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消毒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09496发布日期:2022-08-03 12:18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消毒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公共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消毒垃圾桶。


背景技术:

2.公共垃圾桶是道路、公园等公共场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设施,密切关系到社会环境卫生,为了减少垃圾在桶内滋生细菌,将要采用消杀装置对位于桶内的垃圾进行消毒杀菌,进而减小细菌以及疾病的传播,从而确保垃圾桶放置区域的干净和整洁,且能够防止在投放垃圾时,细菌的传播,但是,在投放垃圾时会有部分的未完全饮用的瓶装饮料,会导致垃圾袋内空间受到占用,且在环卫工人对内部垃圾进行清理时重量较大,以及未完全饮用的瓶装饮料在垃圾袋内会有饮料洒落的风险,在垃圾桶内与垃圾混合更容易滋生细菌,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消毒垃圾桶,具有对未完全饮用的瓶装饮料进行压缩收集单独处理,进而增加垃圾处理便捷性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消毒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垃圾的垃圾仓,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内部另一侧开设有用于对未完全引用的饮料瓶进行回收处理的收集仓,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内部设有用于杀菌的紫外消毒灯,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内部一侧设有用于对饮料瓶进行收集储存的收集斗,所述收集斗的内部设有用于对饮料瓶进行刺破压缩的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套杆、内杆和用于压缩和防止卡瓶的压板。
5.其中,所述垃圾仓内壁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顶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座,所述收集仓顶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垃圾桶本体滑动连接。
6.其中,所述收集斗通过所述收集仓与所述垃圾桶本体卡合连接,所述收集斗底端可拆卸连接有多孔斗,所述收集仓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流隔板,所述导流隔板位于所述多孔斗的下方。
7.其中,所述套杆一端与所述顶盖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套杆的内部,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内杆的下方。
8.其中,所述内杆远离所述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刺破锥,所述刺破锥远离所述内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压板,且所述压板与所述刺破锥滑动连接,所述刺破锥滑动连接于所述收集斗的内部。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内杆和压板在收集斗的配合对未完全饮用的饮料瓶进行刺破排液和压缩,从而完成对饮料瓶的压缩收集处理,且能够对饮料瓶内的液体进行单独收集处理,防止了液体与垃圾混合,进而减少垃圾细菌的滋生,以及减小垃圾内液体的含量,且垃圾仓内的托板和锥形座相互配合对破损垃圾袋内的液体进行导流排出,防止
了在拎起垃圾袋时内部的液体流出到垃圾桶本体外部,进而确保垃圾桶本体使用场景内的清洁。
10.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刺破锥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14.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15.图中:1、垃圾桶本体;11、垃圾仓;111、托板;112、锥形座;12、收集仓;121、导流隔板;13、顶盖;131、连接杆;2、紫外消毒灯;3、收集斗;31、多孔斗;4、挤压组件;41、套杆;42、内杆;421、刺破锥;43、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消毒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1,垃圾桶本体1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垃圾的垃圾仓11,垃圾桶本体1的内部另一侧开设有用于对未完全引用的饮料瓶进行回收处理的收集仓12,垃圾桶本体1的内部设有用于杀菌的紫外消毒灯2,垃圾桶本体1的内部一侧设有用于对饮料瓶进行收集储存的收集斗3,收集斗3的内部设有用于对饮料瓶进行刺破压缩的挤压组件4,挤压组件4包括套杆41、内杆42和用于压缩和防止卡瓶的压板43。
17.本实施方案中:垃圾桶本体1在使用时,通过垃圾仓11和收集仓12对投放的垃圾的饮料瓶进行区分收集放置,紫外消毒灯2对垃圾仓11内部的垃圾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进而防止垃圾桶本体1在开盖时细菌的传播和扩散,收集仓12对收集斗3进行承托限位,收集斗3对丢入的饮料瓶进行收集,通过内杆42和刺破锥421的配合对投入收集斗3内的饮料瓶进行穿刺放液,且通过压板43和内杆42的配合对饮料瓶进行挤压压缩,进而减小饮料瓶在收集斗3内的空间占用,进而使得内部可放置的量得到提升,且收集斗3与多孔斗31通过螺纹连接,进而更加方便将收集斗3和多孔斗31进行拆卸,方便将经过压缩后的饮料瓶取出,且多孔斗31的多孔状能够方便及时的将饮料瓶内流出的液体经过导流隔板121排出至下方的外部收集盒内,压板43和内杆42的滑动,能够在按压时,压板43受到挤压上滑的过程中对刺破锥421进行让位,从而使得刺破锥421对饮料瓶进行刺破使得内部液体流出,且压板43在复位能够对卡在刺破锥421外侧的饮料瓶进行推动清理,进而防止在再次打开时将压缩后的饮料瓶带出收集斗3内,保证对饮料瓶压缩收集的彻底。
18.垃圾仓11内壁固定连接有托板111,托板111顶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座112,收集仓12顶端设有顶盖13,顶盖13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1,连接杆131与垃圾桶本体1滑动连接;托板111和锥形座112相配合对放置在垃圾仓11内的垃圾袋底部进行承托,从而在垃圾袋底部破损时方便内部的液体及时的从垃圾袋内排出,防止在垃圾袋拎起时残留液体外漏至垃圾桶本体1的外部,进而保证周围环境的清洁,顶盖13对收集斗3起到遮盖作用的同时,方便通过顶盖13对套杆41和内杆42的位置进行调节,且顶盖13通过连接杆131进行限位导向,使得对内杆42位置调节更加精准。
19.收集斗3通过收集仓12与垃圾桶本体1卡合连接,收集斗3底端可拆卸连接有多孔斗31,收集仓12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流隔板121,导流隔板121位于多孔斗31的下方;收集斗3和多孔斗31的可拆卸,通过收集斗3与多孔斗31之间的内螺纹和外螺纹相互配合进行螺纹连接,收集仓12对收集斗3的安装进行限位卡合,从而保证收集斗3安装时的稳定,导流隔板121对收集斗3和多孔斗31排出的液体进行导流,从而确保液体收集的完全,防止出现液体的洒落。
20.套杆41一端与顶盖13内壁固定连接,内杆42滑动连接于套杆41的内部,压板43位于内杆42的下方;套杆41和内杆42相互配合对刺破锥421的位置进行调节,且压板43用于与套杆41和内杆42相互配合对饮料瓶进行挤压压缩,进而减小饮料瓶的体积,减小空间占比,提升饮料瓶放置的数量。
21.内杆42远离套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刺破锥421,刺破锥421远离内杆42的一端贯穿压板43,且压板43与刺破锥421滑动连接,刺破锥421滑动连接于收集斗3的内部;内杆42下方的刺破锥421用于对饮料瓶进行刺破,方便将内部的液体排出,且方便对饮料瓶进行挤压压缩,压板43配合内杆42进行挤压压缩,且压板43在刺破锥421外侧的滑动能够对卡在刺破锥421外侧的饮料瓶进行推动清理,进而防止刺破锥421上升时带动饮料瓶带出收集斗3。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紫外消毒灯2对垃圾仓11内的垃圾进行消毒处理,在需要丢弃瓶装饮料时,首先将顶盖13提起,在顶盖13提起的过程中通过套杆41带动内杆42进行上升,且在内杆42上升的过程中压板43位于刺破锥421的最底端对刺破锥421的尖端起到防护,在饮料瓶丢入收集斗3内部后,将顶盖13进行下压,在顶盖13下压后,带动刺破锥421和压板43进行下压,在刺破锥421下压的过程中,压板43进行压缩让位,使得刺破锥421将饮料瓶进行刺破,液体通过多孔斗31和导流隔板121流至下方的外部收集盒内,进而完成对饮料瓶的压缩和收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