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9503发布日期:2022-09-23 22:25阅读:77来源:国知局
收纳器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纳器具。


背景技术:

2.以往,提出了对含内装物的被收纳物进行收纳的收纳器具。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双层容器,其具备:内装容器,其收纳有内装物;收纳器具(外容器),其收纳该内装容器并且在口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部;以及肩罩,其被拆装自如地安装于收纳器具以将内装容器固定于收纳器具。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507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实用新型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7.专利文献1那样的收纳器具通过使用肩罩来收纳作为被收纳物的内装容器,因此构成部件较多、拆装被收纳物的操作也复杂。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来拆装被收纳物的收纳器具。
9.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1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收纳器具具备收纳部,所述收纳部能够将被收纳物以能够沿着拆装方向拆装的方式收纳,所述收纳部具有:支承围绕部,所述支承围绕部以能够对所述被收纳物的第一端部进行支承的方式使与所述拆装方向不同的第一方向侧开口;以及内肋,所述内肋在比所述支承围绕部靠所述第一方向侧的位置设置为能够根据所述被收纳物沿着与所述拆装方向对应的第二方向的移动而与所述被收纳物卡合脱离。
11.实用新型效果
12.根据上述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来拆装被收纳物的收纳器具。
附图说明
13.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纳器具的配置有喷雾容器的状态的图,(a)表示从收纳器具的前方观察的立体图,(b)表示从收纳器具的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14.图2是从右后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体部的立体图。
15.图3是从上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体部的立体图。
16.图4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1中示出的收纳器具的iv-iv截面位置上示出拆装喷雾容器的情形的图,(a)示出卸下了盖的喷雾容器相对于收纳部拆装的过程,(b)示出将盖安装于被收纳在收纳部的喷雾容器的状态。
17.图5是将喷雾容器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纳器具中并局部放大
的后视图。
18.符号说明
19.1收纳器具2主体部
20.3盖4喷雾容器
21.21支承腿22收纳部
22.23开口部24支承围绕部
23.25内肋26口部
24.27第三内肋31凹部
25.41容器主体42喷嘴头
26.42a台阶部43凹部
27.100熔接性珠玩具221拆装侧开口
28.221a开口缘221b左缘
29.221c右缘222端部侧开口
30.223b内壁223c内壁
31.241底部242围绕壁
32.251第一内肋252第二内肋
33.311第四内肋411肩部
34.421按压部422喷嘴部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a)及图1(b)所示的收纳器具1能够将作为被收纳物的喷雾容器4收纳于收纳部22内,从而装饰喷雾容器4,使用户享受装扮的乐趣。能够使盖3安装于已收纳在收纳器具1中的喷雾容器4的顶端。用户在未使用喷雾容器4时,能够安装盖3从而享用模仿了香水瓶的收纳器具1的整体形态。另外,在使用喷雾容器4时,用户通过卸下盖3从而使喷嘴部422(参照图4(b))露出,当进行喷雾操作时,能够模仿喷香水的动作而从喷嘴部422进行液体的喷雾,该液体是填充在喷雾容器4中的内装物。以下,在收纳器具1的说明中,将图1(a)的上方作为上、将其相反侧作为下,并将图1(a)的开口部23侧作为前、将其相反侧作为后。另外,将从收纳器具1的后方观察时的左侧作为左、将其相反侧作为右。
36.收纳器具1具有:主体部2,其对喷雾容器4进行固定支承;以及盖3,其能够安装于喷雾容器4。主体部2形成为上下方向的长条的柱状。在主体部2的外表面实施任意的装饰,主体部2作为喷雾容器4的外装部件、保护部件发挥功能。在主体部2的下端设置有支承腿21。支承腿21相对于主体部2的外径整体沿径向突出而设置为凸缘状。另外,在主体部2的内部具有收纳部22。在主体部2的前方设置有以倒三角形状前后贯通的开口部23(窗部)。开口部23与收纳部22连通。在收纳部22内收纳的喷雾容器4的容器主体41由透光性部件形成的情况下,用户能够从前方的外部通过开口部23确认喷雾容器4内的内装物的剩余量。
37.在图2中,在主体部2设置的收纳部22具有:在后方面侧设置的拆装喷雾容器4的拆装侧开口221;以及端部侧开口222,其以与拆装侧开口221连续且位于上方的第一方向侧的方式设置。另外,在收纳部22的下方设置有支承围绕部24,该支承围绕部24以使第一方向侧
(上方侧)能够支承喷雾容器4的下端部(第一端部)的方式开口。如图3所示,支承围绕部24具有圆形且平坦的底部241。另外,支承围绕部24的底部241的外周周围的各侧方(前后左右侧)被围绕壁(包括内壁223b、223c的一部分以及围绕壁242的壁部)包围。位于后方的围绕壁242的端部形成拆装侧开口221的下端侧的一部分的开口缘221a。开口缘221a大致水平地在左右方向上形成。开口缘221a的左右宽度被形成为比在收纳部22收纳的喷雾容器4的外径稍宽。从开口缘221a的左右端向上方延伸设置的拆装侧开口221的左缘221b和右缘221c大致平行,且左缘221b和右缘221c之间的开口宽度形成为比喷雾容器4宽,是能够插拔喷雾容器4的程度。从左缘221b以及右缘221c向收纳部22内连续的内壁223b、223c设置成大致平坦面状且以相互对置的方式平行地配置。
38.收纳部22在各内壁223b、223c设置有内肋25,该内肋25在比支承围绕部24靠上方侧(第一方向侧)的位置,能够根据喷雾容器4向拆装方向即与上方侧不同的第二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后方向)的移动而进行卡合脱离。因此,内肋25在收纳部22内对置地设置。内肋25包括第一内肋251和在第一内肋251的上方设置的第二内肋252。第一内肋251在前后方向上连续设置,并呈平板状突出。另外,在第一内肋251的后端部设置有以从后方朝向前方去而逐渐突出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
39.如图3所示,在俯视观察时,第二内肋252以低头的大致三角形板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因此,在第二内肋252的后方侧以及前方侧设置有倾斜部。第二内肋252的后方侧的倾斜部设置于与第一内肋251的后方侧的倾斜部在前后方向上相同的位置。另外,第二内肋252以使收纳部22的内径比喷雾容器4的外径(详细而言为喷嘴头42的外径)小的方式(即,对置的第二内肋252之间的宽度比喷雾容器4(喷嘴头42)的外径小的方式)突出(也参照图5)。
40.主体部2在上端侧具有口部26,该口部26形成有上述的收纳部22的端部侧开口222。当从前方或斜前方观察时,口部26具有模仿了筒状瓶的开口的形状,但口部26的后方侧与拆装侧开口221连续设置而开口。
41.如图3所示,在端部侧开口222的内缘即口部26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三内肋27,该第三内肋27与收纳于收纳部22的状态的喷雾容器4的侧面(详细而言,为喷嘴头42的侧面)抵接来限制喷雾容器4的旋转。第三内肋27设置在与内肋25交叉的方向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与第一内肋251和第二内肋252(内肋25)正交的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的方式设置。在俯视观察(横截面观察)时,第三内肋27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对与第三内肋27抵接的喷嘴头42的外周侧面实施了防滑用的凹凸即滚花加工(例如,利用多个纵肋进行的平纹加工)。第三内肋27通过与喷嘴头42的设置有凹凸的外周侧面抵接,从而能够限制喷雾容器4的意外旋转。
42.图1(b)及图4(b)所示的喷雾容器4的外形整体形成为大致圆柱状。喷雾容器4具有容器主体41和喷嘴头42。能够在容器主体41填充液体,当用户向容器主体41侧对喷嘴头42的按下部421进行按下操作时,能够从在按下部421的侧面设置的喷嘴部422喷雾(或喷射)出填充于容器主体41的内装物。喷雾容器4的在与被支承围绕部24支承的下端部(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上端部(第二端部)的喷嘴头42具有作为喷出口的喷嘴部422。另外,省略了喷嘴头42的详细图示。
43.如图1所示,盖3形成为倒圆锥台状,以上方的外径比下方大的方式设置。如图4(b)
所示,盖3具有在下端侧开口的圆形的凹部31。盖3构成为能够将该凹部31安装于位于喷雾容器4上端部的喷嘴头42。盖3与在喷嘴头42的外侧面设置的台阶部42a抵接来定位安装位置。在盖3的外周面形成有模仿宝石的小面切割的切割面的多面形状。
44.接着,对使喷雾容器4相对于收纳器具1拆装的操作进行说明。在安装喷雾容器4时,首先,如图4(a)所示,使喷雾容器4以从下端侧先插入到支承围绕部24的方式倾斜地进入收纳部22。之后,在将喷雾容器4的下端侧收纳于支承围绕部24内的状态下,若对喷雾容器4以向收纳部22侧施力而立起的方式进行操作,则喷雾容器4的侧面与第二内肋252抵接。对置的第二内肋252之间的宽度形成为比喷雾容器4的外径小(窄)。但是,当喷雾容器4被进一步向收纳部22侧按压操作时,能够经由第二内肋252将收纳部22的内壁223b、223c向左右推宽,喷雾容器4向比第二内肋252靠内侧即收纳部22侧移动。另外,在喷雾容器4通过第二内肋252移动到收纳部22内时,由支承围绕部24的围绕壁242来限制喷雾容器4的下端部相对于收纳部22向后方向(外方向)的移动,因此喷雾容器4能够容易地安装于收纳部22内。
45.如图1(b)所示,在收纳于收纳部22内的状态下的喷雾容器4被第二内肋252限制向后方的移动。另外,如图5所示,第一内肋251构成为能够与在喷雾容器4的外周设置的凹部43(图5所示的容器主体41与喷嘴头42的边界部)卡合,以防止喷雾容器4向上方移动(脱落)。因此,喷雾容器4通过收纳于收纳部22而被稳定支承。
46.另外,喷雾容器4的喷嘴头42在喷雾容器4被收纳于收纳部22的状态下,以从端部侧开口222突出的方式配置于主体部2的上部。能够在喷嘴头42安装盖3。在盖3的凹部31的内周面,在四个部位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凹部31的开口轴方向)延伸设置的第四内肋311。第四内肋311在凹部31的内周面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因此,第四内肋311对置地配置。因此,当使盖3的凹部31卡合于喷嘴头42时,该第四内肋311对喷嘴头42的外周面进行夹压,因此盖3以用户的手能够拆装的程度的力安装于喷嘴头42。另外,盖3也可以在使喷雾容器4收纳于收纳部22之前预先安装于喷嘴头42。
47.在进行喷雾容器4的喷雾(或喷射)操作的情况下,用户首先将盖3从喷嘴头42卸下。此时,容器主体41的肩部411通过与第一内肋251抵接,能够防止从主体部2向上方拔出。当盖3被卸下时,喷嘴头42的喷嘴部422露出于主体部2的上方位置。因此,用户能够通过对露出的喷嘴头42的按下部421进行按下操作,来喷雾出作为内装物的液体(例如水)。作为喷雾容器4的用途,例如能够用于使形成为大致球体状(包括球体及多面体)的作为水溶性树脂的多个熔接性珠玩具熔接而制成任意形状的珠游戏。熔接性珠玩具是将聚乙烯醇配合在树脂中进行混炼而形成的。另外,形成熔接性珠玩具的树脂适当选择透明材料、具有透光性的材料或不透明材料而形成。在用户(游戏者)使用喷雾容器4将水浇到配置成任意形状的熔接性珠玩具时,各熔接性珠玩具在暂时成为湿润状态后,干燥并相互熔接而形成缠绕的形状。
48.在不使用喷雾容器4的情况下,如图4(b)等所示,能够将盖3安装于喷嘴头42来进行保管等。对于安装于喷嘴头42的盖3,其凹部31的开口缘部与喷嘴头42的台阶部42a抵接,因此能够防止对按下部421的误操作。
49.在将喷雾容器4从收纳部22卸下时,进行与上述的安装操作相反的操作。即,将喷雾容器4的上端侧(盖3可以是卸下的状态,也可以是安装的状态)向后方的拆装侧开口221侧施力。于是,喷雾容器4能够经由第二内肋252而将收纳部22的内壁223b、223c向左右推
开,而与第二内肋252相比向收纳部22的外侧移动。此时,喷雾容器4的下端部侧位于支承围绕部24内,喷雾容器4倾斜地倾斜。之后,用户能够将喷雾容器4从收纳部22拔出而容易地从主体部2取出。
50.通过从主体部2取出喷雾容器4,从而能够从容器主体41卸下喷嘴头42,进行水等内装物的补充。
51.根据以上那样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下述方式的收纳器具。
52.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收纳器具具备收纳部,该收纳部能够将被收纳物沿着拆装方向以可拆装的方式收纳,所述收纳部具有:支承围绕部,其以能够支承所述被收纳物的第一端部的方式使与所述拆装方向不同的第一方向侧开口;以及内肋,其在比所述支承围绕部靠所述第一方向侧的位置设置为能够根据所述被收纳物沿着与所述拆装方向对应的第二方向的移动而与所述被收纳物卡合脱离。
53.根据该结构,被收纳物(喷雾容器4)构成为能够通过内肋25进行卡合脱离,在收纳于收纳部22内的状态下,能够利用支承围绕部24和内肋25来防止被收纳物从收纳部22意外脱落。因此,收纳器具1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来拆装被收纳物。
54.在第二方式所涉及的收纳器具中,所述内肋包括:第一内肋,其与在所述被收纳物的外周设置的凹部卡合而能够防止所述被收纳物向所述第一方向侧脱落;以及第二内肋,其以使所述收纳部的内径比所述被收纳物的外径小的方式突出。
55.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第一内肋251防止被收纳物向上方(与支承围绕部24侧相反的一侧)脱落,并且能够利用第二内肋252将被收纳物稳定地支承于收纳部22内并防止意外的卡合脱离。
56.在第三方式所涉及的收纳器具中,所述内肋由在所述收纳部内对置地设置的一对内肋构成,所述一对内肋隔开间隔而对置,该间隔的长度比所述被收纳物的外形小。
57.根据该结构,通过利用对置的一对内肋25保持被收纳物,从而能够稳定地支承并收纳被收纳物。
58.在第四方式所涉及的收纳器具中,所述内肋以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收纳部的外侧朝向内侧去而逐渐突出的方式倾斜。
59.根据该结构,由于收纳部22随着安装被收纳物的动作而逐渐被推开,因此能够容易地安装被收纳物。
60.在第五方式所涉及的收纳器具中,所述收纳部具有:所述被收纳物的拆装侧开口;以及端部侧开口,其与所述拆装侧开口连续且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侧,在所述端部侧开口的内缘,在与所述内肋正交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三内肋,所述第三内肋与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状态下的所述被收纳物的侧面抵接从而限制所述被收纳物的旋转。
61.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收纳于收纳器具1的被收纳物的旋转,在将被收纳物收纳于主体部2的状态下进行使用等。
62.在第六方式所涉及的收纳器具中,所述支承围绕部包括围绕壁,该围绕壁形成所述拆装侧开口的开口缘的一部分。
63.根据该结构,在将被收纳物收纳于收纳部22时,能够使被收纳物的一部分支承于围绕壁242而容易地进行拆装操作。
64.在第七方式所涉及的收纳器具中,所述被收纳物是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
的第二端部具有喷嘴部的喷雾容器,所述收纳器具具备:主体部,其在内部具有所述收纳部且在下端设置有支承腿;以及盖,其能够安装于所述喷雾容器的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喷雾容器被所述收纳部收纳时从位于上方的所述端部侧开口突出。
65.根据该结构,收纳器具1能够在收纳于收纳部22的状态下从喷雾容器4的喷嘴部422喷雾(或喷射)出内装物。另外,在不使用喷雾容器4的情况下,收纳器具1通过安装盖3来防止喷雾容器4的误操作,并且能够通过主体部2以及盖3实施任意的设计来装饰喷雾容器4,享受装扮的乐趣。
6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能够施加各种变更来实施。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被收纳物为喷雾容器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喷雾容器4以外的任意形态、用途的被收纳物收纳于收纳部22。
67.另外,支承围绕部24只要构成为能够支承喷雾容器4的一个端部即可,也可以不利用壁部包围侧面的外周周围的全部方向。另外,支承围绕部24也可以设置成在与拆装侧开口221相反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方侧)开口等不设置壁部、支承部的结构。另外,支承围绕部24中作为底部241,只要是能够支承喷雾容器4的结构即可,也可以是设置有开口部的结构、凹凸面。
6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喷嘴部422,对设置有喷出口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设置形成流路的小径的软管、软管连接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