轮啮合,所述的第三齿轮组件上的齿轮与滚筒上的内齿圈啮合。
14.所述的减速器组件包括多个齿轮组件,每个齿轮组件之间直接啮合,这样既能把驱动电机的高转速转化为滚筒的低转速,让滚筒有更大的扭矩;同时,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直接啮合,这种齿轮的啮合方式让齿轮的传动效率更高。
15.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齿轮组件包括一级从动轮和二级主动轮,所述的一级从轮套设在二级主动轮的延长轴上且同步转动;所述的第二齿轮组件包括二级从动轮和三级主动轮,所述的二级从动轮套设在三级主动轮的延长轴上且同步转动;所述的第三齿轮组件包括三级从动轮和四级主动轮,所述的三级从动轮套设在四级主动轮的延长轴上且同步转动;所述的一级从动轮与传动轴啮合,所述的二级主动轮与二级从动轮啮合,所述的三级主动轮和三级从动轮啮合,所述的四级主动轮与滚筒的内齿圈啮合。
16.这样驱动电机在转动的同时就会带动减速器组件上齿轮的转动,从而带动滚筒转动。
17.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齿轮组件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安装座与箱体连接,所述的第二齿轮组件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安装座与箱体连接,所述的第三齿轮组件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安装座与箱体连接。
18.每个齿轮组件都通过轴承与安装座以及相同连接,这样齿轮组件上齿轮转动时就会更加平稳,齿轮转动时不会有抖动,齿轮的传动效率会更高。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和减速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和转接盘,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转接盘内,然后传动轴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啮合并把转接盘固定在驱动电机上,传动组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再把减速器组件上的齿轮与传动轴啮合,驱动电机转动的同时就能带动减速器组件上的齿轮转动。因此,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转接盘内,转接盘又保持固定,传动轴在高速转动时就十分稳定,始终在一个轴向上转动;传动轴转动稳定的同时其与减速器组件上齿轮的啮合的状态也会越好;同时,传动轴直接与驱动电机以及减速器组件上的齿轮啮合,这样驱动电机上输出的损耗小,从而提高了驱动电机与减速器组件之间的传动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还大大提高了绞盘的传动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滚筒后的爆炸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4.图5为传动轴的立体图。
25.图中标记:1、驱动电机;2、电机支架;3、减速器组件;31、安装座;32、箱体;33、第一齿轮组件;331、一级从动轮;332、二级主动轮;34、第二齿轮组件;341、二级从动轮;342、三级主动轮;35、第三齿轮组件;351、三级从动轮;352、四级主动轮;4、滚筒;5、传动组件;51、传动轴;52、转接盘;53、第一轴承;54、第二轴承;55、凸起;6、第三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7.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绞盘上的传动装置,安装在驱动电机1上,所述的驱动电机1固定在电机支架2上,所述的驱动电机1和减速器组件3之间设有滚筒4,所述的驱动电机1通过传动组件5与减速器组件3连接;所述的传动组件5包括与驱动电机1的电机轴相互啮合的传动轴51,所述的传动轴51与减速器组件3上的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传动组件5还包括与驱动电机1上固定连接的转接盘52,所述的传动轴51与转接盘52之间安装有轴承。
28.所述的轴承套设在传动轴51上,靠近驱动电机1的一端设有第一轴承53,远离驱动电机1的一端设有第二轴承54。所述的传动轴51的圆弧面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一轴承53和第二轴承54相对传动轴51移动的凸起55,所述的第一轴承53和第二轴承54分别设置在凸起55的两侧。所述的转接盘52安装在滚筒4内,所述的转接盘52与滚筒4之间设有第三轴承6。所述的驱动电机1的尾部固定在电机支架2上,驱动电机1的头部延伸到滚筒4内,所述的驱动电机1与滚筒4同轴心安装。所述的减速器组件3包括安装座31、箱体32、第一齿轮组件33、第二齿轮组件34和第三齿轮组件35;所述的传动轴51带动第一齿轮组件33上的齿轮啮合,所述的第一齿轮组件33上齿轮与第二齿轮组件34上齿轮啮合,所述的第二齿轮组件34上的齿轮与第三齿轮组件35上齿轮啮合,所述的第三齿轮组件35上的齿轮与滚筒4上的内齿圈啮合。所述的第一齿轮组件33包括一级从动轮331和二级主动轮332,所述的一级从轮套设在二级主动轮332的延长轴上且同步转动;所述的第二齿轮组件34包括二级从动轮341和三级主动轮342,所述的二级从动轮341套设在三级主动轮342的延长轴上且同步转动;所述的第三齿轮组件35包括三级从动轮351和四级主动轮352,所述的三级从动轮351套设在四级主动轮352的延长轴上且同步转动;所述的一级从动轮331与传动轴51啮合,所述的二级主动轮332与二级从动轮341啮合,所述的三级主动轮342和三级从动轮351啮合,所述的四级主动轮352与滚筒4的内齿圈啮合。所述的第一齿轮组件33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安装座31与箱体32连接,所述的第二齿轮组件34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安装座31与箱体32连接,所述的第三齿轮组件35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安装座31与箱体32连接。
29.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在组装绞盘时,把驱动电机1固定在电机支架上2,再把第一轴承53和第二轴承54安装到传动轴51上,再把传动轴51连同第一轴承53和第二轴承54一起安装到转接盘52内;接着把转接盘52通过安装到驱动电机1上,先让传动轴51与驱动电机1上的电机轴相互啮合,再把转接盘5固定到驱动电机1;然后开始安装减速器组件3,把传动轴51与减速组件3上的一级从动轮331啮合,再把减速器组件3固定到减速器支架上,这样传动组件5安装完成。
30.驱动电机1开始工作,驱动电机1的电机轴带动传动轴51转动,传动轴51转动的同
时带动一级从动轮331转动,所述的一级从动轮331和二级主动轮332同步转动;二级主动轮332转动的同时带动二级从动轮341转动,所述的二级从动轮341和三级主动轮342同步转动,三级主动轮342转动的同时带动三级从动轮351转动,所述的三级从动轮351和四级主动轮352同步转动,所述的四级主动轮352转动的同时带动滚筒4转动。
31.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