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分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01923发布日期:2022-12-27 22:56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分卷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分卷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速分卷机。


背景技术:

2.目前,面料亦或是薄膜材料膜制造出来一般卷为膜卷,卷膜的尺寸较大,不利于企业内的设备进行使用,为此就需要将膜卷进行分卷,对膜卷进行分卷就必须用到分卷机,但是现在市面上的分卷机都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分卷的速度较低;2、分卷后的小的膜卷紧密度较低,容易出现松散的问题;3、分卷机上的pvc膜卷容易左右移动,影响pvc膜卷的分卷;4、分卷时,需要人工将卷料先绕制在卷芯上,然后才能进行分卷,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分卷机,其意在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高速分卷机,包括
6.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膜卷驱动机构以及分卷驱动机构;
7.膜卷,所述膜卷驱动机构驱动膜卷按照第一速度转动;
8.压紧机构,包括压辊、第一摆臂以及气缸,所述压辊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所述第一摆臂远离所述压辊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机架,所述气缸向所述第一摆臂施加恒定的趋势力,趋势力带动所述第一摆臂摆动,以使所述压辊压紧于所述膜卷上;
9.分卷辊组,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分卷辊和第二分卷辊,所述分卷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分卷辊按照第二速度转动;
10.卷芯,所述卷芯放置于所述第一分卷辊和所述第二分卷辊上且均与所述第一分卷辊和所述第二分卷辊接触,所述卷芯、所述第一分卷辊和所述第二分卷辊的轴心连线为三角形;借助所述第一分卷辊的转动带动所述卷芯转动,所述膜卷上的卷料由所述第一分卷辊和所述第二分卷辊之间穿出,所述卷芯转动将所述卷料卷绕于所述卷芯上。
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对所述卷料的张力进行监测,为工控机提供张力信号。
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机架包括第一辊、第二辊、第三辊、第四辊、第五辊、第六辊以及第七辊,卷料依次绕过所述第一辊、所述第二辊、所述第三辊、所述第四辊、所述第五辊、所述第六辊以及所述第七辊后由所述第一分卷辊和所述第二分卷辊之间向上穿出。
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二摆臂,第二辊设于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所述第二摆臂远离所述第二辊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张力传感器的测试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摆臂上,固定端铰接于所述机架上。
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分卷推出机构以及切断
机构,所述机架上固设有操作平台,所述分卷推出机构位于分卷辊组远离操作平台的一侧,所述切断机构位于分卷辊组与操作平台之间,所述卷芯卷有设定长度卷料的卷芯后,由所述分卷推出机构将其向操作平台推动,以使其转移至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切断机构在卷有卷料的所述卷芯转移至操作平台上后,将分卷辊组与所述卷芯之间的卷料沿其幅宽方向切断。
1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分卷推出机构包括推出气缸和推杆,所述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推出气缸的输出端。
1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切断机构包括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和切刀,切刀固定连接于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输出端。
1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吹气机构,所述吹气机构的吹气口位于切断机构的下方,由切断机构切断后的卷料的自由端下落至吹气机构的吹气口上;吹气口沿卷料幅宽方向设置,吹气口瞬间吹气,以使卷料的自由端斜向后吹起,卷搭在下一放置在分卷辊组的卷芯上;借助第一分卷辊和第二分卷辊的转动,使得卷搭在卷芯上的卷料的自由端卷绕至卷芯。
18.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本技术的高速分卷机,能够实现卷料的快速分卷,其效率高,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1.图3是吹气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已给出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未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25.一种高速分卷机,包括
26.机架5;机架5上设置有膜卷驱动机构以及分卷驱动机构(附图中未示出);具体的,机架5包括第一辊51、第二辊52、第三辊53、第四辊54、第五辊55、第六辊56以及第七辊。
27.膜卷1,膜卷驱动机构驱动膜卷1按照第一速度转动;膜卷驱动机构包括变频电机和必要的传动装置,变频电机通过工控机控制变频器的输出实现其转速控制,传动装置和膜卷1的转轴11传动,带动转轴11转动,进而实现带动膜卷1转动。此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
赘述。
28.压紧机构2,包括压辊21、第一摆臂22以及气缸23,压辊21转动设置于第一摆臂22的一端,第一摆臂22远离压辊21的一端铰接于机架5,气缸23向第一摆臂22施加恒定的趋势力,趋势力带动第一摆臂22摆动,以使压辊21压紧于膜卷1上;通过保持气缸23内压力恒定的方式实现气缸23能够产生恒定的拉力,从而带动第一摆臂22转动,使得压辊21保持向膜卷1施加恒定的压力,从而使得卷料张力稳定。
29.分卷辊组4,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分卷辊41和第二分卷辊42,分卷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分卷辊41按照第二速度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分卷驱动机构与膜卷驱动机构同理,其包括变频电机以及必要的传动装置,通过工控机控制变频器的输出实现其转速控制,传动装置和第一分卷辊41和第二分卷辊42传动连接,带动其传动,此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30.卷芯9,卷芯9放置于第一分卷辊41和第二分卷辊42上且均与第一分卷辊 41和第二分卷辊42接触,卷芯9、第一分卷辊41和第二分卷辊42的轴心连线为三角形;借助第一分卷辊41和第二分卷辊42与卷芯9之间产生的接触摩擦带动卷芯9转动,膜卷1上的卷料6由第一分卷辊41和第二分卷辊42之间穿出,卷芯9转动将卷料6卷绕于卷芯9上;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卷料6依次绕过第一辊51、第二辊52、第三辊53、第四辊54、第五辊55、第六辊56以及第七辊后由第一分卷辊41和第二分卷辊42之间向上穿出,进而卷绕在卷芯9 上。当然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优选第一分卷辊41为动力辊,第二分卷辊42为从动辊。
31.为了进一步控制卷料上的张力的稳定,本实施方式还包括张力传感器57,张力传感器57对卷料6的张力进行监测,为工控机提供张力信号。具体的,还包括第二摆臂58,第二辊52设于第二摆臂58的一端,第二摆臂58远离第二辊 52的一端铰接于机架5;张力传感器57的测试端铰接于第二摆臂58上,固定端铰接于机架5上,在俊才6上的张力变化时,便会拉紧或放松第二辊52,从而实现第二摆臂58绕其铰接轴582转动,继而带动张力传感器57的测试端移动,通过设置工控机内张力传感器57阈值范围,来实现工控机控制膜卷驱动机构以及分卷驱动机构内部变频电机的转速,进而调节膜卷1和卷芯9的卷绕速度差,从而控制卷料张力恒定。
32.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分卷推出机构10以及切断机构8,机架5上固设有操作平台59,分卷推出机构10位于分卷辊组4远离操作平台 59的一侧,切断机构8位于分卷辊组4与操作平台59之间,卷芯9卷有设定长度卷料的卷芯后,由分卷推出机构10将其向操作平台59推动,以使其转移至操作平台59上;切断机构8在卷有卷料的卷芯9转移至操作平台59上后,将分卷辊组4与卷芯9之间的卷料沿其幅宽方向切断。具体的,分卷推出机构10 包括推出气缸101和推杆102,推杆102固定连接于推出气缸101的输出端。切断机构8包括直线往复运动组件81和切刀82,切刀82固定连接于直线往复运动组件81的输出端;可以优选直线往复运动组件81为无杆气缸,从而带动切刀82快速直线往复移动,实现卷料的切断。由此,便可以在分卷达到尺寸时,控制分卷推出机构10将分卷推出到操作平台上,然后切断机构将卷料切断分离,相对于人工将卷料移出分卷机构和进行卷料切断而言,速度和效率大幅提升。
33.此外,在卷料被切断后,会继续向分卷机构上投入下一个卷芯9,传统的方式是人工将卷料的自由端先在卷芯上卷一下,然后再将其放置在分卷机构上进行分卷,其效率低下,并且存在将工人手臂卷绕到机器的风险,为此,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还包括吹气机
构7,吹气机构7的吹气口位于切断机构8的下方,由切断机构8切断后的卷料6的自由端61下落至吹气机构7的吹气口上;吹气口沿卷料6幅宽方向设置,吹气口瞬间吹气,以使卷料6的自由端61斜向后吹起,卷搭在下一放置在分卷辊组4的卷芯9上,优选吹气口为斜向上设置的扁平状口,其可以根据吹气量的要求设置为整个卷料幅宽大小,也可以设置成沿卷料幅宽方向的多个吹气口,其满足能够将卷料的自由端吹向卷芯并搭在卷芯9上即可;借助第一分卷辊41和第二分卷辊42的转动,使得卷搭在卷芯9 上的卷料的自由端61卷绕至卷芯9。由此,实现代替传统人工进行卷管的预处理工作,效率高,安全性高。
34.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